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发表于 2023-12-23 15:14:39

武康姚氏先贤的临终遗言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3-12-23 16:05 编辑

在德清吴兴姚文化研讨会会上发言整理武康姚氏先贤的临终遗言


■杨振华
杨振华:文史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从南北朝到唐朝,武康姚氏家族可谓英才辈出,这些历史人物以其独特的身姿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惊鸿一瞥,如医学家姚僧垣,史学家姚察、姚思廉,政治家姚崇,诗人姚合,等等。叹服他们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之后,我留意到他们的史传里大多记录了临终遗言,虽所处时代不尽相同,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提倡节俭薄葬。


  医学家姚僧垣(499~583),是三国时吴国太常姚信的八世孙。他的父亲姚菩提做过梁朝的高平令,曾长期疾病缠绕,因而留心医药,竟久病成良医,无师自通,精通医术。姚僧垣深得父亲医学精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先后成为梁朝和北周的宫廷太医。史书对他医术的评价甚高,说“僧垣医术高妙,为当世所推。前后效验,不可胜记。声誉既盛,远闻边服”(《周书·姚僧垣传》)。他一直活到隋朝,并得到礼遇,进爵北绛郡公,直到开皇三年(583)去世,享年85岁。


  姚僧垣“遗诫衣白帢入棺,朝服勿敛。灵上唯置香奁,每日设清水而已”(同上),意思是入葬时遗体的头上只戴白帽,身上不穿官服穿平常衣服;灵前只放一个香料空匣子,每天换换清水即可。南北朝时,医家大部分兼有道教徒身份,如葛洪、陶弘景。姚僧垣或许是一个道教徒,深得老子“上善若水”的寓意,灵前清水代表了清凉清净,代表了除尘荡秽,也代表了姚僧垣的为人行医原则,最好的善就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争,始终把自己放得很低,看得很平常。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拒绝一切奢华的表象,追求平淡与平静。


  姚僧垣的儿子姚察(533~606),一生经历了梁、陈、隋三个朝代,分别在三个朝廷供职。他在梁朝做过县令;在陈朝做过秘书监、度支尚书、吏部尚书;在隋朝担任过太子舍人、秘书丞,承袭了父亲北绛郡公爵位。其间,他还领著作,担任修史的工作。


  姚察幼年就受了菩萨戒,是虔诚的佛教徒,不折不扣的素食主义者。自梁朝沦没,父亲沦落北周之后,他就“蔬食布衣,不听音乐”。由于长期素食,营养不良,他身体羸弱消瘦。大业二年(606),姚察在东都洛阳去世,享年74岁。他的临终遗言和他的父亲如出一辙,他说:“吾家世素士,自有常法。吾意敛以法服,并宜用布,土周于身。又恐汝等不忍行此,必不尔,须松板薄棺,才可周身,土周于棺而已。葬日,止粗车,即送厝旧茔北……瞑目之后,不须立灵,置一小床,每日设清水,六斋日设斋食果菜,任家有无,不须别经营也。”(《陈书·姚察传》)


  姚察真是节俭一生,临终前还再三交代要薄葬,一切从简。他告诫后人,姚家世代都是平常的读书人家,自有家法常规,他死后,用布料作法服缠身收殓,直接埋在土里即可;如果不忍心,那只须用松木板的薄棺材,入土为安;入葬那天,用粗车拉到祖坟,千万不要兴师动众。瞑目之后,不必设灵堂灵位,只要一个小木架,每天供一碗清水,每月的六个斋戒日放一些果菜素食,其他都不用考虑。在佛教徒的眼里,清水一碗,同样代表了清净清爽。


  过世那天,姚察还在读一卷佛经,念佛悟禅,他似乎到了解脱的境界,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向西端坐,口念“一切空寂”,脸色如常。姚察就是这样简约地活,安宁地死,节俭地葬。


  姚察的儿子姚思廉(557~637),继承父亲的遗志,修成《梁书》《陈书》两部史书。他深得唐太宗赏识,是太宗朝内的“十八学士”之一。姚思廉81岁去世,唐太宗赐葬昭陵。赐葬皇陵,当然是姚氏家族莫大的荣耀,但肯定要符合皇陵的有关规定,不能太过随意。史书没有写到姚思廉留下什么遗言,但写到了姚思廉的孙子姚璹,官至武周宰相,74岁去世时,也“遗令薄葬”。


  从姚僧垣到姚璹,武康姚氏这一支从江南迁移到北方,家族代代兴旺,但始终倡导节俭持家,对于“死”这样的大事,也杜绝奢侈厚葬。


  武康姚氏在北方还有陕州(今三门峡市陕州区)一支,涌现了姚崇(650~721)和他的曾侄孙姚合(777~843)这样的历史名人。姚崇先后在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担任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开元九年(721),姚崇病逝,终年72岁。在他临终前,给子孙分好家产,并留下了遗言,同样主张薄葬:“吾身亡后,可殓以常服,四时之衣,各一副而已。吾性甚不爱冠衣,必不得将入棺墓,紫衣玉带,足便于身,念尔等勿复违之。”(《旧唐书·姚崇传》)他要求,身后用平常的衣服入殓,那些紫衣玉带的官服,一定不能穿着进棺入墓,希望子孙不要再违背他的遗愿。


  姚崇与姚察不同,他是唐朝的现实主义者,从不迷信宗教。在遗嘱中,他谈古论今,凡有识之士,都主张薄葬,因为“知真魂去身,贵于速朽”。而那些厚葬之家,难免“至令亡者致戮尸暴骸之酷”,为天下人所笑。他认为佛是觉悟,是智慧,不是让人破业倾家。所以,他告诫子孙,如果要做佛事要布施,就用他的旧物,不得随意动用家里的金钱私物,为他祈祷冥福,做违背常理的虚妄无益之事。


  读了几位武康姚氏历史名人的临终遗言,真是让人感慨,一个华丽家族的历代兴盛,离不开代代相传的良好家风。薄葬节俭,其实是顺其自然,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天道的遵循。这是武康姚氏家族家风的一个侧面,其中包含了传统精神的传承密码。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我们更应警惕,杜绝趋竞攀比,倡导节俭,不为物所累,做简单生活的主人。

姚波 发表于 2023-12-23 15:29:2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康姚氏先贤的临终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