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发表于 2015-10-9 11:15:50

在枯木上凿出艺术人生—姚登云的"刀尖生活"

在枯木上凿出艺术人生—姚登云的"刀尖生活"
发布时间:2015-10-09 11:04:21   来源:黔东南新闻网

摘要:下岗,对一些人来说等于是陷入了人生低谷,但对于有志向的人来说,也能找到自己另一种生活,使自己的价值得以体现。想象力丰富的姚登云,一生爱好艺术,对红花绿草,或枯木烂石,都能产生无限的想象空间。

下岗,对一些人来说等于是陷入了人生低谷,但对于有志向的人来说,也能找到自己另一种生活,使自己的价值得以体现。施秉县下岗职工姚登云就是一个用凿子在“枯木”凿出艺术人生的典型例子。
近日,记者应邀来到施秉县城关镇正街社区探访民间枯木艺人姚登云先生,并被姚先生一尊尊无限遐想、形态万千、古典而又充满神韵的枯艺品感动不已。
今年55岁的姚登云先生,从小喜欢栽花培草,1978年初中毕业后,由于父亲病退,他接上父亲的班并成了施秉县供销合作社的一名员工,1993年下岗后回家重操耕业。
想象力丰富的姚登云,一生爱好艺术,对红花绿草,或枯木烂石,都能产生无限的想象空间。2004年,施秉县城中河床上一尊枯木引起了他的好奇,他把枯木带回家中,细心雕琢一番后,枯木栩栩如生,形似“姜公钓鱼”,又似“李白咏诗”,更像“济公饮酒”。看到自己精心“美容”后的枯木既有木的古雅,又有石的神韵,姚登云欣喜若狂,从此他对枯木艺术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姚登云知道,施秉城池是一个深藏阴沉木(又称“乌木”)的“地下工厂”,从事枯木艺术加工,这抑或是他一名下岗职工生活补贴的一条途径。于是,姚登云开始着手收集枯木并买来工具,在自己小小的房间里开起了枯艺“加工厂”。“从事枯木加工,我追求的是会意性,从不刻意雕琢,但一定保持枯木的天然美。”姚先生说。
姚登云从2004年开始从事枯木加工,到目前为止,他的枯艺作品已达上百件,现存作品有20余件。他告诉记者,前几年卖出去的一件作品价格仅是6000元,因为是生活急需,卖价低了点,目前家中还有上万元的成品正准备出卖。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也与学历没有必然的接触。姚登云虽然文化层次不高,但对艺术的想象力却超越了艺术本身,每尊雏形木,经过他一番细心“美容”后,就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让人无限遐想。“我的东西不追求象形性,只讲究客观艺术美,留空间让别人自己去想象它的意义。”姚登云说。
据介绍,姚登云的枯艺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惜物之神韵,抒人之性情”美,由于作品的审美领域广阔,作品曾参加2006年“开磷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黔东南赛区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并获奖,本人被授予“黔东南名创”称号。
姚登云从小爱好艺术,特别是对木雕艺术怀有独钟天缘,他的枯艺作品不仅给人美的享受,同时,也是他生活糊口的一种收入。他的一生将在“刀尖”上度过,他的人生价值也将在“刀尖”上展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枯木上凿出艺术人生—姚登云的"刀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