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7|回复: 0

杂忆梅兰芳和姚水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3-1 15: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杂忆梅兰芳和姚水娟
    日期:2012-09-25 06:58:00 作者:楼达人 来源:文汇报
    杂忆梅兰芳和姚水娟
      ■楼达人
      喜欢戏曲,又有机会近距离观赏大师的演出,实在是三生有幸。我就曾亲睹京剧大师梅兰芳和越剧大师姚水娟的精湛表演,至今忆起,仍觉幸运。
      1955年6月,我从部队复员,考入北京师大中文系。进校不久,忽然传来喜讯,说梅兰芳将率团来校演出,地点在学生第一食堂。我自小喜欢看戏,随浙江战区难童教养团和浙江省立贫儿院流亡浙南时,曾看过民间草台班的婺剧和木偶戏,入伍后军次杭州期间在“大世界”京剧场看过张二鹏即小盖叫天等名家的演出,1954年在丽水又观赏过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浙江分团“铁公鸡”宋保罗京剧团的表演。对梅兰芳这样的大师更早已心向往之,因此闻讯后急切之情无须言表。
      演出那晚,老师们坐在前面临时搬集的椅子上,我们学生则站在周围空间里。台上台下,师生之间,熙熙攘攘,其乐融融。这一次演的是《霸王别姬》,我因做纠察,得以坐在观察席前面,看得真切,听得亲切。梅兰芳第二次来校演出,是在1956年底,演《贵妃醉酒》。演出时恰逢他六十华诞,主办者还特地选派了一位中文系一年级的学生上台致辞祝贺。梅兰芳也走到台前致谢。听说这两次来校演出,本来是不收费的。因为学校有位老师的父辈和祖辈是慈禧御医,跟父辈和祖辈是清宫名伶的梅兰芳为世交,当师大工会应学校职工请求请这位老师邀梅兰芳来师大演出时,崇艺重谊的梅兰芳一口答应了。后来,为了给剧团演职人员一点车马费,虽然按3角、5角、8角三等售票,但梅兰芳本人则坚决分文不取。因此,当我在简陋的学生食堂里,看到一直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大舞台豪华演出的梅兰芳,虽年已六旬,仍然一丝不苟,在虞姬舞剑、贵妃醉酒等动作上婀娜赛过二八姣姣,唱腔又珠圆玉润,“间关莺语花底滑”,禁不住为之肃然起敬,既获得了艺术的享受,更得到了做人上的教益。
      来校第二次演出后不久,梅兰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数年后魂归道山。虽然可惜,但现在想来,他能在“文革”前归去也是好事。至少,他没有受到过马连良、周信芳、盖叫天、姚水娟等名角在“文革”中遭受的屈辱。
      观看姚水娟演出则更早,是在1950年。其时我被调任第七兵团兼浙江军区后勤生产供应处。是年底,生产处为庆祝机关团支部成立,准备演出歌剧《瞎大妈》。《瞎大妈》讲的是一位贫农大妈,受地主摧残瞎了眼睛,解放后翻身斗地主的故事。演出时谁也不愿饰反面人物,最后只好由一位机关政治协理员来演地主,他是抗日武工队出身,山东乳山人。他叫我上场扮他儿子。为了演好戏,他还叫我到位于杭州青年路与开元路交叉处的金门大戏院看姚水娟演出。
      那时杭州剧院很少,而姚水娟担任主角的现代戏正场场客满,轰动西子湖畔。姚水娟当时演的是一出与剧中主角同姓名的现代剧,讲的是一个老解放区的妇女怎么加紧生产支援前线,怎么孝敬公婆、团结乡里,搞好后方建设,好让在部队的丈夫能安心打仗消灭残敌的故事。剧名现在不很清楚了,但姚水娟穿着北方农妇的装束,担着两只水桶,跨着秧歌大步,在舞台上欢笑自如、边走边唱的活泼健壮形象,至今记忆犹深。原来舞台上演的就是生活中的东西。可是就是这样一位热爱新中国,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推行越剧改革的表演艺术家,后来竟被打成右派分子,甚至连支持她的黄源也因袁卓尔等揭发他“重用右派分子姚水娟”而被戴上了“帽子”。
      说也凑巧,我1959年师大毕业后分配到浙江文教学院时,家就住在姚水娟隐居的杭州延龄路延龄坊南面的长生路。长生路西接湖滨,东连浣纱路,比较长,分属三个居委会。我家和姚水娟的家东靠延龄路,南北相距不过百米,同属杭州上城区湖滨街道尚德居委会。于是便有了邂逅的机遇。但那时姚水娟自知政治险恶,常深居简出,除非居委会有什么捐献之类公益活动。然而,当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年届五十的姚水娟想大隐隐于市也不可能了。她和另一名角,号称“江南活武松”的盖叫天就常被同时揪出来示众。盖叫天武功不减当年,豪气犹在,常常在被反剪双手按进垃圾车游街时从车厢里跳出来以示抗议。姚水娟体弱无力,连坐坐的力气也被折腾光了。于是常被捆在手拉车上游街。车子四周竖着竹竿,绳子上挂满了她当年的剧照、旗袍、长筒丝袜等所谓封资修的东西。笔者在解放街看到过这种景象,当时烈日当头,还伴着高音喇叭。听说姚水娟有几次被捆得大小便失禁,痛苦不堪。在这般无穷无尽的非人折磨中,她终于得了癌症。1976年夏,姚自知在劫难逃,便抱病到上海跟尹桂芳、范瑞娟等姐妹诀别。回杭后于12月10日去世,令人扼腕叹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10 16:17 , Processed in 0.1033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