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发表于 2014-9-25 11:33:49

繁盛在历史深处 大墓的中西文化

繁盛在历史深处 大墓的中西文化2014年09月24日 来源:互联网


盛夏的草原上繁花点点,车行在茫茫无际的绿野上,随处可见牛羊成群。偶尔出现鹰的身影,这草原上的王者,缓缓滑翔于蔚蓝的天幕,像云彩般舒展、飘逸。青海湖在阳光下静默,宛如一只悲悯的眼睛。
  盛夏的草原上繁花点点,车行在茫茫无际的绿野上,随处可见牛羊成群。偶尔出现鹰的身影,这草原上的王者,缓缓滑翔于蔚蓝的天幕,像云彩般舒展、飘逸。青海湖在阳光下静默,宛如一只悲悯的眼睛。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传颂至今的唐诗,诉说着青海高原曾经的征战与荒凉。穿越重重历史云烟,一群群战马腾跃嘶鸣,马背上的吐谷浑部落,以青海湖为中心,建立了长达4个世纪的强大王朝。

  公元4世纪初,辽东鲜卑慕容部首领涉归的庶长子吐谷浑可汗,率1700余帐西迁今内蒙古阴山一带,后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川北边境地区。全盛时,其疆域南北千里,东西三千里,成为西北地区的泱泱大国。

  吐谷浑时期,青海境内有多条通道连接中原与西域,被历史研究者统称为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它不仅见证了战争与厮杀,也迎接过和亲的公主,更留下了丝绸之路上使节和商帮的足迹。

  “在很多人印象中,丝绸之路似乎没有从青海经过”,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省政协特邀文史委员崔永红告诉记者,“丝绸之路青海道有两个主要的兴盛期,一是吐谷浑时期,二是唃厮啰时期,这两个时期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兴盛,一度超过了河西走廊,发挥主道的作用。”

  寻找伏俟城

  东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丝绸之路东段主要道河西段时通时阻,立国于青海高原的吐谷浑王国顺应时代需要,充分利用所拥有的交通设施、安全保卫、居中通译等优越条件,引导护送西域商使往来。同时,吐谷浑民族积极参与较大规模的国际商贸,使丝绸之路青海道一度繁盛。

  要在茫茫草原中寻找伏俟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史书记载:“夸吕立,始自号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但游牧民族“有城郭而不居”,留下来的都城与中原王朝的皇宫不可同日而语。

  草原上的路通往四面八方,并没有标志性建筑,记者一路问询,终于找到传说中的伏俟城。眼前见到的是一个隆起的四方形土垒城郭,长宽约200米,四面长满青草,稍不留神,就会在无尽的绿野中与之擦肩而过。城内有小土台方,长宽约1080米,是城内原有建筑物倒塌后的遗址。古城只有东门,门外有瓮城。此外,据说有外城,南北长1400米,东西残长700米,用砾砂泥土堆积而成,现已塌陷,只略高于地面。从伏俟城现场情况来看,外城的遗迹已经很难找寻。

  正是凭借吐谷浑开启的方便之门,中国的江南地区和塞北地区往来不绝,保持了数百年的联系。那时,在这条以往人迹罕至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操着不同语言、穿着各色服饰、秉持着使节关文的各国使者艰难地骑马跋涉着。有中原汉人打扮,用骡马驮运着各色精致丝绸、茶叶及瓷器的南朝商人,也有深目隆鼻、赶着驼队马帮的西域商人,他们带的翻译和向导大都是通晓各国语言的吐谷浑人。有时,路途寂寞,通过吐谷浑人搭桥引线,不同国家和种族,不同身份和等级的人往往会搭伴而行,互相帮助,缔结一段真挚的友谊。

  1986年,伏俟城遗址被青海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它似乎并没有因此得到特殊对待。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城池,静立在草原的蓝天白云之下,如今只能从摇曳在阳光下的萋萋芳草,去想象当年水草丰美、人烟密集的繁华了。

  “青海湖西北伏俟城、都兰香日德吐谷浑城、兴海县曼头城和赤水城等都是丝绸之路吐谷浑道的关键节点。当时从青海往各个方向都有着畅通的交通路线,联系中国与漠北、西域、西藏高原、印度等地的交往。”崔永红说,直到8世纪后半叶的中唐时期,吐谷浑王国虽然被吐蕃吞并,但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兴盛期仍延续了一段时间。

  神秘古墓印证昔日辉煌

  位于青海湖西侧的都兰县,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上的重镇。它不仅是吐谷浑王国鼎盛时期王都的香日德古城所在地,更以出土了大量丝织品和西域货币而闻名。

  在都兰县热水乡,流传着“九层妖楼”的传说。该县热水乡扎马日村的血渭大草原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墓葬群,其中的一座为“血渭一号大墓”,大墓有九层,每层都用当地珍贵的柏木铺就,又被当地藏族民众称之为“九层妖楼”。

  都兰县政协副主席鲍旦正是藏族人,他说,许多年前,在当地藏民眼里,这座古墓是神秘和不祥的象征。上世纪80年代,在都兰县工作的文史专家程起骏先生多次考察,并在当年的《青海青年报》上刊文《妖魔洞古墓之谜》。同年,青海省考古队前来发掘,才初次向世人揭开了都兰古墓的神秘面纱。

  大墓面朝察汗乌苏河,背靠的两座大山,恰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正呼应着吐谷浑的图腾太阳鸟。据都兰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墓高33米,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至今只发掘了顶层。大墓正前方有五条陪葬沟,出土了87匹完整的马骨骼。两旁还有27个陪葬坑,包括殉狗坑、牛头、牛蹄和巨石等。此外,大墓周围还散落着大小数百座墓穴。

  《资治通鉴》记载了与该墓相似的形制:“大墓墓顶插柳,祭祀坑等地面下葬有墓主。”据考古学家推测,在一千多年前建这样一座大墓,需要一万人建一年的时间。

  至今,墓主人的身份仍然是谜。从规模来看,它是王者之陵。但墓主究竟是吐蕃王,还是吐谷浑国哪一世国王,尚无定论。

  大墓体现着中西文化交融汇聚的特色,也是丝绸之路青海道曾经存在和繁盛的有力佐证。大墓依山傍水,选址和布局受到中原地区风水观的影响。从已发掘的墓葬来看,来自西域的钱币、丝织品中出现的波斯对马形象、中原的铜鎏金鸟等,无不显示出当时都兰作为丝绸之路枢纽重镇的地位。出土的400余片丝织品残片,不重复图案的品种就达130余种,其中112种为中原汉地织造,18种为中亚、西亚织造,其中一件织有中古时期的钵罗婆文字锦,上面写着“伟大的王中之王”,更是目前世上仅有确证无疑的八世纪波斯文字锦。

  从“玉石之路”到“丝绸之路”

  在崔永红看来,吐谷浑道代表了丝绸之路在青海境内的鼎盛期,但并不是它的全部。他表示,“丝绸之路”的开辟,并非如人们所熟知的始于汉代张骞通使西域或丝绸贸易的出现,实际上还可以追溯到更早。

  “远在史前时期,中西交流就已经开始了。”崔永红表示,从今青海省境内通往西域的古道在距今4000年前的远古社会就已存在,早期应该叫“玉石之路”。

  在青海民和县,喇家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玉器,专家考证来自新疆和田一带。新疆东部多处出土的彩陶,与甘肃、青海的史前彩陶有密切联系。考古学家推想,最初源于西亚的青铜器和铁器,首先影响到新疆地区,然后到达黄河流域。

  在汉代,《史记》、《汉书》等典籍中出现了“羌中道”的叫法。羌中道是经河湟地区、青海湖、柴达木盆地的古代通道名,也是东西横贯甘肃、青海地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兴起于盛唐的唐蕃古道,广义上讲,同样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11世纪前半叶,西夏控制了河西走廊地区后,对于通过境内的丝路贸易极尽盘剥之能事。唃厮啰政权的统治者却抓住机遇,为商贸交往提供各种便利,使丝绸之路青海道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沉寂后再次兴盛,被人们称为“青唐道”。

  在青唐城(今西宁),唃厮啰还专辟自由交易的场地,据史书记载,当时往来青唐城做生意的不仅有中原地区的商人,从回鹘、高昌等地赶来的商人,还有来自古波斯和西亚、阿拉伯半岛的西方商人。青唐城市场更是汇集中原、西域和中亚地区的各种珍奇商品。直到元明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兴起,青唐道才随着路上丝绸之路日渐式微。

  “从不同历史时期来看,青海可以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和关键节点,随着国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丝绸之路青海道必将焕发青春,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崔永红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繁盛在历史深处 大墓的中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