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发表于 2016-3-24 08:52:03

姚新华-毛香水菊的传说

毛香水菊的传说姚新华   在绵延起伏的大别山南麓,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山寨。这里奇松异石,繁花瑞草,鸟声婉转,泉水潺潺,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为难得的世外桃源,这里又因华佗庙三千寺而香火不断,吸引的求医参禅者而络绎不绝,这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传曲子戏流传至今。这里还因毛香水菊的传说而闻名遐迩。                      相传很久以前,三尖寨下日月冲里居住着田壮夫妇。男勤女俭,小日子过得温馨自在。因过往香客众多,在自家门前开了一个小吃铺,为行人提供便餐。这里漫山遍野生长着毛香,田埂河边生长着水菊,以此为佐料的毛香水菊粑最爱欢迎。    说来也怪,两口子婚后十年,一直未生育,开店后的次年,一下生了一对凤胎,虽是女孩,也十分欢喜,视为掌上明珠。得山水灵气的小姐妹,惹人喜爱,乡人很也都宠爱有加,“大毛妹、小毛妹”地叫着。    由于田壮夫妇热情厚道,小店生意也好,来往乡邻有事没事过来坐坐,人气忒旺盛。一天,几个熟人用过早点问及孩子大名,夫妻俩对视后,不约而同地说还忘记起名,并要求大伙帮忙取个名字。古时候不用登记户口,几岁无正名也是常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你家两个宝贝是双胞胎,长的又想像,该早起个名字区别。其中一长者看着菜篮中鲜美的毛香水菊愣了一下,笑道:“两小丫头像毛香水菊一样清秀白嫩,又招人喜爱,我说就叫‘毛香’‘水菊吧’!乡下给女孩取名多是花草呀,颜色呀,大家也都附和着说好。随和的两口子也说∶“大家说好就好,我家的生意也是靠毛香水菊才好起来的”。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就毛香水菊地叫开了。    转眼间,两个小丫头出落成大姑娘了。聪明的姐妹耳濡目染,学会帮着打理生意。且热情好客,口甜手快,使店铺更加红火。不少客人冲着多看几眼姑娘,秀色可餐嘛! 店铺内常常食客爆满。这田家店主见供不应求,商量着由两女儿轮流帮着自己做外卖,早上三千寺,白天到青天畈、黄泥榜去。既增加了生意,又方便了乡民,田家店的服务质量也在提高,因此很爱乡人欢迎,许多人向田家店打听制作工艺,田家夫妇也毫不保留地传授,渐渐地成为当地的传统系列食品,后来还有药膳的功能。    一天清晨,毛香陪伴父亲上山送早点到上寺庵,田壮不慎摔了一跤,毛香见父亲跌倒不起,又口吐白沬,手足失措,急着哭喊救命。恰巧这时,过来一游方郎中,问及原委,连忙用路边毛香嚼碎和随身带的膏药让患者服下,又外敷伤者小腿红肿处。不一会,田壮的疼痛消失,挣扎着爬起来磕头致谢,那郎中忙扶起田壮说道:“救死扶伤乃我本份,何必言谢。”又如此这般叮嘱一番,飘然而去。父女俩感激之余打听郎中下落。后来才知道,此人就是神医华佗;这山上有一天然石穴正是他临时采药行医栖身之处,即现在华佗庙原址所在,如今改扩成为三千寺上佛殿。    田壮多次向华佗请教,经常为乡人介绍毛香的药用价值,并用许多偏方给乡人治小病。次年,田壮将家里店铺交给妻女打理,跟着外出串乡演曲子戏的老乡们出门跑跑龙套,就这样一去不返,也未跟戏班子回来。几年都杳无音讯。   花开两朵。且说离三千寺约十华里外的葛藤尖,有一粑老爷庙,传说过去山顶每到夜晚,葛藤竖起上挂灯笼无数,通明的灯火给周围行人指路。这粑老爷,保佑人畜兴旺,其主职是兽医,谁家六畜有疾病只要送几个毛香水菊粑供奉,六畜就兴旺了。有人绘声绘色说这粑老爷是田壮化身,得到华佗指点转世送福人间,因人医技术不精,而从事兽医。可见田壮有一颗善良为民之心。    田家两姑娘虽相貌相似但性格迥异。姐姐毛香,仁慈内向,沉默寡言,在家招一李氏郎君,仍以开店为业,侍奉母亲至老。常用开店积蓄为乡民解危济困。还生下一田螺姑娘,也不爱说话,专做无名英雄,偷偷帮人料理家务,传为美谈。毛香寿终内寝之后当地乡人为她建一庵堂取名毛庵。以示纪念。   妹妹水菊姑娘睿智开朗,父母过世后随一外地行医的香客远嫁湖北蕲春李家,辅佐丈夫从医。据说其婚姻幸福,子孙瓜瓞绵延,后代中还出了一名医李时珍。    李时珍出生杏林世家,在编纂《本草纲目》时查阅祖传医药典藉,无意间发现水菊这个外省籍女祖先,毅然决然访亲采药,并拜谒华佗庙。这李时珍出皖外访祖获益非浅,发现这水菊与毛香的药用价值,可以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等多种功效。一住多年,还在三尖寨一带收了不少徒子徒孙。其中一徒孙在黄泥榜为赵文楷之子赵昀治病未愈,留下了终生遗憾。    说到黄泥榜,寒门状元赵文楷曾在此筑室苦读,一举考中状元,成为其发祥地。但爱子赵昀在此病逝,黄泥榜也是他的伤心之地。值得提及的是赵文楷此番得以高中,得益于三尖寨下同窗好友王鹤龄的无私资助。赵文楷步入仕途后欲报老友恩惠,但王鹤龄拒绝为官且拒收报答银两,只在花甲之寿诞时收下“一方善土”的金匾遗传后世。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与赵文楷因时代的王大枢,一生也颠沛流离。像赵文楷一样往返过考也都是用蓝布包袱包着毛香粑做干粮,沾了毛香水菊的灵气,成就了一番伟业,演绎了千古传奇。在他们的诗文中多有毛香水菊的文字记载。今天百里镇内延续吃毛香粑的乡俗,一年一度的大别山毛香文化节,使毛香文化家喻户晓,毛香水菊食品四海青睐。由春天吃毛香粑到四季均可享受此口福。鲜藏技术改进、干晒毛香的工艺出现,使外地游子回乡后随时可吃上美味的毛香水菊粑。也能回味乡韵,品尝乡愁。               

安徽宿松姚氏 发表于 2016-3-29 17:57:59

新华宗亲乃我宿松姚氏木一公后裔,曾任镇中心学校校长,教办主任,中学高级教师。现为镇诗词学会会长,擅诗文,其格律诗创作颇丰,在当地名气很高。已出版诗集《东篱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姚新华-毛香水菊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