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发表于 2014-6-12 14:48:00

三访姚老——姚奠中先生教我学书

张薪生  二00八年九月五日的早晨七时,我已乘早班列车来到了太原并州路110号——新华社山西分社的大门口。我是来给记者彭洋送一件书作来的,感谢他及时把我的“迎接奥运,弘扬国学”的四体百米书法长卷的新闻推向互联网报道(同时齐权、田强、杨文忠等也给推向中广网),并相继被20余家官方网站转载,受到广泛关注。
  办完此事后,一看早晨九点不到,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真是一个好日子,又是在去山西大学的路程上,走!拜访姚老去,完成多年的夙愿。
  于是我就上了870路公交车,过了七、八个站,来到山大宿舍大门。路过学术交流中心大楼,往左一拐就是姚老的宿舍楼,因为我是冒昧而来,心中忐忑不定。一按门铃,家里有人。我进去以后,便向他的家人(大概是他儿子)说明来意:想让姚老过目或批点一下我写的小楷《古文观止》名篇万言三十八页。姚老的家里非常温馨静谧,我的说话声也尽量放的低低的,动作也尽量显得缓缓的。你想,姚老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国学大师,资历颇深,造诣颇高,年近百岁,是随便能见得上的吗?尤其咱是一个无名小辈,交往不深,谈何容易,我怀揣不安的心情等待人家的回答:“现在父亲年龄很高,没有安排,一般不随便会客,今天你来了,只允许三、两分钟。”我连声说:“行、行”。等了一会,家人就陪同姚老从里屋徐徐走了出来,姚老高大的身躯,红润的面貌,银白的头发,真是不同凡人。我趋步向前赶紧来到姚老跟前,紧紧握住姚老的手,也不知该说什么为好。姚老说:“坐、坐、快坐下”。我急忙掏出我的小楷本子,递到姚老面前,给姚老打开前页,只见姚老仔细观看,沉思片刻后说:“好、好,路子很正,不容易,现在写字的人很多,写小楷的少之又少。”他继续一页一页地看,并说:“你印刷出版吧!写“老子”五千言,完全可以。”我又担心他看得累了,赶紧翻到最后几页。随着我拿出我的《留言簿》,想让姚老给我在上面签个名就行了,谁知他接过本子,我随即从上衣口袋掏出中性笔递给姚老,只见他不假思索,欣然命笔,嗖嗖写道:“当前写字的人不少,而能写小楷的不多,张薪生同志的小楷很有工夫,是写字的正路。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希望抽暇写《老子》。如果能选善本,连注释都写,就可作为流行读物,嘉惠后学。姚奠中.2008.9.4。字字珠玉,谆谆教诲,溢于言表,我捧着本子,心中激动不已。一边是国内屈指可数,博大精深的国学大家、书法大家、山西文化界泰斗,一边是只会抄书的无名小卒,姚老以九五高龄之巨擘,挥笔指出一位小辈的学习方向,奖褒后进,长者之风,倍加亲切。
  随后,我觉得已经有十来分钟了,不敢再劳累他老人家了,而姚老仍然端坐沙发,目视着我。我连忙说:“姚老,太谢谢您啦,您休息吧!”我便扶起姚老,九五高龄,步履稳健,我望着姚老伟岸的背影,心中甚是高兴和崇拜。姚老的健康长寿,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说来这次拜访姚老,已经是第三回了。
  记得第一回是二00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已经是下午五点半了,我和摄影师耿太运相跟着,从张颔老的家找到了姚老的电话号码,便登上公交来到了山大正门。嚇!的确是大学,好大的校园。我们边问边找,总算一下子就顺利地找到姚老的家。冬日的黄昏,黑的很早,本来姚老已不接见客人了,但一听是从张颔老家来的人,破例会见了我们,我赶快把我的《楷书千字文》递给姚老,姚老是那么认真的阅看,真是令人感动不已。并且一边说:“好、好,路子很正。”这时耿太运按动快门,给我和姚老拍下一个难得的镜头。随后,赶快结束坐谈,生怕再给姚老添什么麻烦。
  第二回是二00七年的夏天。这一年我费功写了几十通小楷《朱子家训》,挑了一份好的我就去姚老家。那也是一个早晨,我怕惊动姚老,就从窗户上递给了他的家人,请转交给姚老斧正。那一年我的《古文观止名篇万言小楷》还没有写好。直到2008年的正月初二我才完成,复印了十份。因此,才有九月五日第三回拜访姚老,请姚老批改我的小楷之快事。
  早在一九八五年“改革开放,文化复兴”时我就对姚老心存仰慕之心。记得他说过:要想学好古典文学,必须把《古文观止》中的35篇,读得滚瓜烂熟。当时,我就购买了不同版本的《古文观止》。惜杂务太多,静不下心来读书。直到一九九八年以后,工作清闲,我才下决心“恶补”:补楷书,补读书,补写书,补藏书,一补就是十年。这才印出了《千字文》四百;写成了小楷万言;完成了《迎奥运百米长卷》。并熟背了《古文观止》名篇22篇,外加四篇,计二十六篇共10547字。四大“工程”,甘苦自知。
  我是一九六四年介休中学鼎盛时的初中生,那时我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生奖,是班内学习委员、语文科代表和俄语科代表。本来目标是上大学,惜动乱岁月,穷困生活,梦想破碎。但我的古典文学之爱好始终未停。尤其下决心学字,一日未辍,四十多年,真不知写了多少字。后来知道了姚老是山西古典文学权威,心中好像有了一盏灯,时刻向往着。现在我的《楷书千字文》和《小楷古文观止万言》已被山大的著名老教授、书法大家、国学大家姚老充分肯定和认可,我觉得我已进入了心仪大学,但远远没有毕业。大学是什么,大学就是学而时习之,社会就是大学,人生就是大学,天天学习就是大学。而汉字又是大学之首,国学之首。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终生去学,方得皮毛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008年9月6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访姚老——姚奠中先生教我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