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之辩 在今天,“中医无科学”这样的说法仍然存在。 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知识,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 据姚克敏的弟弟姚承济说,姚家第一本医书出自第二代医学祖先姚时安,姚时安也如先人一样,从中华古老文化中寻求中医突破口,他以医学与《易经》结合见长,撰述的《医易汇参》是姚氏医学流派的第一本著作,书中他将《易经》中的辩证思维融入到中医。后因战乱,此书被毁,后代只能口传心授。 姚氏医学流派传至第三代,姚灿章、姚质斋、姚炳南均有所长,尤其姚炳南,最喜走街串巷为穷人看病,据说,有一天到滇池路上的河尾村,看见一孕妇在河边哭,见其头面红肿,原来是患者得了大头瘟。当时农村看病十分困难,姚炳南便就地取材,用“牛粪、马粪、蚯蚓粪、芦根、萝卜”等制药,糊于头上,再灌杯水,一个月后,孕妇康复。 除了吸取传统文化,中医还讲究因时因地,也恰是因此,中医给人以神秘、玄之又玄之感。于是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时,中医也受到了极大的冲突。 上世纪20年代,余云岫等人提出“废止中医议案”, 余云岫学过中医,一个幼年曾学中医的人反过来反对中医,无异于给中医一记耳光。《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也获得通过,这激起了当时中医药界的抗议。1929年3月17日,全国281名代表在上海召开大会,成立了“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组成请愿团,要求政府立即取消议案。 抗议虽然取得成功,但直至今天,一些论坛关于中医无科学的说法仍喧嚣尘上。 姚克敏始终坚持,中医是门科学。“它不是迷信,也不是巫术,而是经过几千年来的传承,不断造福人类的一种医学。” 中医讲究的也是严谨客观,有医案有脉案,讲究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它在本质上就是科学,中医的“望闻问切”至今仍然有其价值,中医的魅力也是姚家数代传承的动力。 几代从医,已为姚家攒下了口碑,上世纪除了本家在武成路开的“福元堂”外,姚克敏祖父的“姚济药号”也于1930年开张,先在正义路的马市口,抗战胜利后迁至云瑞北路。 上海关于中医的论争,并未影响远在昆明的两家药铺。看病、抓药、制药为一体,药铺十分兴盛。姚克敏还记得当初自家药号门庭若市的场景,大人忙,小孩子们也不得空闲,要学着制药,一些药需做成丸,一些需要磨成粉,这是个苦力活儿。 在姚克敏的记忆中,祖父、父亲对病患始终谨而慎之,每每遇到疑难杂症都要在家中仔细说上一番,并详细记录。在她和弟弟妹妹合力下,将父亲姚贞白生前的一些处方结集成《姚贞白医案》一书并面世。 这也让姚克敏养成了好好看病的习惯。在医馆中,她的注意力很集中,除了和患者交流对其诊治外,她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动作,甚至连水也不喝。“说实话,一个下午看30个病人是比较合适的,但是有时候是熟人介绍来的,有时候又有带条子的,往往会看到四五十人甚至五六十人。” “有一次我听到电台里一个‘中医’兜售一种药,听完我真觉得这个人太敢讲了。”说到如今随处“挂羊头卖狗肉”的“名中医”,姚克敏十分不齿,“如果说一种药既治腰椎间盘突出,又治肾病,还能治其它病,完全是百病包治的神药,那么这种药绝对就是一种病都治不了。”在她看来,正是因为这些所谓的名医,坏了中医的名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