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姚良官 发表于 2017-8-22 18:25:09

转型时代的成功记录者

2000年春天,我和姚海洪一起参加《上海水务》报组织的赴浙江天目山采风活动。我和姚海洪都在南汇水务系统工作,都爱好文学,业务时间喜欢“爬格子”,在《上海水务》报上发表了不少文章,所以有幸一起参加。姚海洪当时在文学创作方面已经显露出不凡的才华,他参加过《南汇县志》编写工作,做过局领导的秘书及基层单位负责人,写的文章经常见报,尤其是《阳光灿烂照海塘》《芦潮港的昨天丶今天和明天》《美哉,九寨水》等诗歌、散文,充满着诗人的激情,文字优美抒情,令我敬佩不已。加上他比我年长十余岁,我尊称他为姚老师。一路上,我们兴致勃勃地畅谈“文学梦”。原来,他和我还是同乡,童年时生活在大团镇北大街,从小喜爱文学,读三年级时写的一篇《春天来了》的作文,受到老师的夸奖。16岁参加上海市中学生作文比赛,他写的《我爱农村》一文名列前茅。参加工作后,他笔耕不辍,从不放弃他的文学爱好。遇到这样一位文友加同乡加同事,我们自然是激情飞扬,尽兴畅谈。他对我说,现在工作很忙,等以后有空了,我一定要写几部长篇小说,圆自己的作家梦。他的激情和梦想也激励了我。从此,我们各自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写作,我也时常在《上海水务报》《南汇文艺》等报刊上看到他写的诗歌、散文。后来他退休了,联系就比较少了。2017年仲春的一天,当我从文友唐根华那里得悉姚海洪潜心创作白龙港传奇三部曲的故事时,不禁惊喜万分。在唐根华的引领下,我走进了惠南镇南园路上的“海洪(海子)文学工作室”,这是一个环境优美、好似农庄的幽静地方。正是在这里,姚海洪潜心创作了长篇系列小说白龙港传奇三部曲《风波》《风流》《风雨》。当步履稳健、两鬓略呈斑白的姚海洪迎出来时,我们的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他立即捧出了《风波》《风流》《风雨》三册长篇小说,签名后恭敬地递到我的手里。老姚说,退休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写作。2015年3月起,他用一年多时间创作了白龙港传奇三部曲,140多万字。手捧着沉甸甸三部曲,心中无限感慨。“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他能取得如此傲人的创作成果,被誉为是浦东作家群里的一个奇迹。若非心中不可磨灭的作家梦,若非耐得寂寞的工匠精神,若非长年累月厚积薄发,那得这精彩纷呈的“夕阳红”。听老姚说,写作时他沉浸在构思小说情节中,每天可写三千多字,有时要写到深夜11点多。读姚海洪的白龙港传奇三部曲,让我走进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人生故事之中。《风波》是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城镇化建设和反腐题材,塑造了河海局局长宁明兴、法规处处长冯凯、水利规划所所长闵平安以及沧海县县长徐中华、国企经理谢解放等为代表的正面人物,也塑造了鹏程房产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钱鹏南,河海局法规处党支部书记彭光荣,征收科长荣有名等为代表的反面人物,描写细腻,人物性格鲜明,在正义战胜邪恶的斗争中,弘扬了真善美。《风流》《风雨》主要人物和情节是揭露“苍蝇”们的肮脏和丑态,几位退休干部和几位女子错综复杂的感情生活故事。三部曲气势如海潮汹涌澎湃,情节跌宕起伏,刻画正反矛盾,直击人性深处,映射出作者不断追求“真、善、美”的辉光,使人陶醉,使人警醒,使人深思,显示出作者长期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文学创作底蕴。现实主义题材难以把握,但是一旦把握得恰如其分,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更多的是能够激荡起读者内心的共鸣,能够引发社会对于某种现象的整体思考,这是白龙港传奇三部曲的成功之处。德国著名作家马丁•瓦尔泽在中国考察时曾说:“我非常羡慕处在当下中国时代的作家们。因为这个时代太伟大、太丰富了”。他认为,中国处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时代,作家可写的东西太多了。由此而感到,一个作家,最大使命是成为这个时代的记录者。白龙港传奇三部曲,就是社会转型和改革时代的成功记录者。正如姚海洪说的:“我要多写些作品,为后人多留下一些东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型时代的成功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