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发表于 2015-1-11 17:23:47

老城文化随想

老城文化随想2014-12-25 08:14:30 来源: 天津日报(天津)


天津设卫筑城自1404年始,后经撤卫为州、升州为府,同时设天津县,又成特别市、直辖市至今整整610周年。这610年间有近500年天津的政治、文化中心都设在那座“算盘城”中。那片土地见证了天津的历史,成为百姓的乐土,也历经了数百年的风云变幻,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2003年天津老城迎来了最大的一次改造,老人换新人,旧屋换新厦,如今高楼林立,别墅遍布,充满现代气息。在享受这现代文明之后,我们的财富多了起来,自信心也渐渐强大了。那曾留下的老街、老院、老屋、老邻、老树……曾经是我们生活中的必然,也见证了老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更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荣耀。绵延天津文脉的文庙在城里、见证天津近现代教育开端的天津第一所小学校在城里,华世奎、孟广慧、王襄、林墨青、梅贻琦、马千里等享誉全国乃至举世闻名的教育家、书法家都曾世居城里。共和国的两任总理周恩来、温家宝都曾在城里学习或居住,为他们成为国家栋梁打下了坚实基础。长青斋的风筝魏、进宝斋的花样子、西门里的刻砖刘等都是老城的宝贵文化遗产。鼓楼东姚家、乡祠卞家、高台阶华家、聚通恒杨家等都是曾在城里拥有几十间或上百间房屋的大宅门,他们都曾有艰辛的创业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为富甲一方的名门,很多由富而贵成为书香门第、成为官宦人家,像姚家曾有进士及第的荣光,搞盐务的华家成就了一代翰林华世奎,在清末时官居内阁阁丞。曾名噪津城百余年的水西庄及后来的城南诗社中不乏享誉文坛的文人墨客,很多是城内这些世家的子弟。这些大宅门由于家风的延续,很多散落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后代们在各行业都颇具建树成为行业精英。由这些世家产生的津味大宅门文化对天津乃至全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天津老城自明至清曾有几十座衙门分布其中,管理着城内城外诸多的民间琐事、商务往来乃至国防大事,形成了天津独特的官场文化,而这官场文化的主体不是地方保护、不是拖沓的官僚,是充斥着快节奏的协调机制。这种独特的官场文化,由盐运、漕运而生,又影响着天津的经济,与漕运文化的快节奏,一起形成了天津的节奏。天津开埠后在短时间崛起成为北方第一大商业城市,不能不说没有这种文化的影响。天津的老城人从来不缺自信,他们以祖居城内为荣、以身为世家为荣、以与名门相邻为荣;天津的老城人从来不骄躁,他们敬重饱读经书之人,他们崇尚以和为贵。天津的老城给这座城市留下的更多是归属感与认同感,一座城市没有了老城就成了断线的风筝。如今,虽老屋大都远去,但热土还在,从老城走出的天津人还在,所以天津老城悠久而独特的文化还没有消失,我们在新时代来临的今天没有理由不去记录她、不去弘扬她!作者:戴晓泉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css13/img/end_news.png 本文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城文化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