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韵秋声——姚璇秋潮剧艺术品鉴会现场文字版 作者:黄剑丰微博
主持:黄剑丰 嘉宾:姚璇秋 音频文字录入:陈练标 时间:2014年2月16日下午 黄剑丰: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乡亲、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由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主办,广州市潮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璇韵秋声——姚璇秋潮剧艺术品鉴会》!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会在广州举办这样一个活动呢?我想,这基于一个关于潮剧的缘分,在广州,聚集着众多的潮剧票友,每一年家乡的潮剧团都会到广州来演出,为广州的潮籍乡亲带来高水准的剧目。每次演出一般都是三、四晚,一年至少上来三、四次,所以广州潮籍乡亲都很有福气,因为平均一个月看一次潮剧是非常正常的事。 潮剧在广州这么繁荣活跃,有没有办法让大家聚集起来呢?所以经过多年的摸索,广州市潮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了一个票友会,票友会在成立的时候,潮剧老艺术家姚璇秋也应邀为票友会揭牌。记得去年年底在为环球潮人潮剧票友会揭牌的时候,我们就商定了这次聚会,今天终于如愿举行。感谢秋姨,感谢各位票友,感谢为聚会提供场地的黄边村委会,同时也感谢此次承办方——广州市潮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今天的主持黄剑丰! 黄剑丰:秋姨是如何与潮剧结缘的? 姚璇秋:这个来说就话长了,我想粗略过去就好。父母生到我是排第八,抗战那年我父母就去世了,接下来就是我上面两个哥哥读不了书,上不了小学。后来没办法就都送去孤儿院,刚好孤儿院办戏班,请如烈先生来教,我经常去看,所以被感染到,我喜欢去看排练,看教戏啊。潮剧团经常来澄海演出,我就去看半夜戏,很便宜,戏好看又好听,大多是长连戏,如《红鬃烈马》,都去看,我那个时候对潮剧非常狂热,但是没有进过剧团,因为我要工作补帖家用,当时也没有我读书的机会,我就喜欢看戏。我当时的生活是什么呢?就是跟老婶老姆到山上去割草,然后就去火柴厂做工人,就这样。对于潮剧,我是不是一开始就来剧团做戏呢,还不是。解放初期当时只是业余在唱。 黄剑丰: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秋姨其实也是从一个潮剧票友开始的。我看今天现场来了这么多业余爱好者,假如他们也会坚持的话,假如回到当时的那种潮剧氛围,说不定也会出一个“姚璇秋”! 姚璇秋:这完全有可能,只要他们喜欢,碰到专业老师,就有可能。很多剧种的演员都这样,都是从票友开始,票友通过学会唱之后跟着学习,然后再去正规的剧团!这样的例子不少。进了剧团之后,他们就去归行归旦,有的还演出名。(对于潮剧)这些喜欢是无价的,(但是)去投靠这个事业的,但对于我来说呢,我就看着那些环境很怕,不敢去。(剧团下乡到澄海演出)看他们住在我们的祠堂,他们吃的水就吃我们的井水,我在打水去煮饭的时那些场景我都看在眼里,——教好就好,教不好在打人我也看到。 黄剑丰:补充一句,秋姨刚才说的剧团经常打人,有必要解释一下,那是解放前童伶制的戏班才会有的。解放后,剧团经过改革之后已经是废除了打人的制度。 姚璇秋:我从我从业余算起,从开始唱汉剧唱外江再到唱潮剧,唱工农兵,再唱到电台,在非常简单的电台清唱来播送。(当时听了我的演唱)就有人在调查我这个经历,我的从艺经历可以从这个时期算起。剧团去收我,我说我看着那些环境,我生活多惨我都不会去剧团。他们说没事,现在解放了,剧团没打人了,烧了卖身契,废除了童龄制,而且是艺术事业,做戏过去被说是戏子,现在是文艺工作者,最主要是为人民服务。我说为人民服务我也不理解啊,不理解什么叫为人民服务,所以那个时候就来剧团了,三个月试试看,试试看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入剧团后,就学《扫窗会》。《扫窗会》是我开蒙的剧目,在剧团就学这个戏。说为人民服务我不理解,说工农兵也不理解啊。来到正顺剧团那三个月就去部队演出,去农村演出,去学校演出,去工厂演出,(他们说)这些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个时候我才理解,这时候进剧团,不但没打骂,不演天光戏,还有点零用费,可以吃,还有买平时用的练功衣服,这些东西就给发给我们的,鞋、衣服发给我们穿,——练功排戏离不开这些练功衣服,所以就非常容易过日子。糊糊涂涂就做下去了,一下子就在正顺剧团几年。 黄剑丰:你记得当时进团是哪一年吗? 姚璇秋:就是1953年。过了春节就来,在剧团过春节。本来是1952年就来的,但是临时出了点事,拖延了。 黄剑丰:今日这个活动除了你我之外还要跟大家互动一下,我想问大家,大家知道秋姨今年有几岁。猜的出吗,好,你来说。 票友:八十岁 黄剑丰:你怎么这么清楚? 票友:我了解的。 黄剑丰:那你知道秋姨从事潮剧艺术工作有多少年了吗? 票友:我想最少也有五十多年了 黄剑丰:五十多年吗?好你坐下,我算给你听。1999年秋姨就办了一场从艺50周年晚会。到现在算来已经65年,所以秋姨为我们潮剧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姚璇秋:我在正顺剧团三年,三年学了5台戏,4台大戏和《扫窗会》还有一台《中秋月》的一个片段,然后就过来广东潮剧院。我的戏不多,最经典就是人家经常唱过的这些《苏六娘》、《陈三五娘》、《辞郎洲》、现代戏《江姐》、《革命母亲》。我彩排《扫窗会》是选怡梨剧团銮金先生来配我这个戏。去广州演出期间,我这个事业碰到很大的困难,当时碰到身体不好,中途骤然咽喉炎,来到惠州要做《扫窗会》没声,当时有一位老艺术家女的,跟我做王金龙同台演出,我只能表演,唱不了,别人帮我唱,当时一边演,心中郁闷得在哭,台下不知道的观众说这演员演得很好,很投入。其实我心里面一边做一边气,说怎么会这么惨。无声戏子。 黄剑丰:每一个人的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在取得辉煌成就之前都会碰到一些曲折与坎坷,那么秋姨的事例也是这样。无疑,秋姨在潮剧事业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我曾经听说东南亚一带基本上每个国家的中国大使馆都有潮剧《陈三五娘》这部戏。前两年我去了泰国,在那边,姚璇秋这个名字也是非常红的,只要去提到这个名字都会说“我看过她的戏”,所以该说秋姨为我们潮剧的发展她塑造了很多经典的角色打造了非常经典的剧目,比如现在的《扫窗会》,这个剧基本一字不变,照样传承,已经成为经典的典范,然后她塑造的角色成为了我们潮汕文化的一部分。我记得在我们潮汕的崁瓷、雕塑、剪纸等工艺之中,里面就有很多是以潮剧作为素材来做的。我上次去潮州看到枫溪陶瓷就有陈三五娘观灯的造型,所以说她塑造的角色成为了我们潮汕里面的一部分,可以说是潮汕文化的另外一种创作。刚才啰啰嗦嗦说了一些秋姨以前的经历,那么我们闲来重温秋姨以前演过的一些视频片段。首先是《扫窗会》选段。 现场播放姚璇秋个人专辑中《扫窗会》选段视频。 黄剑丰:欣赏完这一段,我们请秋姨谈一谈关于这段视频背后的一些故事。 姚璇秋:首先,我以前学戏是非常困难啊,字不认识,先生怎么教我就怎么唱,但是先生非常强,我的老师他们非常好,潮州话每个字的音区在哪里要先找清楚、说清楚。首先都要学这些的。比如刚才唱到的“语”字。语,“正是愁人来听见寒蛩语”,最重要就是要带着人物的心情,那个时候她是要来找她的丈夫,要来找高文举,所以到后花园要来找,那间房在哪里,一路想着她的境况之后听到这些寒蛩,寒蛩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就是一种虫,在花园里面唧唧的叫,所以引起她想念丈夫更惨,我非常惨,我一定要找到丈夫,问个为什么,你为什么要欺负我,为什么要休掉我。当时招你是怎么来,我父亲怎么对你,所以第一个进入这个戏就是剧团专门培养青衣行旦,先攻这个唱。 第二就就是表演,刚才播放的其实是我的卡拉ok专辑的一段。人家已经是唱了多年的经验,当时录这片的时候要叫我来演,我说是不适应的,不适应出卡拉ok的,无服装,无正式表演,就这样来唱,所以现在这样来看呢,我看不过。真正放我在舞台演出的时候,没我的录制,没现场录制,所以他们叫我这段要来唱,补在卡拉ok,主要是给喜欢唱潮剧的人以及愿意来学这一段的观众看的。所以我剥破脸皮,当时很老了啊70岁,我说我70岁怎么可以上镜头这样来唱,一定不好的,就这样在这里,就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但没办法啊,都在里面。我非常感谢我们家乡人大大小小都能够爱潮剧,爱唱潮剧,我就够了,我就感到安慰,我们家乡的文化艺术能够给人接受,而且有人来唱,业余也好专业也好就这样继承下去。唱好唱不好是另一件事,有这种精神就好。我去到每个场合,都有一些人先来跟我打招呼,说你是某人吗?我说是是是,大家都非常热情。所以这种乡情确实是浓烈。就是看到舞台上的人,没看过舞台下的人,现在退休了,在公园散步啊,锻炼啊,人家看到,大多就来叫我。拍这卡拉ok片就是人喜欢听,喜欢学,但是作为我来说,我跟你们说这不过关,真正的扫窗会这段戏在舞台的表演最复杂。现在我蹲不下了,蹲得下就表演给你们看。现在没办法那样蹲了。 黄剑丰:刚才的王金真是青衣。下一段是要欣赏秋姨扮演的另一个行旦,是闺门旦的《陈三五娘》的掷荔。 视频。 黄剑丰:我觉得呢,《苏六娘》和《陈三五娘》,《苏六娘》在潮汕地区的唱段是非常流行的,但是题材流行最广的应该是《陈三五娘》,为什么呢,《陈三五娘》不止潮汕地区流行,台湾、福建都流行,不但潮剧有,梨园戏、芗剧也有,还有一个是台湾的歌仔戏,都有这个题材,所以证明这个题材流行是非常久远的。我记得有一年福建那边要将《陈三五娘》拿去申报文化遗产,为什么呢?因为陈三是福建人,黄五娘是潮州人,当时要申报这个题材的时候我们潮州这边就不肯。又为什么呢,因为题材是大家公共的,最好是联合起来申报。那么,秋姨当时在演这个角色的时候有什么心得? 姚璇秋:陈三五娘潮剧我们原来有一段,最古老的,叫《大难陈三》,为什么叫大难陈三呢,当时在潮州黄碧琚五娘是真人,福建这个陈三也是真人真事,他们就做非常正派的,去观灯,说是女方来勾引他。我们潮州这边就不服,说不是,是一起在观灯的时候陈三主动去勾引五娘的,所以就掉了把扇给五娘,陈三五娘在观看灯屛之后捡到这把扇,五娘就觉得陈三是一个有气质的人,正派的人,他的才华就在这把扇里面写出来的。之后,在广场的时候就遇到林大,他看到后就非常好色就去勾引她,在两人之间的选择肯定就要这个陈三,一定不会去选择林大。我们这个戏跟福建是有渊源的,他们先拍了电影,我们还没看到,但是我们有这段戏之后呢,当时中央文化部有人来看到正顺剧团的演出,我和钦裕兄在演,就说这个戏福建有,所以建议我们去福建看,看这部戏他们是怎么演的。在福建,留伞一些好的动作,包括场面处理好的就被我们拿过来,我们就将原来的老本的小折进行拓展之后编成大家现在见到的这个剧本。这个剧本跟福建是有共通的,情节也是真人真事,一人一半。我们这边女人,他们那边男人,就是这样。陈三五娘是非常典型的。我们好就好在作曲非常好,这个电影版和舞台版还不一样,电影就将一些舞台不能表现的东西补上去,一些唱词现在看清楚了。舞台有舞台的特点,电影有电影的特点,心里活动,在挖掘心里活动都是非常深刻的。所以当时在排这个掷荔的时候,舞台的非常难排。 黄剑丰:所以大家刚才在看的时候,黄五娘这颗荔枝要掷那个神态啊,要掷又不敢掷,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在刻画五娘的性格,她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人,她也是一个大家闺秀,有她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底线在里面,所以刚才这颗荔枝要掷的时候呢你们刚才有看,她是要掷又不敢掷,但是到最后的时候她是非常坚决地掷下去。将这段姻缘定下来,所以说秋姨在刻画五娘这个角色实际她不是在刻画这个五娘,她谁在为我们潮州女人树立一个淑女形象。刚才秋姨也有介绍过,就是说在表现这个陈三五娘的题材过程之中,福建的表现跟潮州的表现是不同的,福建是站在他们男方的,说是潮州女人来勾引他们的福建男人,我们这边就说应该是福建男人来勾引潮州女人。所以我们的戏的编排的过程中当时就在观灯的时候设立了这把扇。在掷荔枝的过程中大家也有看到,要投又止的形态,将黄五娘这种闺阁少女的性格给刻画出来。 那么,今天要来看的戏实际不止秋姨这些非常经典的,里面还带来了一些可能大家很少听到,甚至会以为是别人唱的。就是这段《袁崇焕》的狱中相遇,秋姨在《袁崇焕》里面是扮演了袁夫人,袁夫人和袁崇焕在狱中相遇这段唱段是非常经典,但是这段唱段秋姨没有收入自己的专辑,而是她的学生张怡凰当时在拍专辑的时候将它制成卡拉ok,所以这段唱段有很多人不知道是秋姨以前演过,那么我今天就在《袁崇焕》之中选了几段平时大家比较罕见的唱段来给大家欣赏。 视频《袁崇焕》。狱中相会等片段。 黄剑丰:三十年了,是三十年前的作品。《袁崇焕》这部戏是非常经典的,但是现在真正完全去看的人不多。那么刚才调查完我们的戏迷对秋姨演出剧目的了解,现在我想问秋姨一下,演了这么多戏你有那个角色或哪个剧目你最喜欢? 姚璇秋:我一生到现在退休后还算是还有去活动,最新的作品就是去年唱唐诗宋词《春日》,算是我最老拍的,但是所有能够拿出来上荧幕拍电影,《扫窗会》《陈三五娘》《苏六娘》《袁崇焕》还有这个《春草闯堂》和《梅亭雪》等等这些有拍录像和演出的戏就是我这一生下过苦功的。一个戏不是一两个月和一年就能够排好的,包括这个剧本,经常拿出来,看看哪里不好就来改,我们就去跟排练,我们创作一个戏没三年以上是没有成品的。我演袁崇焕夫人这个戏算是最顺利的,时间最短,为什么呢?因为第一轮的演员不是我,是玩贞,玩贞演得非常好,所以作为我来说,虽然我很年轻,在我后面比我慢的也还有很多人演得非常好,所以我要接这个戏的时候,我就不管太多,这个演员演的好,我就将她的好给学起来,充实我自己,我又再创造,跟着导演的发展,我努力学习,我能够放下这个架子。《苏六娘》原来是丽君演的,演得非常好,去北京的时候领导才叫我来演出,非常尴尬,我说没办法,组织安排,就得去演出,但丽君的唱和表现的细节都被我学过来。你要有这个胸怀,你不要说你演这个戏就你最棒,我来创造就我自己的东西,要承认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所以就得去学别人好的地方。同寅之间,那些演得好唱的好我我都得虚心学习,所以我一个戏呢,《辞郎洲》排了三年,《江姐》排了两年多,《扫窗会》就最快,日夜专门练也要八个月,才五十多分钟的戏就得这样,然后这些长连戏,特别是《陈三五娘》从正顺剧团排到广东潮剧团,排到去东南亚演出之后要拍电影的时候还再修改本,这个时候我就跟踪进行创作,一部戏得轮流半年,这部戏才有这样效果。 新版《苏六娘》大家都看到了,老版也看到了,大家都有评议我就不在这里评议,还是给大家去评议为号,在这个过程是难免的,要革新这个过程是难免的,演起来就缺这缺那,这里突出就变成那里的问题产生。这些观众能够接受就去接受,没办法接受他们就有正确的评议,但是所有这差不多十台戏现代到古装,文革前,从1953年演到现在的时候基本的线条都没办法改,特别是《袁崇焕》到现在是四代人在演出,我们这个版本从东南亚发行到现在是断绝了,现在要去街上买这个是没有的,就是市面都是新版的,新版的技术很好,人也聪明,十几天就能够把它排出来,也能够把它拍摄出来,然后很快就上市也有可能的。当时在我排这个戏的时候呢,我没那么容易,我得跟作者英飞先生交流,你看他的台词非常深刻和人物的挖掘非常深刻,所以我过去的时候有这个好的条件,可以经常跟作者和导演在一起交流,我们下乡是大家一起下乡的,在排戏的时候也跟着,所以我有这个好的时机给我学习,给我发展的机会,所以才有成为今天这样的作品。 黄剑丰:我听出来了,秋姨说了这么多,我不知道大家听出秋姨的意思没,我问秋姨喜欢哪一个剧目或哪一个角色,她没回答我,但是其实她已经回答我了。为什么呢?她其实就是说:“所以我演过的戏和所有我演过的角色我都喜欢,为什么?因为这些她演过的戏演过的剧目,全部是她下过苦功的,她跟所有作者剧本导演也好,作词作曲也好,她都沟通过,每一个剧本每一个角色都是她精心锤炼出来的!”所以我听得出秋姨的意思:“每一个戏,每一个我演过的剧目我都喜欢,是不是?” 姚璇秋:每一个成型的,能跟观众见面的戏我都是喜欢的,我开始进剧团的时候,梅香头(婢女)我演了几次,一边学《扫窗会》一边学台步,我就已经出来演梅香头(婢女),跟人去站两边,这个要走过,一定要做的,然后做什么陈胜王,李秀成,这些普普通通,别人的四进士的戏我也做过,《杨乃武小白菜》这个清朝戏我也做,为什么回去演这个戏呢?就是去北京看到魏喜奎唱的非常好,魏喜奎啊,你要知道,她就唱这个,哇,清朝戏的大幅唱调非常好,导演说快点拿这个戏,我就学小白菜,演小白菜,所以一些移植的戏呢你能够利用我们潮剧的好唱腔,好音乐和这个好导演好编剧的人,他们才能都非常好,都是专家,所以拿到潮剧来演,能适应我们的潮州语言,潮州的文字,非常好,所以我从踏到广州第一次之后,以后就国内国外,包括东南亚,其他剧种被我看了很多,歌剧话剧我也看,什么相声啊我都看,有机会我都去看,这些就是来补充自己的表演的知识。 黄剑丰:秋姨的表演其实融合了许多外来剧种的精华。但是秋姨的吸收融合是有前提的,必须转化成为潮剧的特色,而不是硬生生拿过来应用。 姚璇秋:所以现在人家在写书法,书法家写“海纳百川”这四个字,我就来学练写,我如果在舞台上不去发现别人的东西,我没办法用别人的东西来融入我的表演需要的时候。海纳百川,戏剧是没国界的,凡是舞台文化艺术你能够看到的可以学习到的要努力学习。我就认为我是一个没什么书的人,读了三年小学就被人叫来演戏,我一切都是在这里学的。是非常浅薄的,但是观众原谅我,我们乡亲们和海内外的乡亲们都非常喜欢我们的潮剧,对自己剧种非常支持,不是我姚璇秋强,我是不强的,我是最笨的,我排戏要一遍又一遍的来,在排掷荔的戏,一位同事说,你排了十七次啊你知道吗,我说不知道啊,要怎么掷,导演一点都不过头的。 黄剑丰:所以说秋姨的所有的作品是经过千锤万炼出来的,她非常有自信心,每一个形象,每一个剧目全部都喜欢,我这两年在给秋姨整理资料,包括她的音频资料、视频我全部看过,每一个角色我都看过,应该说每一个角色我都喜欢。这么多版本和这么多角色之间哪一部戏最喜欢呢,我个人的比较私心的我是最喜欢《辞郎洲》,《辞郎洲》这部戏是潮汕的本土题材,也是经过大力的挖掘,然后经过秋姨精心的演绎,这部戏也曾经在北京演出过,当时在演出和修改的过程中就吸收了非常多的建议,为什么我会喜欢《辞郎洲》呢?就是我觉得在秋姨演绎的陈壁娘上面,她将很多东西融入到这个角色之中,陈壁娘这个角色有闺门的成份也有青衣的成分在里面,包括现在看到这段是融入了武旦的东西在里面,她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一个形象。苏六娘纯粹是闺门旦,王金真是纯粹的青衣,但是在陈壁娘这个角色呢就将这几种行旦的东西全部移进去,所以当时演出之后呢,我记得王起先生用了一句话来概况陈壁娘,叫“柔情似水,烈骨如霜”来形容陈壁娘,我觉得王起先生这两句话也是对陈壁娘这个角色两种身份的解读,秋姨在演绎陈壁娘的时候呢是柔情似水的,她是张达的夫人,她对丈夫是柔情款款,对海州百姓也是一片柔情,那么当她面对狗官的时侯是满腔仇恨,所以我有时想不清楚秋姨为什么在演绎像王进真这样哀怨的唱段在里面,就是要给大家共同来看看秋姨的演技,等下这里面一段唱段叫“涯山遗恨恨无涯”四句诗,当时我看相关的一些报道,在香港演出的时候,香港那边著名的影星夏梦来看我们的潮剧,她不懂潮州话的,但是她听了这四句唱段之后,她后来说她自己流眼泪,她听不懂潮州话,但是从音乐,从演员的演绎之中,她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的那种心潮在里面,那么接下来大家就可以看到涯山遗恨这一段,那么现在就给大家看看陈壁娘在骂这个狗官,你们看她是怎么骂的 视频。《辞郎洲》骂贼片段。 黄剑丰:辞郎洲中,陈壁娘的这双剑,据说是从京剧学来的? 姚璇秋:对。因为要学这部戏我就去上海找梅兰芳先生他的徒弟叫做魏莲芳先生,专门去学这套双剑,学什么,学霸王别姬在舞剑之后自杀那一段,就给我运用在这里,当时在排就要首先了解壁娘是什么身份,壁娘不是梁红玉,也不是穆桂英,她是一个将军的夫人,她是一个懂文学,会琴棋书画,舞剑她是作为一种健身的东西,她不是出征,如果她是舞剑的她就跟着丈夫一起出征,所以主线要弄清楚所以我是学这个行旦,我学的戏都是不能以行旦的规格来发展人物的,首先要领会剧本人物的基调,他应该出什么,所以你看我处理的出手跟导演的选择,你不是武旦的,就来处理这个问题,如果是武旦的怎么处理问题?你永远都不能超过梁红玉和穆桂英,所以这三个人物的身份是不同的,如果是拿剑就是武的,它就边做是行旦的表演而不是人物的表演,我跟导演的处理要求就应该融化到人物,所以砍三刀那个时候已经是筋疲力尽,砍三刀是没什么力气了。她就为了要报仇,所以你看我出来的时候,当然,我不是武旦出身,我干劲不是非常厉害的,就是顺人物的心理状态去出这副双剑,无奈遇到张弘范,定要报这仇,所以砍这三刀,当时在排练场的时候,这场戏最难排,很多武生武旦出了很多动作,导演就说不要,他说选择一些东西,怎么砍,怎么舞他都不要,但要这样,我会殉国就因为砍三刀,出脚出手都不是武旦的东西,是人物的心理动态,所以我做出来不是武的,就是人物比较需要,但是我的表演会不会符合要求呢,香港演出也好,国内也好,每个地方演出也好,让观众去接受,过不过关让大家去评议。 黄剑丰:大家觉得过关吗? 姚璇秋:处理每个人物我都去顺剧本和人物的要求去进行处理,包括演唱也好其他也好,首先要熟读,领会这个戏之后,你的功夫够不够,这是平时练的,但是有一条,唱戏做戏就是我唱就唱,最好要读出来,念出来,所以感情就自然。我就这样处理,但是好与不好这就让观众去评价,因为我也不会写文章,也不会去夸我说怎样唱,我从来没有在报纸发表过我对这个人物怎么刻画等。其实整台演出都是综合艺术,首先剧本,剧本好了之后,导演好了之后,作曲好了之后,同台的演员一起演好,这个戏才会好。我的理会就是这样。 黄剑丰:好!感谢秋姨百忙之中与我们一起来欣赏分享其演出的精短片段与唱腔,今天我们的品鉴会就到这个阶段。下面,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广东省潮剧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吕成忠先生也来到现场,我们请吕主席发表一下意见。 吕成忠:发展弘扬潮剧,是我们潮汕人的责任,为什么要传承发展我们的潮剧事业,传承潮汕文化,潮剧是我们文化的代表。为什么说潮剧是潮汕文化的代表呢?因为潮剧是综合文化,潮剧里面有唱做念打,唱就包括潮汕音乐,念的空白是我们说的潮汕话,武的是我们潮汕的武打,另外一个演潮汕故事。所以说破了潮剧是我们潮汕文化的代表,我们繁荣潮汕文化,首先就要繁荣潮剧,在这里举办这场专家品鉴会我认为非常好,有利于潮汕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我曾经和红线女还有郭汉城老师——中国剧协的主席,三人在聊天的时候,郭汉城老师就问红线女,他说粤剧的剧本比不上潮剧的剧本,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红线女说可能一个问题,就是粤剧受他们曲体的影响,影响了戏剧的文学的内容,所以就非常拗口,本来是非常好的东西,造成曲的不好,所以就的大改,一改文学性就没有了。潮剧的台词非常优美,还有表演再加上潮汕音乐,我们潮汕的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的活化石,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专来潮汕做调研认为潮汕的音乐非常好,这是音乐,第三个就是潮剧的表演非常细柔,刚才我们的主持人说了,一笑一掷的动作都非常细致,表演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对人物的塑造非常到位,所以弘扬潮汕文化是我们潮汕人非常重要的任务,所以我非常赞赏连忠来给潮剧票友出钱,这是非常有益艺术的,今天第一场是请秋姨,也请得非常准。说句不大适合的话,璇秋姨就是我们潮剧的红线女,是解放后党和政府培养出来的,出类拔萃的,受人敬重的,在海内外非常有影响的一个潮剧艺术家,今年虚岁是八十,她还不断的活跃在潮剧的舞台上,现在这些精品都是她当时创作出来的,潮剧现在说出来非常多形象都是她创作的。还有她的做人一方面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现在请秋姨来做这个节目,我认为非常好,应该在全省甚至海内外的潮剧发烧友爱学习她的艺术,学习她的人格,欣赏她的作品,她这种精神和艺德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是发烧友非常重要的一些任务,所以潮剧基金会非常扶持,今天能主办这个活动实在是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