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发表于 2015-7-17 15:57:17

甘肃小伙南下学做青瓷 姚引财以作品讲故事

甘肃小伙南下学做青瓷 姚引财以作品讲故事2015年07月17日 16:0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7日讯(记者 魏金金)“相对于古代青瓷的实用,现代青瓷作品或许更为关注它自身的美观性”在接受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采访时,一边忙着烧窑的姚引财这样谈到。http://i.ce.cn/ce/culture/gd/201507/17/W020150717570179318812.jpg正在进行高温烧制的陶罐  姚引财,一个甘肃的89年年轻小伙儿,本应求医穿上“白大褂”,却半路“不务正业”跑去浙江丽水龙泉学青瓷。听他讲,大学时,本来自己修的遗传学,后来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喜欢上了青瓷。在朋友的介绍下,五年前终于来到了浙江丽水龙泉,并且开始拜师学习烧制青瓷。http://i.ce.cn/ce/culture/gd/201507/17/W020150717570179563850.jpg专心创作的姚引财  龙泉青瓷,一直以来都被誉为世界瓷器皇冠之璀璨明珠。始烧于三国两晋,鼎盛于南宋和元,延续于明清,中兴于当代。青瓷以“瓷土完全瓷化,胎体透光性能强,胎骨坚致,结构紧密不吸水,釉质细腻、晶莹滋润,胎釉结合紧密”为最高标准。一件上好的青瓷,胎质洁白温润如玉,釉质细腻而紧密,隐隐约约会呈现一种淡淡的蔚蓝色,给人以淡雅而又华丽的美感。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随着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瓷器产业振兴的不断重视,各地方相继出台“陶瓷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加快打造以陶瓷产品制造为主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在瓷器研究和创作的这条道路上,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并潜心投入到行业的发展中去。据了解,单以浙江丽水的龙泉市为例,从2007年开始,龙泉市政府为了更有力地凝聚青瓷文化、集结行业力量,给每一位入驻大师划拨5至8亩土地,供其建立工作室,打造了一座集文博展示区、大师创作区和国际陶艺村三大功能区于一体的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与此同时,龙泉也在大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计划”,加大“非遗”传承人培养力度。 这也是为什么姚引才义无反顾全身投入青瓷事业中去的原因之一。http://i.ce.cn/ce/culture/gd/201507/17/W020150717570179605690.jpg作品“母爱”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和磨练,到了2012年,姚引财已熟练掌握从原料配制到烧成的整套龙泉青瓷的传统的烧制技艺。2012年,首次携带作品“母爱”作品参加浙江省第三届青瓷传承与创新评比大赛,最后荣获大赛金奖。此后又先后参加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大赛、甘肃省第十三届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活动、全球华人设计比赛等活动。2014年姚引财入选文化部财政部“全国青年文化创业创意扶持计划人才库”。http://i.ce.cn/ce/culture/gd/201507/17/W020150717570179642607.jpg姚引财比较喜爱的一件作品“希望”  据悉,龙泉青瓷历来是以釉色见长,釉色就像是它的气质。评价一件青瓷作品的美,釉色的呈现至关重要,采用什么样的施釉工艺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龙泉有荡釉、浸釉、补釉、喷釉、修釉等施釉工艺过程。姚引才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目前他的作品大多是采用侵釉和喷釉两种工艺。据悉,浸釉包括对器物通体没入釉水缸中上釉和器物外釉施釉两个方式;通体浸釉一般适合于对小件器物施釉,因为比较便于把握和控制,通常一次浸釉即可。而喷釉则主要是为了增加青釉层的厚度,弥补浸釉过程中胎体吸釉的厚度限制,进而让青瓷的器形视觉效果显得更为润泽晶莹。据了解,青瓷之“青” 变幻万千,关于“青”就有粉青、梅子青、豆青、蟹壳青、翠青、天青等等充满烂漫色彩的形容词。姚引财谈到,对于“梅子青”,他尤其偏爱,“因为它看起来更为沉稳”。作为青瓷釉色的巅峰,梅子青釉色以灰为基调,灰中带蓝而闪绿,肥如凝脂,温润莹澈。http://i.ce.cn/ce/culture/gd/201507/17/W020150717570179679000.jpg烧窑  “通常情况下,瓷器需烧制两次,分素烧和釉烧;素烧一般7到8个小时。而釉烧一般是14到16个小时,有时候,时间也不确定,得看窑的氛围。”姚引财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这次他烧制的瓷器前前后后需要花费将近四天的时间。虽然这个烧窑的过程看似很漫长,但其实姚引财说自己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只有经过烧制,才能够知道自己的作品到底好不好”。  目前,姚引财的作品既有茶具、花器、香薰炉,也有其他非实用性的瓷器。他认为,“相对于古代青瓷的实用,现代青瓷作品或许更为关注它自身的美观性”。相关资料显示,在如今的青瓷市场上,以时代性、独创性以及视觉冲击力见长的现代青瓷作品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欢迎。被问及瓷器创作的灵感来源时,姚引财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自己不会拘泥于传统的创作题材与思路,很多器型方面的设计灵感大多也是来源于生活,“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生活的风格,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讲自己生活的故事。”  最后,姚引才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他打算明年开一个独立工作室,“如果有机会能够和其他力量合作的话,他希望到时候可以专心搞创作。”  相关链接:  姚引财,1989年5月出生于甘肃静宁,现生活在浙江龙泉。初级工艺美术师,甘肃省青年艺术家。2010年拜师浙江省美术大师王传斌,随从师傅学习创作研究龙泉青瓷至今,2011年拜师民间艺人娄明昌,学习龙窑烧制技艺,先后得到同行各位前辈的指导。目前,从事龙泉青瓷创作五年有余。其作品荣获国家级、省市级奖等诸多奖项。  其中,2012年作品“母爱”获第三届浙江省青瓷传承与创新设计金奖;2013年作品“梅青如意”获第七届全国“中陶杯”设计金奖;2013年作品“黄河之恋”获全球华人设计优秀奖;2014年作品“名族元素”获首届龙泉市旅游饰品设计银奖;2014年作品“母爱”和“希望”获的甘肃省第十三届“百花奖”创新制作一等奖和制作技艺二等奖,2014年入选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组织的“全国青年文化创业创意扶持计划人才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小伙南下学做青瓷 姚引财以作品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