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发表于 2015-6-25 08:45:32

姚承祖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5-8-23 11:11 编辑

姚承祖肖像寻觅记
    姚承祖(1866~1939)字汉庭,号补云,苏州吴县胥口香山墅里村人,近代“香山帮”建筑大师,被誉为“江南耆匠”、“一代宗师”。
    姚承祖出身营造世家,祖父姚灿庭不仅建筑技艺高超,而且善于总结经验,著有《梓业遗书》。
    姚承祖11岁随叔父姚开盛在苏州习木作,后在城内开设姚开泰营造厂,从事营造。一生设计建筑的厅堂馆所、亭台楼阁、寺院庙宇不下千余。灵岩山寺大雄宝殿、光福香雪海梅花亭、怡园藕香榭、木渎严家花园等著名建筑均出自其手。
    雄伟壮观的灵岩山寺大雄宝殿。人们无不为它庄重的气势、精湛的建筑技艺而惊叹。
    光福香雪海的梅花亭。亭内装饰尽是梅花,亭顶是无数朵小梅花烘托着一朵大梅花,石柱、石栏、屋瓦也全作梅花瓣形。置身于梅花丛中,宛是满山梅海中一朵香气四溢的大梅花。
    苏州怡园的藕香榭。内部是鸳鸯厅,外面平台临池。低头可观看荷花的娇艳芳姿,抬眼可眺葱茏山林,眼前展现出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画卷……
    严家花园是木渎古镇上名气最大、造园艺术最高的园林,占地十六亩,曾为台湾前“总统”严家淦先生之故宅。花园建于乾隆年间,第一代主人是苏州大名士沈德潜。道光八年,此园被木渎诗人钱端溪买下,取名“端园”。光绪二十八年,才转让给木渎首富严国馨,改名为“严家花园”,并委托姚承祖重新修葺。姚承祖错落有致地布局了春、夏、秋、冬四个小花园,独具巧妙、别有情趣,给人以诗的享受,美的陶冶。
    姚承祖是现代香山匠人中最早重视工匠教育的匠师。他深知没有文化之苦,不仅自己发奋学习,还在城内玄妙观旁创设梓义小学,在故里创设墅峰小学,免费培养建筑工匠的子女读书。
    1912年,他倡导成立苏州鲁班协会,担任协会会长,将工匠组织起来,互相研究切磋技艺,以提高工匠本领和整体素质。
(图1)建筑宝典《营造法原》
    姚承祖不仅有丰富的营造经验,而且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总结,是“香山帮”第一个走上高校讲台的工匠。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成立后,姚承祖被苏州工专建筑工程系破格聘请讲授中国建筑学。期间根据自己编的讲稿和家藏秘籍图册,撰写成《营造法原》一书,被世人誉为“中国南方建筑之宝典”(图1)。
(图2)姚承祖墓
    姚承祖1939年病逝,葬于故里法华山,墓地面积八分五厘,墓碑、祭台、四周石栏、树木布置都是他生前自己设计的。可是在1971年“文革浩劫”中被动乱份子用炸药炸开,搬走棺木。其孙子只好将遗骸原地落葬。1982年又因大队生产需要,遗骸被迁葬到墅里大队阴山麓。1992年由政府出面将姚承祖遗骸迁葬到环太湖大道边(图2)。与明代建筑家,官至工部左侍郎,世人誉为“香山邦”匠人鼻祖“蒯鲁班”的蒯祥墓为邻,共同享用后人的的纪念。(图3)
(图3)蒯祥墓石牌坊
    后来,苏州国家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投资扩大墓区,修建成占地47亩的蒯祥园。2009年度假区管委会将蒯祥园委托苏州市新沧浪开发公司经营管理。新沧浪开发公司专门成立了“蒯祥园管理处”,计划将蒯祥园打造成“中国(苏州)传统建筑文化研究发展基地”(图4)。
(图4)蒯祥园—中国苏州传统建筑研发基地       “蒯祥园”分为:纪念、展示、研发、培训、服务等五个功能区域。主要纪念蒯祥、计成、姚承祖这三位在我国建筑史上有卓越贡献的苏州籍泰斗,展示宣传我国传统建筑和古典园林的知识和范例(图5)。

(图5)建设部领导参观展示厅       可是在设计布置纪念、展示的时候,发现所有的资料中都没有姚承祖的相片。管理处的华建初主任在各个网上仔细搜索,也没有找到。又派人去苏州园林博物馆参观寻觅。可是园林博物馆展示的中国建筑史上,各个朝代的泰斗、专家的相片基本上都有,就是姚承祖肖像的位置空缺着。
    这可怎么办呢?蒯祥园中要雕三位泰斗的石像,展示厅里的图片和模型也要用到肖像。于是华主任再发动大家通过熟人分头去寻觅。有的到度假区管委会、胥口镇政府、园林局、建设局等政府部门,有的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分中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市民间文化保护管理办公室等研究管理单位,还有的到苏州民族建筑学会、香山帮营造协会、吴都学会等有关社会团体。联系了几十个单位、部门,可是也都没有觅到姚承祖的相片。
    后来再找苏州大学和科技大学相关院校系科的老师帮忙寻觅。不久,喜讯传来。苏州科技大学的土木工程管理学院的黄国华老师,在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中,找到一幅姚承祖的画像。那是一本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介华主编的、喻学才著的《中国历代名匠志》。其中第310页的姚承祖介绍旁,附有一幅姚承祖简笔素描画像(图6)。
(图6)姚承祖简介与画像        觅到姚承祖素描画像,大家很高兴,可是总感到简笔素描不够逼真。姚承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贡献十分重要,我们不能展示他的真实容貌,实在感到对不住他老人家。那么,姚承祖生前到底有没有拍过照片呢?
    摄影拍照技术是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Douguerre)发明的。咸丰年间(1851--1861)流入中国。据说,1859年就有一位叫福瑞曼(OrrinFreeman)的美国摄影师来苏州开过照相馆。1882年,徽商吴瑞生在苏州玄妙观旁牛角浜,开设了苏州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开的照相馆——瑞昌写真馆。这种将人物形象逼真保留在纸片上的摄影术,吸引了众多的苏州人,照相生意出奇地好。1908年,吴瑞生又在观前宫巷与太监弄交接处开办了第二家连锁店“瑞记写真馆”。察院场和玄妙观一带先后开出了德昌、兴昌、漱石山房等五、六家照相馆。苏州城里掀起了开办照相馆的热潮。
    姚承祖是1866~1939年间的人,在苏州设计营造了多处著名的园林建筑,既是姚开泰营造厂的老板,苏州鲁班协会的会长;又是照相馆林立的闹市区玄妙观旁的梓义小学校董,还是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的特约教师,出版了《营造法原》著作。在当时的苏州应该是已跻身于上流社会的精英成功名士了,不可能没照过相。况且姚承祖过世至今才六十多年,虽然经历了“文革”、“破四旧”的洗礼,但对于社会这样有杰出贡献的优秀祖辈的照片,后代小辈中应该会有人继续珍藏着的。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蒯祥园管理处的王顾问遇到曾担任胥口镇文化站站长的刘慎安先生。询问当时有没有见过姚承祖的像片?年近八十的刘老先生回忆后说:像片肯定没有见过。但姚承祖墓迁葬时,他与姚承祖在上海的一个孙子接触过,好像有过一个联系电话,不知记在哪个本子上了。
    于是热心的刘老先生冒着寒风,特地从苏州城里赶到胥口镇文化站。翻箱倒柜,在一大堆十多年前的老材料中,终于寻到了那本记有姚承祖孙子姓名和电话号码的笔记本。遗憾的是,按照好不容易寻觅到的电话号码打过去,家庭电话已是空号,手机号码也已停机。打了几遍都不通,大概不是搬家就是出国了。真是无可奈何!
    据原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徐刚毅说:十年前就寻觅过姚承祖的肖像照片。1999年地方志办公室编纂《老苏州》图册,委托对香山建筑颇有研究的吴中区园林处李洲芳总工程师,希望能得到一张姚承祖的照片。李洲芳总工程师寻觅了好几个月,把住在香山附近的姚承祖的几家后代那里都跑过了,可惜还是没有找到照片。
    2010年开春以后,清明将至,各个墓区扫墓的人逐渐多起来了。管理处的华主任猛然想到:会不会有其他外地的后代小辈来姚承祖墓上扫墓哩?于是立即关照在蒯祥园值班的同志:关注每一批扫墓者,谨防错过。
    在清明节前几天的一个上午,园区大门口又来了一群祭奠者,老老小小七八口人,提着各色祭品。值班的小孙热情接待、全程陪同。询问下来,他们是住在苏州城里的姚承祖的第四代和第五代小辈。
    年近花甲的曾孙姚午生说: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每年跟着祖父上法华山为太祖扫墓,祖父过世以后就跟父亲一起来扫墓,现在父亲已年老多病卧床不起了,以后每年自己会带领自家小辈来扫墓的。
    姚午生先生对度假区政府扩建蒯祥园,纪念展示三位传统建筑泰斗的卓越贡献,非常感谢。当得知管理处在寻觅姚承祖的相片后,高兴地说他家里还保存有一张太祖的相片哩。华主任兴奋地马上和他约定了见面时间。
    下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华主任和姚午生先生在三元三村旁的一个茶楼见了面。姚先生带来一张已经泛黄了的五寸黑白半身相片,是姚承祖七十岁生日时的留影。只见相片上的姚承祖老先生就像电视里经常看到的清代老爷一样,身穿深色对襟白领棉袄,头戴清朝流行的翻檐暖帽,山羊胡须、鼻直口方、目光炯炯,真是气宇轩昂、不怒自威啊(图7)。

(图7)姚承祖肖像   看着香山帮建筑大师姚老先生的相片,不由地想起他的著作。
    姚承祖曾作过“补云小筑图”,曾刊载在北方《营造学社汇刊》上。图中亭台楼阁、树木花草齐全,俨然是一座苏式古典园林。
    《营造法原》是姚承祖先生的晚年遗著。全书按各部位做法,系统地阐述了江南传统建筑的型制、构造、配料、工限等内容,兼及江南园林建筑的布局和构造,材料十分丰富。书中还附有照片一百七十二帧,版图五十一幅。该书由张至刚教授整理,建国后又作增补,刘敦桢校阅,1959年由建筑工程出版社出版,1986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再版。《营造法原》的出版,是对苏州建筑的地方特色的一次系统总结,对设计研究传统形式的建筑和古建筑维修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誉《营造法原》为“南方中国建筑之唯一宝典”,具有科学和艺术的双重价值。
    现代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陈从周,根据姚承祖的手稿整理出三十五页图文,由叶圣陶题签,同济大学出版社在1979年出版影印本《姚承祖营造法原图》(图8)。
(图8)陈从周整理的《姚承祖营造法原图》       现在不仅蒯祥园可以按照姚承祖肖像的容貌塑造雕像、制作图片、模型,形象地展示介绍姚承祖的丰功伟绩,还可以把相片提供给地方志办公室、市园林局、市园林博物馆等单位,填补了苏州传统建筑史长久以来的空缺。今天我们发自内心地缅怀姚承祖老先生,愿他的容貌和他对苏州传统建筑古典园林的贡献一样,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日




姚波 发表于 2015-6-25 08:58:31

姚承祖(1866—1938),字汉亭,号补云,晚号养性居士,香山墅里村人。近代“香山帮”建筑大师,被誉为“江南耆匠”、“一代宗师”。
    姚承祖出身木匠世家,祖父姚灿庭不仅建筑技艺高超,而且善于总结经验,曾著有《梓业遗书》。姚承祖11岁便随叔父姚开盛到苏州城开盛营造厂学木匠,不到20岁即在同行中崭露头角。他终年营建于苏州城乡,一生设计建造的厅堂馆所、亭台楼阁,寺院庙宇不下百幢,现存的有光福邓尉香雪海梅花亭、木渎灵岩山寺大雄宝殿、木渎严家花园、苏州怡园主体建筑藕香榭等,都堪称是“香山帮”杰作。他曾被邀请去苏州工专建筑工程系讲授建筑学,深受欢迎和赞扬。从20世纪20年代起,他就根据祖藏秘笈和图册,以及自己在苏州工专的讲稿,整理成《营造法原》一书。此书集中了历代香山匠人的营造经验之精华,也是惟一记述江南地区代表性建筑做法的专著。
    姚承祖是现代香山匠人中最早重视工匠教育的匠师,也是“香山帮”工匠中第一个走上高校讲台讲授建筑学的工匠。1912年,他积极倡导成立苏州鲁班协会,将工匠组织起来,互相研究切磋技艺,以提高工匠本领与整体素质,并担任协会会长。他深感绝大多数工匠由于不识字,没有文化,缺乏创新精神,妨碍建筑技艺的传播和事业的发展,在苏州玄妙观旁开办梓义小学,在家乡创办墅峰小学,免费招收建筑工匠子女人学读书。

姚波 发表于 2015-6-25 08:59:59


姚承祖与《营造法原》





中国建设报2004-01-09



  前言:
  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啓钤、建筑学家刘敦桢和梁啓雄等人曾编过哲匠录,在《中国营造汇刊》杂志上陆续发表,将古籍文献中有关古代建筑人物以及其他领域工匠的简历及成就逐一加以介绍。
  本刊从此期开始,开辟“哲匠录续编”栏目,将杨永生先生多年来搜集到的有关近代史上著名建筑学家和建筑师的个人经历、设计作品及著作的资料逐一介绍给读者。   
  姚承祖(1866年~1939年),字汉亭,别字补云,又号养性居士。出身营造世家,祖父姚灿庭著有《梓业遗书》。姚承祖16岁辍学从梓,1912年建立苏州鲁班协会,并当选为会长。苏州工专曾聘他任教,讲授建筑学。
  他的重要著作是《营造法原》一书,该书于1959年由建筑工程出版社出版,1986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再版,署名是:姚承祖原著,孙至刚增编,刘敦桢校阅。据刘敦桢讲:“一九二九年受姚先生之托,整理此书,但因无暇,于一九三二年介绍该书与营造学社,经社长朱啓钤先生亲自校阅。”1935年秋,刘敦桢将《营造法原》原稿交张至刚,嘱他整理,并说:“这是姚补云先生晚年根据家藏秘籍和图册,在前苏州工专建筑工程系所编的讲稿,是南方中国建筑之唯一宝典。”20世纪30年代,张镛森(字至刚)加以增编,补充遗漏,订正讹误,增写解释,并按实测尺寸重新绘制插图,增补照片,于1937年脱稿。
  姚承祖毕生从事建筑事业,经他手设计建造的房屋当有许多,但因缺乏记载,已无从查考。仅现在所知即有4处,即苏州怡园的藕香榭、吴县光福乡香雪海的梅花亭、灵岩山的大雄宝殿及木渎镇的严家花园。杨永生

姚波 发表于 2015-6-25 09:02:46

姚承祖与《营造法原》

早些年,苏州有一家营造厂,老板名叫姚开盛。厂里有个小学徒,年纪十一岁,长得个子矮小,站在那里还没有八仙桌高呢!这个学徒就是姚开盛的侄子姚承祖。



十来岁的小囡哪个不贪玩?不过有的小囡贪玩时象一阵风,象一把火,玩得象个泥猴似的;有的小囡玩得文静,玩得神不知、鬼不觉。姚承祖爱坐在一个人家不注意的地方玩。玩的啥名堂?捏蜡烛油。叔叔发现了,问他在干啥,他说:“我在造楼房。”回答得一本正经。叔叔“呵呵”地笑笑,心想:就让他玩吧!



过了一段时间,姚开盛又看到小侄儿在捏蜡烛油,捏的亭台楼阁样样俱全,就是歪歪扭扭不成个样子,门窗开得不是地方,尺寸比例也不对。给他指捐点捐点,可小家伙却不服气,还说出自己一通一通的道理来。姚开盛虽然觉得侄儿说的是歪歪理,但认为他很聪明,心中非常喜爱,就让姚承祖拜穷举人钟仲田为师,开始读书习字。



钟仲田收的这个学生,真叫他头痛。姚承祖有问不完的问题,而且稀奇古怪,没完没了。他问钟仲田:“天为什么叫天,地为什么叫地,为什么天字笔划少,地字笔划多?”钟仲田被问得没有办法,只得跟他胡诌:“天上只有云,东西少,写起来笔划也少,地上房屋、田地、树木、花草东西多,写起来笔划也多。”



姚承祖勤奋好学,书本拿到手就舍不得放。有好几次,先生让他烧火,他拿着书本在灶间里添柴看书,烧着烧着,锅里没了动静;先生叫他多加点柴,他回答先生说:“火烧得旺着呢。”可是东西老烧不好,走到灶脚一看,火早熄了。



话说十一年后,姚开盛营造厂换了一块招牌,变成了“姚开泰营造厂”,老板也换了人,姚承祖接替了姚开盛。别人问他为什么起这样的厂名,他说:“开营造厂光开得兴盛发达还不行,要开,就要开得象泰山一样,雄踞一方,名播四海。”听听这口气有多大。



果然,在姚承祖的经营下,姚开泰营造厂办得十分昌盛,并且名噪一时,由姚承祖营造的住宅、寺庙、庭园不计其数。



这里,我们说一说苏州的几处著名建筑。



名扬四海的苏州灵岩山,曾吸引了许许多多游客。当旅游观光者踏进山门,观赏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时,无不为它庄重的气势、精湛的建筑技艺惊叹。苏州光福香雪海,梅花香气溢四海。人们置身花海,陶醉梅花丛中时,谁也忘不了那围坐小憩的梅花亭。这个亭子形如梅花,亭内所有装饰也尽是梅花,亭顶是无数朵小梅花烘托着一朵大梅花,就连石柱、石栏、屋瓦也全作梅花瓣形。亭高两丈有余,上下错采,乌革翼飞,玲珑典雅,完全是一朵名副其实的大梅花,与四周的梅花融为一体,坐在亭中赏梅花,给人诗的享受,美的陶冶。苏州怡园的藕香榭,内部是鸳鸯厅,外面平台临池,低头可观看荷花的娇艳芳姿,抬眼可眺葱茏山林,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画卷展现眼前……如此众多的不朽之作,原来全都出自姚承祖之手。


值得一提的是,姚承祖晚年曾作过“补云小筑图”,图中亭台楼阁、树木花草齐全,俨然是一座苏式古典园林。“补云小筑图”曾刊载在北方《营造学社汇刊》上。



然而,姚承祖没有来得及将“补云小筑图”付诸实践就去世了。我们相信,说不定在今天、明天或许是将来某个时候,这“补云小筑”会出现在南方或北方的某个大城市,或许在中国,也可能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的某个地方。



姚承祖,一八六六年三月十八日出生,字汉亭,号补云,苏州吴县胥口乡墅里村人。姚承祖家世袭营造业,他祖父姚灿庭就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匠师。



姚承祖从小受其祖辈影响,喜爱营造业,很早就致力于研究香山匠人的传统建筑技法,想把它汇编整理成书,于是用工余闲暇,注意访问各位能工巧匠,探究建筑技艺,再根据家藏秘籍和图册,汇集成书。这就是后来传世的《营造法原》。



一九二九年,姚承祖经过六七年时间的努力,终于将《营造法原》写成。脱稿后,将手稿交给北京中国营造学社刘敦桢教授,托其校阅整理,刘教授无暇,于一九三二年将该书介绍给营造学社。社长朱桂辛先生亲自校阅,但由于书中所用术语与北京官式建筑不同等原因,事隔数载,没有付印。一九三五年秋,刘敦桢教授又将《营造法原》原稿,转交给他在南京工学院的学生张至刚先生。张至刚先生也是苏州人,人地相宜,立即将此书增编。



张至刚先生利用课余假期,着手编制、测绘、摄影等工作,并常与姚承祖商讨书中问题,到一九三七年夏脱稿,不幸日寇侵华,营造学社内迁,又因经费和印刷等原因而未能付印。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这本脱稿二十余年的书稿,遂于一九五九年与读者见面。



姚承祖热心于公众福利事业,在家乡开办了墅峰小学,在苏州玄妙观东脚门开办了梓义小学。凡是建筑工人子弟,一律免费入学,后应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校长之请,到苏州工专教书。《营造法原》一书就是他讲课的教本。一九一二年,苏州成立鲁班会,他当选为会长

姚承祖于一九三九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病逝,时年七十四岁,葬于故乡墅里村法华山麓。墓地面积八分五厘,墓碑、祭台、四周石栏、树木布置都是他生前自己设计的。遗憾的是他没有亲眼看到《营造法原》一书的出版。



《营造法原》在古典建筑业中名声显赫,影响深远,后代香山匠人视若珍宝。一九八六年八月此书再版时,书末有这样一段话:



“本书是记载我国江南地区传统建筑做法的专著,原稿系苏州营造家姚承祖先生晚年遗著,由张至刚教授增编整理成册,全书按各部位做法,系统地阐述了江南传统建筑的型制、构造、配料、工限等内容,兼及江南园林建筑的布局和构造,材料十分丰富。书中还附有照片一百七十二帧,版图五十一幅。本书对设计研究传统形式建筑及维修古建筑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现今坐落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的中国庭园“明轩庭园”、加拿大温哥华城中的逸园,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洲的棂星门牌楼等建筑的设计制作,全都离不开姚承祖的《营造法原》

姚波 发表于 2015-6-25 09:06:40

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作者:李允鉌 日期:2005-05-04
出版:天津大学出版社 精装:
开本: 16 版次:1
页数:447 ISBN:756181902
原价:100.0 元
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李允鉌
李允鉌出身书香世家,其父李研山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岭南画家、书法家和诗人,被誉为“山水画大师”。李允鉌在其父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便打下了扎实的中国传统艺术与传统文化基? 自华南工学院建筑系毕业,他先后在沈阳、北京、香港、曼谷、新加坡等地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及室内设计工作;同时还对建筑理论,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

李允鉌,祖籍广东,出身书香世家,其父李研山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岭南画家、书法家和诗人,被誉为“山水画大师”。李允鉌在其父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便打下了扎实的中国传统艺术与传统文化基? ?1953年李允鉌毕业于中山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他曾先后在沈阳、北京、香港、曼谷、新加坡、广州等地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及室内设计工作。
李允鉌先生多年潜心研究中国建筑设计传统,长期实地考察东西方建筑,览中外建筑经典。他借鉴西方建筑设计理论方法,继承中国古代古籍的论著体裁,以现代建筑科技的观点和语汇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全面阐述和分析,验证了中国自古便存在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建筑和规划理论,其中许多设计思想及技法属中国独有或首创,在世界都居于领先地位;进而充分肯定了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理念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也是世界建筑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华夏意匠》总结了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对中国古典建筑文化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驳斥了少数西方人傲慢、狭隘的版面学术观点,批评了某些中国“学者”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西化倾向,字里行间不时流露出一位学者对祖国的拳拳热爱之情和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华夏意匠》涉及的学术范围非常广泛,除了直接相关的艺术和科技之外,还包括了历史、哲学、文学、政治、宗教等学科。它的内容意涵深邃,语言亲切隽永,堪称中国建筑文化领域中的“传世之作”。对于建筑师、设计师、美术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等专业人以及从事一般文化艺术活动或爱好中国文化艺术的人士,它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香山帮”是一个区域人群,是一个集木匠、泥水匠、堆灰匠(泥塑)、雕花匠(木雕、砖雕、石雕)、叠山匠等古典建筑中应有的全部工种于一体的建筑群体。历代能工、巧匠、名师辈出。但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中“道器相分”,统治阶级都鄙视百工技艺之人,绝大多数的能工巧匠被湮没遗忘。清末王莘林对此曾不无感慨地说道:“香山广袤不过十余里,包罗万象,代有传人。固山川灵秀所钟,然不得山人纪述而表章(彰)之”(见《香山小志•;序》),因为在封建史学家看来,只有那些在“齐家、治国、平天下”舞台上登场亮相的角色,才能载入正史,就连设计建造北京明故宫的蒯祥在煌煌《明史》中也只字未提及,即使在方志、谱乘、笔记中,对香山匠人也记载甚少。

“香山帮”匠人虽然供奉鲁班像,但骨子里则将蒯祥尊为“祖师爷”,这不仅因为蒯祥官至工部侍郎,更因为是他技艺高超、精湛,为“香山帮”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蒯祥(公元1397—1481年),字廷瑞,香山渔帆村人。出身木匠世家,父亲蒯福就是位名匠,明代洪武年间曾参加南京明宫城的建筑营造。“能大营缮,永乐中为木工首”(《坚瓠集》续集,引《皇明通纪》)。由于明代户籍实行的是“世袭制”,不得脱籍,所以蒯祥长大后也像父亲一样当上了木匠。蒯祥从小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好学肯钻,能举一反三,有所创造,因此青年时就有“巧木匠”之称。

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蒯祥和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优秀工匠被征召到北京,参加规模巨大有皇家宫城的营建。是年,蒯祥正好20岁,是个年轻的“毛头”小伙子。俗话说:“少年木匠老郎中”。蒯祥虽然年轻,但经验已相当丰富,本领超群。后来,他父亲因年老体衰,从木工首领的位子上告退回乡,按照世袭制,蒯祥接替父亲,担任“营缮所丞”(相当于现在的总设计师兼工程师),设计并直接指挥明宫城的营建工程

当时,蒯祥的建筑技艺已达到了炉火纯青、巧夺天工的程度,史志记载:“永乐间,召建大内,凡殿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蒯)祥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康熙《苏州府志》)。他精于尺度计算,能“目量意营,准确无误;指挥操作,悉中规制”;“每宫中有修缮……祥略用尺准度,若不经意:既造成,以置原所,不差毫厘。指挥群工,有违其教者,辄不称旨”(乾隆《吴县志》)。技艺娴熟,得心应手,出神入化。朝廷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特地将他画上了《宫城图》。

明英宗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蒯祥又受命营建乾清宫、坤宁宫带的建筑和重建外朝三大殿工程。史志上说,他“自正统以来,凡百营造,祥无不予”;“正统中,重作三殿及文武诸司,效劳尤多”(转引《苏州史话》)。天顺(公元1457—1464年)末,十三陵之一的裕陵兴建,蒯祥又被任命为这座地下宫殿的总设计师。由于他能较好地领会和贯彻皇帝的意图,因而获得很大的信任和荣誉,连皇帝也常呼他“蒯鲁班”。明景帝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丙子秋七月,蒯祥从太仆寺少卿升为工部侍郎,但仍督工匠,时人称为“匠官”。明宪宗成化时,蒯祥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但仍“执技供奉”,俸禄食从一品,并参加了承天门(即天安门)的第二次建造。明宪法宗朱见深是在北京登基的第6位明皇帝,仍以“蒯鲁班”相呼。

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三月,蒯祥在北京病逝,享年84岁。皇帝闻讯后十分悲痛,派人致哀,赠蒯祥祖父、父亲为侍郎,荫封二子,一为锦衣千户,一为国子监生;并将蒯祥当年的居住处、营造业的工匠都聚集的那条巷命名为“蒯侍郎胡同”。其后裔蒯钢、蒯义,亦是木匠,均官至工部侍郎,蒯献(王献)官至太仆寺少卿。

当时与蒯祥一同参加北京宫城营建、并作出较大贡献的香山匠人,还有石匠出身的陆祥、泥水匠出身的蔡某(佚名),陆氏也官至工部,蔡某官至尚宝司丞。

清代,香山匠人著名者有造“飞机”的徐正明,有状元彭启丰的好友顾尚,有建造成海棠亭和冰梅鼓式灯的两位佚名巧匠。

徐正明,清初香山梅社村人,“正明”是他的字,名不详。他聪明伶巧,善于思索,勇于创新。他“平生不事酒食征逐”,每月散工后,其他匠人都醉饱游嬉,而他独自“闭门寂坐,思创一奇制,以鸣于天下”。他有感于江南水乡河港密布,行路艰难,交通闭塞,决心创造一种“飞车”。于是,冥目沉思,伸纸画图,屡画屡改,寝食俱忘,终于画成了设计稿。接着,他便“按图操斫,有不合者削之,虽百易不悔”。经过多年的试制,终于制成了一辆“飞车”,其形像“栲栳椅子式,下有机关,齿牙错合,人坐椅中,以两足击上下之,机转风旋,疾驶而去;离地尺余,飞渡港汊不由桥”。这辆人力“飞车”,飞行时能离地面一尺多,在水网密布、河道纵横的的水乡是很有应用价值的。徐正明对此并不满足,准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提高,使它起飞时能“高过楼屋,能越太湖面四五十里,往来(西山)缥缈、(东山)莫厘峰”。

由于徐正明整天沉浸于“飞车”,不事生产,致使家境日益贫困,家中“无担石储”。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几次暂停试制,到苏州城里去做工。当时,徐正明在苏州很有名气,因而“工肆闻其出山,争致之,丰其薪俸”。而徐正明稍有积蓄,便又回家继续试制。最后,穷得家中连锅也揭不开,他本人也因年老多病死去。妻子责怪他一生精力全部耗尽在“飞车”上,致使全家挨饿受饥,因此把“飞车”视为不祥之物,一怒之下,把徐正明用毕生心血研制成功的“飞车”,“斧之付炊”,用斧头砸碎了,当作木柴烧掉,“其制遂绝焉,莫考”,真叫人遗憾万分

顾尚,香山蒋墩村人,出身木匠世家,天资聪颖伶俐,气质脱俗不凡,并能写得一手好字。曾得到状元出身、兵部尚书彭启丰(公元1701—1784年)的宠爱和信任,“一日不晤,(彭启丰)则必遣人问焉”。 相传两人相貌长得十分相似。彭启丰致仕后,许多路过苏州的外地人都要到彭宅拜访。而按照礼节,被拜访者又必须到客人住年回访,彭启丰对这套繁文缛节十分厌恶,但又不能违抗,于是遇到此类事常常叫顾尚去代替应付,而旁人也莫辨真伪,出足风头。顾尚建筑技艺高明,常年在苏州城时造房造屋,是个“作头师傅”,曾建造了许多大建筑,“凡城绅有大营缮,尚书(彭启丰)皆说项”。彭家的兰陔堂、环荫堂、含清阁、幔仙阁、延禄轩等建筑,都由顾尚一手设计建造。彭启丰晚年取号“香山老人”,死后葬在香山钟家园安字圩,均由顾尚一手操办。顾尚晚年家赀累万,“雄视乡闾”,成为历代香山匠人中最大的富匠。

建造海棠亭的香山匠人是位身手不凡的巧匠。据《香山小志》记载,苏州某园林(一说是环秀山庄)假山亭子,状如海棠,四面窗栏亦海棠形势建造,勾心斗角,雕镂精细,东西两门都能自动开合。人要登亭,距离亭子一步,门即豁然洞开,进入后门即砰然关闭,不烦人用手;人出来也是如此。就像今天流行的电子自动门,其技艺真高妙绝伦。人们都感到十分惊奇,“四顾谛审,莫知其机关何在”。后年,年久而机关损坏,遍征工匠仿修,都无从下手,不知坏在哪里。据说,这机关埋在假山中,但不敢拆开假山,恐怕不能还复旧观。苏州西园寺罗汉堂中痴容可掬、笑态如生的“疯僧”像,相传也出自该匠之手。

与建造海棠亭的巧匠一样,制作冰梅鼓式灯的工匠也没有留下姓名,《香山小志》上都以“某甲”称之。其技艺高超不凡,性格倔强,恃才傲物,遭人嫉妒,落魄不偶。苏州城里有位富绅,性情豪侈,突发奇想,要用紫檀木做一盏铜鼓式样的大灯。四周全是冰梅格,既要造型奇特,又要实用美观。富绅为此张贴“告示”,用重金招聘巧匠。结果,所有工匠都“谨谢不敏,而不敢尝试”。最后,大家想起了这位高傲的某甲,让他去试试,于是派人四处寻找,好不容易才找到,而此人“枕卧薪,抚其腹,白眼相视”。经一番好话相加,与他原来的工头来到富绅家里。他挑了一间密室为制作工场,叫人抬运来几筐泥土,将所需材料全部搬进工场,然后用锁紧锁,不许人窥看询问

大约经过了一二个月时间,此人突然失踪,门则仍然锁得严严的。工头以为他老毛病又发作,急忙派人四处寻找,在一家小酒店里见到了他,正“箕踞酒家,擘豚痛饮”。工头急忙问灯做得如何,此人回答:“灯已完工!”工头急忙拉了他回到富绅家,打开锁一看,工场里空空如也,一无所有。众人都开始责怪、揶揄他:“你怎能如此诳骗人!看你这副乞丐相,量你也做不出什么杰作!”工头直盯着他问道:“东西都放到哪里去了?”此人说道:“在前面的荷花池里。”工头一听,心凉了半截,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跑到荷花池旁,果真见池中“红裳翠盖中,隐隐有鱼标沉浮者”,捞到岸上,四灯俱在,灯中还有未消融的泥土呢。洗干净后,光泽晶莹,美好圆满,无偏无侧,见者无不叹为观止,赞为神工。富绅见了大喜,付了一笔丰厚的报酬,并要留他在家中专门从事雕镂。后来,此人因脾气古怪,为富绅家的奴仆辈所不容,拂衣而去。

清乾嘉年间,香山冯家巷的冯某是个木雕高手,曾为某大刹造佛龛,四柱上雕刻的盘龙,“奴(奴手)云握爪,弩目窥人”。最奇的是,龙的两须能无风而飘动,以致人们都怀疑不是木头雕成的,亲自审视后才叹服:“其巧之出人意表,类多如此”。后来有一须折断,“遍招工匠为之,皆木僵而不动”。冯某有不少徒弟,最能得衣钵的是“鬼工”徐鸿。 徐鸿也是冯家巷村人,其所制多巧思。中年时,曾被人请到北京,京城王公亲贵争相招致,欲穷其技。他常常用断牛角、零碎象牙、树根、竹根等材料,相形度势,雕刻成蝉、蟹、猱、马、仙佛等工艺品,人们争相购买,以供赏玩。又擅长微雕,曾刻象牙“葫芦猕猴”,长一寸左右,打开蒂盖,垂有一根三寸长的细链,连锁着一只母猴和三只小猴,虽然只有米粒大小,但神趣盎然,惟妙惟肖。链系在葫芦底上,而丝毫看不出凑合的痕迹,人称“鬼工”。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十二月立的《苏州府为吴县香山帮水木匠业在城修葺公所并置义冢禁止匪棍阻扰碑记》中,署名的香山匠人有顾鹤、周尚德、徐学周、黄康侯、尤聚山、柳苍海、顾秀英、祝惠口、王兆基、吕秀芳、陶惠芳、潘良坤、郁秀贞、钟震口、顾汉璋、钟孝时、钟万芳、李俊嵩、张锦堂、任廷苍、马裕祥、高松亮、顾正芳、钱凤苍、陈松顺、、顾裕玉、庄明山、王永发、孙蓉湖、周茂祥、贾敷堂、孙锦山、周松泉、胡昆玉等34人。 晚清,香山有名的匠人有同治间建造苏州西园大雄宝殿的张升,太平天国时修建苏州城头鼓楼的朱桢、杨春泉,建造苏州忠王府的李山等。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十月立的《长元吴三县规定水木两作每月捐钱三千文按月存储公所办理同业善举碑》上,署名的香山匠人有顾松泉、叶春山、顾东山、严锦芳、柳亭兰、范福山、姚坪洲、吴顺兴、朱松堂、唐瑞芳、顾云昌、严永仓、郁仓洲、殷春山、范品泉、唐协和等17人。这些人都是匠人中的工头,他们有的在城里开设营造厂(相当于现在的建筑公司)。 近现代香山匠人的佼佼者有贾钧庆、姚承祖。贾钧庆(公元1861—1954年),香山小横山村人。出身工匠世家,父亲贾耕年就是位巧木匠。贾钧庆聪明伶俐,光绪十年(1884年),23岁的他便独当一面设计营造上海天妃宫(原在上海河南路桥,1975年移作松江方塔公园大殿)。他一生在江南大地建造过许多建筑。著名古建筑学家、园地专家陈从周先生曾专门撰文介绍,称他是“香山建筑的传人”。其儿子贾林祥继承父艺,代表作有苏州民冶路皇宫牌楼。与陈从周是忘年交,他制作的建筑模型被陈列在西安冶金学院建筑系内,作为教学标本

姚承祖是继蒯祥之后最有名的“香山帮”建筑大师,被誉为“江南耆匠”、“一代宗师”。他生于清同冶五年(1866年),卒于1938年,香山墅里村人,出身木匠世家,祖父姚灿庭不仅建筑技艺高超,而且善于总结经验,曾著有《梓业遗书》。姚承祖11岁便随叔父姚开盛到苏州城时的开盛营造厂学木匠,不到20岁即在同行中崭露头角,后被推为苏州鲁班协会会长。他终年营建成于乡郡,一生设计建造的厅堂馆所、亭台楼阁,寺院庙宇不下百幢,现存的有光福邓尉香雪海梅花亭、木渎灵岩山寺大雄宝殿、木渎严家花园、苏州怡园主体建筑藕香榭、苏州人民路补云小筑等,都堪称是“香山帮”杰作。 姚承祖是现代香山匠人中最早重视工匠教育的匠师,也是“香山帮”工匠中第一个走上高校讲台讲授建筑学的工匠。1912年,他积极倡导成立苏州鲁班协会,将工匠组织起来,互相研究切磋技艺,以提高工匠本领与整体素质,并担任协会会长。他深感绝大多数工匠由于不识字,没有文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妨碍建筑技艺的传播和事业的发展,在苏州最热闹繁华的观前街玄妙观旁开办梓义小学,在家乡创办墅峰小学,免费招收建筑工匠子女入学读书。 姚承祖匠艺高超,对“香山帮”传统古典建筑颇有研究,造诣较深,曾被邀请去苏州工专建筑工程系讲授建筑学,深受欢迎和赞扬。从20世纪20年代起,他就根据祖上家藏秘笈和图册,以及自己在苏州工专的讲稿,整理成《营造法原》一书。此书集中了历代香山匠人的营造经验之精华,也是唯一记述江南地区代表性建筑做法的专著。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称它“是南方中国建筑之唯一宝典”。其后裔世业其艺。 民国以来,香山匠人中的能工巧匠有东山春在楼(俗称雕花大楼)的建造者陈桂芳、陈庆梁父子、史洪祥、史云芳父子、朱永祥,领导营建上海玉佛寺的蔡礼卿、钟春芳,浙江湖州面浔庞氏宜园的设计建造者顾祥甫,建造苏州观前街小公园楼馆的王子祥,上海市博物馆古建筑顾问徐文达,整修苏州北寺塔、虎丘塔和常州文笔塔和柳和生、陆文安,苏州东园六角亭(后移入拙政园)的郁安卿,等等。其中,顾祥甫与贾林祥是师兄弟,其主要建筑除南浔宜园外,还有苏州大学六角花篮亭、上海和平公园旱船等。经贾林祥介绍认识陈从周教授,后到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工作,专门做“香山帮”古建筑模型,曾有“北有样子雷,南有顾祥甫”之誉。陈从周先生曾说:贾林祥、顾祥甫“两位都是名匠,我对他们事之如师,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见《书带集》)。 香山匠人代代相传,曾出现了许多建筑世家,除前面已经提及的外,还有梅舍村的李家,西庄村的徐家,小横山村的姚家、张家、贾家,蒋墩村的朱家等都以水木作著称;清明村的钟家则是叠山世家,其后裔钟如锦,20多岁就以叠假山出名,民国初年曾负责苏州怡园、狮子林假山的修缮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香山帮”建筑得到了新生,许多工匠为大批古建筑的修复与重建,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20世纪80年代起,钟熊纯等香山匠人还跨出国门,传播中国艺术和友谊作出了贡献。

作者:蕉窗

姚波 发表于 2015-6-25 09:11:36



江南耆匠姚承祖








江南耆匠姚承祖




姚承祖像

怡园藕香榭

《姚承祖营造法原图·龙吻脊》  何大明

  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苏州,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充溢着浓郁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苏州,在中国漫长的建筑史上,诞生了声名远播的三大建筑帮系之一——香山帮建筑。清末民初的著名香山帮匠人姚承租,是一位堪与明代蒯祥比肩的泰斗级宗师,被誉为“江南耆匠”、“一代宗师”。他撰写的《营造法原》,更是一部近代建筑史上的辉煌巨作。

  当选鲁班会会长

  姚承祖(1866—1938年),字汉亭,号补云,又号养性居士。吴县(今吴中区)胥口乡香山墅里村人。他出生于香山帮建筑的一个木匠世家。姚承祖之名为祖父所起,其意为:承前启后,继承祖先的遗风。他的祖父姚灿庭,是一位出色的木匠,曾经撰写《梓业遗书》五卷,可惜现在已失传。姚承祖自幼聪明过人,十一岁就随叔父姚开盛到苏州城里的开盛营造厂习木作。茶余饭后,其他工匠都去玩扑克牌,他却抓紧时间用泥巴、蜡烛油捏出栩栩如生的亭台楼阁模型。长辈见他聪明勤奋,就精心栽培。于是,姚承祖辍工读书,拜当地举人钱仲田为师,通读了《幼学》、《千字文》、《百家姓》、《中庸》、《大学》等儒家经典,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十六岁那年,他重返建筑队伍,在城内开设姚开泰营造厂,常年在苏州城乡各地建造房屋,修筑殿宇。由于他有文化,又肯钻研,不久便脱颖而出,成为出类拔萃的技师,人称“木工秀才”。民国元年(1912年),苏州成立了建筑行业协会——鲁班会。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许多木匠家中,都供奉鲁班画像祭祀。众望所归的姚承祖,被选为鲁班会的会长。

  四处遗构称佳作

  姚承祖毕生从事建筑事业,经他设计建造的厅堂馆所、亭台楼阁,以及寺院庙宇不下千幢,可惜因为缺乏详细记载,无从考证,今众所周知的仅有四处。这些建筑物是:苏州怡园的藕香榭、吴中区光福香雪海的梅花亭、灵岩山寺的大雄宝殿,以及木渎镇的严家花园。怡园藕香榭为一座面阔三间的厅堂,外形为飞檐翘角的单檐歇山式,内部作鸳鸯厅形式。厅内屏门和隔扇将其分隔成南北二厅,北称“藕香榭”,南称“锄月轩”(梅花厅)。秀丽纤巧的藕香榭,美轮美奂堪称佳构。香雪海梅花亭作梅瓣式样,高两丈余,为亭中罕见的外形。由于石柱、石栏、屋檐、藻井、铺地均呈梅花形,从而使亭子外观与漫山遍野的梅花融为一体,富有独特的意境。灵岩山寺的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式。高七丈五尺,深六丈,木梁石柱,结构巍峨。严家花园为木渎首富严康伯的私人花园。园内旧有友于书屋、眺农楼、延青阁诸胜。1902年,姚承祖和雕刻大师赵子康率领良工修葺一新。可惜,现在的严家花园已为后人重造。

  《营造法原》成宝典

  在五十多年的建筑生涯中,姚承祖不但勇于实践,从事建筑设计和建造,还注重对建筑人才的培养。从娃娃抓起,姚承祖亲手创办了两所小学:一座在苏州城内玄妙观旁,即紧靠梓义公所(木匠行业组织)的梓义小学;另一座在他的故乡,名墅峰小学。两所小学免费招收的学生,都是建筑工匠的子女。如此,为培养香山工匠的下一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姚承祖还注重对在职工匠的培养。他亲自编写教材,把自己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行。香山帮工匠赵子康、张胜、徐永富、姚桂泉、陆文安、徐文达等人,均得其言传身教,成为香山工匠名师中的后起之秀。
  姚承祖的建筑成就,突出表现在他所撰的《营造法原》和《姚承祖营造法原图》。上世纪二十年代,姚承祖应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校长邓邦逖的邀请,到该校担任教授,担任建筑学和工程学的教学工作。他是“香山帮”匠人中,第一个走上高校讲台的工匠。1932年,姚承祖根据家藏秘籍和图册,以及他的实践经验,整理出一部图文并茂的讲稿。后来,此稿经张至刚教授等人整理后增编成册,书名《营造法原》。后来又作增补,经刘敦桢教授校阅,于1959年由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全文共13.5万余字,分为16章,图版52幅,插图照片128帧。书中按各部做法,系统地阐述了江南传统建筑的形制、构造、配料、尺度、工限,以及江南园林建筑的布局和构造,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1986年,该书由建筑工业出版社再版。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称此书为“中国南方传统建筑之惟一宝典”。
  与《营造法原》配套的《姚承祖营造法原图》,系手绘图。每一幅图,绘有一种建筑构件的具体式样,有的还标注尺寸和具体制法的文字说明。有的构件,比如屋脊,就详细绘出龙吻脊、哺龙脊、哺鸡脊、雌毛脊等不同式样。这些图幅的遗稿,由香山帮工匠张和尚保存。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先生曾对该书作《补题》时评论:“书中所辑住宅、祠庙、佛塔、泊岸及量木计围诸法,未见官书,足传南方民间建筑之真象……它虽限于苏州一隅,所载作《姚承祖营造法原图》,则上承北宋,下逮明清。今北平匠工习用之名辞,辗转讹误,不得其解者,每于此书中得其正鹄。然则穷究明清两代建筑嬗蜕之故,仰助此书正多,非仅传苏杭民间建筑而已。”
  1978年夏秋,一个偶然的机会,苏州市园林局邹宫伍先生从张和尚处得到遗稿,立即去上海给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教授过目。陈教授重读此稿,“亲切如侍几席”。于是,他欣然为该图作序,并邀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题签。1979年,图稿交给同济大学印刷厂影印,建筑系刊行。这部图稿为内部资料,当时印数不多,现在已很难见到。《营造法原》和《姚承祖营造法原图》,是详实记录江南传统建筑做法的专著。它改变了香山匠人口授带徒弟的习惯,填补了建筑文献的缺失,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传世之作。

  姚宅姚墓曾遭破坏

  姚承祖晚年,在苏州古城内鹰扬巷6号,筑有一座自己的宅园,名“补云小筑”。园内亭台楼阁,飞檐翘角,花草嘉木,点缀有方,堆土叠石,错落有致,小中见大,俨然是一座袖珍式苏州古典园林。可惜,该园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唯“补云小筑”绘图幸存于世,弥足珍贵。朱启钤先生当时慧眼识宝,于1933年作《题补云小筑图》一文。后来,又多亏陈从周先生把这些图文都收录于《姚承祖营造法原图》中,才使后人得以一饱眼福。
  姚承祖晚年笃信佛教,自号补云居士。他与灵岩山寺高僧印光法师和妙真法师友善,常来寺庙讨教佛理,往来密切。1938年,姚承祖不幸去世,享年73岁。其墓原葬于故乡法华山南麓滑路脚涧桥旁。墓地面积0.85亩,墓碑、祭台、四周石栏的形制,以及花草树木的品种和栽植位置,都按照他生前的设计来布置。1971年3月,墓地遭红卫兵破坏。后来,姚承祖的孙子姚元龙把墓地修复,并将其祖父遗骸落葬。1982年,墓地因生产用地需要,姚元龙遂将祖父遗骸迁葬于墅里村阴山麓,同葬者有姚承祖的儿女等五人。1986年,由政府出面,将姚承祖遗骸迁葬到环太湖大道边的蒯祥园内。圆形墓冢用花岗石砌筑,顶上堆土。墓冢前立一块墓碑,镌刻“姚承祖之墓”五个楷书。

  大师照片寻觅记

  姚承祖大师照片的寻觅经过,曲折坎坷富有传奇色彩。对此,苏州吴都学会王力行秘书长曾撰文介绍。在蒯祥纪念园内,有一座苏州传统建筑展示馆。馆内主要展示蒯祥、计成和姚承祖三位香山帮建筑泰斗的生平事迹。但是在布展时,发现在所有资料中,其他人的相片都有,就是没有姚承祖的相片。蒯祥园管理处主任华建初在各个网站上搜索,也没有找到。派人到苏州园林博物馆去寻觅,也失望而回。于是,华主任发动大家通过熟人分头去寻觅。有的去太湖度假区管委会、胥口镇政府、市园林局、市建设局等政府部门,有的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分中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市民间文化保护管理办公室等研究管理单位,还有的到苏州民族建筑学会、香山帮营造协会、吴都学会等社会团体。然而,联系了几十个单位和部门,都没有满意的结果。
  后来,又联系苏州的几所大学。不久,喜讯传来。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管理学院的黄国华老师,在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中,发现一本《中国历代名匠志》。该书由高介华主编、俞学才著,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书中310页姚承祖事迹介绍中,附有一幅姚承祖的简笔素描画像。负责布展的吴都学会在高兴之余,又有些遗憾,希望能觅到他的相片。因为姚承祖在世时,苏州已经开设了照相馆。一个偶然的机会,吴都学会秘书长王力行遇到胥口镇文化站前站长刘慎安先生,向他询问有否姚承祖的相片。热心的老人冒着寒风,特意从苏州城里赶到胥口文化站。翻箱倒柜,老人从一大堆多年的老材料中,找到了记录姚承祖孙子姓名和电话号码的笔记本。但是打电话联系时,家庭电话是空号,手机号码已停机。过后打了多次电话,始终无法与主人联系上,令人失望至极。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清明节将至,各个墓区的扫墓客逐渐增多。管理处华建初主任突然想起:姚承祖的后人会不会前来扫墓?于是,华主任吩咐蒯祥园的值班人:关注每一批扫墓客,切莫错过姚承祖后人。不久,来了一群祭奠者,男女老少七、八人,提着各色祭品。值班的小孙热情接待,全程陪同。小孙询问后兴奋至极。原来,他们竟然是姚承祖的第四代、第五代后人。对于蒯祥园完好保存姚承祖墓和展示姚承祖事迹,年近花甲的曾孙姚午非常感谢。他说:他小时候每年跟着祖父上法华山为太祖扫墓,祖父过世后随父亲来扫墓。现在父亲已年老多病卧床不起。今后,他每年都会带小辈前来扫墓。得知管理处正在寻觅姚承祖相片,姚午说,他家里正巧保存着一张。华主任兴奋地和他约定了见面时间。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华主任和姚先生在三元三村附近的一座茶馆见面。姚先生带来一张已经泛黄的五寸黑白半身照片。照片是姚承祖七十岁的生日留影。但见照片上的姚承祖老先生,如同电视里经常看到的清代老爷子模样。身穿深色对襟白领棉袄,头戴当时流行的翻边暖帽。鼻直口方,一把山羊胡子。慈眉善目的老人,神情安详,似乎正在思考着什么。姚承祖照片的完美觅得,弥补了展示馆的遗珠之憾。
  江南耆匠谱华章,香山大师传美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姚承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