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姚波

桐城派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5
  • 签到天数: 312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09: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题,即因袭旧说的多,创新不足;泛泛评论的多,深度不足;个案研究的多,宏观综论不足;关注文论的多,涉猎面不足。一句话,全面考察、综合分析的少。“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桐城派的全面批判,特别是一度盛行的“左”倾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禁锢着人们的思维,以至影响对桐城派的公正评价和创造性研究。比如,在当今学界,对桐城派的政治倾向和社会作用持否定态度的仍有不少。黄保真的《中国文学理论史》认为桐城派古文是“为清王朝鼓吹休明的文学”,其文论是“以清廷的统治思想为依据,以清廷的文化政策为准绳”的。○36敏泽所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在论及桐城派时,认为桐城派“从他的创始人方苞起,都是和封建统治者一个鼻孔出气,以维护封建反动统治为己任的”,“这就是桐城派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37王献永坚持认为“桐城文派一开始,便深深地植根于清王朝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渊源中,它与当时作为政治核心的清政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十分自觉地服务于封建政治。桐城文派在以后的发展、演变中,不仅自始至终保持着这一特点,而且愈到后来愈发显得突出。他们公然坚持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儒家道统为指导思想,以桐城文统为工具,忠心地服务于中国封建社会末代的统治。……其思想、政治倾向,显然是封闭、保守、落后甚至是反动的”。○38宣奉华认为,桐城文论“是封建文化力求占据即将失去的历史舞台在理论上的挣扎”,“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没落的时代必然会出现的文化思想的逆潮流的一个实例”,“‘义法’之论,‘音节’之说,尽管在个别地方有精辟、独到之见,但在总体上是不可取的。”○39以上观点出现于思想解放的新时期,虽自圆其说,但其对桐城派缺乏历史的科学的全面的把握和认知,则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充分说明了进一步宣传、研究桐城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未来的桐城派研究要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继续弘扬实事求是、埋头苦读、严谨治学的精神,克服主观、浮躁作风,付出艰苦的努力,求得桐城派文论思想及其价值的真谛。
        第一,在详尽占有材料和广泛了解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选定新的研究视角,找准新的研究切入点,运用新的分析方法,在研究成果上力求有新的突破。
        一要突破传统的研究范围。从侧重于文论研究向全面研究转变,将桐城派与清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联系起来进行整体研究,以便全面评价桐城派的历史地位,探寻桐城派的发展规律,将其置于深广的历史背景下给予准确定位。
        二要突破传统的研究对象。不但要对桐城派大家名作进行深入研究,也要对处于次要地位的作家、对一些桐城派后学的作品甚至名家们的非名篇予以足够的重视。虽然这些作家在桐城派中的地位或许并不显赫,但在宣传桐城派文学主张,整理桐城派作家作品,扩大桐城派影响方面起过积极作用,有的还在发展地域文化,培养文学后进上有较大贡献。研究桐城派,自然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否则桐城派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面貌就不完整,形象就不丰满,特征就不明显。
        三是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要把桐城派研究从以人论文、就文评文的感性层面提升到以文为本、全面考察的理性层面,特别是要注意把桐城派的名家与同时期或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获得新的认识和体会。提倡借鉴和运用哲学、美学、文艺心理学、人才学、历史地理学、比较文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将桐城派置于由现代化、国际化、网络化交互作用所构建的学术平台上,进行科学研究。
        第二,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推动学术交流和合作。
        桐城派是一个前后相续、不断发展、带有规律性的独特文化现象,要实现对它的本质认知,既要有微观的细致辨析,也要有宏观的深刻认识;既要有对桐城派多角度的综合分析,也要有对社会历史长时段的冷静思考。这就需要研究者有广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创新的才能,能察前人之得失,发一己之新见。百年来的桐城派研究之所以能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主要在于有一批像钱仲联、姜书阁、王气中、王树民、魏际昌、吴孟复、任访秋那样融贯今古、学识超卓的领衔者。世易时移,桐城派研究领域年轻人才缺乏的现象也已显现,成为制约桐城派研究向前推进的重要因素。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应花大力气培养一支由博古通今的学术大家领头,德才兼备的中年骨干担纲,品学兼优的青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5
  • 签到天数: 312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09: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才俊助阵的桐城派研究队伍。一是要成立具有全国影响、级别较高的桐城派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建立稳固的学术阵地,广泛联络分散在各地的桐城派研究人才,进行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以提高桐城派研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研究人才。建议安徽省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河南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大、华南师大等高校的桐城派研究专家有目的地培养有志于桐城派研究的研究生,以改善桐城派研究队伍的人才结构,为桐城派研究的持续发展打下人才基础。三是积极申报并组织一批有影响、有创意、高品位、高质量的桐城派研究项目,开展学术攻关,打造拳头产品,形成品牌效应,占领学术高地,从而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改变过去那种壁垒森严、各自为阵的封闭局面,以项目建设带动人才的尽快成长。
        第三,协力推进桐城派研究的学科化建设。
        桐城派是一块极富研究价值和学术吸引力的园地,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开展,学科化建设将是一个切实而极富诱惑力和挑战性的奋斗目标。应当说,桐城派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其有着足够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研究桐城派,对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会起到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说,桐城派研究发展到今天,已具备了建立一个“中国古代文学”下的子学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现在要着手建立桐城派研究的学科规范即学科制度。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系统整理桐城派作家的作品,尽可能全面的归集桐城派研究资料,尤其要搜集发掘清代史书、传记、文学总集、未刻稿本、抄本、碑铭、书信、报刊、家谱、类书、丛书、辑佚书、年谱、学案、目录、笔记中的桐城派研究第一手资料,形成完备的桐城派研究专题目录,以基本文献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桐城派研究的纵深发展。要对桐城派研究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开展以桐城派研究为对象的理论探讨,科学地界定桐城派研究的内涵、性质、特征、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力争形成桐城派研究的逻辑体系和理论框架,使之向具有边缘性质和横向综合性的独立子学科的目标迈进。
        总之,只要我们不懈努力,21世纪的桐城派研究必将拥有美好而广阔的前景。

    ○1《中国文化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甲辰年自述诗》,转引自李妙根编《刘师培论学论政?附录》,复旦大学出版社,1980年。
    ○3刊于《国粹学报》第26期。
    ○4刊于《国粹学报》第49期
    ○5《?书》第十二篇《清儒》,1904年日本东京翔鸾社初版。
    ○6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
    ○7《周作人回忆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8王文濡:《明清八大家文钞序》,《南社》第十六集。
    ○9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2卷6号。
    ○10陈独秀:《答胡适之(文学革命)》,《新青年》3卷3号。
    ○11《新青年》2卷6号。
    ○12傅斯年:《文学革新申义》,《新青年》4卷1号。
    ○13魏际昌:《桐城古文学派小史?后记》,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
    ○14吴孟复:《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序》,黄山书社,1989年。
    ○15王气中:《桐城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安徽历史学报》1957年创刊号。
    ○16李鸿翱:《桐城派在社会主义社会有无作用》,《光明日报》1961年5月7日、14日。
    ○17刘季高:《评〈桐城派在社会主义社会有无作用〉》,《安徽大学学报》1961年第1期。
    ○18舒芜:《〈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绪论?春觉斋论文〉点校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19蒋国保:《对桐城派的三点认识》,汤奇学:《桐城派的经世致用与“中体西用”论》,周中明:《呼吁重新评价桐城派》,钱念孙:《桐城派的逆向研究》,均见《安徽史学》1995年第2期。
    ○20贺钰:《戴名世及其思想的初步考察》,1959第4、5期合刊。
    ○21王泽浦:《桐城派发生及其衰亡的社会原因》,《天津日报》1962年4月20日。
    ○22吴孟复:《试论桐城派的艺术特点》,《江淮论坛》1980年第5期。
    ○23许总:《论戴名世及其在桐城派中的地位》,《江淮论坛》1984年第2期。
    ○24马厚文:《桐城文派源流考》,《艺谭》1981年第1期。
    ○25王凯符:《桐城派简论》,《文学遗产》1982年第3期。
    ○26潘忠荣主编:《桐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
    ○27林岗:《“姚门四弟子”考》,《文学遗产》1985年第2期。
    ○28黄霖:《论姚门四杰》,《江淮论坛》1985年第2期。
    ○29王杏根:《论梅曾亮的散文》,《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丛刊第2 辑;王镇远:《论梅曾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5
  • 签到天数: 312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09: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主张及其散文创作》,《江海学刊》1987年第4期。
    ○30徐文博:《方东树古文理论刍议》,见《桐城派研究论文选》,黄山书社,1986年。
    ○31戚其章:《姚莹的海防思想与海国研究》,王生怀:《论姚莹抗英保台思想及其实践》,分别刊于《安徽史学》1994年第1期,2002年第2期。
    ○32周颂喜:《曾国藩与古文理论评述》,《求索》1985年第2期。
    ○33关爱和:《桐城派的中兴、改造和复归》,《文学遗产》1985年第3期。
    ○34陈平原:《桐城文章流变》,《文史知识》1996年第6期。
    ○35关爱和:《后期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江淮论坛》1986年第3期。
    ○36黄保真等:《中国文学理论史》第4册第253、254页,北京出版社,1987年。
    ○37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下),第941、94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38王献永:《桐城文派》第10、128页,中华书局,1992年。
    ○39宣奉华:《论桐城派文人的历史悲剧》,《阜阳师院学报》1986年第2期。
           作者::江小角,研究馆员.      方宁胜,副编审.
            本问获得安徽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原文载<<安徽史学>>2004年第六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转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11 03:48 , Processed in 0.0996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