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发表于 2014-9-22 12:39:26

寻找失落的栖息地

寻找失落的栖息地 来源: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作者:梁现瑞
□本报记者梁现瑞
一次嘲讽,让兽医师开始跨界追求
“忙得起坨坨。”电话中,王成一再向记者道歉。清明临近,全县各地找他指导续修家谱的人排成了长队。记者约下的采访时间,只能一拖再拖。
让人惊讶的是,王成其实是筠连县畜牧局的高级畜牧师。一名兽医何时与修家谱扯上关系?事情从头说。现年40岁的王成是梓潼县石牛镇人,1989年被分配到筠连县畜牧局。因王成热衷兽医历史研究,1998年被县政府办公室借用,负责地方志编修工作。
第二年,他回绵阳老家过春节,叔叔王作文兴致勃勃地跑来找他:“你在搞地方志,啥时候把我们的家谱也搞一下呢?”紧接着,又连珠号炮般向他抛出几个问题: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你晓不晓得你是从哪来的?你的祖宗叫什么名字,他们的坟墓在什么地方?
王成被问住了。他意识到,自己多年来痴迷历史,但关注的都是国史和方志,很少涉及家庭史,而后者恰恰是人类历史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登门请教叔叔,遗憾的是,不仅叔叔,周围所有的老人,都不能完整而清晰地讲述整个家族的历史了。
那天,王成决定:“给我两年时间,把这段历史搞清楚。”
100块墓碑,填补300载空白
王成找遍周围所有王姓的村庄,没有一本家谱。路在脚下。他利用节假日在家乡周围的几个乡镇寻访。终于有一天,村里发大水,一位老人在破裂的门缝中发现了一本残破不全的经单簿。经单簿,是农村地区一种记录家族历史的资料,一般被道士用作做道场。王成如获至宝。按经单簿上的说法,家族是明朝末年,从湖北麻城迁移到四川的,而且是“宦游入蜀”,这与一般的带强迫性质的湖广填四川还不一样。不久,他又得到一个消息,说是梓潼观义镇有一处王氏的双冠墓。王成随即坐摩托车赶去,点起煤油灯趴进墓里,整整用了两天,才将300个字的碑文抄写完毕。将其与经单簿一对照,发现内容完全吻合,表明王成所在家族是明朝天启年间 (公元1621-1627年)从湖北来到四川,其入川第一代始祖名为王者弼,膝下三个儿子,历代繁衍,发展成三大房,分布在梓潼境内。
从明末到当时的300多年间,近20代人又是怎样延续?王成决定,将这三房的后人找到,一起来考证。但他心里没底,怕家族的人不买账,被误解。出人意料的是,2000年五一大假,当他赶到梓潼县东石镇时,当地族人在很远的地方放起鞭炮来迎接他,当天中午,村里还特地杀了一头猪来款待他,不少老人甚至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因为,第一次有人来帮助他们寻找祖先。尔后,在其他两个地方,他都遇到几乎一样的待遇。
2000年5月8日,三大房的王姓后裔,共100多人,分别乘坐几辆拖拉机,远道而来,汇聚在一起。“那样的场面,我一辈子都忘记不了。”
这次聚会的一个成果:成立一个互助基金会,帮助本族困难群体,同时,建议由王成来编撰本族族谱。
从那以后,王成一有时间,就会返回梓潼,然后雇一辆摩托车,往坟堆里钻,一块一块地去抄写墓碑。
用了近3年时间,王成终于将三大房内的100多块墓碑抄写完毕。随后,经过近一年紧张的编撰,家谱终于完成了。总共辑录了从明末起,总共17代、4.5万人,其中现在有3万多人。“为当下3万多族人找到自己的祖先。”王成如释重负,激动不已。
一波“家谱热”,背后冷思考
王成开始深入研究姓氏文化。2001年,在他的带动下,筠连县成立了姓氏文化学会,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会员已经多达千人。与此对应,民间续修家谱的活动在沉寂多年后,开始逐渐升温。
他通过大量走访,前后收藏了几十个姓氏的1200多部家谱。其中,最珍贵的是一本从本县老兽医郭景均手中搜集来的筠连县郭氏族谱。这本家谱清晰地记录了郭氏家族在明朝万历年间,被从江西派往四川筠连,参与镇压当地僰人反抗,在王成看来,这为解释僰人的消失之谜,提供了最直接依据。
2002年8月,四川省历史学会成立中华姓氏文化研究分会,王成在四川著名历史学者陈世松、谭继和的举荐下,成为该会的理事,后来成为会长。
“现在,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人修家谱。”王成看来,“这种人们自发的追寻先祖的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化现象。”兴奋的同时,王成也有担心。在他看来,由于缺乏知识普及与引导培训,当下家谱的质量参差不齐,典籍出处不明,甚至连基本的修编格式都不正确,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找失落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