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2|回复: 0

池州乡村傩戏会新年共话傩传承发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0:24
  • 签到天数: 333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2-3 18: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池州乡村傩戏会新年共话傩传承发展
    来源:池州文明网 时间:2015-02-03 
      “为了将傩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我们这里七八十岁的老艺人都将自己脑子里戏词一句句地抠了出来。”“去年,我们出版了一本《傩韵》,它是根据地方民俗及典故整理和编写的傩的传说,下一步还想拍一个池州傩戏纪录片呢。”1月28日上午,窗外寒意逼人,而市文广新局会议室内却暖意浓浓,池州傩传承人、乡村傩戏会负责人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一共25人,相聚一堂,积极建言,共话池州傩传承与发展。

      “我们刘街社区有4支傩戏队伍,每年演出超16场。”贵池区梅街镇刘街社区支书刘家其滔滔不绝地说起了社区傩戏队伍建设情况。原来,去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刘街社区成立了刘街演艺与培训基地,现已建设完工,正在准备2015年的工作计划。刘家其说,现在有了演艺和培训场,刘街傩戏会准备将4支傩戏队伍合在一起,专门成立一支演出队伍,让游客随时都可以观看这些古老的傩戏,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傩戏。同时,以新建的培训基地为平台,让本地和外地更多对傩文化感兴趣的人来学习传承,让古老的“戏曲活化石”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国家级传承人、贵池区梅街镇姚街村傩戏会负责人姚家伟也说起了荡里姚氏宗祠里的傩戏情结。荡里姚氏的傩戏是从1991年恢复演出的,姚家伟的父亲通过自己的回忆,将傩戏剧本在脑子里一个字一个地抠出。姚家伟说,他从小就是听父亲唱,所以对傩戏也十分地有兴趣,自从成为传承人后,他一直都在各地搜集傩戏剧本,也积极地寻找新人。同时,每年还配合市傩戏传习馆开展教学活动。姚家传还表示,到外省、国外演出傩戏,也让他受益匪浅。有很多专家建议,池州傩是一种原生态的戏曲,一定要演出它的特色,不要过多包装。

      “在我们韩氏,也有一支傩戏队伍,去年我们这支队伍将傩戏《张文选》这个剧本一场4-5个小时全程唱完,让村里老人足足过了把瘾。”贵池区棠溪镇东山村傩戏会演员韩伟伟激动地说。棠溪镇东山村是一个小村,全村也只有120口人,村里成立了韩氏文化研究会,村里傩戏会的演员80%都是年轻人,在他们看来,傩文化已经成为家族的信仰,必须世代传承下去,他们责无旁贷。

      “我们村的傩戏是对唱腔要求比较高的,所以对演员的选择上就有了一定的要求。”贵池区梅街村和平村傩戏会负责人章光辉谈起傩戏发展面临的难题,引起大家的共鸣。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目前,池州傩传承的首要问题是演艺班子青黄不接,在许多傩戏班社中,主要演员多已年迈体弱,老的有80多岁,年轻点的也有60多岁。其次,傩艺质量下降,随着一批老艺人相继去世,他们拥有的一些绝活如“高腔”、“舞回回”等难以得到真传,而主要靠“口传心授”这种脆弱方式传承的池州傩,确实存在着后继乏人的担忧。他们也表示,想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寻找更多的年轻演员,挖掘整理濒临失传的傩戏表演技艺。

      座谈会上,大家踊跃发言,说起古老的傩文化个个都是神采飞扬,谈到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信心百倍,时间一晃就过了中午12点。市文广新局局长何建民表示,下一步,该局将积极搭建平台,推进传承机制的建立;创造更多对外交流的机会,扩大池州傩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健全传承人培养机制,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名师带徒”工程,让池州傩等非遗项目更好更完整地保护下来;各傩戏所在行政村通过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项目资金扶持,为傩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财力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8 17:53 , Processed in 0.0966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