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发表于 2019-10-25 18:56:30

马山镇姚启圣故居 一处有着特殊意义的历史遗存

马山镇姚启圣故居 一处有着特殊意义的历史遗存 2018-12-10 15:03 |绍兴晚报https://stc-new.8531.cn/assets/20181210/1544425400158_5c0e0fb8159bb86432f2b194.jpeg
绍兴先贤姚启圣是清朝康熙年间政治家、军事家,曾担任福建总督,是收复台湾的历史功勋人物。姚启圣是越城区马山姚家埭人,姚家埭村至今还留存着他的故居。作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绍兴该如何保护好他的故居,让姚启圣在绍兴留下历史文化印记?当地尚有遗存 帅府溇有“元宝踏道”越城区马山镇姚家埭村5—4号一带,便是人们所说的姚启圣故居。这一带很多人都姓姚。在一个名叫帅府溇的河道边,古色古香的石板和石条铺在老旧房子里和屋前屋后,河边的石条砌得特别精致,一看就知道这里曾是大户人家的宅基,河边用石条砌好的踏道十分讲究,当地村民称之为“元宝踏道”。近日,姚家埭村村委会主任鲍智芳领着记者走进姚启圣故居的几间房子踏看。她指着剩下的两处古色古香的石门槛说,这是明清时期的原物,这些建筑结构都十分讲究。这里原来有牌坊、旗杆石,但现在都没有了,只剩下几间破烂的房子。76岁的村民鲍来根告诉记者,原来这里的房子是一进一进的,虽然不大,但很有气势。这里还有不少刻了字的碑和石头,但后来都被人偷走了。村民宋友川告诉记者,姚启圣故居的门台原来有三进,走上“元宝踏道”后,有门斗一进,后面有两进,现在仍能看到遗存的房子和地基。传说,帅府没有完全造好。现在的帅府溇河道,已被填了一些。帅府溇边有系船的牛鼻孔石,石条下边还有松桩。“千年水底松,万年高搁枫”,水边的石条很有讲究,松桩下边的鱼虾特别多。在几间老旧的房子里,记者看到,有的老墙还贴有地平砖,但看不到完整的房子,只有从木雕、柱础还能看出,这里曾有很气派的建筑。不过老屋里、路上都能看到明清时期的大石板。姚家埭村党支部书记姚建栋介绍,姚启圣故居规模较大,南北长约60米,东西有90米,是姚启圣真正的老家。从旁边的高处看,姚启圣故居旧时的规模一清二楚,东西两边有厢房,南北有三进,后面还有附属房,周边水系环绕。在故居的庙桥前,曾有60多家店铺,如安昌古镇一样,可惜都被陆续毁坏了。
https://stc-new.8531.cn/assets/20181210/1544425400206_5c0e0fb8159bb86432f2b195.jpeg
未被列入文保名录 各方正设法加紧保护姚家埭村的姚启圣故居被人称为帅府台门,原占地面积有5000多平方米,故居内的古建筑面积如今仅存四分之一,故居内已建有村民的住宅楼。现存的老建筑柱、梁、枋多处残损严重,并已开裂、霉烂。故居周边环境也不同程度受到破坏,修复难度较大。遗憾的是,这里至今未列入文物保护名录。多年来,人们一直呼吁要保护好姚家埭村姚启圣故居,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姚家埭被人称为帅府台门的姚氏明清民居,到底是不是姚启圣故居,一度引起争议。市文广局文物处马峰燕博士表示,这里应该是姚启圣故里。《姚氏宗谱中》有记载,姚启圣出生在姚家埭;姚启圣做过兵部尚书和福建总督,而这里的台门被人称为帅府台门,河道被命名为帅府溇,这样的称呼与姚启圣的官位匹配;从残存的建筑构件上看,这里的建筑属于明末清初,与姚启圣所处时代符合;《越中揽胜》一书早已有记载,这里确实是姚启圣的故居。越城区文广局文保科副科长张慧说,姚家埭明清民居水乡风格突出,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文物部门已对其进行调查,以推进其保护工作。11月30日,省、市文物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现场勘察。专家们认为,这里的建筑规模较大,属清代中早期建筑,现存建筑不是故居主体,保存情况较差。河坎东面、南面砌筑完整,残留格局明显,建筑构建方面杂乱,但地方特征明显,可作为历史建筑予以保护。文保部门还将继续对这一建筑进行考证,进一步做好保护工作。在此之前,相关部门已委托建筑设计单位,做了《姚启圣故居抢险加固工程》方案,对姚启圣故居的保护提出了建议。张慧告诉记者,目前越城区的姚家台门也被人称为姚启圣故居,这里保存的建筑也不太多,但已被定为市级文保点。此外,姚启圣墓位于柯桥区漓渚镇棠一村相家塔自然村。2015年,村里在墓地遗址建立起姚启圣纪念亭和墓碑,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https://stc-new.8531.cn/assets/20181210/1544425400253_5c0e0fb8159bb86432f2b196.jpeg
保护姚启圣故居 是为历史和将来作证姚启圣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有着传奇的经历。他10岁能文,貌魁岸,性豪放不羁,膂力过人。“游通州,为土豪所侮,于是游说清军,声称愿以家财充军,得授通州(扬州府)知州。任通州知州,执土豪杖杀之,弃官而归。”他胸藏韬略,议论恢闳,在平定“三藩”中,协同平剿耿精忠,特别是与施琅一起,为收复台湾立下了不世奇功。他还心系故乡,“曾修郡邑庠及三江闸、西江塘”。姚启圣死后归葬于绍兴,“丧归之时,军民哭送者数万”。这样的绍兴先贤,应该在绍兴留下历史文化的印记。姚启圣后人陈国强出生时因家贫过继给了陈姓人家,但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姚启圣后人。他说,保护姚启圣故居,深入研究姚启圣的生平,可以了解康熙年间收复台湾的更多历史真相,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姚启圣在平台过程中,采取了多项招抚政策,先后约有13万郑氏官兵归顺清廷,从根本上瓦解了郑军的军事力量,决定了整个战局的最终走向。收复台湾后,他率先主张善待郑氏,表现出灵活处理问题的方式。今天,保护好姚启圣的故居,宣传他为国家、为故乡做出的贡献,对现在和将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谢一彪教授告诉记者,姚启圣是越文化蕴育出来的杰出人物,在他的身上,体现了绍兴名士的智慧和胆识,体现了绍兴名士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他为收复台湾贡献了自己的才华和力量,他的名字永远与祖国宝岛台湾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保护好姚启圣故居,既是抢救保护绍兴的历史遗存,也是为历史和将来作证,更是展示绍兴深厚的人文底蕴。历史文化名城的绍兴,需要保护好每一位名人名士的遗存遗迹,而保护好姚启圣的故居更有着他的特殊意义,那就是要让中华儿女时刻记住,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的先贤曾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原标题《越城区马山镇姚启圣故居 一处有着特殊意义的历史遗存》。原作者周能兵。编辑金汉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山镇姚启圣故居 一处有着特殊意义的历史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