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发表于 2016-6-14 17:07:25

古村金兰寺:延续四千年人间烟火

古村金兰寺:延续四千年人间烟火

——乡土增城之三

八百年前,舜帝69世嫡长孙——吴兴姚平的后人姚宗卿辗转来到了当时还是蛮貊之区的岭南大地。随后,他的子孙们在增城南部的三江平原上停下了跋涉的脚步,开始在这里披荆斩棘,建设家园。从此,大舜的子孙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如今的石滩金兰寺——增城最古老的村落之一,就是其中一个延续着四千多年圣王血脉的普通的岭南水乡。

“金兰寺,银砌地……。”这首六十多年前流传的歌谣吟唱出这里曾经的富庶繁华。据老人们回忆,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村北的沿江河还是三江平原上一条繁忙的货运通道。上通增江河,下达三江圩出东江,可走五六十吨的大轮船。村子旁的码头,一年四季商贾云集,货如轮转。数百年来,金兰寺的姚、关、周三姓族人得这条黄金水道的厚赐而财源滚滚,富甲一方。

据传说,沿江河又名刘王涌,是一条人工挖就的运河。它的出现与一千年前一个岭南割据政权的覆亡紧密相关。那时,赵匡胤统一中原,建立了大宋政权。荒淫无道的南汉国主刘鋹预感到大厦将倾,于是慌忙征调民夫开挖一条通往罗浮山的水路,打算把宝藏辎重运往罗浮山,躲藏起来。结果运河还没挖好,自己就成了大宋元帅潘美的俘虏。沿江河就是这其中的一段。

笔者看到的沿江河早已浮萍败瓦,死水一潭。当年繁忙的码头如今也成了村民抛弃垃圾的地方,只有荒草丛中依稀可见的整齐宽阔的麻石步级可以窥见当年的繁忙景象。

见证着金兰寺兴衰的还有曾经富丽堂皇的姚氏宗祠。

宗祠为典型的广府特色祠堂建筑,坐西朝东,五间四进,总面宽23米,进深45米,建筑面积1035平方米。人字封火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砌墙,红砂岩石脚,红砂岩和灰砂三合土铺地。祠前有坪,坪前方塘。

祠堂建于明万历年间,是比较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和艺术价值,因此,该宗祠于2008年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据悉,鉴于目前姚氏宗祠已显残旧,有关部门已经拨出专款对其进行重修,让它重新焕发昔日的风采。

作为典型的岭南水乡古村落,金兰寺具有重修价值的何止一个宗祠。清代举人姚万清创建的南池书室、天后宫、洪圣宫以及长达1.3公里长的麻石巷道和两旁无数的青砖大屋……这些,无不让人驻足徘徊,而发思古之幽情。

如果说,歪打正着的刘王涌造就了金兰寺往日的繁华,那么,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个偶然的考古发现,则让这个三江平原上普通的广府村落名扬四方,并载入了史册。

1956年省文物普查队首先发现贝丘遗址。1961年试掘200平方米。共有上、中、下三个文化层。上层属于战国时期文化遗存,中层和下层是新石器时期遗存。出土有砍斫器、敲砸器,有肩石斧、锛、凿等打制和磨制石器。还有部分磨光泥质红陶和少量彩陶。动物以软体动物斧足类的蚬最多,还有鹿、牛、鱼、龟的遗骨。时间可以追溯到4035年前。这个有三叠层文化堆积的遗址,是广东省较早发现的古代文化遗址之一,它为研究广东省古文化遗址的早晚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地层根据。

在经济繁荣,生活富裕,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文物保护意识也空高涨的今天,当地不少有识之士,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金兰寺。《荔乡情》杂志主编朱佩坚老师就是一直为金兰寺古迹保护和旅游综合开发而奔走呼吁的其中一位。日前,他通过石滩镇文化站廖思林同志的穿针引线,与村两委班子进行了座谈。提出以重修姚氏宗祠为契机,以建设贝丘文化博物馆为核心,以沿江河两岸、旧码头、姚氏大宗祠、南池书室、麻石巷道等为主要景点,以珠三角广府水乡民俗体验和古圣王大舜血脉宗族文化为特色,打造增城南部特色旅游,形成增城乡村大旅游南北呼应,两翼齐飞的新格局。

四千年前在金兰寺燃起的一缕人间烟火,在今天凝成了彩陶贝壳一样的存在。而翻开中国的历史长卷,4035年前,姚氏祖先舜帝正在遥远的北方励精图治,和协万邦,把华夏大地变成人间乐土。“虞舜之德,山高水长,若日月之光,与天地同在。”如果说,这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暗示,生活在金兰寺的姚氏后人,也许会迎来再度辉煌。


邱晓青的博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村金兰寺:延续四千年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