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发表于 2023-11-12 11:52:06

长篇纪实小说(社树姚家)节选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3-11-12 12:20 编辑

社树姚家真人真事纪实
穆民提供
未网络公开发表,请勿外发

第十五章同治年回民造反关中道生灵涂炭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用在这段时间的姚德身上,就像老天爷为他量身定做的一样。道光二十七年之后,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和同乡冯云山在广西桂平、武宣两县之间的鹏化山中,创设三点会,桂平人杨秀清、韦昌辉,贵县人石达开、秦日纲,武宣人萧朝贵等争相依附。咸丰元年(1851)正月,洪秀全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从此中国近代史上掀起了一场长达十五六年的农民战争大潮,不但大清帝国遭受重创,商家也碰上了难逃的劫数。
姚德尚未从失去良师益友林则徐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就传来了太平军攻占了汉口的消息。从汉口分号死里逃生的二掌柜穆怀德衣衫褴褛地向姚德哭诉说:“咸丰二年(1852)五月,太平军进攻汉口,驻守汉口的清军稍作抵抗就弃城而去,天王洪秀全以西关帝庙(山陕西会馆)为天王府,屯兵驻扎汉口,准备进攻武昌。汉口分号惨遭散兵游勇抢劫,打死打伤十几个伙计,大掌柜为保护资产命丧黄泉,分号所存货物被洗劫一空。”
姚德听完穆怀德的叙说,脑袋嗡的一下就大了。姚家当年的永聚全商号在湖北的沙市、宜昌、汉口等地设有分号,经营府布、食盐、丝绸、药材、皮毛等大宗生意。现在太平军攻陷了汉口,估计设在沙市、宜昌两地的分号也在劫难逃了。如果太平军真的沿长江而上,原来属于永聚公的几大字号就会资产荡然,灰飞烟灭。
姚德安慰穆怀德说:“损失点资产无所谓,就是大掌柜和伙计们为保护资产造成伤亡实在令人痛心啊!你先休息几天,然后把整理一份汉口分号伤亡人员清单,我让总账房准备一笔抚恤金慰问他们的家属。伙计们为了保护分号资产丧命或受伤,遭了劫难,我作为东家,不能让他们的家属再寒心。”
穆怀德说:“我在逃出汉口时,听说天王在攻下武昌城后,准备分两路进军,一路向江南,一路向河南、山东。东家,咱们是否让这些地方的分号早做防范啊?”
姚德觉得穆怀德的建议确实有道理。他说:“为了避免发生和汉口分号一样的惨剧,我马上让总账徐玉玺写信告诉常州、苏州、上海和河南分号撤回所有人员,就连沙市、宜昌分号的所有人员也一并撤回。”
穆怀德说:“汉口是南茶(湖南安化茶)北运的中转站,没有了汉口分号,恒昌堂和惠谦堂的茯砖茶贸易肯定会受影响,东家的损失就大了。”
姚德心里清楚穆怀德说的是实情,但眼下不是考虑如何赚钱的时候,应该把各分号人员的生死放在首位。只要有了这些在商海中历练过的人,不愁以后没机会赚钱,也就是财东们经常说的“死店货人开,经营在人才”。他说:“钱财再多也换不回生命。战乱一起,还是保命要紧。”
出乎姚德预料的是,太平军进军神速,没等徐玉玺的书信到达江南和河南,这些分号所在地都已经被太平军攻陷了。据河南赊旗镇分号伙计回来说,赊旗镇山陕会馆的春秋楼被捻军焚烧了。
姚德听说春秋楼被焚烧,心痛不已。他几年前因巡查商号事务到过赊旗镇,该镇位于河南南阳府东北90里处,地处南北水路和陆路交汇处,南方的货物到此换成陆路,北方的货物到此转换成水路,因此自古就是商业集散中心。清代康乾年间最为兴盛,是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民间有“天下店数赊旗”之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遂成为九省通衢的水旱码头。在此经商的,大多数是秦晋盐茶大贾,各省商人在此炫福斗势,兴建的会馆就有十余个,其中山陕商人共建的山陕会馆尤其显赫,力压群雄。春秋楼是山陕会馆主院最后一进建筑,因其内供奉关羽夜读《春秋》塑像而得名,也是赊旗所有会馆中的代表性和标志性建筑。春秋鲁下建重层台基,台基地面以斗方青、白石块交错铺砌,前面分社左、中、右三踏道,台阶周设雕花石栏板及蟠龙望柱,台基上建楼七间面阔,进深六间,高十丈八尺,三重檐琉璃歇山顶,每层均以外悬之回廊供游人登临远眺。楼的各部雕饰、彩绘极其华丽,堪称巧夺天工,神州一绝,因此有了“赊店有个春秋楼,半截还在天里头”的民谣。捻军到赊旗镇之后,富绅大贾躲入春秋楼内抵抗,被捻军焚烧。据侥幸逃生的伙计说,捻军焚烧春秋楼时,因楼墙厚柱粗,用柴火无法烧着,后来有人提醒说“要烧春秋楼,被子蘸桐油”,捻军用这个办法引燃大火,烧了七天七夜,连90里外的南阳府都能看到烟火。姚德自忖,始建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费尽了秦晋商人心智的春秋楼可能从此就从人世间消失了。
姚德在经常办理丧事和抚恤伙计家属中艰难渡过了几年,听说朝廷委任曾国藩率领湘军围剿太平军了,心想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终于熬到头了。没料想在关键时刻,咸丰皇帝驾崩,同治皇帝即位了。新皇帝刚即位,关中平原就遭受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浩劫,姚德的日子愈发艰难了。
同治元年(1862)5月,已经处于劣势的太平军扶王陈得才率部进入陕西,在河南的西捻在首领张总愚率领下也进入了陕西。生活在泾河流域和渭河流域的陕西回民趁陕甘总督杨岳斌率领清军和太平军、捻军作战时,在华州(今陕西省渭南市辖华州市)首先起义反清,甘肃回民随之响应,很快形成了以赫明堂、马生彦、马振和、白彦虎为首的陕西回民起义队伍,以马兆元、马化龙为首的甘肃回民起义队伍。
太平军、捻军、陕西回民军和清军在八百里秦川摆开了战场,一时间关中道烽火四起,战云密布。经常是喊杀阵阵,鬼哭狼嚎。陕西回民军没有把推翻清朝政权作为目标,却把战争的矛头直指地主阶级和商人集团,从发动起义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对关中各地富商大户的彻底扫荡。
姚德听说华州有回民在白彦虎的带领下起兵造反,而且把富商大户当作打击对象,心里感到了吃力和发愁。华州距离渭南县、朝邑县(因修三门峡水利大坝,撤销了朝邑县建制,剩余部分划归大荔县)都不远,那里有他生意上往来的朋友,在泾阳县城经营当铺、钱庄的严东家就是渭南孝义镇人。
姚德顾不上让人去请严东家,自己亲自跑到北极宫附近的华尔街严家钱庄去报信。姚德的脚刚跨进钱庄的大门,刚好碰见严东家要外出。他说:“严东家,你这是干啥?我有要事告诉你,请先别出去了。”
严东家见姚德神情严肃,语气果断,没好意思多问有啥要事,就把他领进了钱庄后面的二进院客厅。等姚德落座之后,严东家问:“姚东家,有啥要紧事现在可以说了吗?”
姚德说:“我听说华州回民在白彦虎带领下造反了,并且把洗劫富商大户作为首要目标。严家的孝义镇距华州不远,你可要早做安排呀!”
严东家听完姚德的话,神色立即就变了。渭南的孝义镇和朝邑的八女井是人所共知的富商大户聚集地,回民义军把富商大户当作洗劫对象,可能是看上了这些富商大户积攒下的财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回民义军想掠夺财富,富商大户不甘心就此失去家财,一番争斗在所难免。富商大户们就是有再多的看家护院,终究是难以抵挡人数众多回民义军的,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家毁人亡。严东家说:“孝义镇赵、严、柳、詹四大家中,以赵家家财最丰厚,民间流传的‘孝义镇它本是渭南所管,赵老五也算是关中富汉'说的就是赵家。如果姚东家所言属实,孝义镇此番是在劫难逃了。”
姚德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回民义军如进攻孝义镇,赵家难逃此劫,难道严家就能幸免?”
严东家说:“严家和白彦虎素无瓜葛,他如果洗劫赵家,严家肯定在所难免。赵家一门九府,都是富户,他们把经营盐业、布店、典当、茶庄、粮店所获利润全部储存在家中地窖里,回民义军中肯定有人知道。严家虽说生意遍布陕西、四川,但银钱大多在钱庄,并不在家中。”
姚德见严东家心存侥幸,只好说:“咱们虽然是生意上的朋友,但因多年相交,彼此熟知,我才把突发事件及时告知你,何去何从还要严东家自己选择。”
严东家一听这话,就明白姚德误会自己了。他急忙辩解说:“孝义镇虽说是镇,但却没有围墙,四大家修建的宅院咋能抵挡住回民义军的猛攻呀?”
严东家这句话让姚德也感到了心里一颤。孝义镇没有围墙抵挡回民义军,社树村同样没有围墙,回民义军再洗劫渭南、朝邑等县之后,肯定不会放过号称关中白菜心的泾阳、三原和高陵的。如果真到了那一步,自己该咋办?姚德说:“我已把信送到了,但愿孝义镇能躲过劫难。”说完话,姚德转身就走了。
看着姚德匆忙离开的背影,严东家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不知道该咋办。
姚德回到姚家巷总号之后,就把大掌柜王长安叫到了客厅。他说:“陕西回民在华州造反了,咱们得做些防范准备。”
王长安说:“前一阵听说太平军和西捻军进了陕西,咋又出来个陕西回民义军?”
姚德忧愁地说:“不管是太平军、捻军,还是回民义军,都把筹集粮草当作了头等大事。陕西这些年收成不好,朝廷为了剿灭太平军,不断向陕西加粮派款,民众生活艰难,加上此前回民和汉民因宗教信仰不同,就有矛盾,时常起摩擦、闹纠纷,白彦虎起兵造反,肯定不会放过富商大户。我看这样,你先把恒昌堂、惠谦堂两个堂号的流动资金拿出来一部分,我让杨管家和姚武抓紧时间修筑社树村围墙,万一回民义军来洗劫富商大户,咱们也能抵挡一阵子。”
王长安说:“陕甘总督杨岳斌率领清军把太平军、捻军都没办法,现在加上回民义军,情况就越发糟糕了。东家,泾阳县城城池坚固,又有军队驻扎,要不然把社树村里存放的金银财宝全部搬到县城来吧。”
姚德说:“你懂个屁。泾阳、三原从明代初年就是西部贸易中心,经济中心,白彦虎岂能放过这两个县城?自朝廷围剿太平军以来,不断从陕西抽调军队,不要说一个小小的泾阳县成了,就是省城西安也没有多少军队可用,而是依靠泾阳老乡、陕西团练大臣张芾训练的兵勇协助守城。事态如此,我觉得乡下反倒比县城安全。”
王长安很少听到姚德说粗话,能当着他的面说出今天这样的话,肯定有点心急如焚了。他说:“请东家放心,我马上就去办理。”
社树村的围墙刚开始动工,县城就有人传说回民义军首先洗劫了朝邑八鱼井富商大户李家。
姚德听说朝邑八鱼井李家遭到了洗劫,大吃一惊。李家是闻名关中道的富商大户,是清代以来关中盛极一时的名门望族,其祖先从山西洪通县迁到八鱼井到万顺贵东家李怀珍已经是第十三代了,他们主要经营布匹、盐业和粮食,号称走遍天下不吃别人的饭,不住别人的店。李家不但在兰州、上海开设分号,在八鱼井一带就有土地一万亩,租给村内外农户耕种①。可能正因为富名远播,才成了回民义军攻击的对象。姚德也想了解回民义军的具体情况,同时想安慰李怀珍,就一个人前往万顺贵粮号。
到了万顺贵粮号门前,姚德发现粮号打门紧闭,了无人迹,他不想因此转身回去,就上前敲门。时间不长,粮号掌柜李筱康披麻戴孝地打开了大门。
姚德一见李筱康这身装扮,就知道李家发生了大事。他问:“李东家在粮号吗?”
李筱康知道东家李慧珍和姚德素来交好,两个人不但在生意上颇有来往,私下里也是好朋友。他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姚东家到粮号客厅说话。”
姚德跟着李筱康进了粮号打门,李筱康又把大门关上,这才领着姚德望后面走。直到进了二进院客厅,李筱康哭着说:“姚东家,我们东家没啦。”
姚德听完李筱康的话,感到一阵眩晕。前一阵,两个人还在商议如何做好粮食生意的事,这才几天,活生生的一个人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他说:“李掌柜,你把详细情况告诉我,到底是咋回事?”
李筱康随后告诉了姚德一个刚发生不久的惨景:回民义军不久前的一个早上包围了八鱼井,李家的城垣被围。东家李怀珍见回民义军人多势众,连续攻击,就动员家人和看家护院全部上房,用砖块瓦块回击。后来房屋上面的砖块瓦块用完了,李怀珍见回民义军依然攻势如潮,就知道回民义军拼死都要攻破李家城垣。李怀珍无奈,就让家人搬出存在地窖的银块往外砸,义军们见到白花花的银块更加疯狂了,到天快黑时终于攻破了李家城垣。令人想不到的是,回民义军不但抢劫了李家所有能够搜集到的财物,杀光了李家全家老小,就连协助守卫城垣的看家护院、附近民众一个都没放过。临走时,回民义军放火烧了李家宅院,李怀珍也在这次抗击回民义军中丧生了。
姚德听完李筱康这番叙述,浑身起满了鸡皮疙瘩,让他对不寒而栗一词有了新的认识。李怀珍就这样没了,李家十几代人积攒的财富也落入了回民义军之手。让他真正感到震惊的不仅是李怀珍和家人命丧黄泉,而是回民义军不分青红皂白乱杀无辜,把八鱼井变成了一片废墟和焦土。尽管八鱼井李家遭到了惨祸,清军多隆多到陕西围剿回民义军时,还从李家一个地窖内挖出了白银一千余万两②,当然,这是后话。
姚德不知道该用啥话安慰李筱康,他心情沉重地说:“李掌柜多保重。等战乱稍微平息后,回八鱼井好好安葬李东家,并替我给李东家上三炷香。”
李筱康眼含热泪点头答应了。
姚德还没有从失去李怀珍的悲痛情绪中缓过劲,严东家又来到恒昌堂告诉了一个让他更揪心的噩耗。
这天傍晚时分,姚德一个人坐在客厅里发呆,他听见屋外一阵脚步声,抬头一看见王长安领着严东家快走到客厅大门口了。
严东家刚跨进客厅,就哭丧着脸说:“姚东家,孝义镇完了,赵家当家人赵渭南也被回民义军大卸八块扔到渭河里去了。”
姚德虽然和赵渭南打交道不多,但也知道赵家在泾阳设有恒春益和德厚堂两个茶号,垄断了陕西的水烟生产。赵家在泾阳兴办的“一林丰”烟厂是陕西最大的水烟加工制作坊,在全国各地都设有字号,仅在上海五码头就设有五家仓库,还经营着面向南洋的贸易。如今听说赵家东家赵渭南惨死,他预感到回民义军绝非转为钱粮而攻击富商大户,背后肯定还有其它目的。
姚德心里清楚,严东家现在有些后悔了。当初他劝说严东家早作防备,严东家却没把他的话当回事,如今惨剧发生了,再说也就无益了。尽管如此,姚德还是想知道惨祸发生的详情。他说:“赵家当年把从四川赚回来的银子往回运,前头的镖银已经进了大门,后面的镖银还在渭河滩上,挑银子的担子排了八里地,也是关中道上赫赫有名的大财东。赵渭南不会是舍不得钱财惨死的吧?”
严东家满面悲戚地说:“回民义军前几天包围了孝义镇,在家休养的赵渭南听说过李怀珍和八鱼井的惨剧,就组织孝义镇所有壮丁抵抗。姚东家也知道,我们这些汉民平时以种庄稼为生,舞刀弄棒的少,面对几万回民义军突然包围了孝义镇,有的人早就吓破了胆。好在赵渭南从小走南闯北,和劫匪交过手,练就了一身胆量,他就把所有汉民组织起来保护家园。回民义军猛攻孝义镇,赵渭南带领汉民把镇里的石头瓦块都砸完了,形势万分危急时,赵渭南大吼了一声说,快把家里的银子拿出来朝外砸。要钱干啥哩,要命哩。镇里的汉民从赵家搬出五十两一锭的大银锭朝外砸,在孝义镇外扔了白花花一地,回民义军因为争抢银锭减弱了攻势,这才保住了孝义镇没有在当天被攻陷③。第二天,回民义军又开始猛攻孝义镇,赵渭南领人拼死抵抗,但终因人单势孤,没有后援,孝义镇终于被回民义军攻陷。回民义军进了孝义镇之后,把赵、严、柳、詹四家财产全部劫掠,屠杀了敢于抵抗的所有汉民,并把赵渭南大卸八块扔到了渭河里。姚东家,你说赵渭南像舍不得钱财的人吗?”
姚德知道自己刚才说的话有点偏颇,更是对赵渭南舍财抵抗回民义军的亵渎。他说:“从最近接连发生的回民义军攻击富商大户和屠杀普通汉民这种惨绝人寰的手段来看,陕西的回民义军已经不能叫义军了,简直跟杀人狂一样,毫无人性可言。他们不反抗朝廷,不进攻县城,却把富商大户作为攻击目标,实在令人胆寒啊!”
严东家说:“太平军刚起事的时候,就做过‘脱尽凡情顶高天,金砖金屋光焕焕,高天享福极威风,最小最卑尽绸缎,男着龙袍女插花。'这样的宣传,尽管他们也攻城略地,但也没有陕西回民义军这样凶残。再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姚德说:“陕甘总督正在率军围剿太平军、捻军,回民义军在关中道上大肆杀戮,血流成河,这种局势朝廷肯定不会听之任之的。唉,‘存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你我都是商民,也没能力组织更多的人抵抗回民义军,只能祈求老天爷保佑了。”
严东家说:“除非朝廷出手镇压,否则陕西民众不知道将有多少人惨遭毒手啊!”
过了一阵,泾阳县城就流传起了回民义军进攻临潼县城的消息。据说陕甘总督派陕西团练大臣张芾前往临潼劝降回民义军,没料到却遭人陷害,张芾被回民义军严刑拷打了七天七夜后,被砍下了头颅示众。回民义军没能攻陷临潼县城,随后集结了20万众向西包围了西安城,并围困西安城长达半年之久。后来又有人说,回民义军在围攻西安城的时候,有一部分回民义军包围了西安城西北的六村堡,村民凭借坚固的堡墙拼死抵抗,砸完了石头砖块之后,用开水向攻击村堡的回民义军迎头浇泼,这才使六村堡免遭蹂躏。
整天在提心吊胆、担惊受怕中过日子,终于盼来了朝廷派来援兵,解了西安之围,回民义军撤向了甘肃、宁夏。李筱康、严东家回到家乡收拾完残局,回到泾阳后向姚德说起家中的悲惨状况,免不了又是一番长吁短叹。
姚德等人以为回民义军从此离开了陕西,关中道上虽说死了几十万汉民,但终究盼来了太平的日子。但这是善良人的梦想,也是普通人的愿望。这个世界上,仅靠梦想和愿望,是难以生存的。事实上,这些梦想和愿望很快就被现实击破得七零八碎。
同治五年(1867)年春天,姚德听说陕甘回民义军卷土重返陕西,就预感到大事不妙了。时间不长,回民义军血洗了盩厔、鄠县、兴平(现陕西省兴平市)等地,兵锋直指泾阳、三原、高陵、富平等关中腹地。
姚德不敢怠慢,赶紧让掌柜王长安疏散恒昌堂、惠谦堂大部分伙计,只留下少数自愿保护商号的伙计看护商号。安排完县城的事情,姚德骑着马就赶回了社树村。
进村之后,姚德发现因为陕西回民义军撤往甘肃、宁夏,原来修建的社树村围墙就停顿了。现在,社树村围墙仅有东面、北面比较完整,西面、南面只有不到三尺高,根本起不到防护作用。
姚德进了自家宅院,马上让护院伙计把管家杨德泰和侄子姚武叫到了自家二进院的客厅。姚德等他们刚走进客厅就说:“大事不好了,回民义军又重返陕西,并且接连攻陷了盩厔、鄠县、兴平三个县城。听说他们下一步准备进攻泾阳、三原等地,咱们得早作准备。”
姚武不以为然地说:“泾阳县城池坚固,还有军队驻守,难道还怕哪些回民义军?”
姚德见姚武不知天高地厚,就教训说:“泾阳县城虽说坚固,但也不是固若金汤。明代末年,李自成的义军就攻陷过泾阳县城,谁敢保证回民义军这次就不能攻陷县城?几年前就疯传回民义军把富商大户作为攻击对象,朝邑八鱼井李家和渭南孝义镇四大户的惨案难道教训不深刻?”
杨德泰知道东家姚德说的这些事,现在听说回民义军又重返陕西了,而且兵锋直指泾阳、三原等地,他心里既担忧又没有主意。他问:“东家,战乱已经开始了,你就说我们该咋办吧。”
姚德说:“从回民义军接连攻陷几座县城来看,泾阳、三原可能在劫难逃。杨管家,姚家在淳化一带有土地,也修建有收地租的庄院,我的意思是由你带着姚家所有家眷和金银细软到淳化去躲避,社树村所有拿不动的家产全部封存,我领着看家护院一起保护社树村。”
姚武听完叔父的安排,觉得没有自己啥事,不甘心地问:“叔父大人,我干啥呀?”
姚德心里清楚他这个侄子肯定会有想法,但考虑到姚武还年轻,以后可能还有大用场。他说:“你也随你的其他叔父、婶娘还有堂兄弟们一起走,村里有我在就行了。”
姚武冷哼了一声说:“叔父这是看不起我姚武。我知道,就是因为我喜欢练武,喜欢结交武林同道,在大家的眼里,我就是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公子,整天就知道练拳习武,撵兔打鸟,没时间打理姚家的商务。但叔父你也知道,回民义军一旦进攻社树村,咱们拿啥来自卫?我是习武之人,而且年轻力壮,你让我带着叔父和婶娘、弟妹们到淳化避难,你一个已过不惑之年的人领着看家护院保卫家园,这事如果传出去,你让侄子今后还咋混?”
姚德清楚姚武的秉性,但他是五福堂的单传,如果真出现了意外,自己如何向守寡的堂嫂交待。他说:“论上战场拼体力,我年龄固然大了一些,但我还有姚炎、姚蒸、姚秦汉可以传承家业。如果你出现不测,五福堂就会因此消亡。贤侄,不是叔父不想让你守护家园,实在是于情于理我都不能这样安排呀!”
姚武说:“叔父,哪老的守护家园,小的出去避难就合乎情理了?叔父是姚氏宗族的族长,绝对不能留下。我知道朝邑八鱼井和渭南孝义镇发生的惨剧,叔父留下是把生的希望给了我等姚家子孙,把死的将来留给了自己。如果我答应去淳化避难,就会遭世人唾骂,让武林同道一辈子都会不屑一顾,永远难翻身。”
姚德听出了姚武的决心,知道他再劝说也没用。他说:“既然你决心已定,我也不好强求。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面对生死抉择,你能选择留下,也不愧是我姚家的好男儿。现在就让把愿意离开的伙计们疏散,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隐藏起来,尤其要把林则徐林大人写给姚家的那副对联刻成了长匾保存好。对愿意离开的伙计,发些遣散费。不愿离开的伙计,就由姚武统一指挥。从现在起,就要时刻关注回民义军的动向,发现军情,及时向我汇报。”
杨德泰说:“遣散伙计和发给遣散费的事简单,我去办理。我啰嗦一句,姚东家最好还是离开社树村吧。刚才姚武也说了,东家是姚氏家族的主心骨、掌舵人,绝对不能让你出现不测。”
姚武接着说:“叔父,如果你相信侄儿,你就随其他叔父、婶娘和弟妹们一起去淳化避难吧。这里多你一个人不多,少你一个人不少,但姚氏宗亲不能没有你。”
姚德见管家杨德泰劝自己离开社树村,又见姚武决心留下保护家园,同时也让自己离开。他说:“关中有句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如今形势危急,你们却都劝我离开社树村,我虽说不放心,但为了姚氏宗族着想,我就暂时躲避一下。姚武,我心里清楚让你留下带着看家护院保护家园,无异于以卵击石,很可能还有性命之忧。我提醒你,千万不能蛮干,保命要紧,其它的都是咸毬蛋。”
姚武偷着笑了一下说:“请叔父放心,我知道该咋做。”
杨德泰在劝说姚家宗亲撤离避难时,遇到了姚秦汉死缠烂磨地要求留下来,他说想和堂兄姚武一起保卫社树村。杨德泰见好话说尽丝毫没有作用,只好说:“少爷要留下我作不了主,除非老爷答应才行。”
姚秦汉一听他想留下来,还要他父亲答应,心里顿时有点发怵。自他懂事起,父亲就对他寄予厚望,在他刚满五岁时,就让他进入私塾读书,奇怪的是,姚秦汉对读四书五经兴趣不大,却对经商极感兴趣。他曾缠着总账房套取生意经时,被姚德看见并受到了训斥,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继续阅读经商方面的书籍。最后姚德无奈,只好任他满足自己的喜好。现在听管家用父亲是否答应作借口,他本来想打退堂鼓,但一想到刚才说的硬气话,随口就说:“那咱们就一起去见我父亲,让他当面表态。”
杨德泰没料到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十几岁的孩子,现在变成了犟怂,就借坡下驴说:“如果老爷答应你留下,我绝对不会勉强你跟我走。”
姚秦汉说:“那就一切全由我父亲决断。”
姚德在安排完亲属撤离后,正准备骑马离开,无意间瞥见杨德泰领着姚秦汉走了过来。姚德惊奇地问:“秦汉,你咋还没走?”
姚秦汉说:“我想留下来和姚武哥一起保卫社树村。”
姚德听完这话,气得大声呵斥说:“你一个屁大一点的孩子,知道啥叫残酷吗?你姚武哥常年习武,我都不放心,你一个没见过阵仗的孩子,看见那种血腥场面就会腿发软,浑身打哆嗦,还能上阵杀敌?快别说了,跟着杨管家一起撤离吧。”
姚秦汉丝毫没受父亲言语的影响,他毅然坚持着要留下来。他说:“我留下来不就见识了战场的血腥了吗?”
姚德从来没见儿子这样当面跟自己犟嘴,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说:“当年虽说林则徐林大人给你起名叫姚秦汉,但你远没到有本事应对战争的年龄。战场上刀剑无情,生死就在一瞬间,你的身板能应对?平时连杀鸡都闭着眼睛,现在让你去杀人,你有哪个胆量吗?”
姚秦汉听完父亲这番训斥,心里虽然觉得委屈,但也确实没办法让父亲答应自己留下来了。他说:“连自己的家园都不能保护,真是枉为男子汉了。”
姚德苦笑着说:“要想证明自己是男子汉,以后还有机会。你就赶紧走吧,省得我操心。”
杨德泰见姚德已经明确表态不让姚秦汉留下来,就拉着姚秦汉上了早就准备好的轿车,离开了社树村。
当年三月上旬,回民义军进攻泾阳县城南关,把粮店掌柜杨光林枭首示众,所有粮食被充作军粮。次日攻陷了县城东门、西门。入城后,又抢劫了富户郭旭光全部家产,焚烧了泾阳县衙,劫掠了所有商户资产,整个县城内枕尸籍骸,垒叠如山,侥幸逃出来的人说,满镇生灵,一朝骈死,血流成渠,尸堆入邸,泾阳县城毁于一旦④。尤其让人震惊的是,回民义军找到了陕西团练大臣张芾在泾阳的老家,把一家80余口部分男女老幼全部屠杀,张家因此绝户。
攻陷县城之后,回民义军兵分两路,一路向西进攻县城西部的社树村、王桥镇、桥底镇,一路向东北围攻三原县城。
回民义军在围攻三原县城时碰到了硬茬子。三原盐商胡家当年和社树姚家一起在四川开发自贡盐场,积累了丰厚家产,胡家德厚堂东家胡坪自幼崇文尚武,不忍见家财被回民义军劫掠,更不愿三原县城民众罹难。他在听说陕甘回民义军重返陕西后,就拿出六万两白银招募壮丁守卫县城,并从小路到富平县募集壮丁援助三原城防,誓死保卫县城东关富商大户聚集区,就连胡坪的母亲也拿出了五万两个人的私房钱奖励官军和招募的壮丁。
回民义军在进攻宾阳桥时,被胡坪指挥的壮丁打得落花流水,死伤惨重。义军首领没想到他们用了二天时间就攻陷了泾阳县城,却在三原县城跟前吃了大亏,于是调整部署,疯狂进攻。
因宾阳桥首战告捷,胡坪嘉奖参战勇士白银3000两,更激发了守城勇士的斗志和信心。胡坪站在东门城墙上,看着如潮水一般蜂拥上前的义军士兵,丝毫没有胆怯,他鼓励大家说:“大家都是血肉之躯,没有人会刀枪不入。不要被他们人多势众、气焰嚣张吓得尿裤子。咱们凭着高大坚固的城墙,沉着应战,一定能像宾阳桥之战一样,打得他们屁滚尿流。”⑤在胡坪的指挥下,三原县城东关始终未被回民义军攻陷。遗憾的是,三原温纯的后人在回民义军攻进县城北门后,全家遇难十余口,房屋被焚毁,家产被洗劫⑥。
姚武听说县城被攻陷后的惨闻后,心想仅凭社树村自愿留下来的壮丁根本无法阻挡回民义军的强势攻击,他对众人说:“回民义军现在攻城势如破竹,县城尸骨如山,血流成河。大家现在走,还能保全性命,留下来肯定会死于战乱。社树村是我姚家宗祠所在地,我应该拼死一战,大家就不必舍命陪我了。”
姚家的看家护院们,平时就喜欢和姚武在一起舞刀弄枪,交流练武心得,相处得就像朋友一样,丝毫没有尊卑之分。此刻,他们知道回民义军有一路已经向社树、王桥方向开进,社树村眼看就要遭受战祸,他们也不愿意袖手旁观,只顾自己逃命。习武之人的粗狂和豪爽,让他们很快达成了共识,众人七嘴八舌地说,逑大个事,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大家愿意和姚少爷同生共死,一起保卫社树村。
姚武双手抱拳,对大家作揖,随后感激地说:“多谢朋友们在危难之际不舍弃姚武。既然大家有心和姚武一起保卫社树村,那就分头行动,拿上趁手的武器,把守村口。同时多准备些弓箭,火药,石头,瓦块。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能让回民义军不会轻易得手。”
当天中午时分,回民义军包围了社树村。原来修了村墙的北门、东门因为临近泾阳通往王桥、桥底的道路,立即被回民义军围了个水泄不通。姚武站在村墙上,指挥众人一齐放箭,和回民义军战在了一起。顿时,箭矢如雨,惨叫声,呐喊声响彻云霄。回民义军人多势众,潮水般向前攻击,并用弓箭向墙头上射箭,墙上也有人不断中箭惨叫。回民义军一心想拿下社树村,姚武等人一心想阻挡回民义军进村,双方都拼死争战,局势陷入了白热化。
就在姚武指挥众人打退回民义军一波进攻后,在西门、南门防守的几个护院带着刀伤跑过来向姚武禀报说,回民义军见北门、东门进攻受阻,分出了一部分兵力,攻进了西门、南门,现在义军们已经从西门、南门进村了。
姚武知道再坚守北门、东门已经于事无补了,就带着伤员撤回了姚家宗祠,准备凭借宗祠抵抗。众人刚撤到姚家宗祠,回民义军就把姚家宗祠团团围住了。姚武让护院关上宗祠大门,他带着人上了宗祠房顶,准备应对回民义军。
包围了姚家宗祠之后,回民义军留下一部分人继续围攻宗祠,大部分人开始闯进姚家各庄院开始抢劫财物。就在姚武带着护院们凭借房屋和宗祠院墙回击回民义军进攻时,他突然发现祖先姚昂干当年所兴建的九进大院冒出了浓烟。
姚武看见浓烟,就知道大事不妙了。更让他揪心的是,随后叔父姚德的宅院里也燃起了大火。姚武怒火攻心,把叔父姚德叮嘱他保命保命要紧的话忘到了脑后,他大吼一声,跳下房顶,打开宗祠大门,挥舞着大刀就冲进了回民义军的队伍之中。护院们见姚少爷带头冲锋,纷纷从墙头、放上跳了下来,随着姚武一起拼杀。
刀光闪闪,血肉横飞,惨叫声、怒骂声混杂在一起。姚家宗祠外面霎那间就成了短兵相接,你死我活的战场。姚武挥舞着大刀,逢人不是刀劈,就是刀刺,功夫不大,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血人。护院们紧跟在姚武身后,一面保护姚武,一面迎击回民义军的刀枪。一方在拼死往外冲,一方在竭力往回堵,姚家宗祠大门外不断有人倒下。被大刀砍伤或刺中者鬼哭狼嚎,被枪棒击伤者哭爹叫娘。杀红了眼的姚武和护院们不顾身受重伤,一直往前冲,但终因寡不敌众,被回民义军围堵在了姚家宗祠大门口不远处。
半个时辰过后,除了惨叫声,呻吟声,已经没有了格斗的声音。姚武前胸后背都被扎成了血窟窿,握大刀的右手也被砍下掉在了距离尸身不远处。跟随他冲杀的护院们也全都以各种姿态倒在了地上,在他们的周围同样是惨不忍睹的回民义军尸体。地上粘稠的血液就像长蛇一样弯曲向前,最终停止了流动,残肢断腿到处都是,就连天上的太阳也变成了猩红色。社树村残缺不全的村墙没能抵挡住回民义军疯狂的进攻,村里没有离开的人不是战死,就是被屠杀。姚家十几代人精心修建的宅院被焚烧殆尽,只剩下了残砖断瓦,一堆灰烬。
等回民义军撤退后,姚德领着避难的家人回到社树村,只见满目疮痍,姚家各宅院镶金嵌银的装饰被大火焚烧后,在地上留下了不少黄白之物。昔日豪气奢华的姚氏各宅院只剩下了花门楼和姚氏宗祠没有倒塌,其余建筑物全部变成了瓦砾堆。
姚德含泪掩埋了姚武和战死的、被屠杀的所有民众遗体,他悲愤难抑,仰天长叹:这是啥世道呀!咋会发生这样的惨剧!老天爷呀,你再不睁开眼,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类了!
对于关中道发生的浩劫,后来流传的陕甘民谣这样唱道:同治五年三月间,杀气弥漫天。十余万人一朝尽,问谁不心酸。桃含愁兮柳带烟,万里黄流寒。阖邑弟子泪潸潸,染成红杜鹃。清歌一曲信史传,千秋寿名山。碧血洒地骨撑天,哭声达乌兰。


①参见马长寿《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资料调查记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
②参见民国《续修大荔县旧志存稿》,台中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李春源传》。
③参见马长寿《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资料调查记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7页。
④参见李刚、李丹著《天下第一商帮—陕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一版,第272页。
⑤参见马长寿《陕甘回民起义历史资料调查记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23页。
⑥参见《温氏族谱附录》,关中丛书本,第5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篇纪实小说(社树姚家)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