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发表于 2023-11-30 11:59:16

姚崇故里文化的守护者——陈宝禹老人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3-11-30 12:01 编辑


姚崇故里文化的守护者——陈宝禹老人
董建华

我是到张茅乡姚崇故里纪念馆参观时认识陈宝禹老人的。近两年来,几次去那里,在感受贤相文化时,总会见到一位瘦瘦矮小的老人,眉弓高耸,头发花白,默默地为大家服务,开门、摆放椅子、管理视频播放。他总是谦卑地笑着,听讲解时站在角落里,拍照时躲到镜头外,合影时站在最边上。起初,我对这个相貌平平、庄稼人装束、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人并未在意,认为就是负责看护姚崇故里纪念馆的老人而已。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姚崇故里纪念馆创办者——陈宝禹老师,今年已经85岁了。


随着对姚崇故里文化20年来艰难发展过程的了解,我不禁对这位老人刮目相看,而且肃然起敬。陈宝禹老人是保护姚崇故里文化的头号功臣,是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的勇士,是立在战壕里手无寸铁还要战斗的孤胆英雄!瘦弱的身躯中挺着的是铮铮铁骨和满腔豪情,满脸的沧桑遮不住抱负不凡和鸿鹄之志,是一位爱祖国爱家乡、姚崇故里文化的守护者。2021年,陈宝禹老人被评为三门峡市“好乡贤”。


一、以文会友遇知己
假如没有相遇,我只是一粒平凡的尘土,湮没在茫茫人海中。因为有了相遇,一切开始改变,有了责任和担当,有了喜悦和痛苦。


陈宝禹生在张茅,长在张茅,曾任陕县三中(今张茅乡初级中学)、陕县职业高中的校长,退休在家,是一个具有60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


2004年,65岁的陈宝禹无意间结识了专程到张茅乡西崖村来考察的56岁的渑池人大干部姚学谋。对方曾几次来寻找姚崇故里的遗迹,都一无所获,乡人们一问三不知。这次姚学谋再次为寻找唐姚懿墓遗址而来,在一个老婆婆的指点下找到陈宝禹,听到对方来意,陈宝禹喜得一拍大腿,大叫“好哇,跟我走!”


他乐颠颠地带路去看姚懿墓、旌贤寺、姚公祠等原址,他太熟悉这片土地了!幼年时多次听父亲说过西崖村西那个墓叫“宰相坟”,他和小伙伴们经常把那里当做游戏地,骑石兽,坐龟趺,追逐打闹。他们来到310国道边,村南的麦地尽头两根电线杆中间的地方,是“宰相坟”遗址,即姚懿墓原址。


姚学谋说坟的主人其实是唐代宰相姚崇的父亲姚懿。陈宝禹说,西侧紧挨着是看护“宰相坟”的旌贤寺,当地人叫“下寺庙”,过去有院子有房子,唐代以来到民国时期一直有主持、僧人在此,靠种庙地、收地租生活,临近解放寺庙方才破落无人看守。


1983年陇海铁路电气化改线,姚懿墓被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因修310国道,旌贤寺仅剩的三孔窑洞被毁,几通石碑被填入路基之下。在张茅街他们还看到原属于旌贤寺的一处门面房。在张茅乡初级中学一隅,还看到尚存的姚崇故里夯土墙。


跑了一圈后,陈宝禹和姚学谋对视“哈哈”大笑,两人都颇有收获,大有相见恨晚之感。陈宝禹说:“第一次从姚老师这里知道宰相坟主人并非宰相,而是大唐宰相姚崇的父亲姚懿。”


“对!”姚学谋介绍说,据史料记载和考察,姚懿是隋末唐初陕州硖石人,后迁居于洛阳,是唐名相姚崇之父。他年轻时身处乱世,18岁时干过硖石县令,李渊太原起兵渡过黄河后,姚懿去见李渊,投靠唐室,屡建战功,后遭奸人谗言,遭到不公平待遇,一气之下,32岁的他辞官不干,带领全家归隐山林,耕读传家,教读子孙。71岁又应朝廷征召为嶲州都督,73岁殉职边疆,逝世后千里迢迢归葬故里,他的坟墓就在今陕县菜园乡南阳村东,我们每年都去祭祀扫墓。


陈宝禹急急地问道:“那我们村南的姚懿墓又是咋回事?”


姚学谋解释说:“那是姚懿的一座衣冠冢。开元三年十月,姚崇辅佐唐玄宗的第三个年头,国家生机盎然,民富国强,唐玄宗龙心大悦,为感谢姚相,追赠姚相的父亲——已去世50多年的姚懿为吏部尚书,谥号文献公,下令为其重修墓茔,树丰碑一通,建一座旌贤寺,看护墓地。”


“我记得那通高大的碑,不知现在保护得咋样?”陈宝禹追问。


“古碑现移到陕县大营镇刘秀峰。1989年秋,陕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建碑楼一座,并把原来一并运来的清朝和民国石碑三块嵌在碑楼三面壁上。1989年1月24日,姚懿碑被列为三门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宝禹有些失望,祖辈传说的宰相坟,其人不是宰相,是宰相儿子为其父亲建造的坟茔,宰相坟又是一座衣冠冢。他说:“姚老师千辛万苦找一座衣冠冢,好像没什么意义。”


“太有意义了,姚懿墓对研究姚崇家族很有价值,姚懿碑的碑文内容和书法艺术特别有价值。”姚学谋两眼放光,紧紧握住陈宝禹的手,“我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姚懿衣冠冢的原址,特别是认识了深谙此事的领路人——陈老师你啊!”姚学谋接下来的一句话,让陈宝禹惊呆了,“我正在考察张茅是否是大唐贤相姚崇的故里?”


“姚崇的故里?老家?”


“史书记载过,可如今无人来证实这件事,我要做的就是这个!”


陈宝禹从姚学谋目光中看到的是坚定执著与矢志不移,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让陈宝禹坚信姚学谋正在做一件大事。紧接着姚学谋讲起了姚崇的“十事要说”和灭蝗的故事,陈宝禹被故事深深吸引。一千多年过去了,姚崇故里的人们几乎淡忘了曾经出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宰相,只有他的后裔,才真的在意这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转眼到了2006年,张茅中学50周年校庆时,姚学谋给陈宝禹和张茅中学带来一份厚重的礼物——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他的研究专著《大唐贤相姚崇》,共20本。


陈宝禹看到这本书才知道,姚学谋的《大唐贤相姚崇》已在全国唐史学界引起轰动,二十世纪研究姚崇仅有约10多篇学术论文,而姚学谋的专著洋洋洒洒35万字,涵盖姚崇幼年到逝世人生的各个阶段。曾经担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教授的马驰先生评价此书,“姚著(《大唐贤相姚崇》)则突破了以往的研究局限,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前人的缺憾……姚著是关于姚崇研究的最为厚重的学术著作。”


姚学谋经过多方考察后,写出一篇论文《陕县张茅姚崇故里考》,结论是喜人的:三门峡市陕县张茅乡西崖村是姚崇的出生地,得到唐史学界和全国姚姓宗亲的一致认可。


2006年5月,河南省当时发行量很大的《大河报》“厚重河南”栏目首席记者姚伟,在陈宝禹先生的引导下,到张茅姚崇故里采访姚懿、姚崇遗迹,很快在“厚重河南”栏目上推出《开创盛唐之‘国务总理’》系列:《万安山安息大唐“救时宰相”》、《算命先生改变姚崇命运?》、《历经风暴智对大唐危局》、《政治改革开启盛唐之门》、《智者人生:个人、家庭、国事诸事妥帖》等5篇文章,每天1篇几乎占有一个版面,连续5天,在社会上引起很大轰动,犹如一颗重型炮弹,刮起了一阵“姚崇热”东风。


2007年11月,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首次会议在郑州召开,河南省原政协副主席姚如学、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教授马驰、河南省地方志协会副会长杨静琦、三门峡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健等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姚氏后人80多人参加了会议。陈宝禹和崔九龄受邀出席了会议。当主持人介绍说“这是来自姚崇故里的陈宝禹、崔九龄先生”时,会场掌声雷动。陈宝禹此时突然感到了责任和使命,他看得很清楚,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成立是借了姚崇的东风,姚崇是国家级历史名人,研究会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姚崇文化,作为守候在姚崇故里的人,他感觉自己责任重大,更清楚自己责无旁贷。


姚崇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被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誉为唐代四大贤相之一,被伟人毛泽东赞扬为“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不但有丰功伟绩而史册留名,而且遗留下“担当奋斗、勤政务实、廉洁节俭、改革创新”的姚崇精神。陈宝禹自豪地说:“参加会议我收获满满,我非常激动,也非常感动,感动不如行动!既然我们西崖村出了贤相,这是村子的光荣。姚崇出生在西崖村,这里是他的根,先要把姚崇宣传好,把纪念碑树起来!”原本就深爱家乡西崖村的他,因为这块不平凡的土地是大唐贤相姚崇的出生地,而更加呵护和热爱这块土地。


二、负重前行播火人
独立、强大,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肩负的使命与责任,让我们变得更加优秀。


从郑州开会回来坐在火车上,陈宝禹和崔九龄就商量着回去后怎么宣传姚崇。1936年出生的崔九龄,比陈宝禹大三岁,也是张茅人,曾经在张茅中学教书多年,单薄瘦高的个子,总爱戴一顶遮阳帽,他从陕县政协秘书长的位置退下来。二人在教育上干了40年,可谓桃李满天下,到了家后先召集自己的学生,满腔热情地发出号召:“都来关注姚崇,干不了大事干小事!”“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他们逢人就讲姚崇,陈宝禹来到村委会,来到乡政府大院,来到集上,滔滔不绝地游说,可是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听完他的演说,人们瞪着眼睛听他说,一副似是而非的样子,还有的人不等他说完,就说:“陈老师,去你地里打坷垃(土块)吧!”


他不气馁,又想出一个办法,用剪报和大字报的形式宣传,他把大河报上介绍姚崇的文章贴到纸板上,把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首次会议的信息写成大字报固定在展板上,逢张茅街集就摆在最热闹的地方,无论寒冬还是盛夏,一月月的坚持,一年年的不间断。张茅集市远近闻名,吸引着方圆几十里的乡人做生意和采买,链接着城乡之间经济交流,姚崇的名字经乡人们口口相传中成为家喻户晓。


被历史尘埃湮没的姚崇,在三门峡有了知名度,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这颗诞生在三门峡大地上的明星,如今光灿灿地高挂在故里的上空。此时,陈宝禹、崔九龄和姚学谋审时度势提出把姚崇故里遗址、姚懿墓遗址、旌贤寺遗址和姚公祠申报为陕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崔九龄说:“姚崇是我们张茅的骄傲,是我们的荣耀,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就这样,陈宝禹、崔九龄和姚学谋达成了共识,成了弘扬姚崇故里文化的知己。


三人相约,一块来到陕县文物局长曹铁刚的办公室,曹铁刚看着头发花白的陈宝禹、崔九龄,风趣地对说:“你们早退休了,还敢揽这个事?”


“我有后台!”陈宝禹坚定地回答,说得大家一愣,他手一指,“姚学谋,是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众人大笑。


陈宝禹不顾年老体弱,夜以继日地查找与姚崇故里文化相关的线索。收集资料,一次次的前往有关部门例行手续,忙起来甚至顾不上吃饭睡觉。


几个月后,姚崇故里遗址、姚懿墓遗址、旌贤寺遗址和姚公祠申报“陕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得成功。


好消息传来,陈宝禹不再是平日的低调谦让,他念叨起自己的口头禅来,“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兴奋得手舞足蹈!同年,陈宝禹荣获陕县文物管理局颁发的“文物保护先进个人”称号。


陈宝禹又琢磨起关于姚崇的下一步事情,谦恭低调的他骨子里有个拗劲,认准的事就要干好,不需要别人催,更不要他人监督。他曾暗地里笑侃自己是个“永动机”,“突突突突”转个不停。


“下一步该干什么呢?”


他脑子飞快地转着,转瞬就有了主意。“立碑,为姚崇故里立碑!”


天刚蒙蒙亮,陈宝禹快步来到村头,310国道上汽车来往,他沿着国道走着看着,琢磨着碑应该立在最醒目最恰当的位置。


接下来的几天,他来来回回走了几趟,终于定下来位置,就在进入张茅街的三角地带,西侧是国道,东侧是张茅街。


陈宝禹和崔九龄商量后,拿出关于筹建姚崇故里遗址碑的意见,并画出张茅文物古迹分布图。然后召集相关人员开会,分工行动。曾经的学生、三门峡市招生办副主任刘雷霆和市检察院批捕处长高兴国两人负责筹款。刘雷霆先去郑州找《河南工人日报》副主编李霞、郑州市五一劳动模范张爱红等学生,得到积极响应,筹款之事初步有好的开端。


消息传开,村里开始有闲话怪话了,陈宝禹所在的陈家店村民组有200多口人,绝大部分是陈姓,并没有1户姚姓;后崖村1000多口人,也没有一户姚姓。有人说:“陈老师吃饱了没事干,咋想起给姚家立碑,我看吃撑了。”“哼,姓陈的给姓姚的立碑,神经蛋!”


陈宝禹装作没听到,照样每天忙忙碌碌做着自己的事。


重修姚崇故里碑的提议,得到了三门峡市和陕县文物部门的赞同,作为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的姚学谋也积极行动,筹措了2000元送过来,短短两个月共筹得善款17000元。


姚崇故里的题词原准备请市领导书写,未果。姚学谋打电话请河南省原政协副主席姚如学先生书写。陈宝禹,这位瘦弱的老人,身上发出的能量让人目眩,在姚崇故里申报文物单位和立碑活动中,他不仅出谋划策,主动请缨,而且想在前,干在前,这个自称“永动机”的老人,做出来的事情永远超出别人的想象和预期。甚至姚崇故里遗址碑落成典礼会场都是他在布置准备,找司仪,做条幅,买胸花,找锣鼓队,召集乡邻,样样都是他亲力亲为。


2010年4月17日,北京、广东、福建、江西、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各地的文史学者和姚姓宗亲,来到三门峡参加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第三次会议。作为姚崇故里立碑的功臣——陈宝禹在会上提交了《弘扬姚崇文化,传承姚崇精神》论文。


翌日,阳光灿烂,春意盎然。310国道边西崖村村头扎起来了红拱门,铺上了红地毯,巨幅对联“张茅古镇再现新姿,贤相故里重光山河”高高悬挂。一时间彩旗飞舞,锣鼓震天,各路专家学者齐聚,为姚崇故里遗址、旌贤寺遗址、姚公祠遗址等四块碑举行落成典礼。


为姚崇故里立碑,一时成为三门峡文化界的一件大事,轰动了全城,更轰动了全国姚姓家族。文物保护单位批了,碑树起来了,子女劝老父亲,该歇歇了。


可他的内心,又在琢磨下一步的事,游人看到醒目的姚崇故里碑,必定会走进村来看,让游人看些什么呢?如何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姚崇文化呢?


转眼到了2011年,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6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伊川县举行,同时向全国征集的110幅书画作品,成为大会的一大亮点,书画家的作品或如行云流水、笔走龙蛇,或是水墨丹青、栩栩如生。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60周年书画展,在伊川县展出后,又在渑池展出,最后在三门峡展出。


这时,筹办姚崇故里纪念馆被陈宝禹提上了议事日程。陈宝禹的得意门生刘雷霆、郭金鱼、董振民、沈跃龙、陈建平等人和三门峡老年书画协会的王超群、赵海亮等都参与进来。很快,做成了3块姚崇故里展板,征集了90余幅书画作品及部分碑刻实物资料。三门峡市书协主席张高山和副主席王百敦等书法家分别书写作品。


2012年3月10日,姚崇故里纪念馆举行开馆仪式,胜友如云。三门峡市政协副主席姚龙说:“姚崇故里纪念馆的建成,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教育青少年一代学习先贤成为国家建设栋梁之才,有利于姚姓宗亲寻根问祖回故里创业。”


陈宝禹警示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姚崇在我们陕县张茅留下的文物古迹已经消失在历史的荒烟蔓草之间,有的被人为的破坏了。如何才能将他们更好的传递给后人?”“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历史,各个时代的人有各个时代的任务,现在,历史的接力棒已传到我们这一代的手中了。”


姚崇故里纪念馆成了“青少年教育基地”,时任张茅中学校长的郭金鱼说:“我们把姚崇‘请’进了校园,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在孩子们成长的最好时期认识和感知姚崇,是学校教育的大好事。”


身为姚崇故里纪念馆创办人陈宝禹成了管理员和解说员。


2012年4月6日,中纪委研究室副局级检查员、国家监察部监察专员邵景均到三门峡宣讲授课,慕名参观了姚崇故里纪念馆,尽管当时展馆比较简陋,但邵景均还是怀着崇敬之心,为这位唐代大政治家写下了“以德治国,以智理政”的题词,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理论家为姚崇做出的恰如其分的评论。


2012年,陈宝禹荣获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颁发的“特殊贡献奖”。


2017年5月,由三门峡市纪委、陕县纪委和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联合制作的《藩篱》(大唐贤相姚崇家风家训)在中纪委网站播放。2017年5月,由刘云编剧、陕州区蒲剧团演出的大型历史剧《姚崇辞官》,获得河南省戏剧大赛多项文华大奖。


陈宝禹老人成为保护姚崇故里文化的领头羊,他的敢想敢干激励着热爱传统文化和姚姓家族的人们,每当受到赞誉,他总是谦虚地说:“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为家乡办点实事。”


三、山重水复疑无路
责任不是一种甜美的字眼,而是具有岩石般的冷峻!姚崇的名字在三门峡广为流传,姚崇故里碑成为张茅乡的文化符号,你以为大功告成了吗?否。与此同时,陈宝禹又在做另一件事。张茅位于崤函古道北路,是洛阳至长安必经之路,商贾云集,留下许多文物古迹,陈宝禹老人对此特别留意,走村串巷、田间地头寻找历史文化遗迹,碰见古碑就收藏,看见农家的古物就动员保护好或者献出来,姚崇故里纪念馆碑廊成了一些文化遗产的集中地。


2010年5月,他在保护、收集古镇文物中,在张茅乡后崖村东、陇海铁路道北,意外发现了明朝著名理学家王以悟撰写的《陕州张茅镇巽峰祷祠记》碑刻,对研究姚崇故里历史名人王以悟及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晃几年过去了,不时有游人来到张茅中学里的姚崇故里纪念馆参观。学校因教学原因,把姚崇故里纪念馆两次搬迁,最后搬到一间房间内,狭小的空间只能把展品摞放在一起。每次搬迁,细心的陈宝禹都认真地把每件物品登记在册。


姚学谋听取时任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李久昌教授、三门峡虢国博物馆馆长王治国研究员等专家的建议后,经过三年的设计,精心为姚崇故里纪念馆制作了31块《大唐贤相姚崇生平展》版面,比较专业,比较系统。2016年5月,纪念姚崇诞辰1365年学术研讨会在三门峡黄河旅游节期间举办。《大唐贤相姚崇生平展》版面在市群艺馆展出,参加研讨会的中国唐史学会的专家学者参观后,大加赞赏!展出在三门峡市引起轰动。之后,陈宝禹把展板拉到张茅中学、张茅街展出。


展览结束了,这么多为姚崇故里纪念馆制作的展品放到哪里去成了问题,无奈,陈宝禹只好把展板和书画作品暂时堆放在女儿家里。


张茅中学里的姚崇故里纪念馆名存实亡了,新做成的展板没有地方展览,迫在眉睫需要一个展览场地,这成了陈宝禹的一块心病。于是,他跑到村委会和乡政府去游说,希望能说服哪位村干部或乡领导给予支持。


梦想容易,实现不易,坚守更难。


姚崇故里文化之事,既不顶吃,又不顶喝,也不是上级下达的任务和要求。陈宝禹一次次的去找人,一次次地游说,都没有结果。


曾几何时,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有多少人能看明白陈宝禹的所作所为?在忙于脱贫的路上,有谁会看重历史的遗迹?村里传出风凉话,“陈老汉对姚崇事这么上心,脚下抹油一样奔跑,肯定挣了不少钱,这年头谁不为钱?”村民们无法理解,不少人背地说他是疯子、傻子。招白眼,听闲话成为陈宝禹的日常,他明白有些人缺乏文物古迹保护意识,甚至把保护历史遗迹看成发展经济的对立面,只看眼前经济利益,看不见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只知道物质享受,忽略了精神需求,只知道利益,忘记了道义。陈宝禹说:“俗话说得好,‘树欲长高,不与草争’,‘将军有剑,不斩苍蝇’!”他坚持自己所作不动摇,犹如狂风中摇曳的一棵草,坚强地支撑着自己的内心,不被随时飙来的大风刮倒。


一次,某位村干部当着他的面吼道:“陈家人给姚家人立碑,我从来没见过,我都想一脚把碑给蹬了!”


陈宝禹的心在流血,恨愚昧无知,恨鼠目寸光,他清楚地知道,即便有些人看到碑立了,宣传做了,姚崇故里得到认可,表面上他们在附和保护古迹的潮流,内心里他们是不情愿的,小农经济的眼光注定不会有志存高远的胸怀,不愿牺牲一丝一毫的眼前利益。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文明,那它就是一具行尸走肉,随时随地都会成为别人的附庸。一个没有自己独特文明和文化的国家终将失去自己的国家,成为别人的奴隶!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当一个民族失去他的文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进攻这个国家了;一个民族不怕没有坚韧的利器,就怕没有自己的文化和信仰!”


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宝禹老两口身体出了问题,老伴有了高血压、糖尿病,得过一次脑梗,几乎不能行走,一日三餐还得他去做,采买生活品和打扫卫生等家务也全部落在他身上,其实他的身体也不太好,血压高。


一天,儿子拿来一些竹子,栽种在小院里,并砌围起来,自打见到竹子那一刻,陈宝禹老人忽地心头涌动着一阵莫名的感动。这些无意中的竹子,有着翠绿的叶子,挺直的枝干,一直在他心中萦绕,仿佛冥冥之中向他暗示着什么。他不禁想起郑板桥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百年来,人们都会赋予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它四季常青,虚心劲节而朴实无华,似在展示顶天立地的精神,竹子给了他坚持的力量。陈宝禹老人平复着自己的心情,在他最懊恼、最沮丧的时候,精心侍候着那片嫩竹,眼看一年年繁茂起来。院中的竹子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是风骨的象征。“虚心竹有千千节!”心灵的路要靠自己去守候,虔诚的信仰一生不彷徨!


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在村里,陈宝禹成了为姚崇文化游说的孤家寡人,维护姚崇文化的单人独马。他在自家的小书房里,默默地写下“东奔西跑,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踏破脚皮,饿着肚皮,合不上眼皮,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去做事。”“退休不是人生终点,而是人生的又一个驿站,是一个新起点。干自己过去想干而没时间干的事,尽力做自己喜欢的事。通过干实事、办好事,来施展才华,向人们展现另一种晚年生活方式。”


顶天立地不在于身高,而在于责任与担当,使命与职责。在坚持中,陈宝禹踉踉跄跄地走了近二十年!


“我守在张茅,说句实在话,就是寻机会,寻找机会!看到姚崇宣传版面和纪念馆没有着落,让它们睡在仓库和家里,不忍啊,如果这样只怕有一天就要消散了。”


其实陈宝禹的坚持并不容易,快八十岁的人了,原本到了让人照顾的年龄,而今却要照顾病重的妻子。当地的风俗是“男主外,女主内”,做饭和家务由妇女承担,男人下厨做饭会被人笑话和小瞧,但现在他成了里里外外一把手,既要下地干活,又要照顾妻子。他的三个子女,都有自己的工作,大女儿在西安,儿子、小女儿住在城里,儿孙满堂,子女们多次劝他到城里去,是不放心年老的父母。


当看到一年复一年的坚持毫无结果,身边人把他当做笑谈,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不服老不行了。他也绝望过,迷茫过,有时低头自问:“我还能坚持多久?”陈宝禹甚至闪过放弃的念头,也许不够坚强,但是足够倔强,责任在脑子里,拗劲在骨子里。当新的一天开启,他抬头看天边的阳光,就又振作起来,微笑后面隐藏了多少无奈和艰辛,佝偻瘦弱的身躯迸发出青春火花。


最困难的时候,姚崇故里文化知己姚学谋担心老人情绪受挫,隔段时间都要和老人见见面,谈谈心,鼓鼓劲。


后来,为了实现弘扬姚崇文化的光荣使命,成立了姚崇故里志愿者队伍。这支团结在陈宝禹校长周围的队伍,他们的名字是崔九龄、刘雷霆、董振民、刘建庄、陈小敏、潘彩霞、张亚勤、李福堂、刘红英、樊辉、褚书勤等。这支队伍作陈宝禹老人的坚强后盾,坚信坚持下去,通过不懈努力,光明就在前头,目标一定实现。


四、柳暗花明又一村
使命不是通行证,全世界不会因此而为你让路,但你将拥有无穷的力量,足以跨越全世界的障碍!


陈宝禹还是每隔一两天就会到姚崇故里纪念碑、旌贤寺遗址碑前走一走,看一看,擦拭碑上的灰尘,清除周围的杂草、落叶,用身心守护着这片文化家园。岁月荏苒,时光流逝,头发更白,皱纹更深。


2019年2月20日早上10点多,“砰砰砰”传来敲门声,陈宝禹打开院门,看到在乡政府工作的自己教过的学生刘建华领着一位陌生面孔的人,见他看着来人发愣,刘建华说:“这位是刚上任的曹生伟乡长。”


这么多年受的冷遇太多了,为姚崇文化的事,他不停地向村、乡两级领导呼吁,甚至到县上呼吁,见惯了冷面孔,坐惯了冷板凳,不为人待见不说,还被说成是影响社会安定的上访钉子户。


曹乡长说:“我是刚到张茅乡的,来时就见到了立在村头的姚崇故里纪念碑,在乡里听说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的陈老师是保护姚崇故里文化的带头人,今天向你学习和了解更多关于姚崇的事。”


对方关切的目光和热情的话语,让陈宝禹老人心中一热,他上前一把握住曹乡长的手,两眼含泪,颤颤巍巍地说:“宝剑磨了十年,总算找到人了。”


曹乡长又说:“我在考虑,围绕‘一路两人’把姚崇作为振兴发展张茅文化事业的由头。今天你带我去看看姚崇故居遗址和姚崇故里纪念馆的物品吧!”


曹生伟乡长嘴上说的“一路两人”就是途径张茅境内的崤函古道和唐朝和明朝的姚崇和王以悟两位历史名人。


陈宝禹上了曹乡长的车,乌云散了,惆怅没了,此刻他的心欢快地跳着,阳光照在他身上,就像希望之光。


来到张茅中学,打开堆满姚崇故里纪念馆展品的房间,看到版面资料和字画堆放在在地上,落满灰尘,像蜷缩的老人。曹生伟乡长问问这个,又问问哪个,也在思考着什么。


曹生伟乡长是个有文化情结的人,重视历史文化,听着陈宝禹的介绍,他转动着脑筋。很快,姚学谋和曹乡长也见了面,相谈甚欢。约来陈宝禹老人,三人志趣相投,相互娓娓而谈,成为姚崇故里文化的新知己。陈宝禹眼中闪着光,他和姚学谋在生机勃勃的曹乡长身上感受到支持的力量,看到的是尽如所期、壮志凌云。


不到两个月时间,2019年4月20日,张茅乡便民服务中心就被改造为姚崇故里纪念馆,一、二百平方米的面积,又临街,位置好,乡里又投资40多万元增添了布展设备和空调、显示屏及音响。布展时陈宝禹老人监督版面的搬运和安装,自掏腰包支付了搬运费用。陈宝禹老人成了纪念馆的管理员、解说员和志愿者。多年来,陈宝禹老人招待参观者、为纪念馆购置物品、纪念馆几次搬家雇人等等,花了不少钱。他说:“我挣的钱儿子不花,孙子不花,此时不花,更待何时。”他花钱完全是心甘情愿的。


2020年端午节,陕州区一对夫妇从三门峡西站来到张茅想参观纪念馆,陈宝禹正和鲜有机会回家的儿子、孙子一起吃饭,但得知有人来参观后,他立刻放下碗筷,带领游客在姚崇故里文化景点,认真地为他们讲解。


还有一次,陈宝禹正在给身体欠佳的老伴下面条,得知有一队游客来参观,他赶紧赶去纪念馆为大家讲解。送走来人回到家,一锅面条早已焖成一锅烂粥。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曹生伟乡长鼓励群众开办了“姚崇故里饭庄”、“姚崇故里客栈”、“姚崇故里商超”、“姚崇故里电商”,并挂牌经营,一块块儿黑底金字的牌匾悬挂在商店门头,熠熠发光,为张茅街平添许多光彩,它们与张茅街上姚崇廉政文化墙与姚崇故里纪念馆遥相呼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9年12月31日,姚崇故里纪念馆举行新馆开馆庆典,“翰墨陕州”全国姚崇故里纪念馆书画作品收藏展则在陕州地坑院同日举行。开馆仪式上,看到地方各级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书画名家,陈宝禹老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看着眼前的曹生伟乡长,激动地说:“前几任领导都没干的事,你干了,了不起!”


“有陈老师的坚持,才能有今天。”曹生伟说。


2020年1月11日为了宣传姚崇故里,推介姚崇故里,曹生伟乡长和陕州区宣传部沟通,在陕州区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央二台《生财有道栏目》入驻张茅乡拍摄姚崇故里凉粉汤,该片在正月十五期间在中央二台播放,扩大了姚崇纪念馆的影响。


姚崇故里纪念馆搬迁新址后,迎来了大批参观者,上至市、县直单位,下到农村党支部党员和普通群众、小学生,党员们在此过党日活动,搞入党宣誓仪式,交流学习心得,畅谈历史文化。陕州区委巡察办主任科员刘晓参观了纪念馆说:“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陈宝禹老人看到曹生伟乡长站得更高,想得更远,心里无比踏实。曹生伟说:“乡村振兴的灵魂是文化,文化是民族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才有力量。中央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要求自己在姚崇的故里,学习姚崇要落到实际工作中,用姚崇精神干好张茅乡的事。”2021年,为姚崇诞辰1370周年纪念活动,张茅乡利用自家种植的红高粱,与贵州茅台镇合作,开发了“姚崇1370”酒。敢想实干的曹生伟还设想把姚崇作为张茅乡的亮点,计划把张茅街搞成旅游文化一条街,两边店铺彰显统一传统装饰,挂出牌匾和幡子,文化符号满街,还要打造张茅系列农产品,搞电商等等。


新馆面貌一新,已经被中共三门峡市委宣传部和三门峡市社科联命名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被陕州区关工委命名为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吸引省内外3000多人次来参观学习,成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和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陈宝禹挖掘、弘扬姚崇故里文化的精神让很多人感动不已。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多年坚持保护姚崇故里文化?他回答:“看准的事非要干到底不行!家国情怀,国是大家的。不这样做,对不起江东父老。做一个值钱的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人更重要!人的一生中,不只是为了赚多少钱,更多的时候为了心中梦想!一种尊严,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强大、独立、完整。”


重回首,去时年,揽尽风雨苦亦甜。陈宝禹是把弘扬姚崇故里文化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姚崇故里幸有陈宝禹老人,优秀的历史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时间到了2023年,已经85岁的陈宝禹老人依然坚持在张茅姚崇故里,此时的他对姚崇故里文化项目确定了更远大的目标,期盼姚崇故里纪念馆提升改造后迈上一个新台阶;期盼姚崇故里文化苑能成为地方政府支持的重点项目,姚崇故里文化苑这张蓝图能够早日成为现实。他相信新一届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在刘锋书记、薛彦宾乡长带领下大有作为,把姚崇故里文化作为促进本地旅游、拉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他期待着……


作者简介:董建华,三门峡市作协会员,三门峡市评论家协会顾问。主要作品:长篇历史小说《婉儿传》、十三集电视剧剧本《黄河之水手中来》、舞台剧《魏野草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姚崇故里文化的守护者——陈宝禹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