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书法其乐无穷 动力原于对书法的热爱 今年47岁的姚运银,种过田、当过农民工、建筑工,还卖过青菜,经历曲折。但是,不管日子多么艰难,他对书法的痴迷始终没有改变。40年来,农民姚运银每天坚持练习书法,练就了一手行楷草隶篆俱佳的好字。 在姚运银看来“习练书法其乐无穷”,动力是源于对书法的热爱。从小在父亲的启蒙下,他对练习书法产生了兴趣,没钱买笔和纸,他就用驴车从村头山上拉回一块块平整的石块放在家门口,每天打一盆清水,用笔蘸上水练习,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晚上家里没有电,就在煤油灯下练。 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几年,日子过得十分艰苦,但他从未放弃练习书法。每天劳累了一天之后,他顾不上疲劳,用笔蘸上水,在捡来的瓷砖上练习;做工闲暇时,在工地上捡来一截废弃的竹子刻字。 姚运银的妻子患有遗传性疾病,家中又没有其他收入,生活的重担有时候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亲人朋友经常抱怨他成天只知道习书练字,不务正业。姚运银也不多加解释,只是更加刻苦地练习,有时一练就是几个小时甚至是一天,并没有因家人反对而放弃对书法的痴迷。2004年春节,对自己书法有了信心的姚运银,在大街上摆卖起了对联,引来不少顾客。姚运银慢慢有了些名气,看到自己的书法能卖钱,得到大家认可,姚觉得自己这些年的辛苦都值得。苍劲的书法,成了市场内一道别样的风景。 书法无涯苦练功 正书风才能正人心 学习中为了少走弯路,他省吃俭用,订了《中国书法》、《书法研究》、《书法报》等报刊,学习名人名帖,如欧阳询、颜真卿,魏碑、秦篆、大篆、石鼓文等,只要喜欢,就不惜代价购买,拼命从中汲取营养。 出于爱好,姚运银也开始经常参加一些书法活动,起初也曾受到行家的热情勉励伴随着书法艺术的日益繁荣,他用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钱购买了名家碑帖和书法教材。仔细临摹,苦心钻研,聆听名家讲座,拜访名家请教,参加外界展览,开阔眼界,借鉴他人补充自己。 通过不断的学习也悟出了一番道理:首先,“书字先做人”,因为书法是一个作者人格修养、人文修养和知识修养的综合反映,也只有人品端正、涵养深厚、知识渊博的人才能写出意境高雅、品位上乘的书法作品来。因为评判一幅作品时,雅和俗是两个最敏感的字眼。一但作品被认为是俗,就等于给作品判了死刑。所以书法界有言:字俗人亦俗。去掉俗气,不容忽视。其次是苦练基本功。因为只有掌握了娴熟的书写技法,才能心手相应,写出完美的字来。这就须从具体的点划、结构、笔法、墨法、章法等方面,在不失法则的原则下经常研习,达到熟练掌握。 姚运银在苦练书法之余还提出了“正书风才能正人心”。书法领域的空前繁荣,也带来了浮躁、浮浅、浮夸的不良现象。过去,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学书风气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甚至吹捧与自我吹捧。鉴于此,他在书斋里写了陶渊明的诗句“心远地自偏”的条幅以自省。 姚运银给自己开辟了自娱自乐天地,立了斋号。由于自己一介草民,生于沂蒙山区、脚踩污泥、身居茅屋、行走阡陌、挥汗田园,故立斋号为“沂蒙山人”。闲时躲进偏远的墨庐小屋,静心修养,追古摩今。经过不懈努力,乡亲和书友们都说:“运银就是咱们的草根书法家。” “贫困的生活因有了追求而变得多姿多彩。命运,我们都必须勇敢面对,不消沉,不堕落!我没有出身在书香门第,也没能进学校读书,但农民出身的我,也可以用粗黑、布满老茧的手拿起笔,做文人墨客们所从事的文雅之事,因为我深信,自己和着心血撒下的种子,必定会开花结果!”这是姚运银心中最坚强最持久的信念。 通讯员 张传余 记者 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