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02|回复: 0

父亲眼中的姚云鹏:只要他决定的事情 别人很难改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1 分钟前
  • 签到天数: 325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5-11 15: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亲眼中的姚云鹏:只要他决定的事情 别人很难改变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2015年05月11日15:20

    5月6日,人民网记者来到姚云鹏的家乡山东省阳信县洋湖乡姚家堡村。在村东头,记者见到了姚云鹏生活多年的老屋。(摄影:陈心同)

    人民网济南5月11日电 (宋翠)近日,人民网连续报道了山东患癌援疆大学生志愿者姚云鹏后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5月6日,记者在姚云鹏的家乡——山东阳信县洋湖乡姚家堡村,见到了他的父亲姚登民。从父亲对儿子成长记忆的回顾,或许我们能看到姚云鹏的人生轨迹。

    云鹏从小就很懂事 长这么大一直没用我操心

    在姚家堡村最东头,一座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瓦房,墙皮已经开始脱落,这就是姚云鹏曾经生活过的老屋。

    初夏的乡村,在绿树的掩映下透着恬静,姚云鹏父亲记忆的闸门因为我们的到来被打开。

    “云鹏从小就很懂事,长这么大一直没用我操心。”提起姚云鹏,姚登民一脸的自豪,这位朴实的庄稼汉眼角堆起了笑意。姚云鹏上小学时,成绩非常优秀,在那群同龄孩子中出类拔萃。每天放学后,他先写完作业,就给干农活的父母烧水、做饭。“他那时写作业,一般只是写不会的题,会的从来不写。”姚登民说,当别的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一遍一遍写着作业时,他却只选择有难度的作业写。

    “这孩子从来不抱怨什么。”小时候,姚云鹏不挑食,对于不喜欢吃的东西,只是不吃,但从来不说。在洋湖乡上初中时,父亲每天早上给他一块钱买早餐,但是他只花6角钱买包方便面或者包子,把剩下的4角钱攒着第二天买早餐,当结余够买早餐时,他就拒绝父亲给的1元钱。

    后来,姚云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阳信县一中,但是他的高中生活也一直很节俭,一天的生活费只有3元钱。高中三年,几乎没买过一次菜。父亲为此担心他的身体,而姚云鹏说“只要吃饱了就行,不要和别人比。”

    他只要决定的事情 别人很难改变

    “这孩子从小有个教师梦。”姚登民告诉记者,小时候,他经常给儿子讲,教师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村里也有近20位教师分别在当地的小学、中学任教。或许是父亲的潜移默化,姚云鹏的“教师梦”也由此生根发芽,并执着地疯长。

    “这孩子做事果断 ,只要想好了,决定的事情,别人很难改变。”姚登民说,上高中时的一天晚上,他们父子俩发生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争吵”。在当晚的交谈中,父亲表示现在是经济社会,希望儿子念好了书以后,能改变家庭的困苦环境。“那不一定,不能光看钱!”姚云鹏给予了非常强烈的反对,这让父亲非常意外和愕然,但是倔强的儿子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读书的目的是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哪里需要就去那里,不能只看赚多少钱。

    也就是从这时起,父亲觉得儿子真正长大了,所以对于他今后的人生选择,他不再过多的干涉。

    姚云鹏上高中后,因为“头疼”经常请假而影响了功课。父亲因此为他担忧,但是他却不以为然,“您放心,这样没事,我一次考不上大学,下一次准能考上,我的事您就不用操心了。”上高二时,姚云鹏选择了学校的艺术班,并在毕业时义无反顾的在志愿书上选择了齐鲁师范学院的“美术教育专业”。

    不愿意留在机关 更希望到村里支教

    当姚云鹏把去新疆做大学生志愿者的消息告诉父亲时,这位憨厚老实的庄稼汉子,虽然觉得有些突然,但并不意外。

    “以前松鹏在电视看到关于新疆孩子的节目,就对我说,爸爸,你看那些小孩瘦瘦的,还不如咱们这里的孩子,我要去那里支教。”原以为这只是孩子的一句戏言,没想到最终成真。2013年,姚云鹏在齐鲁师范学院毕业后选择了去支边。“孩子说他本来想去云南或者贵州支教,后来因为被分到乡镇,他不愿意去机关,又选择了去新疆。”讲到这里,姚登民一脸的凝重。

    当村里人得知姚云鹏去援疆的消息后,很是不理解。“大学毕业了,不好好找份工作回报家里,跑那么远干啥?”其实姚登民心里也有担忧:去援疆,条件差,钱少,娶不上媳妇,盖不上楼,可怎么办啊?“爸爸,我是自己愿意去新疆的,不能要钱要条件,如果那样还叫志愿者吗?”

    “他自己看准的问题,是很难改变的。孩子愿意干啥就干啥吧,他读那么多书,我虽然年龄大,但是思想跟上形势了。”姚登民了解儿子,对于儿子的选择,他给予了支持。

    姚云鹏到新疆后,姚登民还是放心不下,担心那里的气候和环境不适应,每次打电话,他总是说“没事,我很好,要啥有啥,还买了个锅自己做饭。”唯一不遂愿的是,到新疆后,他被分到了托里县机关,而他更愿意去村里。

    患病依然坚持申请到村里 确诊后一个人承担不愿告诉父亲

    2014年春节,姚云鹏还是穿着在山东的那身衣服回了家。他的父亲说:“你看别人的孩子回家都换身衣服,你还是穿着学校那套。”对此,儿子只是淡淡一笑:到时候干事就行,重要的不是换身衣服,那个不需要,关键是干实事。

    姚云鹏援疆后,和父亲通话也不是很多,但是每次联系,他都会嘱咐父亲,不要再外出打工干活了,欠的债我会慢慢还上的。

    2015年11月,父亲在一次电话中发现了姚云鹏开始咳嗽,但是儿子告诉父亲:“我没事,这边的风凉,吹了一下,过几天就好了。”

    2015年4月,姚云鹏患肺癌被确诊后仍然没有告诉父亲,并拒绝回家乡治疗。“爸爸,我没事的,就是长了个东西,回去干啥,在这里治治就好了。”后来,在医院工作的姚云平和姚云鹏的通话中,获知了消息并通知了他的父亲。

    “4月16号晚上,我当时打工在北京,听说这个消息后,我给他打电话要他回山东,但他还是不同意。”说到这里,这位坚强的父亲眼里闪烁着泪花,“你不回来,我让两个弟弟去乌鲁木齐接你。这样,他才答应回来。”

    4月18日,姚云鹏返回山东济南。他的父亲也从北京赶到济南,当天姚云鹏住进山东省肿瘤医院。



    姚云鹏的父亲姚登民向记者讲述儿子成长历程,说:“孩子从小就很懂事,几乎没大让我们操过心。”(摄影:陈心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4-4 22:17 , Processed in 0.1030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