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发表于 2014-3-12 20:20:57

蝉翼乌金别样鲜——姚华先生颖拓艺术简述

蝉翼乌金别样鲜——姚华先生颖拓艺术简述
2012-7-14 21:40:28    贵州都市报   文/袁海   

http://www.gzrenwen.com/Skin/Rwgz2/pd20110611002.jpg
    古人习书,或学碑,或学帖。为求研习的资料,以纸覆碑,用墨椎打,拓得石上文字,是为椎柘。或将纸覆原帖上,对着光将帖上文字用双钩法钩成空心字,填墨于字中,称为响拓,传世之《兰亭序》即为唐人双钩响拓而得。两种方法皆须忠实原作,同时又有对碑与帖以广其用的功能。二者之外,另有“颖拓”,“是姚茫父独创的一种介于书画之间的传拓艺术”。
    颖拓,也称笔拓。不同于椎拓与响拓,必须有较强的书法与绘画功力,方可从事颖拓。姚华题颖拓《汉·满君颂·任恭碑》说:“作书数十年,仅得其似,作画亦不如人意,然不欲弃去,乃兼而有之以为颖拓,是书是画,无能名之矣。”颖拓是“对古刻临而拓之”,“视原本扩大或缩小,亦可随意”。响拓是“墨填廓内”,椎柘是“墨填廓外”,而颖拓则无须椎打,“对本临摹,墨填廓外”,可见是融合了椎拓与响拓之法,却又另辟蹊径,别开生面。姚华先生戊申(1908年),从日本留学归国后的第二年,创作了人生的第一件颖拓———《埃及五千年古刻》纨扇。此后至1925年,邵伯纲过访弗堂,还为邵作《天统三年造像》颖拓。可知他的颖拓作品当不在少数。
    文博专家刘锦类比姚华颖拓与传统椎拓,响拓的区别,指出如次几点:一、颖拓不须如拓碑那样椎打,是直接从真本临写,容易保存神韵。二、响拓为双钩匡廓,填墨于文字匡廓内,成为帖之复本,对先秦古物(如青铜器)则无能为力。颖拓则无论文字,器物皆可表现,且可颖拓鼎彝全形,更可补绘花卉,与绘画相映成趣。三、颖拓可放大缩小,形式则立轴、长卷、册页、扇面……无不可,与书画形式相同,而椎拓,响拓必然受客观实体限制,不能脱离所拓对象而变化。四、响拓填墨于文字匡廓之内,字外空白。颖拓填墨于匡廓外,着力表现墨底的微妙变化,金石文字的沧桑感是无法用响拓双钩完成的,颖拓能很好地表现。五、颖拓可表现青铜器全形,还可一纸颖拓多种器形,表现器物位置的前后重叠关系。椎拓则无法做到。
    书画强调笔墨,姚华先生的颖拓艺术同样强调笔墨,他说:“文章书画皆须从空处着眼,颖拓轮廓是书,笔墨皆在框子外,所谓空处着力是也。”认为“以画法作颖拓,木石皆堪入用。”其《满君颂》“用米家山写法而兼用元人古柏点,万叶齐攒……略加浅墨濡毫取润。”《任恭碑》则“纯用渴笔,以见变化”。可见颖拓的填墨,并不拘泥于原作,不追求表面形似。更有不对照原本而填墨的。他在《秦·泰山残刻》跋中说:“留观数日,双钩一本而归之,少暇则以墨按钩填出”。即为例证。甚至填墨时用团絮代笔,尤画中以指代笔,都是一种创造中的迁想妙得。
    颖拓艺术是姚茫父先生留给后人的一笔极宝贵的书画方面的别样财富,当下即使学书画的人们也有许多不知颖拓者为何,我们有理由有责任推广并宣传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使之发扬光大。颖拓的美感生动而且富有韵味,陈恒安先生在见到《张墨女墓志》残本的颖拓作品后,发自内心,写下了“赏遍群碑态万千,眼中此豸最娟娟……何妨摹写莲花寺,”的《鹧鸪天》词句,以为褒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蝉翼乌金别样鲜——姚华先生颖拓艺术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