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41|回复: 0

与姚波和其他宗亲就姚勉谱系的学术交流(三)姚闻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8-22 18:0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5-5-14 17: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雪坡舍人集》卷二十三,二百三十九页《发解谢判府蔡寺丞启》
    这是姚勉给蔡寺丞的一封信,启即书信。也叫书启。小启。全文确实文字太多,我把“念瀛州学士,疏国爵于丰城,书脉之传七百载,而江西夫子,擢伦魁于京汴,文派至此百余年。”是在怎样一个语境说的给大家说一说,下来可以自己找书核对。
    从“天爵自修”开始,到“其志斯见”为第一自然段。意思是很谦虚的表达“只述寸心”对科举制度和门第的看法。
    第二自然段拿自己和家族说事“有如某者,非曰能之。第思方驾于前修,何敢争衡于时辈,笔砚之生涯甚涸,箕裘之冷绪欲灰。念瀛州学士,疏国爵于丰城,书脉之传七百载,而江西夫子,擢伦魁于京汴,文派至此百余年。继之八行之贤,首于三舍之选。”
    结合第一段翻译意思是:蔡寺丞,我给你说我对科举制度的看法,你是知道我表达的都是我的寸心,也看到了我的志向。“比如我这个人,不是什么都行。思量光耀门第要善于把握前世的修业,如何敢于与现在这一辈的人去争衡,我的笔砚的生涯就要干涸了,继承和光大祖先的事业也心灰意冷了。只不过想到祖先瀛州学士姚思廉,赐封国爵在丰城,书脉也传了七百年,而江西夫子姚子玉,选拔伦魁在京师汴梁,文派到我这里已经有百余年了。继这种八种品行(即孝、悌、睦、姻、任、恤、忠、和)都贤良,首先在三舍为国家选拔优秀的太学生(宋代元丰以后,太学分三舍即上舍、内舍、外舍)。”接着廉颇童子,蜀江先生,苏东坡一族,韩退之的事例,提出“此为家谋,犹有国虑”的报效国家的思想。
    第三自然段,姚勉继续向蔡寺丞提出“端明世德,御史家声,明道化以淑浇风,重学校而获善类“的想法,让蔡寺丞支持他。
    这就是姚勉这封信的结构和大慨内容。从整个内容中我们知道姚勉“念瀛州学士,疏国爵于丰城,书脉之传七百载,而江西夫子,擢伦魁于京汴,文派至此百余年。”这段说自己祖先故事,目的是拿来为“只述寸心”“其志斯见”向蔡寺丞说明我为什么说科举门第的事。要不是念叨祖先”瀛州学士姚思廉“”江西夫子姚子玉“我早就心灰意冷了而说的一段理由。从这段理由,姚勉向蔡寺丞说,蔡寺丞是知道他的家族故事的,姚勉绝对不能编造,如果蔡寺丞不知道姚勉祖先这些事,姚勉拿出来说也不会感动蔡寺丞。两人通信为的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是相互的沟通,所以姚勉自述祖先的事实是真实的,姚思廉、姚子玉为其直系祖先与《舍人集》姚勉其他说祖先的文字、意思是一致的,是相互的互证资料。也与《姚锡墓志铭》中姚锡儿子姚守为谢谔提供的家世、家事内容一致。
    三、“吾家鼻祖丰城公,庭叱百万无鳩雄。子孙世袭节义风,流传直至江西翁。”是《雪坡舍人集》卷十一至卷二十一诗卷中的一首,也是姚勉给家族子侄族亲诗中的一首。姚勉不仅给姚锺写有诗,给其他子侄、族亲也写有,凡是给他们写的诗,多少就有几句家族史和长辈的要求或风趣的味道。关于诗能否做为史实引用,上面已经做了回答,如果还和其他文体史料与诗内容一致,那就更能作为史料引用,何况章学诚“六经皆史”第一经就是《诗》,也就是指的《诗经》。《诗经》就是诗,但也是史,不然古今“史诗”“诗史”当何解。
    姚勉《雪坡舍人集》为家族子侄和族亲写了哪些诗呢?我把诗名一一列出:《劝学示子元夫》有“不敢如韩训阿符”句。《题族子霆伯西征录》有“诗派接江西”“重与叩云溪”(云溪:灵源祖地名)。《有怀族子》有“秀出吾宗独有君”“云溪疑卜住山邻”句。《思家信不至》。《梦太夫人如平生》。《灵源上太夫人冢》。《戏叔纳宠》。《赠霆伯侄》有“子以见吾家,人才世登赢。勉哉复祖业,谨勿寒宗盟。某也习箕裘,生涯风露檠。家徒四壁立,独以道为耕”。《赠宗人简斋》《题郭氏梅庄松睿竹涧昆玉》《侄阿锺觅字与诗》《贺族兄宠妾生子》有“近闻络秀生伯仁”《梦保母如儿时》有“阿保扶我上戏车”。
    《侄阿钟觅字与诗》《雪坡舍人集》卷十八 “古风”二百零一页。“阿钟五岁已大奇,从我觅字与觅诗。粟梨不爱爱纸笔,此意岂是寻常儿。吟诗写字非难事,字画是心诗是志。器重充周志气宏,劲笔雄辞皆极致。吾家鼻祖丰城公,庭叱百万无鳩雄。子孙世袭节义风,流传直至江西翁。江西夫子今希有,四经七举为龙首。不学孙弘曲学儒,文章只是宗元祐。祖宗积善源深长,争奇竟秀生诸郎。诸郎更有如钟者,引领丹山群凤皇。晓窗读书肯至午,夜灯浪浪明月芜。只今小年已勤苦,从此读书到十五,贯经穿史包今古。雪坡疑叔未足多,下驽骥子一跃过,河南晁氏曾有样。二十子弟具高科,汝今群从多兄弟,勳业相期各如意。家塾相师学圣贤,朝廷再拜传忠义。羲献帖,李杜诗,遗纵难在不必追。请庚庆历徂徕颂,更立中兴浯水碑”
    其实“吾家鼻祖丰城公,庭叱百万无鳩雄。子孙世袭节义风,流传直至江西翁。江西夫子今希有,四经七举为龙首。”和“祖宗积善源深长,争奇竟秀生诸郎。诸郎更有如钟者,引领丹山群凤皇。”都是在叙述祖宗的功德和故事,也是以长辈的口吻在教导家族后人。姚勉的诗有杜甫叙述诗和诗史的特点,杜甫的诗在研究安史之乱民众生活常常作为史料来用。不信大家去看纂写过这一时期的论文,很多历史学家都有引用诗词的惯例。所以联系《雪坡舍人集》其他描述家族资料,这首诗也是研究姚勉谱系的重要依据,也是一种互证的关系。
    我们用三个例句全文语境进行了内容阅读,我们不难看出三个例证与姚勉《雪坡舍人集》涉及家族叙述是一致的,对姚思廉、姚子玉同为其直系祖先也是一致的。如果要说《姚锡墓志铭》的意义,就是它对姚勉《雪坡舍人集》互相进行了应证。对我们分析研究姚勉谱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关于《雪坡舍人集》《姚锡墓志铭》涉及家族叙述资料如何与彦国公谱与云公谱对照的问题,我们在下一节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6-17 09:55 , Processed in 0.1027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