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正题永丰渠。有了它,就能将盐池东南诸水引向黄河,不再为害潞盐生产。说话间100年过去了,永丰渠也成了百岁老人,老态毕现,已经没有能力再保护盐池了。朝代更替,此时也已不复为北魏拓跋氏的天下了,坐江山的是杨家皇帝了。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刚收拾起魏晋以来数百年间天下四分五裂、动乱不安的烂摊子,不得不来点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在整顿经济时对潞盐同样实行了开放免税政策,并加强了对潞盐的管理,“盐池,置总监、副监、丞等员,管东西南北等四监,亦各置副监及丞”。盐池管理机构的规模之大超过了以前任何一朝。另外,隋王朝还干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开挖了姚暹渠。不过,这已经是杨家二代皇帝隋炀帝杨广的功劳了。
一提到杨广这位仁兄,后世人就会大摇其头,因为人们都知道他未当皇帝时是浪子,当了皇帝后是暴君,弑父杀兄,荒淫无度。不过,也别忘了,他也干过两件大事,其客观产生的益处现在看来也应记上一笔:一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富庶的关东和江南地区,命宇文恺负责营建东都洛阳,起工200多万人,花一年多时间,建成周长55里,内有宫城、中有皇城、外有外城的大隋东都。二是同时征发河南、淮北民工100多万开挖通济渠,由洛阳通淮水;再征发淮南民工10多万人开挖邗沟,从山阳到扬子入江;又征发河北民工100多万开挖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北达涿郡(今北京);最后动工开挖江南河,从京门穿太湖流域,直达钱塘江边的杭州;共用六年时间完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杭州,全长万里的水路交通大动脉。就算他此举主观目的全为作乐,但客观上却为维护国家统一、繁荣经济、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的客观作用。
在此,笔者还要给他记上一笔的是,就在他在以上两项浩大工程进行的同时,又拨出专款,派出专人,开挖了保护河东盐池的水利工程——姚暹渠。
这个专人就是大隋都水监姚暹。都水监,是掌全国河渠水利的机构,隋朝以前叫都水台,以后又叫过都水署、司津监、水衡监等,名字再换,职能不变。长官有两位,也叫都水监,下面设有两位丞。姚暹就是其中的一位都水监。他亲自来河东主持重修永丰渠,可见国家对潞盐的重视和决心。竣工后姚暹渠的深、阔之制没有记载,明朝嘉靖元年(1522)修浚姚暹渠的记载说:“渠中宽三丈,两岸各高二丈为堤,堤之上广二丈。”应该与隋时的深、阔相差无几吧。至于它的长度则有史料明确记载,说它起自夏县,出夏县王峪口,引史家峪诸水合流而东,自东向北,又合巫咸谷水折而西流,经旧县治安邑、解州两县,进入虞乡县境后,经孙常桥、郭李桥入伍姓湖,与涑水河会合后,再流入黄河,全长131华里。《清盐法志》对姚暹渠在各县的长度记载更为确切,资料殊为珍贵,有必要转录于此:在夏县境内,有“桥九处,共渠长四千零三十三丈八尺,计里二十二里四分”;在安邑县境内,有“桥九处,共渠长六千五百八十五丈五尺,计里三十六里六分”;在解州境内,有“桥九处,共渠长六千二百一十九丈五尺,计里三十四里五分”;在虞乡县境内,有“桥九处,共渠长六千八百六十九丈,计里三十八里二分”;“通计一百三十一里有奇。”姚暹渠比起兴建东都洛阳和开挖大运河来,在名头和规模上几乎可以略去不计,但是从它保护河东盐池的历史功劳看,亦足可彪炳史册。
当然,要想保障盐池不受客水祸害,只靠涑水河和姚暹渠的导水入河还是不够,古人从灾难中汲取教训,从教训中总结经验,在此之外还辅以堤堵和滩蓄之法。所谓“堤堵”,就是在盐池一周修筑护池堤埝,不让客水入池。据《河东盐政汇纂》里讲,这样的护池堤埝共有50条之多,根据地形水势,或长或短,或高或低,或斜或正,或曲或直,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其中有22条堤埝最为重要,它们分别是:盐池东部7条,白沙埝、李绰埝、雷鸣埝、黑龙埝、申家埝、逼水月埝、东禁埝;盐池西部9条,西禁埝、卓刀埝、七郎埝、黄平埝、硝池埝、长乐埝、青龙埝、虾蟆埝、确一埝;盐池南部6条,贺家埝、桑园埝、龙王埝、短埝、常平埝、赵家湾埝。每个堤埝都设有一至数户“埝户”,平时护埝,遇灾报警。另外,环盐池一周所修建的高大禁墙,也有一个防堵客水灌池的重要作用。所谓“滩蓄”,就是利用盐池周围天然低洼处建立护池滩地,一旦洪水爆发,可以分洪入滩地,从而减轻洪峰对盐池的压力。这样的滩地共有20多处,其分布是:盐池西部有10处,城北滩、城东滩、东膏腴滩、西膏腴滩、西辛庄滩、洗马滩、卫诸滩、三娄滩、罗义滩、小张坞滩;盐池北部有1处,长乐滩;盐池东部有5处,东郭村滩、张良村滩、苦池滩、任村滩、汤里滩。这些滩地有大有小,最大的是长乐滩,周长20多华里,较小的滩地只有不到200亩。但总的来说,一旦洪水来临,河泄、堤堵之外,滩蓄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它与涑水河、姚暹渠、50多处堤埝等共同形成一个保护盐池不受客水侵害的完整体系,千百年来功不可没。
不过,世界上的任何水利工程都不会十全十美,也不能保证一劳永逸。以姚暹渠为主体的盐池水利保护工程同样也是如此。姚暹渠毕竟是黄土高原上的一条人工河渠,经不住大量泥沙长期淤积,尽管对它的疏浚整修历代不绝,一般情况下可应对50年一遇、百年一遇、数百年一遇的大水,但你能应对得了千年一遇的大洪水吗?
千年一遇的大洪水它可真有啊!1757,清乾隆二十二年,也就是姚暹渠问世1152年之后,一场特大洪水铺天盖地而来,什么涑水河,什么姚暹渠,什么50堤埝、20滩地,在洪峰面前全无招架之功,洪流从四面八方直扑盐池而来,刹时将百里盐池完全淹没,,堪称盐池历史上空前绝后之灾。
这里得说说黑河。在古籍《河东盐法备览》里专门辟有“黑河”条:“黑河圈入禁垣,紧靠畦畔,绵亘东西,地势极卑,泥性纯黑,故名黑河。每经雨后,水聚河中,经年不涸,浸沤成熟,卤气最烈,引畦灌晒,收效甚速,是河为产盐之母。”这就是说,在盐池里头还有一条黑河,按照现代科学知识讲,这条黑河由于处在盐池的最低凹处,底部接触到晶体盐层,河床大量的淤泥中也含有丰富的盐类,雨水和外来淡水汇集入黑河以后,浸溶盐层淤泥中的盐类,经过风吹日晒,黑河水就日趋浓缩为含有大量盐分的卤水,这就是晒制潞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古人称之为“产盐之母”,道理也就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