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侃与朱广沪合影。 半个世纪的体育情缘 惊叹澳国的一流设施 心系中国足球多年,但姚侃从不认为自己是球迷,“更准确地说,我是一个教育迷,一个体育爱好者,因为我从事教育工作数十载,我爱好体育半个多世纪,而不仅仅是足球,我还是南通最早倡导‘体教结合’的教育界、体育界人士。” 儿时的姚侃就喜爱体育,尤其爱踢足球,“在通师二附读书时,我的球技在全校是出了名的。成为通中一名学生后,我是校足球队队员、市少年足球队队长,前省脚王鑫曾是我的队友。1960年南京体校来我校选苗子,教练一眼就相中了我,后因妈妈不同意而作罢。”几十年前的一件事,让姚侃至今颇为自豪,“‘文革’期间,我在海安插队。文革刚结束,我被选为海安县足球队队员,当时我已10多年未碰足球。” 儿时打下的扎实基础,让年过七旬的姚侃拥有健康的体魄,他还保持着中年时期的体型,体格健硕身手灵活,“不熟悉我的人,根本看不出我已是一名七旬老人。”说这话时,姚侃露出自豪的笑容。 在澳大利亚游览期间,该国良好的全民健身设施让姚侃大开眼界,“悉尼、布里斯班等地每个社区都有体育场地,包括板球、橄榄球等,场地周边配有淋浴、放松等设施,均是免费使用。这些年,国内全民健身设施有明显提高,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段距离,还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姚侃在悉尼奥运会主体育场游览时,体育场外正举行一场暑期学生自行车赛,参赛者是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场外有一些志愿者,其中有些是华人,他们都是主动为赛事服务。 在澳期间,姚侃看过一场社区组织的少儿足球比赛。比赛中双方争抢很激烈,经常有孩子摔倒,发生这种情况,站在场外观战的家长根本不会惊呼,而是鼓励孩子站起来重新投入比赛。“他们对体育的态度,真值得我们家长好好学习!” 南通体教结合先行者 为青少年体育鼓与呼 爱好,让姚侃与体育结下不解之缘,爱好,也让姚侃的教育生涯印上深深的体育痕迹。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四十出头的姚侃被任命为通中副校长,分管学校体育等工作。当时,江苏省准备在一些城市试行“体教结合”,所谓“体教结合”,是指把将一些市级高水平运动队放在当地重点中学,队员实行集中学习、集中训练和集中住宿。“排球是南通中学的传统体育项目,校女排队曾夺得世界中学生女排赛冠军,涌现出张洁云、殷勤、邱爱华等名将。在我的支持下,市女子排球队的训练场从体校搬到我校,通中女排成为我市第一支实行‘体教结合’的队伍。南通先后涌现出10名女排国手,其中8人来自我校,这一成绩充分证明‘体校结合’体制的优越性。” 由于“体教结合”成绩突出,南通中学获得过全国“教体结合”先进单位、全国群体先进单位等殊荣,姚侃本人担任过省中学生体协副主席、省中学生排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七十出头的姚侃至今仍在教育战线上发挥余热,目前担任江苏省名师培养导师团副团长。“一有机会,我总是向后辈灌输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早在建国之初,毛主席就提出要让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和体育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不少人对此有些忽视。” 由于种种原因,近些年国内青少年体质明显下降。姚侃在采访时不断强调,“希望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重视体育,正确处理好德智体三方面的关系,体育是德育、智育的载体,任何一个人,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为国家建设发挥更大作用,为家庭带来更多快乐。” 记者王全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