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姚良官 发表于 2017-1-9 20:32:58

吴兴姚氏家族曾统治长江口的南通.崇明地区达40多年

本帖最后由 上海姚良官 于 2017-1-10 06:57 编辑

沙地人祖先略考
□王士明
南通临江频海一带居住着沙地人,即在沿江沿海沙涨地上生产、生活的聚居者。如今启东、海门两市以及通州的通海、三余一带,如东的掘东地区,皆是沙地人的聚居区。
沙地人素以吃苦耐劳著称,尤善于围垦造田。他们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在苏北沿海滩涂的农垦事业中得到了集中体现。自上世纪初到二十年代,在张謇的推动和领导下,农垦事业从通海地区推向黄海海滨辽阔的滩涂,在淮南地区掀起开荒、废灶、植棉的大潮,主力军便是二十万沙地人。他们在沿江沿海大显身手,开荒、种地、植棉,开辟了沙地人的聚居区。
沙地人具有与自然搏斗、在大风大浪中经受锻炼的坚强性格,具有顽强的乐观的精神气质。沙地人中,很多人原来就是从地少人多的江南迁来的,现又移入垦区向大海索取土地,表现出不畏艰险与勇于开拓的精神。沙地人本来就是在狂风暴雨、大浪大潮中成长的,同时具有较熟练的种田、植棉技术,淮南盐垦公司的纷纷建立,使辽阔的淮南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生计,大量的沙地人移民到淮南,让那里的荒滩变成了良田。
沙地人的特点之一是十分团结,他们原本就有互认干亲的习惯,移民到当地后,此习俗更甚,互爱互助,有难同当,有福共享。与当地人虽然在生活习俗等方面有差异,但他们性格耿直、乐于助人,尽力帮助当地人掌握植棉技术,改善生活,因此总体上相处很是和睦。
沙地人刚到垦区时,生活十分艰苦,很是贫困。但他们凭着坚忍不拔的精神,依靠自身的勤奋,长年累月克服了诸多困难,精耕细作,收获了丰硕的劳动成果,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
沙地人的祖先,按通行的说法是崇明人,这是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如被海门人尊为“先啬”“田祖”的陈朝玉就是崇明人。陈朝玉,字荩钦,号璞完,居崇明县排牙镇,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三月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率妻过江迁海门,渡江开垦最早居于海门西部的裙带沙、西天补沙一带,是原海门县天补乡、新海乡、海门镇的接壤处。这一带现在仍居住着成片的陈姓户,大都自称是陈朝玉的后代。陈朝玉在海门生活了五十多年,后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迁苏州吕公桥,两年后卒。再如通州的东南部,清初是一片沙涨地,有一批崇明人前来开垦,成为这儿最早的居民。
崇明人的祖先又来自何处呢?据《舆地纪胜》卷41、《资治通鉴》卷267等史料载,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长江口以杭州为中心的钱越政权和以扬州为中心的扬吴政权,开始争夺长江口的一些沙洲。较大的有东洲、顾俊沙、布洲等,争夺的结果,这些沙洲为扬吴政权所控制。“吴改东洲为丰乐镇,顾俊沙为崇明镇,布洲为大安镇”。但实际上统治这些沙洲的是浙江吴兴姚氏。姚氏“养兵千人,设官吏,烈将校”,占据了今南通市区及东南沿海一带地区,对江口的崇明等沙洲跨海而治,“煮海积盐”“屯田种桑”,直至南唐时,前后达40年之久。1971年,在当时的南通县陈桥公社九大队出土的一块《吴兴姚公徐夫人墓志》,记载了姚氏在这一带开辟的情形。另,20世纪90年代初,南通市区东郊出土了一方墓志,即《唐故静海指挥都知兵马使兼监察御史冯翊姚公墓志》(此唐为南唐)。称《姚锷墓志》。根据以上两方墓志、狼山天祚石刻及相关史料,我们可以推断出公元10世纪的前40年间姚氏政权的一些活动:姚存为东洲、静海一带的最高军政长官。天祚三年二月,吴主杨溥封徐诰为齐王,姚存上西都朝觐。姚制驻守东洲,接姚存的指挥。从姚存算起,先后有四代人在这一带为官:第一代为姚存、姚制;第二代是姚廷珪;第三代为姚彦洪、姚裕;第四代是姚锷。后周显德三年(956),由于大军压境,“姚彦洪帅兵民万人弃吴越”(《资治通鉴》卷292),结束了在这一带的统治。
另据有关史料载,崇明岛由崇明沙、姚刘沙、东沙、西沙等沙洲逐渐涨接而成。唐代武德初年(618),长江口涨积出东沙和西沙两块沙洲,后来“渐积高广,渔樵者依之,遂成田庐”。(《读史方舆纪要》)西沙即顾俊沙,五代时杨吴政权改置崇明镇,宋初为海门县管辖。宋天圣三年(1025),东沙附近又涨出一块新沙洲,移住开垦的居民多为姚、刘姓,故名姚刘沙。姚姓即为浙江吴兴姚氏后人。加上姚氏政权原先在崇明岛江域其他沙洲上的一批居民,遂构成崇明人的祖先。再从方言、地域等方面来看,崇明人的祖先来自吴兴之说也是合乎情理的。


                  摘自南通日报

上海姚良官 发表于 2017-1-9 20:34:11


沙地人祖先略考
□王士明
南通临江频海一带居住着沙地人,即在沿江沿海沙涨地上生产、生活的聚居者。如今启东、海门两市以及通州的通海、三余一带,如东的掘东地区,皆是沙地人的聚居区。
沙地人素以吃苦耐劳著称,尤善于围垦造田。他们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在苏北沿海滩涂的农垦事业中得到了集中体现。自上世纪初到二十年代,在张謇的推动和领导下,农垦事业从通海地区推向黄海海滨辽阔的滩涂,在淮南地区掀起开荒、废灶、植棉的大潮,主力军便是二十万沙地人。他们在沿江沿海大显身手,开荒、种地、植棉,开辟了沙地人的聚居区。
沙地人具有与自然搏斗、在大风大浪中经受锻炼的坚强性格,具有顽强的乐观的精神气质。沙地人中,很多人原来就是从地少人多的江南迁来的,现又移入垦区向大海索取土地,表现出不畏艰险与勇于开拓的精神。沙地人本来就是在狂风暴雨、大浪大潮中成长的,同时具有较熟练的种田、植棉技术,淮南盐垦公司的纷纷建立,使辽阔的淮南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生计,大量的沙地人移民到淮南,让那里的荒滩变成了良田。
沙地人的特点之一是十分团结,他们原本就有互认干亲的习惯,移民到当地后,此习俗更甚,互爱互助,有难同当,有福共享。与当地人虽然在生活习俗等方面有差异,但他们性格耿直、乐于助人,尽力帮助当地人掌握植棉技术,改善生活,因此总体上相处很是和睦。
沙地人刚到垦区时,生活十分艰苦,很是贫困。但他们凭着坚忍不拔的精神,依靠自身的勤奋,长年累月克服了诸多困难,精耕细作,收获了丰硕的劳动成果,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
沙地人的祖先,按通行的说法是崇明人,这是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如被海门人尊为“先啬”“田祖”的陈朝玉就是崇明人。陈朝玉,字荩钦,号璞完,居崇明县排牙镇,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三月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率妻过江迁海门,渡江开垦最早居于海门西部的裙带沙、西天补沙一带,是原海门县天补乡、新海乡、海门镇的接壤处。这一带现在仍居住着成片的陈姓户,大都自称是陈朝玉的后代。陈朝玉在海门生活了五十多年,后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迁苏州吕公桥,两年后卒。再如通州的东南部,清初是一片沙涨地,有一批崇明人前来开垦,成为这儿最早的居民。
崇明人的祖先又来自何处呢?据《舆地纪胜》卷41、《资治通鉴》卷267等史料载,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长江口以杭州为中心的钱越政权和以扬州为中心的扬吴政权,开始争夺长江口的一些沙洲。较大的有东洲、顾俊沙、布洲等,争夺的结果,这些沙洲为扬吴政权所控制。“吴改东洲为丰乐镇,顾俊沙为崇明镇,布洲为大安镇”。但实际上统治这些沙洲的是浙江吴兴姚氏。姚氏“养兵千人,设官吏,烈将校”,占据了今南通市区及东南沿海一带地区,对江口的崇明等沙洲跨海而治,“煮海积盐”“屯田种桑”,直至南唐时,前后达40年之久。1971年,在当时的南通县陈桥公社九大队出土的一块《吴兴姚公徐夫人墓志》,记载了姚氏在这一带开辟的情形。另,20世纪90年代初,南通市区东郊出土了一方墓志,即《唐故静海指挥都知兵马使兼监察御史冯翊姚公墓志》(此唐为南唐)。称《姚锷墓志》。根据以上两方墓志、狼山天祚石刻及相关史料,我们可以推断出公元10世纪的前40年间姚氏政权的一些活动:姚存为东洲、静海一带的最高军政长官。天祚三年二月,吴主杨溥封徐诰为齐王,姚存上西都朝觐。姚制驻守东洲,接姚存的指挥。从姚存算起,先后有四代人在这一带为官:第一代为姚存、姚制;第二代是姚廷珪;第三代为姚彦洪、姚裕;第四代是姚锷。后周显德三年(956),由于大军压境,“姚彦洪帅兵民万人弃吴越”(《资治通鉴》卷292),结束了在这一带的统治。
另据有关史料载,崇明岛由崇明沙、姚刘沙、东沙、西沙等沙洲逐渐涨接而成。唐代武德初年(618),长江口涨积出东沙和西沙两块沙洲,后来“渐积高广,渔樵者依之,遂成田庐”。(《读史方舆纪要》)西沙即顾俊沙,五代时杨吴政权改置崇明镇,宋初为海门县管辖。宋天圣三年(1025),东沙附近又涨出一块新沙洲,移住开垦的居民多为姚、刘姓,故名姚刘沙。姚姓即为浙江吴兴姚氏后人。加上姚氏政权原先在崇明岛江域其他沙洲上的一批居民,遂构成崇明人的祖先。再从方言、地域等方面来看,崇明人的祖先来自吴兴之说也是合乎情理的。


                  摘自南通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兴姚氏家族曾统治长江口的南通.崇明地区达4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