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发表于 2022-12-29 13:06:00

『高磊』姚培谦宗族世系考

姚培谦宗族世系考
高磊(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原载:《宁波工程学院学报》第33卷第4期2021年12月摘要:姚培谦,清初著名学者,世居浙西,六世祖姚璋始徙居金山五保,诗礼相承,人文代出,遂为金山望族。其宗由南宋始祖姚秀一至清之姚培谦,凡十四世,其间以文章显名、以事功知著、以道德称扬者代不乏人。尽管姚氏族人穷通各异,显晦或殊,但向学尚志立德的家风未尝稍怠,这些对姚培谦的立身处世、为文治学皆有影响。培谦中年遭受狱灾,释后再无心用世,而专意著述,其学术文章为时所重,名山之业已自不朽。
关键词:姚璋;姚廷聘;姚弘度;姚培谦;向学 尚志


收稿日期:2021-04-13修回日期:2021-05-3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YJA751000)
通信作者:高磊(1976—),男,安徽蒙城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明清诗文及文献学研究,E-mail:351307075@qq.com




0引言
姚培谦(1693-1766),金山(今属上海市)人,酷嗜读书,自云“舍诵读之外无好焉”(《类腋•天部序》[1]、“诵诗读书,陶然有以自乐”[2]2,即便身陷囹圄,也是翰墨图书纷陈几案,手披口吟不曾懈怠。为人则慷慨任气,喜交游,为江左名士。博洽多闻,实渊源有自来。其治学融通汉宋,有《春秋左传杜注补辑》《楚辞节注》《李义山诗笺注》《经史臆见》《朱子年谱》《通鉴纲要》《明史揽要》《类腋》《宋诗别裁集》《元诗别裁集》《元诗自携》《古文斫》《唐宋八家文》《唐宋八家诗》《咏物诗百一抄》《陶谢诗集》等传世,著作等身,成就斐然,深受方苞、焦袁熹、沈德潜、黄叔琳、张照、陆奎勋、纪昀等名流巨公之推重,清初大儒顾栋高乃以“读书种子”(《周甲录》乾隆六年载)141目之。如云间张鹏翀评培谦所云“江光禄(淹)冠世文章笔花吐焰,郑康成(玄)专门著述带草生香。”(《周甲录》雍正十年载)[3]133姚氏在文学创作、诗学批评方面同样卓有建树,著有《松桂读书堂集》十五卷,含文七卷、诗八卷,其中《文集》卷六为《诗话》。平湖陆奎勋跋其《诗话》云:“鲈香居士(姚培谦)读诗之余,心有悟入,随笔诠次,直能于汉魏六朝三唐宋元诸家穷微阐奥,诸诗老(按:指前文所言毛奇龄、朱彝尊、王士禛)不得雄踞于前矣。”[2]54华亭黄达称培谦“以世家子翩翩自好,远近爱慕之。继赴省门,亦无不竞相投契,以是文名大噪于江表……又素好客,每当春华秋月设筵肆席征歌选伎,以相娱乐。非唯文章气谊可联结天下英隽,而声色之移人亦云盛矣”。(《姚鲈香传》[4]740就连一贯谦逊的姚培谦于《述怀一百韵》中也不无自豪地宣称其“篇章到处传”。[2]109可见诸公之评乃推心之论,不为虚誉。


综上所述,于清代的学术史、文学史研究而言,姚培谦是一个重点,也应当成为一个热点,可事实上,其相关研究是不折不扣的弱点。学界不仅对姚培谦的学术思想、文学创作缺乏基本研究,对其家族世系的考察也付之阙如,甚至对其本人生平事迹的考述亦语焉不详,就“知人论世”的角度而言,这无疑是种缺憾。职此之由,本文通过对《姚氏世谱》《周甲录》《甲余录》以及相关方志、笔记、别集等史料的爬梳,相互参证,考索出姚氏之宗族世系,这对于深入推进姚培谦及其相关研究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1世谱
姚氏本贯浙籍,为宋室南渡,由开封护跸而来,诗礼传家,科名鼎盛,姚培谦伯父弘绪撰《松风余韵•凡例》述及本宗渊源时即云:“寒宗自汴护跸而南,世居浙西,通籍于松。自弘治辛酉(1501)水部公始株守一经,登高而赋拥户而吟者代有其人。[5]卷首培谦《周甲录》载曰:“寒族本浙籍,一徙平湖县之广陈镇,再徙松江金山县之五保,历经数世。前明及国朝捷乡会登仕版者六十余人。”[3]107十三世孙姚弘图(字致远)亦云:“我族自宋南渡后,距今数百余年,代有传人,科第蝉联,子孙椒衍,江浙推为望族。”[6]卷首《姚弘图序》姚氏科名之盛,与“登高而赋拥户而吟”的向学家风大有关系。


据《姚氏世谱》可知,姚培谦一支,属长房东桥公之后怡善公第四子东野公世系,该支由浙徙居松江五保后,“诗礼相承,人文代出,子姓之蜚英庠序、振藻艺林者前后不下数十人”。(姚弘绪撰《科名考》戸卷首而“世为金山望族”(《人物列传》[7]卷16,姚廷瓒、姚弘绪、姚弘启、姚培谦、姚培和皆一时之人望。姚弘图撰本族《里居考》时,对家族变迁有详细之追溯:“居于广陈,从始祖南山公始也。公由盐官再迁,卜居于此,陶复陶穴,实兆发祥之基,故宗祠在焉。居于海上之全公亭,东桥、北湖父子二公是也。再传而耕隐公,遂迁于黄圩矣。居于黄圩,从南山公五世冢孙耕隐公始也。公生三子,分怡然、怡清、怡善三支。怡善赘于五保,而怡然、怡清之子孙则世居黄圩焉。居于五保,从东桥公曾孙怡善公始也。公为耕隐公幼子,赘居南陆张氏,遂入籍华亭,生五子,两登贤书,俱系南籍,犹从母姓,嗣后科第连绵,至今不绝,江浙两地推为望族,实由此始云。”[6]卷首兹按“远略近详”的原则,并依史料之多寡,考述其世系(培谦直系)如次:
第一世,姚秀一,合族世祖,字文祥,号南山,生于南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十月初七日,卒于元元统二十一年①四月十八日,娶赵氏,生一子思敬。

第二世,姚思敬,字朴轩,号存中,生于元元贞九年②七月十三日,卒于明洪武四年(1371)六月初四日。娶全氏,生三子:宗显、宗达(不传)、宗正,墓在全公亭。按:一世至二世,为江浙合族同祖。三世分东桥、东洲两宗,东桥之孙从全公亭迁黄圩,为黄圩五保之祖。东洲世居广陈,为广陈钱塘之祖。


第三世,姚宗显,思敬长子,字汝明,号东桥,生于元泰定三年(1325)六月初一日,卒于明永乐二年(1404)二月十一日。娶宋氏,生二子:琛、㻐。


第四世,姚琛,宗显长子,字庭器,号北湖,生于元统十四年③九月初九日,卒于宣德四年(1429)正月二十七日,国学生,娶陆氏,生一子奇。


第五世,姚奇,琛子,字伯明,号耕隐,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正月十五日,卒于景泰三年(1452)正月十五日。湖州府庠生,娶沈氏、朱氏,生三子:琳、珪、璋。按:六世东桥公一宗分为怡然、怡清、怡善三支,怡然为黄圩楼下新带七保之祖,怡清为界河新港之祖,怡善为华亭五保之祖。总而计之,东桥公一宗,怡然则居于楼下新庙者多,怡清则居于界河新港者多,怡善则居于华亭五保者多。


第六世,姚璋,奇之季子,字公瓒,号怡善,生于明正统十年(1445)七月十一日,卒于正德十五年(1520)六月二十七日,诰封承德郎,北京工部都水司主事,娶张氏,诰赠安人,生五子:奎、璧、参、轸、井。按:姚璋赘居南陆张氏,遂入籍华亭,其五子两登贤书,俱系南籍,从母姓,嗣后科第连绵,江浙推为望族,实由怡善公庭训有方肇始。明季吴默评曰:“怡善公隐居尚志,其于古帝王将相儒者之略无所不窥。尝曰’人生须立志’,诸子恪遵庭训,是用崛兴,若怡善公者可为姚氏之一人也。”(《吴默序》[6]卷首姚氏宗族,怡善公一支科名最盛,姚弘绪对此有专门之考述:“我族自明弘治辛酉科至今雍正癸卯科,历二百二十二年,科第二十人,出自长房东桥公一宗者十有九,一为怡然公,后世居当湖之黄圩者也;其十八皆怡善公后,由黄圩迁于华亭之五保者也。”(《科名考》[6]卷首怡善公一支,七世分西坡、北田、南汀、东野、中山五支。


第七世,姚轸,璋之四子,字应吴,号东野,生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月日不详,卒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七月初八日,恩赐寿官,娶张氏、徐氏,生二子:策、竽。


第八世,姚竽,轸次子,字声之,号虚山,生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五月初六日,卒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七月初四日。平湖县庠生,娶陆氏、杨氏(享寿八十有四),侧室施氏生二子:体易(嗣策)、体修。


第九世,姚体修,竽次子,字汝懋,号华山。生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正月初九日,卒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三月十七日。国学生,娶王氏,侧室张氏生五子:士选、士逵、士遇、士邃、士逊。


第十世,姚士邃,体修第四子,字季玄,生于明万历七年(1579)六月二十八日,卒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六月初七日。嘉兴府庠生,娶张氏(享寿八十有一),生二子:世济、世渼。


第十一世,姚世渼,士邃次子,字观涛,生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八月二十三日,卒于清康熙六年(1667)四月初十日。嘉兴府庠生,娶金氏,生五子:廷聘、朝阳、廷柱、廷桢、之杰。


第十二世,姚廷聘,世渼长子,培谦祖父,字洲贡,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四月十七日,卒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八月十二日,娄县庠生,敕赠文林郎、内阁中书舍人,娶叶氏、陆氏、张氏,敕赠孺人,生一子弘度。


第十三世,姚弘度,字宗裴,号息园,培谦之父,生于清康熙六年(1667)七月三十日,娄县贡生,候选儒学训导,康熙五十二年(1713)冬,敕授文林郎。康熙五十三年(1714)十月,以明经晋阶中书科中书舍人。康熙五十五年(1716)二月抱病还乡,八月十七日卒于家。培谦《述怀一百韵》中追怀先父云:“正尔欢情惬,谁知厄运遄。家君溘厌世,阆苑去游仙。冷月悽椿树,酸风哭杜鹃。从兹心恻恻,况复祸绵绵。杌陧居三徙,漂摇屋一椽。”[2]109弘度工于诗画,居乡力行善事,深受邑人爱戴,有《一隅山房吟稿》。


弘度妻张氏,内阁中书松江梅岩公之女,敕封孺人,卒于雍正五年(1727)九月十八日,生二子一女。
二子:培枝、培本④;其女名不详,生卒年亦无考,序齿则为培谦姊,《周甲录》康熙四十八年所载有“姊”之明言;又因培枝长培谦七岁,依常理,此女当为培枝之妹。姚培谦《述怀一百韵》有云:“有妹⑤诗能好,长愁病哪痊。”[1]10可想见其大概,此女出嫁杨锡恒。锡恒,字涵贞,《周甲录》中作“含贞”,号查岑,华亭人,杨瑄次子,好古博学。康熙四十四年(1705)举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⑥。锡恒至孝,其父谪戍东北,随侍,父卒归里,著有《冰天草》、《生还草》、《听雨轩诗草》等。


姚培谦祖、父二人之事迹,王嘉曾《姚平山先生传》载:“(姚氏)世居云间,今之金山县五保。王父讳廷聘,邑庠生。父讳宏度,内阁中书。中书公始迁居于郡城之北。姚氏由前明入国朝,子姓多以科第起家,遂蔚为我乡之望族。”[8]265培谦《周甲录》亦载:“大父,庠生,赠文林郎,州贡公与诸父昆弟犹聚族而居。先父敕授文林郎内阁中书舍人。息园公始迁居郡城。”[3]108


第十四世,姚培枝,弘度长子,字霑扶,生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九月十三日,卒于乾隆四年(1739)前后⑦,青浦县学岁贡生,能诗文,现存清康熙遂安堂刻本《于野集》(青浦王原编)收录有培枝作品。培谦《周甲录》康熙六十年(1721)载其本事:“春,与朱初晴霞、陆圃玉昆曾、陈咸京崿、董弘辅杏燧、张玉田琳起诗会,斋集,小斋一月三举,分题拈韵即日成篇。给事王西亭先生原遴选付梓,名曰《于野集》,焦南浦先生袁熹札云'《于野集》诗皆工妙,吾乡文学之盛其在是乎!然而执旗鼓之首者庸舍足下莫属也。[3]122培枝娶汪氏、姜氏,生九子:光熙、光照、光然、光煦、光杰、光烋、光燕、光熊、光蒸。按:康熙三十二年(1693)中秋前一日,姚氏族人于后乐台商酌汇辑族谱遗稿事宜,“虑后世字辈错乱,序次难查,从十五世以后,共拟一十六字云’光大前业,垂裕后昆,积善余庆,百叶长新’以名其首,下字则各自酌取,庶族繁派远,不至前后溷淆”。(《姚弘图序》)[6]卷首第十五世即“光”字辈。


第十五世,光熙,培枝长子,生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二十日,聘张氏;光照,培枝次子,生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正月十六日,聘张氏;光然,培枝第三子,生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三月二十五日;光煦,培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五月初十日;光杰,培枝第五子,生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二月二十日;光烋,培枝第六子,生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八月十八日;光燕,培枝第七子,生于雍正元年(1723)二月二十八日,聘许氏;光熊,培枝第八子,生于雍正二年(1724)九月初十日;光蒸,培枝第九子,生于雍正二年(1724)正月初九日。


2年谱
姚培本,弘度次子,字平山,一字述斋,晚号鲈乡老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十一月十八日,卒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生平详其自撰年谱《周甲录》(至六十岁止)、《甲余录》(六十一岁至七十岁)以及黄达撰《姚鲈香传》、王嘉曾撰《姚平山先生传》等。


培本两岁随父母入城,居于外祖父梅岩公之春介堂。未几,移居于观察使许鹤沙先生之墨池。六岁入学,与兄培枝同塾,受句读于张友仙。十二岁,迁居至其父所建造的采花泾。十三岁,受业于陆端士,学习四子书及《诗经》、《尚书》。十六岁,与兄培枝归五保祖居,受业于庄安汝,学习《明文小题》《四书》《史记》《汉书》、小学、经书、八股文,与族兄姚培益、侄男姚钦同学。十九岁,受业于陆南村,习时文,兼读诗赋,学作诗。


康熙五十二年(1713),培本年二十一岁,应华亭县试及府试,皆为第一。康熙五十三年(1714)正月院试,学使胡润因与姚弘绪同榜相好,外论疑其于年谊或有周旋,培本卷竟以避嫌而不阅。同学陈庭光以青浦县“周廷谦”童生名劝培本进试,姚培本遂冒周姓,以“周廷谦”之名得入青浦县学,为庠生。是年八月,培本以“周廷谦”之名应江宁乡试,房考官同知陈学良荐其卷为第一,却因三场策文不合式而被黜。


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培本就婚平湖,妻陆氏,为前明万历进士陕西布政使陆之祺孙女、青田县学教授陆嫌昌之女,家教整肃,性情温慎,喜文悦墨,夫妻灯窗共读,颇得琴瑟相和之乐。康熙五十六年(1717)冬,培謙奉母张孺人迁居华亭通波门外。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二月初六陆氏亡,生有两女。培谦《述怀一百韵》云:“鳏鱼忽失水,寡鹤怯冲天。幻影流波逝,愁端飞絮缘。空床回噩梦,锦瑟怨华年。两女嗟犹小,悲啼绝可怜。如何衔恤日,继以悼亡篇。”[2]109陆氏墓在广陈祖祠之后,不封不植十三年。康熙五十八年(1719)十月二十四日,培本妾吕氏生子焘,取字钟鸣。


康熙五十九年(1720)秋,培谦年二十八岁,时隔六年,再次应试金陵,与沈德潜、程之铭、郭泓、储思淳、王之醇等人订交于方氏斋中。乡试再次落第,培谦遂绝意科闱。


雍正五年(1727),培本之母张孺人殁,遗田七百余亩以及金银珠饰等物,培本性仁爱,析爨,以兄子女多,仅取字画书玩数种,余皆不受,事见《周甲录》是年所载。雍正六年(1728),督学邓钟岳保举“周廷谦”行优咨部,青浦县令马谦益则会同儒学推举“周廷谦”为“居家孝友、行止端方、才堪试用而文亦可观者[3]131此即姚培谦《述怀一百韵》中所谓“两遭荐举,因在制力辞”[2]109之本事,其孝德可见一斑。培谦知己黄之隽作《姚平山却荐诗》对其风操赞誉有加,诗云:“圣朝汲人野无遗,夤校之中讲治术。诏下郡守方举优,姚君掉头不肯出。人生出处各有志,所贵儒林合循吏。广川文学得仲舒,洛阳秀才推贾谊。姚君兼有猷守为(此处,诗中自注云:雍正四年,诏郡学县学举有猷有为有守之士为优生),抱负胡不早措施。”[9]卷38言辞之中,对培謙高才却荐之举也多少有些遗憾。雍正六年(1728)十月二十二日,祔葬先母张孺人于位字圩。


雍正八年(1730),“周廷谦”由青浦县学改归华亭县学,复姚姓,即为姚廷谦。雍正十年(1732),为避祖父廷聘之讳,廷谦改为培谦,此后以培谦之名行世,培本之原名遂湮没无闻。


雍正十一年(1733)八月十四日,因郡守吴节民科场案牵连,姚培谦以“通同得贿”(《周甲录》雍正十一年载)罪名系狱,总督赵弘恩复审,察其无辜,于雍正十二年(1734)八月十九日檄放归家。“何期毁誉之忽来,几致身名之俱败。”(《狱中杂诗序》)117高才蒙冤,无辜受累,其内心之苦楚,外人不能身受,却可感同。一年狱灾深刻影响了姚培谦,其对功名心灰意冷,对交友慎之又慎,转而专意著述,《周甲录》雍正十二年(1734)即载:“是年起即闭门燕坐,不会一客不答一刺,虽生而犹死矣。[3]136培谦七十岁撰《甲余录》回味平生,直言自己“安于愚钝,甘于饥寒,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委时运以待尽,与人世而无争”。(《甲余录自序》)究其实,这种人生态度是科场案之后才形成的。其“视富贵若等闲”[2]2“不逃名亦不求名”(《春窗杂咏》其二十二)[2]132、“澹泊乃吾师”(《咏怀八首》其一)76等观念的形成,亦发生于科场案之后。经此一变,培谦思想已由儒家优入道家。


雍正十三年(1735),“诏举博学鸿儒,侍郎方苞致书黄少宰欲荐举谦,招谦入都。少司寇冯公景夏亦欲荐谦应诏。谦自揣学殖空疏,力辞”。[3]136方苞、黄叔琳、冯景夏等巨公欲举荐姚培谦应博学鸿儒,培谦以“学殖空疏”为由力辞,理由显为遁词,实仍系狱灾所致心志的改变使然。


乾隆元年(1736)冬,培谦出嫁长女于顺治己亥(1659)科会元翰林院编修朱锦之孙庠生朱桂。乾隆三年(1738)十二月,嫁次女于河南观察使张孟球之孙太学生张曾墉。乾隆二十六年(1761)八月,次女亡。培谦室人止生二女,次女嫁于吴门张氏为妇后,二十余年颇娴礼训。凶问猝至,培谦不禁老泪涔涔下。


乾隆元年(1736),为钟鸣完婚,媳李氏,为两淮盐政陈常孙女。李氏贤淑,举事得体,惜年之不永,乾隆六年(1741)正月卒,止生一女乳名大姑。大姑,三岁而母亡,由培谦之妾徐氏抚养,乾隆十九年(1754)十一月夭卒,年十七岁。


乾隆四年(1739),注弘历《御制乐善堂赋》,明年夏成。乾隆六年(1741)十一月,与侄崧完婚,媳为江西张真人昭麟之妹。兄培枝故后,家道中落,崧成婚后,夫妇即来郡与培谦同住。而钟鸣入都以后,一切往来酬应则由崧代之。乾隆七年(1742)冬,嫁侄女于卫秀才祖谦。祖谦父自浚,号半村,文才令美,名重国学。乾隆八年(1743)四月,与钟鸣续娶,媳顾氏,为河南抚军谢汧孙女、开建令谢秉礼之次女,乾隆二十四年(1759)春三月,继媳顾氏亡。


乾隆十二年(1747)春,钟鸣入都,应北闱秋试。同年夏,沈德潜由苏州还朝,六月十七日陛见皇上,蒙垂问江南文风士习,沈氏奏称培谦“闭户著书,不求闻达”[3]146,皇帝赞其难能可贵,十九日传旨进培谦所著书籍。沈氏呈《乐善堂赋注》四卷、《增辑左传杜注》三十卷、《读经史》二册,乾隆帝御览后称“《左传》、《经史》甚好。"147乾隆十五年(1750)八月,培谦五十八岁,得孙。乾隆二十二年(1757)春二月,乾隆帝重幸江南,兆姓欢腾,都邑士子恭献赋颂于道左,培谦年六十五岁,以衰病未能追随。上于沈德潜迎谒之次,问及培谦,事见《甲余录》是年所载。


乾隆二十七年(1762),闰月,培謙始自呼鲈香老人,其云“坦率者其性,疏野者其容,伴陈编以白首,忘休戚与穷通。鲈鱼之乡,一丘一壑,云水空濛,是童子时所钧游也。故自呼曰鲈乡老人,而愿终老乎其中。”吕起凤为绘“鲈乡老人小照”。十一月十八日,为培谦七十生朝,自当日始,改服僧衣,自名曰适可。“自可适可者,谓散材幸获老寿,适可托于在家头陀,以藏其拙,以终其年耳。”事见《甲余录》是年载。乾隆三十一年(1766)春,以疾卒于家,享年七十有四。


3结语
乾隆八年(1743),江南学政刘藻致书姚培谦云:“每于花晨月夕讽咏(培谦)佳著,凡乐府古今诸体已卓然成家,登古作者之堂奥矣。其余诸撰作搜罗博雅,校讎精详,于表彰前哲之中寓嘉惠后学之意。自吴中澹园(徐乾学)、吾乡渔洋(王士禛)、中州绵津(宋荦)而外不多见也。至注楚三闾(《楚辞节注》)、笺玉溪生(《李义山诗笺注》),乃发王逸所未言,剖石林(叶梦得)之欲露,近日解疏家无论矣。”(《周甲录》乾隆八年载[3]143武陵柴世堂称培谦“文章海内空侪偶,声气云间独主持”。(《周甲录》雍正二年载)[3]126姚培谦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并获得儒林的高度认可,与其家族文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


古往今来,名流学者的养成,盖不离时代风潮的引领、科教思想的化育、家族(庭)环境的濡染、自身的积极进取、师友的切磋砥砺等因素的交相影响,畸轻畸重而已。姚培谦“诸生”终老,无功名傍身,却遭名公巨卿举荐再四,并蒙皇帝垂青,或赞其孝义端直,或推其博学鸿儒,其德业昭昭已毋庸再证。姚氏家风,南宋以降,上报国恩,下承祖德,道德事功文章并重,培谦每以“箕裘每恐家声坠”(《岁暮杂感》其四[2]115自勉,即为家族文化内驱力使然。其“秋菊尚晚节,不与群芳同”(《和悔凡小圃杂咏》其五)[10]322的品性,其崇文尚学、宗经重史、敦情厚义的修为,很大程度上,即得益于家族文化的熏陶,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明清时期江南望族文化的传承特点。


注释:
①元统为元惠宗年号,凡三年,《姚氏世谱》此处言二十一年,应属误记。
②元贞为元成宗年号,凡四年,《姚氏世谱》此处应属误记。
③元统为元惠宗年号,凡三年,此处言十四年误。即便为元统三年,宗显年方十岁,婚配生子于情理不合,《姚氏世谱》此处显属误记。
④培本即培谦,此初名仅见载于《姚氏世谱》,姚培谦文集及其自撰年谱亦绝口不提,据培枝名可推知培本为初名无疑。
⑤按:当为姊,疑手民之误。
⑥按;此及第时间,系据姚培谦《周甲录》载,是年培谦十七岁,《周甲录》中称杨氏为“姊婿”。陆锡熊编《娄县志》卷十八载杨氏系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则误。
⑦按:《周甲录》康熙五十五年载:“二月,弘度抱病归里,八月十七日卒,远近吊唁者云集。料理丧事,不致失礼,俱赖先母先兄,谦茫然无知。惟守制读礼而已。比时一切家务亦俱先母主持,先兄奉行。”及《周甲录》乾隆六年载:“十一月,江西张真人昭麟送伊妹与侄崧完姻。先兄故后,家道中落。"三次提及“先兄",据此数条记载及《周甲录》撰写时间(乾隆十七年)可推知培枝卒年。


参考文献:
姚培谦.类腋.清乾隆七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姚培谦.松桂读书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
姚培谦.周甲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
黄达.一楼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影印本.
姚宏绪.松风余韵.清乾隆九年宝善堂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姚弘图.姚氏世谱.清雍正三年平湖姚氏本,上海图书馆藏.
杨开第,姚光发.华亭县志.清光绪五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王嘉曾.闻音室遗文//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黄之隽.痦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
沈大成.学福斋诗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姚培谦.甲余录.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磊』姚培谦宗族世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