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底到了,许多文章的邀约与采访都会绕着这一年做过的事情回顾。例如:“今年看过最好看的电影”、“你去过最好玩的地方”、“发生最难忘的事”……不过,在自己作一回比较深刻的检讨时,不免先要感叹一下一年又匆匆,然后问自己:“今年看了哪些书?”这可以让自己觉得一年还有收成,心里最踏实。


姚谦今年阅读的两本书。 写给生活的诗
姚谦专栏
年底到了,许多文章的邀约与采访都会绕着这一年做过的事情回顾。例如:“今年看过最好看的电影”、“你去过最好玩的地方”、“发生最难忘的事”……不过,在自己作一回比较深刻的检讨时,不免先要感叹一下一年又匆匆,然后问自己:“今年看了哪些书?”这可以让自己觉得一年还有收成,心里最踏实。承认自己已中年后,每年年终我都会问自己的是:这一年是否有成长、是否算过得踏实。经历过的事、风景,阅读过的书、电影、音乐,哪些放入了自己生命里。
如同过往一样,每次回台北,总去一趟诚品书局。每次去诚品书局,总带一些书回来,再加上习惯性地在各个机场过境时,总顺手买一些期刊,零零星星地阅读。似乎生活中稍微有点空,最直接的选择是看几页书,于是在生活动线里处处放上一本书,以备所需。就这么零乱杂食,一年下来仿佛看了不少。真的回想起来,脑子倒是觉得一片空,好像没记得多少。这肯定不能怪别人的著作,是长文短阅的不专心造成。
虽然今年我刻意把生活节奏减慢了,不过心里还有着很多杂念和一些琐碎的事情缠斗。看书真是需要静下来,才能享受其中。不过,抽空阅读这习惯源自很久以前,即使生活再怎么忙碌,总还会是利用睡前、醒来跟下床之间那30分钟看一段落的书。一方面缓和缓和睡醒前梦中的不真实情境所留下的后遗症,或是借一本书摆脱掉真实世界的纷扰,但是今年这个习惯好像有一点小改变。因为今年我刻意让自己的生理时钟往前提了两小时,好不再迟睡,也好早上早点醒来。把整个生理时钟往前移的结果,就是上午时间变长了,可以做更多事,因此很多工作安排在上午,早上一醒,无心在床上多逗留就起身了。当然,这一切说法也是推托之词,没有把看书这习惯给优化、深化,还是出于自己的心态,看书常常需要一些心理上的准备、欲望与期待,方能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