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发表于 2014-11-6 11:35:41

读谱杂记

读谱杂记2006-02-21 22:34 星期二
   自古国有史,地方有志,族有谱,人有传,渊源长流,传于后世。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寻根问源,排辈修谱,是一件很要的事。中国历史上关于修宗谱,始自于北宋苏东坡和欧阳修,至今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宗谱究竟为何物,我的列祖列宗们是一种怎样的迁演承传?春节期间回到老家,搬来族谱,兴致勃勃地翻看起来。又嫌时间不允,而读谱仓促,于是,征得族人同意,借来一首一尾两本,带回家,细细品读。
  
   这套族谱上自南宋宝祐三年(1255年)秋初修,共修十五次,至今已经750年。十九本厚厚的刊刻线装本族谱,告诉我许多关于列祖列宗、关于历史的散轶的记忆。
  
   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江西境内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灾民饥而生乱,民不聊生。宋真宗皇帝遍视朝野,忧心忡忡地说:“江西,襟喉吴楚,屏蔽东南。民饥且乱,恫瘝朕躬。必得刚柔适中,文武兼备者任之,朕忧始纾咨尔。群臣举可节度使者以往。”中书省臣奏道:“正议夫大臣遂可。”他的启奏得到了群臣的一致响应,龙颜大悦。这位“正议夫大臣遂”,就是我的先祖遂公。
  
   遂公奉了圣命,“陛辞将发,百官祖于京都东门外,兢为诗歌以华其行。”他想起了昔日在浙江老家游伍子胥庙时,一位高僧对他说的一句似懂非懂的话:“逢绿起,遇红止。”当时他叩问其意,高僧说:“此君始终宦辙历处也,久当自验。”弄了遂公一头的雾水。这下,他明白了:“绿”,六也,就是他当年从当六安知州起家;“红”,洪也,就是说他的官宦生涯到洪州该结束了。
  
   这天晚上,他做了一个离奇的梦:“梦二使者各投一剌,一署曰唐江西观察使韦丹书,展视之,则惟‘念兹在兹,释兹在兹’二句而已。一署曰晋丰城县令雷焕书,启视之,则惟‘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予斯’三语而已。”他忙找来解梦者,解梦者分析道:“念兹在兹,谓公轸念民瘼,在江西也;释兹在兹,谓公解释簪组在江西也,盖借经句以寓意耳。”遂公公又问:“是或然也。然则三语云何?”对曰:“亦借传语以寓也。”公曰:“试言之。”对曰:“歌出于乐,谓公得赐土田于丰城,乐而歌于斯也。哭生于哀,谓公敕葬于丰城,哀而哭于斯也。族始终一人,谓公将克,昌厥后于丰城聚国族于斯也。”公曰:“信有诸乎?”对曰:“吉兆先见,天意已定矣。”公礼之,出顾子世京,曰:“汝籍而记之,徐验于后耳。”
  
   以上对白中,文言的部分是引自族谱里范文正公写的“行状”,大概就是传记之类的意思吧。这位范文正公就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鼎鼎闻名的范仲淹。且不管记载里有多少迷信的成份,我的先祖公遂终于到洪州赴任了,并且永远地留在了这片红土地上。
  
   “公舟发汴,即驰檄郡县,谕以祸福。复公遣僚幕,遍历所属,开仓赈济,盗贼闻风解散,四民归业,江西以宁。民歌之曰:‘我父来晚,使我先反;我父来迟,使我先饥。’”我的先祖公果然不辱皇命,“吏肃威严,民濡惠庆。”与历史故事有相同经历的是,忠臣总会遭到奸臣的陷害。当朝权贵、大奸臣王钦若因为以前受到过遂公的嘲讽,在皇上面前拼力诋诟遂公。遂公耿直不阿,两次上表“致仕”,也就是辞官。真宗不予理会,安慰道:“江西节度使遂卿,坐镇全楚,隐若长城,远驰颂祷之心,来效骖騑之贡,眷忠言盖良极叹嘉。赐熊遂上第二表乞致仕不许。”
  
   乾兴元年,闽广流贼入扰饶赣,延及吉信。有司外拒内抚,日益猖獗。我们这位可敬的先祖公赫然曰:“蠢尔流贼,敢肆凶虐!不剿灭之,何以惩艾?”于是,不顾年老体弱,亲率官兵,“直捣贼垒,歼厥渠魁,无有脱者。”听到这个好消息,真宗皇帝玺书慰劳,“赐田土一千六百亩于所治丰城城上。”
  
   遂公这个时候已经是一个犟老头了,当然也许是听了那位高僧的宿命预测,一方面忠心做事,另一方面再三再四地请求致仕。真宗皇帝由不悦到生气,下诏叫他安心工作,不要胡想八想,意思是说你老头儿不要得理不让人嘛。不想诏书一去,杳无音信。不多久,才听说遂公去矣。此时自己亦老眼昏花的真宗皇帝,感觉到了自己的满腔热血此时也仿佛凝滞了,感念于老臣的忠心为国,嗟叹不已。特下诏表彰他的忠心,又“特赐玺书,旌荣加升文华殿东阁大学士、正一品光禄大夫、上柱国谥忠武兼赐功臣田土卜地敕葬。其妻陈氏,相夫靡忝,克全妇道,诰封一品贤德夫人,荫子封妻,少舒朕意,往命钦哉。”之后不久,即位25年的真宗皇帝赵桓也驾崩了。
  
   先祖遂公的一生终于在这道美丽的光环中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其子世京十分孝道,连续两年遭受父母二大丧事,心灰意冷。“结庐守墓,形瘁骨立,不再回豫章去,乃以第宅施为永宁寺”,又把在浙江绍兴府上虞县老家的所有的家眷都迁了过来,于公元1023年,世京公携了家人并遂公遗骸,奉旨迁封于丰城城上村(今隍城镇),正式落户,开启了本族生活的新纪元。在厚厚十九大本、皇皇三十八世的族谱中,遂公成为我们家族有史记载的开元祖先。
  
   在絮絮叨叨的讲述中,我无意炫耀祖先的什么功德官品,其实也拉不上什么关系。引出这一段话,只是想说这些生动的东西我们无法从史书中找到,但却可以从族谱里找出来。族谱没有国史或地方志那样的规范翔实,却是我们了解家族史乃至地方史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并不是所有的国史都很全面,也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志都很全面,我倒是觉得,这样的用刊刻出来的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东西,更可靠,更真实。当然,这套线装的有些泛黄的族谱,由于是文言文,又多是用的古体字,读的时候还得辨词断句,解读起来有些吃力。但是,当一切东西都变得现代化信息化了的时候,族谱,这种原始而又质朴的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东西,也许将会是一笔无法替代的精神财富,让我们,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更多一些地了解我们的祖先,了解我们,了解他们的祖先一代代承传迁演中所发生的不为人知的一切。这对于以儒传国的华夏民族,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宋朝状元公姚勉(雪坡)在这套族谱首次修撰时所作的序中,也许说出了它更深刻的含义:“呜呼休哉!仁人孝子之用心也,冠之以系,明其世胄有自来也;缀之以附,明其文献之足徵也。世胄有自来,则祖父子孙一气相传,所以亲其亲也。文献之足徵,则德行事业,万代如见,所以贤其贤也。亲其亲则仁孝之道不匮,贤其贤则仁孝之心不忘。谱之时义,其庶矣乎?”
  

pszyyao 发表于 2014-11-6 13:27:32

       江西丰城城上村(今隍城镇)范氏,始迁祖遂公(我们范氏家族有史记载的开元祖先)。其子世京十分孝道,连续两年遭受父母二大丧事,心灰意冷。“结庐守墓,形瘁骨立,不再回豫章去,乃以第宅施为永宁寺”,又把在浙江绍兴府上虞县老家的所有的家眷都迁了过来,于公元1023年,世京公携了家人并遂公遗骸,奉旨迁封于,正式落户,开启了本族生活的新纪元。厚厚十九大本、皇皇三十八世的族谱。

      讲了老半天,都不知你的始迁祖遂公的字号和历(累)官。

      宋朝状元公姚勉(雪坡)在这套族谱首次修撰时所作的序中,也许说出了它更深刻的含义:“呜呼休哉!仁人孝子之用心也,冠之以系,明其世胄有自来也;缀之以附,明其文献之足徵也。世胄有自来,则祖父子孙一气相传,所以亲其亲也。文献之足徵,则德行事业,万代如见,所以贤其贤也。亲其亲则仁孝之道不匮,贤其贤则仁孝之心不忘。谱之时义,其庶矣乎?”
       ——怎么与宋状元雪坡姚勉另一谱序中的话相同?
       乃作而言曰:呜呼休哉,仁人孝子之用心也。冠之以系,明其世胄有自来也。缀之以附,明其文献之足徵也。世胄有自来,则祖父子孙一气相传,所以亲其亲也。文献之足徵,则德行事业万代如见,所以贤其贤也。亲其亲则仁孝之道不匮,贤其贤则仁孝之心不忘。谱之时义,其庶矣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谱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