姚波 发表于 2014-9-13 19:30:26

见证中山60年


【见证中山60年】之(19)中山突击队曾受毛主席赞扬





来源于: 中山网








【见证中山60年】系列报道之(19)
中山突击队曾受毛主席赞扬


半个多世纪以后,这支曾名扬全国、有36名成员的青年突击队伍有14位成员还健在,青春已逝去,但突击队不折不挠的进取和奋斗精神依然照耀当代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11/5/images/19_s.jpg
1955年,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了中山县新平乡青年突击队,并题写了《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青年突击队》一文中的按语,入选《毛泽东选集》第五卷,这是毛主席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广东青年工作写下的唯一一篇短文。 图片由市档案馆提供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11/5/images/18_s.jpg
1955年,正值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时期,一大批立志报国的热血青年,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自发组成青年突击队。图为中山县新平一大队青年突击队员们在开展劳动竞赛活动。 图片由市档案馆提供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11/5/images/17_s.jpg
图为新平一大队青年突击队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认真学习党的十一大提出的新时期总任务。 图片由市档案馆提供

核 心 提 示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的时代尤其是这样……”53 年前,毛泽东曾在其主持编辑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为《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青年突击队》一文写下了上述按语,称赞青年有“四最”——最积极、最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
    这是毛主席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广东青年工作写下的唯一一篇短文。
    半个世纪多以后,这支曾名扬全国、有36 名成员的青年突击队伍有14 位成员还健在,包括今年81 岁的队长梁碧南。
    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已逝去,但正如梁碧南所言:我们老了,但青年突击队永不解散。青年突击队不折不挠的进取和奋斗精神,依然长留人间,照耀当代。


   时刻准备着接受生产突击任务

    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即现在的民众镇沙仔村一带。梁碧南所在的村称沙仔村管辖的新平一村。依然健在的14 名成员中,梁碧南年龄排第二。头发花白,牙齿没剩几颗,但老人家精神矍铄,口齿清晰,对50年前的事记忆犹新。
    1954年,中山县还属佛山管辖,全国掀起建立和巩固农业合作社高潮。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仅成立四五个月,就面临春耕任务。时年24岁的梁碧南是合作社青年委员,他动员社里团员青年在小艇上挖河泥运到水田里填,恰逢团粤中区青农部的陈诗博带领工作组下来考察。在陈的建议下,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青年突击队成立。
    青年突击队的成立,并没有具体的目标任务。他们的使命是:时刻准备着,按受生产突击任务。"有需要,我们就冲锋在先。"梁碧南说。
    1954年12月正式成立,梁碧南和他的突击队员们在农村合作化运动中,不论是平时的日常农耕,还是各种急、难、险、重的生产任务中,总会见到他们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身影。他们都是勇挑重担,敢想敢干,发挥了突击作用。社员们称赞他们是"我们的'社胆'",社胆即核心的意思。
    当时新平乡流传一句话称赞青年突击队:青年突击队顶呱呱,碰到石头当蔗渣,夜晚当白天,下雨当下雾。
    有了突击队天大的困难都不怕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迎来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国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为工作重点,而农业的重点是发展粮食生产。突击队成立的那天,就投入了紧张的备耕工作。
    那时候,社里正是大规模地"入泥"(在小艇上挖河泥,并运到低洼的水田里填),这是保证完成增产计划的重大措施。梁碧南他们马上投入了劳动竞赛。
    "入泥"的劳动,不是一般的辛苦。所谓"入泥腰骨痛,撑泥手掌烂,天气冷冰冰,马上见黄金也不想去!"当时有群众对此一度表现畏缩情绪。
    梁碧南等青年突击队员面对着这个情况,接受了社务委员会分配的任务:不但要发动社员积极出勤,更重要的是想办法提高入泥效率。于是,队员们纷纷要求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并且提出"保证质量,不争工分,不够重不撑"的口号。
    为了提高效率和积极性,他们还开始劳动竞赛。每天都统计"入泥"量,最多和最少的在其小艇上分别插红旗和白旗。为了夺红旗,许多人一大早就起来干活,形成了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局面。
    "大家每天都干十多个小时,从不叫一声苦,"梁碧南回忆说,"他们每天累得不行,回到家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每年插完水稻后,突击队员们都主动承担起社里的一项重要任务:抓螃蜞(一种淡水小螃蟹)做肥料。这种螃蜞主要活动于河涌围基边,常于晚上出来活动。突击队三五一伙,分几组晚上出动,用手电筒照螃蜞。"一照它们就不动了,任我们捡。"
    现在看起来"照螃蜞"似乎很浪漫,但当时却是一项艰苦不过的农活。连续一个月都要去,从晚上8 时出发,到凌晨1 时后才回来。群众在睡觉时,他们正在河边深一脚浅一脚劳动。
    "更危险的是,因为主要在野外活动,有时还可能被蛇咬。"梁碧南想起来还觉得有点心惊,"我们是搏命工作的,当时有几个成员被毒蛇咬过。"……
    梁碧南说,在青年突击队初初成立的两年里,他们历经艰难。曾经一连三个月,他们"早上四点就开工,中午随便吃几口饭,接着干到下午6点,才回家砍柴煮饭。"但队员们都不怕辛苦,表现奋勇。之所以那么拼命,是因为他们相信,搞好了生产,生活便会变得更美好。
    当时的社里群众说:"有了这个生龙活虎的突击队,天大的困难都不怕!"
    人勤脑更灵创新发展农业受赞誉   
    青年突击队不仅能吃苦耐劳,而且善于开动脑筋,在推广先进技术和保证耕作质量上,发挥了先锋作用。
    当地有一种飞蚁吃禾苗很厉害,而当时物资缺乏没有相应的农药。老人们说,千百年来人们都拿飞蚁没办法,只能任其自生自灭。但突击队员们却不愿坐视不理,他们想了许多办法消灭害虫,经不懈努力,最终找到办法:在盛满水的大盆中间堆一把泥,泥上插根蜡烛。害虫有趋光性,晚上会往光的地方冲,冲进水里就会被淹死了。当地人赞扬突击队员们为农业除去了一个大害。
    梁碧南至今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他们当年创新了"座马沉腰,低手退步"插秧方法,减轻了劳动强度,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
    "这种方法就是秧插得密点,插秧比传统的要快。"他还一边做模拟示范,一边向记者介绍当时的情况。
    梁碧南他们在推广"座马沉腰,低手退步"插秧方法,开始受到质疑:"插得密,有禾无谷,将来没饭找社务委员会算数。""入泥搞到腰酸骨痛,又来一套小科密植,早知这样,情愿不入社了!"突击队员向社员进行宣传,耐心地给社员算细账。突击队员的模范行动直接影响了社员,社里700亩地改翻耕密植的计划超额完成了。当年水稻产量就有较大幅度上升。
    按老农的传统经验,冬种番薯必是九死一生,因为番薯苗在过冬时容易冻坏。那时的冬天很冷,有时还会下雪(指冰雹)。梁碧南他们想出"盖被子"的方法--给田地铺一层干草保温。"70多亩地,我们盖了三晚,每晚都忙到一点多才回家。"最后还是保证了番薯丰收。
    受毛主席表扬突击队成为全国典型   
    1955年夏天,共青团粤中区工委在佛山召开第一届青年代表大会,梁碧南代表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青年突击队发言。他不识字,没准备演讲稿,仅凭着记忆,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一五一十地道出,但这朴实无华的汇报感动了与会的青年。
    当年夏天,团中央到广东检查工作。团省委汇报了这个青年突击队的情况,及粤中区党委对农村青年突击队评价的三句话:"党委为领导,老农作参谋,青年打先锋"。团中央因此明确指出:"青年突击队的做法,是调动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的好形式,可以在全省、全国总结推广。"
    团省委根据团中央指示,派出干部深入到中山县新平乡,帮助总结出这支青年突击队的做法。后来他们归纳出了四点经验,以《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青年突击队》为题,刊登在共青团广东省委的机关刊物《华南青年》第十六期上。
    1955年下半年,中共中央要求各地总结、选送一批农村工作的经验文章。团中央点名要广东总结青年突击队的经验,团省委就报送了该文。后来被编入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持编辑的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毛主席还给该文写了按语:"这一篇很好,可作各地参考。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
    被毛主席表扬后,新平乡青年突击队一下子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前来考察、采访他们的人络绎不绝。成为全国青年成长和建设的典范。
   
■记者手记
    穿越时空的资源财富
    终于不用"入泥"了。
    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现在已是白发老人,讲述起当年的光荣与梦想时,梁碧南说得最多的是这句话。
    梁碧南的话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当年"入泥"劳动非常辛苦,是他们突击队最为突出的成绩之一,印象深刻;二是今天的农业高度发达,水利设施先进,不存在常被水冲低洼的田,同时,当时的田现在大多变成了鱼塘和种植经济作物,"终于不用'入泥'了",道出了老人对时代发展的感慨和高兴。
    那时候,农村没电灯、没电话,甚至没鞋穿,但凭借着一股为美好未来而奋斗精神,新平乡青年突击队谱写了一曲激昂的青春之歌。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青年爱劳动、爱集体、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梁碧南他们的奉献,人们并没有忘记他们。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级的关心、慰问每年从不间断,去年,民众镇政府还给现健在的14名青年突击队本人和他们的老伴购买了养老保险,让他们养老无愁。民众镇志愿者服务队,还聘请他们当顾问……
    早在1996年,新一代的中山青年成立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此后12年来,各级青年志愿者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志愿者总人数超过10万人。他们广泛开展助学扶困、敬老助残、维权帮教、热线咨询、环保宣传、拯溺救生等,青春的身影遍及城乡大地,为营造一个博爱、和谐的社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从当年的青年突击队到现在的青年志愿者,从当年的农业县到现在的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始终得以传承发扬的奉献进取的中山青年精神,是一笔穿越时空的资源财富,是一种历久愈坚的强大动力。



文/记者 赖有生

【见证中山60年】系列报道之(18)
一颗颗革命种子在这里播撒发芽,一个个强国理想在这里诞生放飞,原国家督学评价纪中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是一面鲜艳红旗

纪中升起中山首面五星红旗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10/3/images/18_s.jpg
图为民国时期的中山纪念中学。中山纪念中学原名总理故乡纪念中学,由孙中山之子孙科于1931年倡议、中央政府拨款、地方政府资助建成。后来改用今名。 图片由市档案馆提供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10/3/images/19_s.jpg
1934 年学校奉准备案开学。图为第一届校董事会合影。(前排左三为校长孙科,后排左三为前校长戴恩赛)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10/3/images/20_s.jpg







核 心 提 示

    “一椽得所,五桂安居。”在孙中山先生故居,每天前来拜谒的人们都能看到故居屋前这副对联。一滴水可以观照大海,一捧土能够感悟大山。百余年前,先生已怀天下为先之伟大理想,从古朴而封闭的翠亨村走向革命征程。
    南海之滨,伟人故里。与孙中山先生故居仅有几步之遥的中山纪念中学于世纪风雨中巍然独秀,园内绿草如茵红墙绿瓦楼台亭阁,先生的谆谆教诲散落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很难想象,在经济发达、商业氛围浓郁的珠三角地区,这里居然还保留着一处如此谧静的读书胜地。
    先生的革命精神和人格魅力在纪中荡漾着,在其“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誓言的激励下,纪中学子朴质脱俗、博雅刚健的高雅情操得到完美塑造。
    纪中如此,中山亦然。


    读书声划破乡村宁静
    逸仙堂红墙蓝瓦,四周古树环抱。这座地处学校最高的建筑物,犹如一位长者俯视着整个校园。75年的风风雨雨,纪中和祖国命运与共,她走过了建校时创业的艰辛,国难时战争的洗礼;解放初期的蓬勃发展,动乱时期的步履维艰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再次腾飞。
    姚本棠,这位曾任中山纪念中学校长,后升任中山市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的退休老人,掌舵纪中十余年,对纪中的发展历程了如指掌,与他的交谈中,记者仿佛进入了时间隧道,一幕幕激动人心、催人奋进的镜头,串起了纪中峥嵘的成长故事。
    一张黑白的纪中校门老照片,使历史长河倒流到了上世纪初叶。
    当先生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嘱时,一座纪念总理、传承总理崇高精神的学堂开始酝酿。史料记载,国民政府确定中山县为全国模范县,直属国民政府管辖,还规划翠亨乡为全国模范农村,拟先建设总理故乡纪念学校一所。秉承父亲“谋建设,培人才,乃富强根本”的遗愿,孙中山长子孙科亲手创办了“私立总理故乡纪念中学校”。
    1934年,“私立总理故乡纪念中学校”成立,与当时的“武岭学校”和“集美学校”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私立总理故乡纪念中学校”则是世人公认的佼佼者,她以特殊的背景傲视全国。
    “学校就在孙家祖地和孙家坟场上建起的,后来还拆毁了孙氏宗祠。1934 年正式开学,聘请了黄中廑主校,8月在各地招生,9月开课。”翻阅过厚厚的校史,姚本棠介绍,当年共招收了高中普通科一个班,初中两个班,后在普通班的基础上增设了高中农科班。
    从此,琅琅读书声划破了乡村的宁静。
    一颗颗革命的种子在这里播撒发芽,一个个强国的理想在这里诞生放飞。

    纪中成进步思想传播地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第一届高三生毕业前夕,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国难当头,追求进步的纪中人投入到了抗日大潮中,抗日内战时期的纪中一时成了联络站和进步思想的传播地。
    这个时期的纪中,更像一部中山人民抗击日寇、追求进步、自强不息的历史,她成为中山人民心中的精神脊梁,支撑起了中山人民爱国精神和不屈意志。
    随后,学生自发组织起了各种各样的读书会,并从香港三联书店以低价批发大量的进步书刊出售,抗战歌集《叱咤风云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斯诺的《西行漫记》大为畅销,这些书籍的盈利全部资助给了经济困难学生和抗日宣传。
    翌年,中山沦陷,学校被迫迁至澳门办学,澳门的宝血女修会会址成了学生们抗日的新战场。高中农科班已经产生了抗日民族先锋队地下组织,当年的进步老师陈寿鹏就率领队员转赴敌后。抗日胜利后,学校回迁中山的最后一个星期,学生们走向澳门街头,以特殊的方式游行庆祝。
    “当时的国民政府接管纪中后,反动的校长开除了十名思想进步学生,这马上引发了学生罢课、市民罢市的热潮,大家纷纷要求撤掉校长杨国荃职务。”据姚本棠讲述,当年的纪中是珠三角办学的一面旗帜,纪中学子的抗议得到了中山一中、广州广雅、广州执信以及中大等的声援。后来孙科亲自到学校进行调查,他顺应学生们的合理要求,恢复十名进步学生学籍、撤销杨国荃校长职务,自己还亲任校长。

    中山首面五星红旗升起   
    解放前夕,姚本棠其实还是个孩子,在他童年的记忆中,他对听到的“纪中插上了中山第一面五星红旗”的事迹记忆深刻。记者翻开纪中校史,一段段振奋人心的文字印证了姚本棠的儿时记忆。
    1949年9月,中山还没有真正解放,境内还残留有国民党反动势力,被时代所淘汰的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在春风中已经摇摇欲坠。“通过收音机,学生们听到了革命即将胜利的好消息,亢奋的学生们连夜缝制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虽然期间受到反动势力的阻挠,但最终还是插上了纪中的制高点。”姚本棠激动地说,这是中山县当年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1949 年后,纪中实至名归地获得了第一批7 所省重点中学的称号,学生招生范围扩至全省各地,当年新会、云浮、顺德等地的学生,争相报读这所名校。1956年,学校的本科升学率达到100%!
    然而,历史的帆船不会一帆风顺。1968年,犁尖山下的纪中又一次走上曲折的道路。
    “文革前的纪中有课室静、吃饭静、开会静和睡觉静等‘四静’特点,这种良好校风在当时全国影响很大,也造就了很多人才。”姚本棠抽上一支烟眉头紧锁。文革时期,纪中被严重破坏,其中老师队伍首当其冲。原来,当时的老师们都被认为是“臭知识分子”,纷纷打发到农场劳动,纪中进入“割据”时期,被分为“南朗中学、中山卫校和制药厂”。
    不堪回首的十年,成了纪中老师们心中永远的痛。但久经风雨的纪中在时代的沉沦中依然充满奋起腾飞的渴望……

    宋庆龄亲笔题写校名

    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纪中像一艘扬帆待发的大船,卸掉繁重的枷锁后,必将自由遨游在浩瀚的大海中。1979年,姚本棠成了纪中一名教师。5年后,姚本棠当上副校长。犁尖山下工作了近20年,姚本棠见证了另一个时代的纪中,此时学校改名为“中山纪念中学”。
    “私立总理故乡纪念中学校”一直牵动着北京一位特殊的老人——宋庆龄。宋庆龄一生牵挂着总理故乡学校,而她却从没有机会亲睹学校。这种无法抹去的遗憾,成了她晚年一个心结,她只能靠特殊的方式来表达对学校的情感,对总理的思念。
    “宋庆龄办公室铺满了书写着‘中山纪念中学’六个字的纸张。”姚本棠说,当我市代表向宋庆龄汇报“私立总理故乡纪念中学校”的办学情况时,宋庆龄十分激动并亲笔题写校名,经过反复挑选,最后才选出一幅。随后她还委托了一个朋友向纪中捐赠了1000元美金,邀请广州美院知名教授设计了一尊孙中山铜像,这尊铜像至今还屹立在总理故乡纪念学校。
    无法掩盖内心的情感,不久宋庆龄又特派了一名摄影记者,向中山人民说,自己身体不好无法亲自到学校,十分遗憾,特让摄影记者把“私立总理故乡纪念中学校”的每个角落拍下来,以作留念。
    肃穆的逸仙堂外,英雄花开正艳时。

    先生遗志在校园荡漾

    姚本棠主校纪中后,拉起了一系列当时为世人所惊讶的改革。其中一项就是为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而开展的分配制度改革,因为姚本棠心里明白,教师就是纪中的凤凰,他们需要在涅 中浴火重生。
    姚本棠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下手,逐渐拉开老师间的收入距离。“当时纪中一些老师的收入比学校领导还高!但却日趋合理。”谈起当年的改革,姚本棠笑着说,他的收入在全校中排名十位后,因为当时的高三骨干老师的收入是最高的。“哪怕后来升任中山市副市长时,工资比当年学校的高三骨干老师还少。”
    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纪中的逸仙湖中激起的涟漪,虽向四周荡漾,但中心只有一个。
    这个中心就是纪中的凝聚力,老师们把十二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教研中。看着老凤凰树花开花落,纪中再一次领骚中山及全省中学。1994年,纪中的升学率大幅提高,大学升学率又一次达到了100%,其中还包括学校的计划外学生。此后,纪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遥遥领先,“纪中”,已经成为中山教育强市和市民心目中的闪亮品牌。

    ■后记
    生活于斯成长于斯
    “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刻于纪中的校训,引领纪中学子走向了更高层次的境界。用现任校长贺优琳的话说,纪中学子得到的不仅是一张耀眼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更会带走可享用一生的思想源泉和人格素养。
    接任后的贺优琳一直在思考着学校的发展方向。
    在贺优琳的心目中,学校不同于工厂。工人造出了不合格产品只是经济损失,而教育上出“次品”则误人子弟。贺优琳不断改革各种体制,激发了教师激情。因为解放了人,就解放了教育生产力。
    对学生,贺优琳秉承了先生博爱的理念,认为无论是第1名还是第1000名,在他眼中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国家建设的后备人才。每个学生都像一轮初升的太阳,有的一时会被云层遮挡,可能会比较暗淡,但当他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70 多年来,上万名人才从纪中走出,其中有党内高级干部叶选平、甘子玉、凌伯棠、超光速激光光谱学家余振新、国家著名体育教练黄巧叔、心电学新学说创立人尹炳生……
    纪中鲜明的办学特色,受到了原国家督学朱世和的中肯评价: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是一面鲜艳的红旗。





【见证中山60年】系列报道之(17)
烟墩山顶的阜峰文塔、太平路中的百年古榕,它们见证着城市的沧海桑田,顶天立地间哺育出包容开放、爱国爱乡、博爱创新的一方人文

文塔古榕细说石岐不朽传奇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09/4/images/21_s.jpg
中山居民喜穿木屐,每到黄昏街道便屐声大作。 邓振铃画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09/4/images/18_s.jpg
石岐人邓振铃是位民俗画家,他用手中一支画笔将昔日沙岗墟的盛况融入画中。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09/4/images/20_s.jpg
石岐人喜欢"叹茶",至今大小茶庄通街可见。 邓振铃画

    核心提示
   
    山多石,水分歧,石岐因山水形态得名。
    这里的生息,虽可追溯到5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但海中孤岛,直到明代才与大陆相连。秦汉以前,这里罕有人迹;魏晋南北朝,中原人士避祸徙此,莽莽丛林偶见炊烟升起;隋唐时分,此处依然地少人穷;南宋设县,仍居岭南诸县之末;清初之际,还是"土旷人稀,生理鲜少,家无百金"。
    及至16 世纪中西交通,海陆文明碰撞交融,香山人得风气之先,最早开眼看世界,或改革维新,或出洋留学,或经商贸易,见贤思齐,取长补短,始闯荡出一片新天地。
    1921年,香山第一任民选县长张铁城力排众议挥锤拆 "铁城",新旧城区连为一体,县城的规范称呼从此唤作"石岐",并一路延续至今。
    见证者是石岐老城区的两处风物--烟墩山顶的阜峰文塔、太平路中的百年古榕,它们年龄相仿,一个属人工巧成,以雄伟隽秀之笔书写城市数百年沧海桑田;一个是天然造化,开枝散叶荫护邑人休养生息。文塔古榕顶天立地间,哺育出岐江儿女包容开放、爱国爱乡、博爱创新的一方人文。


【一】
"一天门-二门坎,
    三级石-四方井,
    五兜榕-陆家巷,
    七仙街-八卦巷,
    九(韭)菜园-十王庵!"
    日月每天在黄昏的相遇时刻,总能唤起太阳内心的柔情,它用世间最柔和的浅金色,为烟墩山顶的阜峰文塔和太平路中的百年古榕镀上一层炫目的色泽。大人和孩子,洗干净操劳或撒野了一天的脚丫,换上木屐,漫步街巷,享用夏夜临睡前的一点清凉。一时间,街头屐声大作,急速轻灵是小童,沉稳缓实是长者。小巷深处,时不时传来孩童嬉闹对唱的儿歌,富于变调的石岐语音抑扬顿挫,伴着响脆的新屐声和沙沙的旧屐声,渐渐没入夜色……
    这是95岁老石岐黄名锵记忆深处的一道风景,儿歌中的石岐十条街名,兜兜转转围起了昔日的旧城区。
    香山立县后的城区被古老、狭囿的城墙围起,周长只有636丈,面积不过0.2平方公里,加上四方城门以外的城关地段,面积约1.5 平方公里。西门外为商业区及交通要道,称石岐大街市及石岐津渡;北门外为农贸集市区的沙岗墟;东南两门外是普通居民区。此时,城外的发展比城里快,商业、交通、集市的重点,都在城外。古老的城墙,已成为限制发展的一道樊篱。
    1921年,受孙中山之托当选第一任民选县长的吴铁城,致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他不讳风水堪舆之说,上任的首项民生工程,便是拆卸挡隔商业闹市的西门城楼。1925年,四门城楼先后拆除,7年后,孙文西、孙文中、孙文东、凤鸣、太平、民生、民族、长堤、拱辰9 条马路先后落成,成为横贯东西、纵掠南北的石岐城区主干要道。从此,铁城、石岐街市、沙岗墟、东门、南门五大地段,融为一体,石岐城区面积扩展至4平方公里。
    旧城墙的拆除,是对封闭体的一次改革,开放的结果,改变了"其地最狭,其民最贫"的贫穷落后,为中山换来了"户籍殷繁,驾出他邑之上"的大县地位,更成为"粤中最繁盛之区,岁入甚钜,民智早开,人才辈出"的模范县,地方财政收入,"竟及贵州一省"。
    七星伴月、岐海九曲、人间枕河、小桥洋楼陶冶出石岐清新温婉的气质性情,她时常令走南闯北的过客眼前一亮,忍不住收拾奔波的步履,停下来,多看几眼,仿如大热的暑天喝了一杯上好的龙井,身心的浮尘涤去,前程添了几分美好的盼想。
    "每年清明节返乡祭祖必经石岐,父亲带着我从广州乘坐花尾渡至隆都码头下船,穿过孙文路、弓箭巷、水关街,过了登瀛桥,在河边街的左步书室小住,偶尔到南门河里戏水是一乐事。"祖籍南朗的老革命、老领导欧初出生广州,儿时的石岐美景随着光阴荏苒,许多景致已经了无痕迹。
    解放后的中山城区建设,经历过前30 年的改造和后30年的总体规划建设,市区的概念,已经远远超出原来县城石岐的范围,1986年批准实施的《中山市市区总体规划》,市区面积控规为198.3平方公里。而如今的石岐区,仅是市区的一个重点部分,辖区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然而石岐不管是"长大"还是"变小",宜居的建设理念却被一直秉承下来。
   
    【二】
    今已淤狭的岐江,唐宋以前是横亘在香山岛与珠江口北岸广州之间的石岐海。英国画家奥古斯特·波塞尔绘、西塞里刻的设色石板画 《香山石岐的海关及寺塔》(作于1838年,现为香港博物馆藏品),汪洋海域上停泊着外国商船,岐江西岸向东但见烟墩阜峰文塔、海关(今已不存)等景物。
    画中光景距离阜峰文塔建成年代已有230年了,传说这是为了改变香山下县贫穷面貌而建的风水塔。传说归传说。香山的富裕殷实,郑观应在1894年出版的《盛世危言》归结:"富出于商,商出士、农、工三者之力"、"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通商者疏畅其血脉也"。同一年,深受郑观应思想影响的孙中山,在翠亨村家中(现孙中山故居)写成《上李鸿章书》,提出"仿行西法,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强国主张。
    时至今日,中山人依然践行着思想先驱郑观应的"商道"和革命伟人孙中山的强国主张。注重民生建设,"安商、扶商、富商"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始终是历届当政者的执政方略。
    明代后期孙文西中段开始聚集的"十八间",成为城市中西商业融合交汇的范本,从中山百货公司路口到莲塘路口的一条太平路,浓缩了中山民生经济的原生态。
    已过古稀之年的张伯、罗姨,分别出生在太平路上的小较场和紫里巷。以太平路为中轴向两边呈鱼骨状分布的每条街巷,农历三、六、九榕树头一带沙岗墟的热闹场景,是他们铭刻在心的图景。"中山百货公司前身是四强酒店,从四强酒店到接熊里,老百姓称为'花红巷',太平路西边有车衣街、合箩街、木材铺、灯笼纸扎店,东边则有白铁铺、花轿巷、金银玉器店、西饼店、长生铺(棺材店)……"现今太平路上留下的打铜巷、猫儿狗仔巷(今三帅坊)、蓑衣街、卖鸭街、猪仔街、染布巷等街巷名称,显示了当年这里作为农副产品交流市场和家庭式手工作坊业的中心区有过的繁荣景象,更折射出中山人早有的行业分化、产业集聚的民间商业智慧,堪称当今一镇一品、产业集群的发端。不同的是内涵的丰富和规模的壮大,万变不离其宗者,为"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的发展真谛。
    每当交卯朦朦,布店启门掌灯收购夏布麻布之时,卖鸭街、猪仔街、猫儿狗仔巷的家畜家禽、鸡鸭鹅苗叫个不停。天光大白,乡下人或商贩担着柴芒草药、瓜菜薯豆、种籽竹器进墟摆档,叫卖之声不绝于耳。榕树头下是孩童爱去的地段,江湖献艺卖药杂耍和占卜星相者夹杂其中,咸粥甜品零食陆续开市,芝麻糊、豆腐花、云吞面、红豆粥、咸煎饼、杏仁茶、菱角仔、黑白凉粉、糯米饭……眼馋得孩子们不舍离去,总能赚取家长掏个一角两分以饱口福。从清晨到下午三四点,沙岗墟东西两头人流如鲫,墟内人头攒动,趁墟者多达万人。
    石岐人邓振铃是位民俗画家,他用手中一支画笔,费时20个月,运用工笔重彩,结合小写意的岭南写实风格,将故乡昔日浓缩在长23米、高0.7 米的画幅空间。一幅《故园忆旧图》,东起孙中山故居、中山纪念中学,经过五桂山古氏宗祠,下山后远瞻岐濠公路,从学宫门前进入石岐城区,沙岗墟、月山公园、市一中、市政府、仁山广场、华侨医院、西山寺比檐而过,入河边街,出孙文西路,转入大庙下、咸鱼街、河边鱼栏、果栈、岐江码头,西至中山砖厂、狮滘口,画中一千多个不同人物形态,数百舟车房屋、树木禽畜,铺陈开市、墟集、婚嫁、奔丧各种生活情状,不愧为中山的一幅"清明上河图"。
   
    【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石岐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积淀,哺育出岐江儿女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兼容并包的宽广胸襟,图强报国的爱国情怀。
    正是有了这样的土壤,在这里,打响了鸦片战争的序幕战,产生了维新思想启蒙家郑观应、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文化巨匠王云五、著名影星阮玲玉等各领风骚的杰出人物。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石岐更是个人才辈出的好地方。明有"岭南文宗"黄佐、"粤洲先生"黄畿父子;清有大文豪李遐龄,"粤东三子"之一的黄培芳,三朝元老、太子辅曾望颜;近代以来有中国无政府主义宗师刘思复,为周总理所赏识的明史专家郑彼岸,商界奇才黄焕南,新新公司创始人李敏周、刘锡基,粤乐宗师吕文成……
    依然雄伟隽秀的阜峰文塔,饱蘸"蝉噪林益静,鸟鸣山更幽"的翠墨,400年来直指苍天书写中山传奇,酣畅时的行书小楷,悲愤处的恣肆狂草,留史青册者,创新创举一一在目。太平榕树头如今已被编号"1-001",成为被保护的名木古树,据考究树龄已在300年以上。数百年的时间萦绕在它周围,岁岁年年,日月星辰,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城市的记忆百姓的生息,长成密密麻麻的细叶,挂在枝头,四季常绿。
    彰往察来,今天必成明天的历史,当下可能成为来日不朽的传奇?
    古榕摇月光,文塔多期盼。




文/记者苏小红实习生范欣婷





【见证中山60年】系列报道之(16)商业奇才家乡办校、世纪风雨校训依旧、老校走出乒坛冠军……石岐区高家基小学成为中山商人痴情教育的缩影


烟墩山下书声琅琅百年萦耳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07/3/images/19_s.jpg
乒乓球员上文化课留影。站起回答问题的是杨海燕(后来她成为国家乒乓球队主力队员)。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07/3/images/20_s.jpg
江嘉良获得38届乒乓球世界冠军载誉归来,当时的市长汤炳权(右一)、副市长沈大启(左一)亲自前往车站迎接。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07/3/images/16_s.jpg
图为1948年,中山县石岐镇私立世光小学预科第一届毕业生摄影纪念。1900年,邑人马应彪 (1860年-1944年,中山沙涌人)于香港创办先施公司,随后将之发展成为"中国始创最大连环百货公司"。辛亥革命后,马应彪在家乡中山相继兴办了多家学校及医院,包括石岐世光女子学校(今高家基小学)和女子师范学校等。

核心提示
    中山孙文西文化旅游步行街,两旁是上世纪初叶融合西方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建筑文化的典型骑楼,透过这种当年最风靡的建筑风格,一幅近代繁华中山景象再次浮现。经过世纪风雨侵蚀,这些看起来已残旧的骑楼,在霓虹灯下依然充满着潮流和生机活力的现代气息。
    仕不经商,仕不理财。随着孙中山发起的国民革命,这句古训逐渐被孙中山的家乡追随者甚至所有中山人所改变。革命热潮中中山人有机会接触到了先进的西方文化,很多人被推向了近代商业的浪潮中,其中成就了不少赫赫有名的商业奇才。这些衣锦还乡的中山人,几乎都把精力财力投向了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上。
    在熙熙攘攘的步行街背后,一座坐落在烟墩山下的百年老校,由中山商人马应彪马永灿、郭乐郭泉创办。校园内,小道幽幽、宁静怡人,一棵郁郁苍苍的老榕树和一条人字形砖石滑梯,见证了几代中山人办教育的执着和魄力。
    高家基小学注定成为中山商人痴情教育的缩影。


    一代中山人的教育梦想

    高家基小学最初是教会学校,校名随着年代更变不断改变,从广智国民学校、世光女子学校到女子师范学校……历史沿用过的校名不下10个。
    历史的镜头倒回到当年中西文化经济碰撞最为剧烈的香港。1900年,邑人马应彪见偌大的一个香港居然没有一家百货公司,遂筹得2.5 万元资金,在香港最繁华的皇后大道中创办了"先施公司",经营万国百货商品,当年马应彪雇佣的十几名年轻女售货员,开创了香港没有女售货员的历史,这无疑在香港商业界掷下了一颗原子弹,争议不断。不过时间证明,香山人与生俱来的商业天赋在马应彪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上海先施公司、澳洲先施公司、美国先施公司、英国先施公司……很快"先施公司"发展成为"中国始创最大连锁百货公司"。
    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被尊称为"香港商父"的马应彪却思索起来:家乡依然贫穷落后,特别是中山的家庭妇女几乎成了男人的附属品,"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在她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如何让妇女们融入社会?掌握一技之长当然是第一块"敲门砖"。
    1905年,还是在封建势力的统治下,马应彪就认为追求男女平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是新社会发展的必然。而马应彪这种"前卫"的思想,与十几年后五四时期提出的妇女解放运动思想不谋而合。
    中山人的思想从百年前就已走在时代的前沿。
    1906年,位于当年中山最繁华地段的城区太平路,马应彪与香港先施创始人之一马永灿、香港永安公司创始人郭乐郭泉家族一起,创办了广智世光女子学校,马应彪亲任校董和第一任校长,学校的办学初衷就是希望教会家庭妇女一门手艺。   
    百年前办起"妇女工作坊"   
    据老师们回忆,高家基小学前身--当年的广智世光女子学校所处的位置,还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庄,名为"家基",这一带的人都姓高,而且建起了一座族人祠堂,旁边还有一座基督教太平堂。"女子学校最初就在这座高姓人家的祠堂里办起来的。"
    令当时人们惊讶的是,所谓的女子学校每天很少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妇女们聚集在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各种技艺,倒像是如今的"妇女工作坊"。
    马应彪十分明白,妇女没有一技之长,立足社会无从谈起,"解放妇女"更成了苍白无力的口号。中国传统的八股式私塾办学模式必将被历史淘汰,注重学习技术是大势所趋。他招了一批年纪较大的家庭妇女来学校后,开设织衣、裁缝、手工等课程,希望她们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下第一代自立新女性。
    百年前的中国烽火四起民不聊生。马应彪又提出了学生发展定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商海巨子马应彪提出的这种超前办学理念,当时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也十分鲜见。
    为中山人心系家乡教育发展的赤诚所感动,孙中山先生的忠实助手、留英法学博士伍廷芳先生为该校写下"勤朴敬爱"的校训,苍劲有力的墨渍,书写出中山人秉承"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理念。
    石岐市私立高家基小学、石岐粤中船厂子弟学校、石岐反修学校、石岐第九小学……直到今天的高家基小学。百年风雨,广智世光女子学校虽几经易名,校长换了数十任,但学校的办学理念依然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校训同样是"勤朴敬爱"。
    几代中山人务实、先进的办学理念沿袭至今,不仅在今天的高家基小学得到体现和光大,百年后的中山整体教育事业发展也是如此。
    难以割舍校园一草一木   
    穿过古朴与现代气息交融的太平街,拐进"高家基巷"就可以看到一处闹市中的读书胜地--高家基小学。与新兴学校相比,这所有着百年沧桑、人文积淀的老校,闹中有静,书香四溢。
    站在枝叶茂盛的大榕树下,阵阵清风吹来,树叶发出沙沙声响,好像在诉说着当年的流光岁月和七彩童年。与榕树仅有几步之遥,就是孩子们当年最亲密的成长伙伴--砖石滑梯。它屹立在坚实的石板上,和老榕树一样,已经没人知道是哪个年代哪个校长所建了。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邓丽容在高家基小学工作了十多年,后来成了校长。已经退休近二十年的她一谈起当年的往事,一幕幕情景犹在眼前。"你看,这张泛黄的合影照片背景就是学校边的教堂正门,学生们当时已经穿上了整洁、统一的校服。"接过记者提供的一张60 年前老照片,邓丽容指着已经让岁月冲洗得有些模糊的照片中的小朋友说。原来,马应彪当年创办的广智世光女子学校,在1948年成了石岐镇私立世光小学,而且还同时办起了幼儿园,在当年被称为"预科班",这张照片就是石岐镇私立世光小学"预科第一届毕业生摄影留念"。那时候,学生们的校舍环境有了很大改变。
    在邓丽容看来,私立世光小学是当年中山学校中的翘楚。"那是有钱人读的学校,而且学生也是经过挑选才进入学校的。"邓丽容自豪地说,之所以得到家长认可,是和马应彪老先生等传承下来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办学理念分不开的。"由于是侨资办学,学校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西方先进的办学模式被移植过去并落地生根。"邓丽容说,学校除了正常传授文化课以外,游泳、体操成了办学特色。
    在高家基工作三十多年的退休校长郑碧茜,同样对高家基小学有难以割舍的情怀。她说,几乎每周都会与退休的老校长老教师一起喝茶,朝花夕拾,当然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在学校期间的一事一物。"除了我们外,现在回母校的老校友们,都要亲手摸摸白得如洗的滑梯,双手合抱郁郁葱葱的那棵老榕树,这是他们儿时回忆的片段,未泯的童心和无忧的岁月中,让他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郑碧茜颇有感触。
    那段峥嵘岁月有得有失
    校内榕树旁一排民房错落有致,虽经过无数次翻新,但黑如墨色和长满无名草的屋顶瓦片,依然无法掩盖岁月留下的残痕。老师们回忆,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课室,当然,那些课室当时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因为老师和学生们那时候无一没有跑去工厂、农村劳动。
    "当时我们的高年级学生都去勤工俭学、学工学农了,学校还养起了十来头大肥猪。"特殊时期的陈年旧事,郑碧茜觉得就在昨天。文化革命一开始,老师们放下了手中的教鞭,进入工厂劳动,用大板车载各种物资,用跃进车进行卸货等。而学生们每天都早早抛开手中的课本,放学后赶着切猪菜,帮忙养学校的十几头肥猪。"当时我们的班级分为乒乓球班、养猪班等,同学们各司其职,乐在其中。"郑碧茜说,年底是最开心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们都分到了不同分量的猪肉,他们亲手养大的大肥猪肉是那么鲜美和特别。
    整整10年,高家基小学的同学们与其他学校学生一样,过上了一段特殊的学习生活。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有得有失,不同的师生感悟到不同的人生。
    "不过学校在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后,毕业班升上当年一中、侨中的学生比例并没有下降,高家基小学依然是家长们心目中的名校。"郑碧茜说,特殊年代,学校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没有变,老师带领学生开展劳动过程,他们的片言碎语成了学生们成长的导航灯,劳动中不忘学习,学习中体验劳动。
    百年老校放飞教育梦想
   "勤奋工作、朴实无华、敬业乐业、以爱育人。"高家基人深知校训的真谛。如今的高家基小学,不仅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走进区、市的先进行列,乒乓球运动更成为办学特色。三届世界乒乓球比赛冠军江嘉良、澳洲十杰青年和女子单打冠军高遂盈、香港乒乓球队主力莫卡莎……这些国内外乒坛名将,都是从高家基小学走出去的。
    在众多的知名校友中,还有温哥华中华会馆理事长雷威、美国培正学院荣誉院长欧汉琛、中山第一位参加奥运会运动员李杰强、市十杰市民郭中兴等。"乒乓球已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个育人的载体和平台。"校长说,学生在与乒乓球的亲密接触中,感悟到了乒乓文化带来的向上、坚强、活力的校园精神。学生们的德育品质、人格理想都得到了全面塑造。
    高家基小学的发展史就是中山华侨痴情中山教育的心血史,校训体现了当年在外打拼的华侨们一生拼搏、踏实、博爱和追求平等的品质及痴情家乡教育的情怀。
    何曾不是,现在的中山,由华侨捐建的各种校舍比比皆是。包括中山纪中、中山一中、华侨中学、仙逸中学、龙山中学、卓山中学、小榄中学、桂山中学、濠头中学、云衢中学、启发中学……都不难见到华侨们捐建的教学楼、设施设备,各种奖教奖学基金更是数不胜数。
    今天,中山市委、市政府早已布好了全市教育一盘棋格局的举措,实施振兴初中计划、扩建名校增加优质学位……已经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中山正在向明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目前迈进。
    烟墩山下,百年老校里那棵老榕树吐出新枝。
    优美校园,先辈们留下的校训四字依然亮丽。
    清晨,朗朗书声飘荡在高家基小学校园内。烟墩山下书香四溢弥漫百年,几代中山人痴情教育的梦想在这里放飞。



【见证中山60年】系列报道之(15)
1954年中山在全省率先建起首个县市级工人文化宫,中山的工人阶级在这里享受着“国家主人”的快乐与力量,而这股精神力量支撑着中山从农业化走向工业化

中山人难忘文化宫欢欣岁月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04/3/images/18_s.jpg
图为20世纪50 年代的工人文化宫。它位于孙文西路,1954年落成,其建筑至今仍在使用中。 图由市档案馆提供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04/3/images/23_s.jpg
石岐镇男子职工篮球队参加佛山专区职工篮球锦标赛荣获冠军留念照。 --1965年10月24日 工人文化宫的篮球队,男队实力十分强劲。男队员穿着的背心上还标明了"石岐工人"字样。 图片由黄卫星提供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04/3/images/24_s.jpg
石岐镇女子职工篮球队参加佛山专区职工篮球锦标赛荣获冠军留念照。 --1965年10月24日 工人文化宫的篮球队,女队实力也很强劲。图中的女队员们都是药厂、纸厂等厂的工人。 图片由黄卫星提供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04/3/images/21_s.jpg
这是上世纪80 年代的工人文化宫二楼舞厅。图正中一对男女就是郑永同与姐姐。图由郑永同提供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04/3/images/22_s.jpg
这群少年所站的位置,是上世纪60 年代的工人文化宫康乐场中的溜冰场。当年仅十几岁的黄卫星(拍摄者)是一线队员之一。

核心提示
    孙文西路44 号的中山市工人文化宫,经历50 多年的风雨后,至今仍十分艳丽。
    敞厅式门楼,有着如宫殿般的大屋顶,覆盖着绿色琉璃瓦。五根半水磨圆柱,穿越门廊顶部直上二楼,双屋莲花座。门廊上青绿彩画的阑额,绘有花枝草蔓的雀替。“天下工人是一家”的蓝色艺术字体周绕着每一盏吸顶类,二楼悬挂着4个鲜红大灯笼。
    丰子恺曾说过,“艺术之中,为社会政策宣传最有力的,要算建筑”。中山市工人文化宫就是这样一座充满翻身做主人的喜悦,膨胀着建设新中国的理想,凝聚着工人阶级成为先锋自豪感的建筑。
    1953年,全市建筑工人自带工具,只收一半工资,排着队轮流来参与建设;其他工人,拿着箩筐去街头巷尾捡碎砖头做地基;推着大板车去郊区运沙石……
    1954 年建成后,它成为广东省首个工人文化宫,也成为石岐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此后30年,工人文化宫也一直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
    中山的工人阶级在这里享受着“国家主人”的欢欣与力量。这股精神的力量,支撑着中山从农业化走向工业化。


    数以千计的人义务劳动

    解放前,有钱有闲阶级的人上戏院、泡茶楼;没钱也没闲的工人们,却几乎没娱乐。
    今年已经76岁的老工人黄海,13 岁起就在建筑业当学徒,给工地搬材料,“碗口那么粗的木杉,一次就得扛5根!”每天天亮开始干活,天黑才放工,却没有工资,只能混两餐填饱肚子。娱乐,那是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山县就准备建一所工人文化宫。当时,全省除了广州外,其它县级市尚未有一个专门为工人娱乐活动而建的场馆。这个消息一出,工人们都很兴奋。
    1953年筹备工作启动,政府拨款不够预算的消息传开后,意外情形出现了:建筑工人愿意只收一半工资。其他工人则愿意用业余时间、自带工具来帮忙建设文化宫。
    在建筑部门担任工程师的黎宏耀就义务为工人文化宫做建筑设计。年幼的儿子黎永平并不知道父亲在做什么,只记得爸爸专门去外地买来许多古建筑书籍资料,一次就能花掉全家一个月的收入(当时一个工人最高也就二三十元)。至今那些印着金灿灿阑额、雀替的建筑纹饰图,还被精心保存在大铁箱里。
    1954年,设计图纸完成,工人文化宫正式破土兴建。工人文化宫的建筑用地有一座黄泥小山需要搬平,工人们争着前来义务挑黄泥;为了节省地基用的碎石,一些人则自发在街头巷尾捡碎砖头;还有人用大板车到郊区一车车地拉回建筑用的砂土;一些工厂则主动派出运输车协助去外地买建材……
    甚至黄海的儿子,当时还只是七八岁的阿星也加入了“战斗”。一有空,他就跑到工地上,跟着大人们干活。人小力气小,干不了大活,他就帮忙打磨台阶。“就坐在地上,用破布包住半块砂轮,来回地磨。”如水磨石般,一座“缺衣少食”的建筑物,就在工人不断的奉献中日渐磨出了漂亮的轮廊。
    此时黄海已是石岐建筑工会主席,经他手登记在册、愿意来协助建设工人文化宫的流动工人,就“数以千计”。黄海兼任调配工人的“指挥员”。将自愿前来建设的工人们每日排班,轮流参加。“有许多建筑工人不仅只拿一半工资,而且把自己在外私营的活也推了,整日为工人文化宫工作。”
    数以千计的中山工人,争相为建设“自己的家”来到这里;又以工人阶级特有的组织纪律性,紧张而有序的叠加着力量。仅一年时间,中山市工人文化宫就建成了,成为全省首个县市工人文化宫。

   
    几百工人做“志愿者”   
   上世纪70年代初的工人文化宫已经设有 “五场六室”13 个活动项目,每周开放4 个晚上。凡拥有工会会员或家属证的,都可免费进入,其他人也可以购票入内。但文化宫此时只有8位专职工作人员,每人承担三种工作以上还忙不过来。
    于是,许多工人“志愿者”悄然产生了。“泥水工、纠查队、还有看溜冰场的……有过百人呢。”1954年建成后,黄海就经常在宫里见到义务服务的人。主人翁的喜悦在建成后的工人文化宫中,仍显示着它的力量。
    退休泥水匠夏桃,大伙印象中他那时已经六七十岁了,可还总是提着一个小水泥桶在宫里溜达,“看到墙角裂了,他就马上和点水泥,抬张梯子过去,爬上去补,忙完了也不声不响。”
    就算是一些门窗、屋顶的大维修,宫里的管理人员也不用操心。与老夏一样的泥水建筑工人几十个,都定期来巡一下。有需要修的时候,一声招呼就能来一群人,就算是“上房揭瓦”也不消一日就能搞定。
    有技术的出技术,没有的还能出劳力,例如来帮忙打扫卫生、烧茶水等。黄海说,那时由一名叫王康的工人组织的“纠查队”就有60人。这个队伍自动排班,每天晚上派出几个人在正门口查票,“那时进来要出示工作证,没有的要购票,有时一晚两三千人,我们的工作人员根本就不够,还好有纠查队帮忙。”
    抱着对新中国的感激,工人们将自身特有的纪律性、合作性都充分激发了出来。这种“志愿者”的服务形式,一直维持到七八十年代还存在。把这当成自己的家,自觉地爱护着宫的一草一木。
    虽然有着众多“志愿者”的帮忙,但当时的工人文化宫仍然很拮据。据市档案馆保存的一份史料显示:为了节省经费,工作人员将宣传用的红布横幅改做窗帘、宣传用的画纸用一面,翻过来再用;康乐场的玩具破旧了,工人们利用废料,做成木马。
    曾经是溜冰队员的阿星,最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溜冰场还是木栏杆,容易坏。工作人员到氮肥厂购回废水管,然后一条条硬生生地折成弯曲状。然后请氮肥厂的工人利用业余时间帮助烧焊、安装成铁栏杆。8位专职工作人员,同样如“志愿者”般全身心的爱护这座“自己”的家园。
    “艺术之中,为社会政策宣传最有力的,要算建筑。”中山市工人文化宫,就是丰子恺这句话的印证。这里充满翻身做主人的喜悦,膨胀着建设新中国的理想,凝聚着工人阶级成为先锋自豪感的建筑。
   
    引来文体活动汩汩源泉   
    黄海离开了工人文化宫多年,而现在新的中山市工人文化宫也已在新址上紧张施工中。“可许多离开中山,或出了国的老朋友,在来信中还会顺带问一下,旧日的工人文化宫怎样了?”因为这里不仅是老一辈工人亲手建起来的“宫殿”,也是他们青年时期最快乐时光的承载。
    文化宫内有乒乓球室、篮球场、图书室、棋艺室、溜冰场、茶座,还拥有1000多座位大剧场,可以放电影,也可以演粤剧。有时一个晚上接待来宫活动的工会会员、职工家属不下二三千人次。
    各种文体育活动陆续找到了自己的“家”,中山工人不仅干活厉害,连“玩”也拿手。石岐业余国乐演奏者邓耀、李国新、关沃、孙路总在工人文化宫表演,被称为“四大天王”,还曾赴京表演获周恩来总理接见;篮球队的男女队都在佛山工人比赛中获得冠军;溜冰场还有分成三个梯队的表演队......
    许多体育苗子,就在工人文化宫中展露出头角。世界冠军江嘉良在一次接受本报采访时就说,小时候放学,途经工人文化宫,“便会爬到窗台上,探着身子,看别人打球。”那时的乒乓球室就在进正门的左手边。在父亲的带领下,江嘉良迷上了乒乓球。
    现在还在工人文化宫工作的阿星笑着比划说,那时的“世界冠军”只比乒乓球台高一点,还挂着鼻涕,可凌厉的球风已让人震惊。“我们和他对打,几乎都不能超过一两个回合。若他开球,一拍就把你杀下来。”
    在建成后的二三十年间,工人文化宫一直成为中山文体活动的引领者。当年的文艺青年郑永同,至今相册里还保留了一张上世纪80年代宫中舞厅照片,清晰显示出漂亮花纹的地砖、飞转的吊扇、有靠背的木椅,以及正在翩翩起舞的几对男女。
    解放初的一批大学生已是舞厅的“拥趸”。文革之后,工人文化宫的舞厅依然受到许多文艺知识分子的喜爱。“相片里其中一对,就是我和姐姐。我喜欢跳较为轻松的快三。”虽然没有空调、沙发、彩灯,但相中的人们却笑得轻松灿烂。悠扬的乐声中,工人们享受着“国家主人”的欢欣与力量。工人文化宫成为一座精神的宫殿,陪伴着中山的工人从农业社会走进工业社会。
    随着改革开放,中山工业壮大发展。中山的工人越来越多,工人文化宫已无法满足众多人口的需要。但狭窄的老城区街道,又让其无法继续扩充。上世纪80年代末,各种音乐茶座陆续出现、各种体育设施的增设,工人文化宫才结束了晚晚“爆满”的盛况。



记者陈慧









pszyyao 发表于 2014-9-14 11:38:05

   我见到的中山县第二个姚姓人——姚本棠,中山纪念中学教师,校长;后来的中山市副市长。
   1979年,姚本棠成了纪中一名教师。5年后,姚本棠当上副校长。犁尖山下工作了近20年,姚本棠见证了另一个时代的纪中,此时学校改名为“中山纪念中学”。

    现纪念中学校校长贺优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见证中山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