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发表于 2023-12-28 12:48:07

明代姚光祚《四书吾学望洋编》的学术特点

明代姚光祚《四书吾学望洋编》的学术特点
郝桂敏 郝继东 郝鑫淼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原载:图书馆学刊 2022年第1期《文献考略》

姚波收集录出,以原文为准


[摘要]《四书吾学望洋编》是明代万历年间苏州姚光祚所著的征引《四书》的文献汇编,唯一存世的版本是日本龙谷大学尊经阁所藏的明万历刻二十卷本。作为海外孤本,该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该书内容虽然庞杂,但修身养性、治国之道是著者重视的两端。对心性义理阐述颇多,明显受明代学术风气的影响。重视阐释“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书引书600余种,大部分是明代及明代前书籍,今多亡佚,因此该书对文献辑佚有重要价值。该研究成果是在校勘全书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也是著作《〈四书吾学望洋编〉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存在不少异体字及错别字,体现了明代刻书不精的特点,在校勘时已一一改正。


[关键词]姚光祚 四书吾学望洋编 学术价值


姚光祚,字胤昌,号凤梧①,苏州长洲县人②,主要生活在明代万历(1573—1620)年间,生卒年不详。《(乾隆)苏州府志》《(道光)苏州府志》《(乾隆)长洲县志》《(民国)吴县志》皆有传。姚光祚被供奉于今江苏苏州五百名贤祠中③。


1姚光祚生平事迹考


姚光祚幼年即十分聪慧,十岁时师从长洲王敬臣④学习《周易》爻画,约束自己,磨练德行①。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考中举人⑤,初选为无为州学正⑥,“嗣补北京国子监诸生,不敢以贿交”①,后迁保定府同知②。曾任保定清军佐郡⑦,在任期间,法度严明,“不一年,而盗息于境,民安于鄙”①。他为官刚正清廉。家人曾在岁除时以两个鸡蛋作为食物,光祚称“民膏也,敬用之”⑧。在他管理郡事时,曾有人献银数百于堂下,姚光祚曰“贮之,以候后官”①,将银两上交公库,作为日后的救荒费用。他为人仁慈豁达,“用刑不忍伤人”⑧。曾在郊外散步时,为一樵夫所伤,官吏欲治樵夫重罪,姚光祚因为其非有意为之,为樵夫向官吏求情,使樵夫得以释放①。生活上清贫朴素。在任时,他的两个儿子曾前来探望,见他衣食皆简朴,回乡时身着布袍,竟连稀粥都喝不上,后卒于官。《吴郡明贤图传赞》赞曰:“刑不伤人,盗风亦息,二卵民膏,未尝轻食。”⑧


清代徐晟的《续明贤小记》评价他:“先生其卓行哉!善道哉!生无赫赫名于时,论次家家多不及公矣。张泌园先生笔记有云:‘袁云江之贞介,姚凤梧之清刚。真一时铮铮者。’文学博亦云,遂论次其遗事。”①


姚光祚在小学和经学注释方面成就显著,著有《广蒙求》三十卷、《明心易解》⑨和《四书吾学望洋编》二十卷。其中《四书吾学望洋编》为鸿篇巨制,文献资料颇为丰富,却长期流落日本,国内无一存本。笔者据日本龙谷大学藏明刻本,对其学术价值进行深入研究。


2《四书吾学望洋编》的体例特点


明万历年间刻本《四书吾学望洋编》(以下简称为《望洋编》)系明人姚光祚编,共计20卷。《望洋编》国内亡佚已久,目前仅见于日本龙谷大学,为海外孤本。


著者按照《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先后顺序,以章节为单元,依次收入不同学者解读《四书》的文献。该书20卷。最前面是8个序言,之后是正文,正文是该书的主体部分。


正文前面8个序言,分别是解经邦的《四书吾学望洋编叙》、张养心的《四书望洋编序》、马德沣的《望洋编小引》、张尊美的《刻姚凤梧望洋编序》、夏嘉遇的《四书吾学望洋编序》、堵天颔的《四书望洋编序》、沈麟详的《四书吾学望洋编引》和张垣的《四书望洋编叙》,体现了明刻本多序的特点。


正文按照《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顺序分4个部分。以原书一个自然章节为单元,在每一章前提名为“某某章”,通常选择原典第一句或能体现该部分中心观点的句子命名,如《大学》中的《大学之道章》、《论语》中的《吾未见好德章》等作为标题,在每句之后征引历代有关文献。对于历代文献,著者并不是简单地搜集,而是体现了著者的思想倾向,文献的顺序编排也往往体现了一定的内在关系。著者重视和强调说明的章节,往往征引资料较为翔实,多从历史和经学等角度对问题进行阐发。而著者认为不太重要的章节,文献资料的搜集也往往简略。


在所引文献的前面,为了避免与文献正文混淆,著者有意将所有文献一一标明出处,著者用方框将文献出处的交代文字围起来,交代文献出处主要有3种形式:①以书名作为出处,有书名全称,如《新唐书》《梁书》《谈经菀》,也有书名简称,如《解醒编》《海蠡编》等。②以人名作为出处:或用“某某云”“某某曰”等形式,如“少湖先生云”“湛甘泉曰”“李见罗曰”等,或直接标记作者姓名,如“徐敬弦”“陈抱冲”等。③以“作者+书名”作为出处,如“道林子《大学义》”“许敬庵《大学述》”等。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即使同一本书,著者标注文献出处的方式也不尽一致,如书中所选“李见罗”的著述,便有“李见罗”“《李见罗集》”“李见罗云”“李见罗先生曰”等多种不同方式。由于该书的文献汇编性质,著者引用所见明代万历年间存在的图书600余部,绝大部分已经亡佚,《四书吾学望洋编》在客观上保存了大量的佚书资料,具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该书征引文献形式有以下3种:作者名、著作名并现,如“道林子:《大学义》”“管东溟:《大学测义》”;仅作者名出现,如“吴因之”“吴季子”;仅著作名出现,如“《玉机一览》”“《原旨》”。


3《四书吾学望洋编》的内容特点


《四书吾学望洋编》是著者收入不同时代的学者解读《四书》的文献汇编,虽无著者自己的原创内容,但收入词条必然经过作者的遴选,故亦能间接反映出作者对于《四书》中某些观点的认同。该书内容虽然庞杂,但是修身养性、治国之道是著者重视的两端。


3.1重视对修身养性的义理阐释


3.1.1注重强调《大学》“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3个要义


著者在《四书吾学望洋编》卷之一《大学之道章》开宗明义,首先提出什么是“大学”之道,引道林子《大学义》:“大学,学之大者也,性分之学,故曰大学。明德,指良心言,良心神明善应,故曰明德。上明字,谓扫除物欲不使昏蔽之也。亲,亲之也,同胞同体痛痒相关之谓。《论语》立人、达人是也。此两句是言性分之学,其大规模如此。⑩”指出了“大学”就是大学问,“明德”就是内心的善,即良心。“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谓扫除物欲不使昏蔽之”,使人心灵中的善性更善,达到“亲民”的目的。


著者意在阐释大学3个要义之间的关系,引甘泉《大学训》:“大学者,学其大者也。物我同体,故曰大。明德得于天之理,民同得此理者,在心为明德,在事为亲民,实非二事,成己成物,皆性之德也。至善者,吾心之天理,即明德亲民之理,体用一原者也。⑩”认为“明德”和“亲民”是一事,在心为明德,在事为亲民。引阳明先生《传习录》:“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⑩”说明“明德”即是仁。又用杨复所先生语补充:“大人之学,明明德必极其明,亲民必极其亲,然后为止于至善。⑩”辨析了大学要义3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次第。


书中论及了“明明德”的重要意义。著者引许敬庵《大学述》中语:“由吾身而及家国天下,未有出于明明德者也。⑩”书中论及如何“修身”达到“明明德”,引用《宋史》吕希哲为崇政殿说书语:“劝道君主以修身为本,修身应以正心诚意为主。其言曰:‘意诚心正,则身修而天下化,若身不能修,虽左右之人且不能谕,况天下乎!’⑩”认为修身先要诚心。又引《素琴集》中语:“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⑩”又引《谈经菀》文清公云:“观《大学》经致知格物连诚意说,则格物先欲格身心之理而后诚意之功可施。⑩”认为要先正心,之后达到诚意,进一步达到“明明德”。


书中也论述了达到“至善”境界的办法,引李见罗先生《大学》中语:“一经首尾只是教人止至善。止善之法,只是教以修身为本。修外无善,本外无止。⑩”认为修身才能逐渐达到“至善”。这里探讨的还是通过修身“明德”以达到“至善”。同时指出了“止善”的关键在于“知”,引用一庵《语录》:“知即是明德之明。知最活,惟凝于德则为真知,若逐于物则为识解,故能知止则意纔定。⑩”也进一步探讨了为什么要“知止”,引《念庵文集》:“至善言其体也,虚而能通,何善如之。知止则自定静安虑,复其虚而通者,是谓能得。⑩”


书中对于“大学”的3个要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诸多论述都做了大量引用,这说明著者重视《大学》一书,对于《大学》要义的理解是深刻的,著者深深懂得修身是基础,“亲民”是实践“明明德”的落脚点,而“止于至善”是君子修养和政治实践的最高目标,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3.1.2重视对“天命”的阐释


在《四书吾学望洋编》卷之二《中庸》之《天命之谓性章》,著者用大量篇幅阐释了“天命之谓性”的话题。引湛甘泉先生语:“此章关涉最大,盖发明人与天地万物通为一体之意。……性者与心俱生,其文从心从生,乃是心之生理也⑪”,著者进一步解释什么是“天命”。引张太史《臆说》中语:“天命之谓性,即维天之命,天无是将恐裂,造化毁矣⑪”,认为天命造就了万事万物之性,又引《朱子语类》中语:“率性之谓道,只是随性去皆是道⑪”,提出了率性即是道的命题。


对于如何率性修道,引《谈经菀》阳明语:“圣人率性而行即是道。圣人以下未能率性于道,未免有过不及,故须修道,修道则贤智者不得而过,愚不肖者不得而不及,都要寻着这个道,则道便是个教人能修道,然后能不违于道,以复其性之本体,则是亦圣人率性之道矣。⑪”著者认为,圣人率性就是道,一般的人修道至少不违道,以致几乎达到天性本体。对于如何修道,著者认为修道必须戒惧持敬,引王阳明语:“戒惧之念无时可息,若戒惧之心稍有不存,不是昏瞶便已流入恶念”⑪,又引中玄《问辨录》:“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学者必须戒慎恐惧,含养性源,至纯至粹,则其喜怒哀乐未发,只是一理中涵更无邪滓,方可谓中,中则无不和矣。⑪”说明了戒慎恐惧,含养性源,才能达到中和、至性的境界,无邪僻之心。


著者在本章最后认为,知“天命”而至“性”,就是达到了“中和”的最高境界。引湛甘泉云:“和为天下达道,言天下古今皆同此路,更无别路。何以无别路?以无别道、以无别性、以无别命故也。⑪”又引徐匡岳语:“或问:‘中和之于位育也,奚若?’曰:‘总之只喜怒哀乐,四者小而亲爱贱恶,大而庆赏刑威之类皆是物也。此等处喘息呼吸,便与天地万物相关,若发皆中节,是有多少调燮处。故在家家齐,在国国治,在天下天下平。天地位,万物育,实理实事,毫发不爽,盖我之性命原与天地万物一体,君子从性命上立根,直是宇宙在手的消息。’⑪”


3.1.3注重对仁德含义的探讨


《四书吾学望洋编》卷之十《论语》之《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章》,重点探讨了仁德这一话题。春秋时期,齐桓公杀了与其争位的兄弟公子纠,管仲和召忽都是他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而管仲归附齐桓公。子路对于这件事情问孔子,管仲是不是不够仁德?孔子说:“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这就是管仲的仁德。”在孔子看来,仁德不是狭隘的忠孝,为众多百姓谋福利也是仁德。著者围绕这个话题,引用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了诸家不同学说和观点,以供后人学习和参考。


著者引《说苑》中语:“孔子曰:‘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召忽者,人臣之材也,不死则三军之虏也,死之则名闻天下。夫何为不死哉?管子者,天下之佐,诸侯之相也,死之则不免为沟中之瘠,不死则功复用于天下,夫何为死之哉?⑫”认为召忽的死和管仲的生都理所应当,各得其所。又引《大全》中语:“仲虽纠之傅,然非纠之臣,乃齐之臣也。桓公当立,则桓乃吾君所当事也,但仲之罪乃在不能谏纠之争,而反辅纠以争耳。⑫”辨析管仲所作所为是否合理,认为管仲为齐桓公相,无可厚非,而帮助子纠与桓公争位则是不应该的。又引《淮海近语》中云:“子路谓管仲为未仁,指其心也。夫子称管仲如其仁,许其功也。‘如’字最妙,言其功,亦如仁人之功也。于不泯其功之内,而又微见其非真仁人之功之意。⑫”这段话对子路和孔子关于管仲“仁德”与否的评价最为妥帖,孔子未必认为管仲内心仁德,孔子说管仲仁德是指他的功业而言,所以加“如”字。


3.1.4着重阐释有关心性义理问题


《四书吾学望洋编》卷之十五《孟子》之《夫子加齐之卿相章》,也是著者较为重视、讨论较多的部分。


首先,著者从公孙丑问孟子出任齐国卿相而孟子不动心开始,对孟子“不动心”进行了分析。引涵泉先生语:“丑此问尽有见,心者功业之本,做大功业皆从心出。孟子不动心,全是平生学力已到,掀揭事功只索随手应去。⑬”著者又继续解释“不动心”。引《龙溪语录》中云:“千古圣人之学,只是个不动心。学者只是学个不动心,舍不动心之外无学也。然不动心之道有:有自得而不动者,有强制而不动者。差若毫厘,其谬乃至千里。此古今学术大界头处,不可以不辩也。⑬”又引程子曰语:“心未定者,不热而烦,不寒而栗,无所恶而怒,无所悦而喜,无所取而起。君子莫大于正气,欲正其气,莫若正其志,志既正则虽热不烦,虽寒不栗,无所怒,无所喜,无所取。去就犹是,死生犹是,夫是之谓不动心。⑬”可见不动心是一种平和的心境,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态,不动心是内心存在正气的表现。


其次,著者分析了孟子不动心与告子不动心的区别,引《朱子语类》中语:“告子既不务知言,亦不务养气,但只硬把定中间个心,要他不动。孟子则是能知言,又能养气,自然心不动。二者恰如行军,知言则其先锋,知虚识实者;心恰如主帅,气则卒徒也。孟子则前有引导,后有推助,自然无恐惧纷扰,而有以自胜。告子则前后无引助,只恁孤立硬做去,所以与孟子不动心异也。⑬”又引《海蠡编》中语:“欲辩孟子、告子之得失者,无他,辩诸心之得不得耳。告子便是缚枝叶而求树之不生,孟子正所谓根下着力者也。义即是心,求得于心便是集义。⑬”


既然“义”在“内心”,不动心就须集义。对于如何集义,著者阐释颇多。例引《原旨》中语:“集义最难,如何谓之集?今人筑堤捍水,谓之集。致货交易,亦谓之集。言其逐一凑合,非一顿可成也。如何谓之袭?兵家掩人不备,谓之袭。服制美饰于外,亦谓之袭。言其专事掩取,不由中出也。生者如苗生之生,得气而自滋也,取者如取来携得之取,举手而可得也。孟子此等处字义,是下得精切。⑬”又引《南轩文集》中语,说明集义才能养气:“浩然之气工夫正在集义,当于慊馁处验之。集义以敬为主,勿忘、勿助长是乃敬之道也。⑬”又引涵泉语:“此气根于心,得之于天。故须顺天机之自然,正忘助皆非顺其自然也,不免于气有损,故学须以自然为宗,以无私为主。⑬”说明了养气不可不做,也不可操之过急,要顺其自然的道理。


3.1.5重视讨论善良本性的保持方法


《望洋编》卷之十九《孟子》之《牛山之木尝美章》,关于人的善良本性的保持,论述颇详。


著者认为要保持人之善良的本性,就要远离人欲,引《理解》:“山木郊于大国,便有牛羊、斧斤之害,为其近于人也。吾性最清明,最光洁,最完好,不可近于人欲。只为那耳濡目染,日亲日暱于污浊之中而不自觉,所以本体受伤,虽有滋息之夜,气尚不能保,为此故耳。故山木受伤,以其近于大国也。欲使吾性不伤者,可不远于人欲耶?⑭”又引何承天语:“立人之道,取诸仁义,恻隐为仁心之表,羞恶为义心之端。牛山之木,剪性于䥸斧;恬漠之想,汨虑于利害。诚宜滋其萌蘖,援其善心。⑭”


著者认为影响人的善心的,是外物,引《缀言》中语:“山曰性,人曰情,山无情,人有情也。故山之斧斤牛羊自外至,心之斧斤牛羊自外生。⑭”而外物多为人欲,如何抵制外物、操守本心?著者引少湖先师语:“人要持守得此心安妥,须是常时提醒。若持守未得安妥,譬如行路之人虽投宿庐舍,终非己有,投舍虽屡,出舍亦易。若持守得安妥,如人在家,更何用寻舍?⑭”


3.2重视治国之道的义理阐释


3.2.1重视阐释“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在《四书吾学望洋编》卷之一《大学》之《所谓平天下章》,著者首先解释了“平天下”的内涵,引中玄《问辩录》云:“天下之乱皆起于人心之不平,人心平则天下自治,故不言治而言平也。⑩”对于如何治国,引《道古录》云:“《大学》言平天下,不曰天下当如何平,当如何使民兴孝,如何使民兴弟,如何使民不倍,而但曰老老长长恤孤焉。是欲平天下者,唯在一人之身能孝弟慈而已。一唯修身为本,即平天下而可知也。如治国不曰国当如何去治,如何去事君,如何去事长,如何去使众,而但曰孝弟慈焉。是欲治国者唯在一人之身能孝弟慈而已,一唯修身为本即治国而可知也。⑩”认为治国必须以修身为先为要。又引《新唐书》中语补充:“圣人治天下有道,曰要在孝弟而已。父父也,子子也,兄兄也,弟弟也,推而之国,国而之天下,建一善而天下从。⑩”


书中对“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首先论“絜矩之道”,引《说林合旨》云:“絜矩全是个仁,盖矩在心而度之于人,则为仁政,非两事也。……这仁人不过是能絜矩。⑩”其次重视“散财聚民”,引《旧唐书》云:“人为邦本,财实聚人。夺其财,则人心自离。无其人,则国本何恃?⑩”重视“任用贤人”,如引《大学测义》云:“用休休之臣,则能生而亦能散,故民聚。用聚敛之臣,则能聚而不能生,故民散。后言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正谓理财之系于用人也。⑩”重视“生财节俭”,引《荀子》云:“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无他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⑩”最后论述“以利为义”原则,引《旧唐书》云:“天下一家,何非君土?中外财赋,皆陛下府库也。⑩”引《汉诂纂》注:“国家利义不利财,盗臣损财耳,聚敛之臣乃损义。⑩”表现出为上者、为官者不与民争利的思想。


3.2.2深入阐释治国之道


著者首先分析了《孟子·滕文公问为国章》的篇章结构,引《谈经菀》:“通章总就民事详论为国之道。前段重制产,制产在行助法,而申庠序学校之教。后段重正经界,正经界在分田制禄,而别君子小人之分。⑮”之后围绕孟子的重农思想进行阐释,引《玉海》中语:“治生于敬畏。为国者每念稼穑之劳,后妃不忘织紝之事,则心之不存者寡矣。周公告成王见于《诗》,有若《七月》,皆言农桑之候也。见于《书》,有若《无逸》,欲其知稼穑之艰难也。⑮”又对“有恒产者有恒心”进行解释,引邓定宇语:“人之有恒心者,有所顾忌,检束是有所不为,失其恒心则无所检,故无所检则无不为矣。⑮”进一步解释了民有恒产的重要性。


著者还对孟子提出的教民思想进行了详细阐释,例如引吴因之先生语:“夏承唐虞揖逊之后,欲与天下相安于礼让之内,则亦教之六德六行而已,故曰校。殷当革命之后,欲销天下干戈之习,则亦教之习射观德而已,故曰序。周道尊尊而亲亲,欲与天下共游于尊亲之化,则亦教之养老尚齿而已,故曰庠。⑮”最后对孟子如何分封井田制的思想进行了阐释,引《路史》语:“井田之义,居则为邻,出则为伍,垦其地可以足食,联其民可以足兵,辨其疆理可以习军礼,治其沟洫可以修阻固。”⑮又引《原旨》语:“《孟子》言‘乡田同井’,相助恤之,意若为井田之善而发。其实《周官》‘九两繋邦国之民’,君师治教朋友、宗族、长幼、乡党、比闾、车徒、兵马之类,无乎不寓以此良法美意联属其民,至于死徙相安,此人心所以固结不解也,比《管子》作内政专于富强其国者,异矣。”⑮


总之,修身养性、治国之道是著者重视的两端。修身养性是基础和前提,提醒读者(包括统治者)重视和学会治国之道是目的。修身养性要通过不断学习、修养和实践才能达成。著者所重视和弘扬的儒家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明代刻印书籍之不精细,加之作者姚光祚本人又非一代大学者,故书中错漏之处颇多。该书不仅异体字较多,而且文字刻写也存在偏旁错误,校勘时已一一改正。书中收入的一些内容出于至今已亡佚的书籍,仅靠此书得以流传至今,因此该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注释:
①(清)徐晟:《续明贤小记》,收在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影印《涵芬楼秘籍》第七集中。以下凡引此书皆为此本,不再标注版本。
②(明)冯惟敏纂修、王国祯续修、王政熙续纂:《(万历)保定府志》卷八,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以下凡引此书皆为此本,不再标注版本。
③曹允源:《(民国)吴县志》卷三十四,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1933年,第5-7页。原文作“五百名贤祠在沧浪亭西,清道光八年,巡抚陶澍创建,咸丰十年毁。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重建,祀……姚郡丞光祚……”。以下凡引此书皆为此本,不再标注版本。
④曹允源:《(民国)吴县志》卷三十四,第10页。原文作“王仁孝先生祠在护龙街关帝庙右,祀明国子博士王敬臣。明崇祯十四年,知府陈师泰,郡人陈仁锡创建,以高弟诸贤配。……附从祀弟子姓名:伍袁萃圣起,湖广参议,姚光祚凤梧,保定府同知,姚光胄世昌,湖州府同知……”。
⑤(清)李光祚:《(乾隆)长洲县志》卷二十,乾隆十八年刻本,1753年。
⑥(清)常廷璧:《(乾隆)无为州志》卷十一,合肥古旧书店影印本,1960年,第24页。《(乾隆)苏州府志》、《(道光)苏州府志》、《(乾隆)长洲县志》和《(民国)吴县志》都记载姚光祚任曾“无为教谕”。《明会要》中记载:“明初置儒学提举司,洪武二年十月辛卯,诏天下府州县皆立学。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各一。”而《明会典》记载“庐州府领州二县六”,无为州即为其一,故此处采《(乾隆)无为州志》之说。
⑦(清)徐晟:《续明贤小记》,第18页。关于“保定清军佐郡”,《明会要》卷四十一(职官十三),第723页有记载:“明初,改诸路为府,……计天下府凡一百五十有九。其同知、通判、推官分掌清军、巡捕、管粮、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等事,无定员。”《历代职官表》卷五十四(知州知县等官),第32页记载:“明不设州刺史,而州附于府,置知州、同知判官等员,里不及三十而无属县者裁同知判官,或由事添设,无定员,其属吏目一人。知州掌教养州民之事,凡诸州务,上视府下视县,以月计上府,岁计上省,以三岁之计上吏部。同知,清军匠或兼巡捕;判官,督粮、官马、捕盗、治农、管河,分职任事而领于知州;吏目典出纳文移,或分领州事。诸所属衙门如府者,职亦如之。”
⑧(清)顾沅:《吴郡明贤图传赞》卷十一,道光七年长洲顾氏家刻本,1827年。以下凡引此书皆为此本,不再标注版本。
⑨(清)宋如林:《(道光)苏州府志》卷一百二十四,道光四年刻本,1824年,第8页,记载“广蒙求三十七卷,明心易解,吴姚光祚”。(清)李铭皖:《(光绪)苏州府志》卷一百三十七,光绪九年刻本,1883年,第9页,记载“姚光祚,广蒙求三十卷,采遗书目,前志作三十七卷,疑误;明心易解”。曹允源:《(民国)吴县志》卷五十七,第9页,记载“姚光祚,广蒙求三十卷,采遗书目,道光府志作三十七卷,疑误;明心易解”。此处采后两说。
⑩姚光祚:《四书吾学望洋编》卷一,日本龙谷大学藏,明刻本。以下凡引此书皆为此本,不再标注版本。
⑪姚光祚:《四书吾学望洋编》卷二。
⑫姚光祚:《四书吾学望洋编》卷十。
⑬姚光祚:《四书吾学望洋编》卷十五。
⑭姚光祚:《四书吾学望洋编》卷十九。
⑮姚光祚:《四书吾学望洋编》卷十六。


参考文献:
(明)姚光祚.四书吾学望洋编.日本龙谷大学尊经阁文库藏,明万历刻本,二十卷.
(清)孙毓修.涵芬楼秘籍第七集—续明贤小记.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十四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25年.
(明)冯惟敏纂修,王国祯续修,王政熙续纂.万历保定府志.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1933年.
(清)李光祚.长洲县志.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乾隆十八年刻本,1753年.
(清)常廷璧.乾隆无为州志.合肥古旧书店影印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1960年.
(清)龙文彬.明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明)申时行等修.万历朝重修本明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清)纪昀等撰.历代职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顾沅.吴郡明贤图传赞.天津图书馆藏/道光七年长洲顾氏家刻本,1827年.
(清)宋如林.苏州府志.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道光四年刻本,1824年.
(清)李铭皖.苏州府志.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光绪九年刻本,1883年.
郝桂敏女,1966年生。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的教学,《诗经》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
郝继东男,1970年生。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汉语、古代文献学的教学,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
郝鑫淼女,1996年生。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文献学。
(收稿日期:2021-05-29)


姚波 发表于 2023-12-28 12:51:4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代姚光祚《四书吾学望洋编》的学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