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我为大家找水,干的是为旱区老百姓吃水用水的大事,我怕啥子?毛主席都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姚四海何罪之有,罪从何来?”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旱区的百姓,我姚四海行得端走得正,找水寻源没有错!开渠引水、根治旱情是迟早要办的事。这个不能动摇,必须坚持,再坚持!”尽管饱受曲辱和责难,但人们看到的是,姚四海依然背起他那装有测量工具和大量资料的背包,头戴草帽,手提竹竿,头也不回地出发了。 几十年来,姚四海走村串乡,爬山涉水,实地考察,收集到大量的水文资料。除自己绘制的《对四川地区水利规划建议示意图》和《川中地区多水源组合引灌建议示意图》外,还积累了200多本、50多万字的考察记录。这些原始的零碎的考察记录,一页页,一本本,可是凝聚并积淀着他一生的心血和追求啊! 渐渐地,姚四海的脑子里形成一个总体构想:在大渡河的瓦斯截江堵水,穿过二郎山,在两河口进入青衣江支流,顺河流至青衣江中段的飞仙关,在飞仙关以下十多华里的狗脚湾筑一堵水坝,开渠引水,经名山、邛崃、大邑、崇庆、温江、郫县到柏条河,再经新都、广汉到湔江。这样,一条组合引水渠道,沟通大渡河、青衣江、岷江、沱江、涪江等五大水系,可在岷江、沱江之间的分水岭顺山势走向开渠引水到泸州与宜宾之间;在沱江、涪江之间的分水岭(即毗引)顺山势走向开渠引水到泸州与合江之间。如此,川中沿途40多个县市、近10万平方公里的绝大多数地区可实现自流灌溉,3000多万旱区民众可永久性受益。 有山川河流走向、水流水量、地势落差等成千上万个实地考察数据的支撑,有对引水工程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的深入分析论证,以及工程量和综合效益的精心测算,姚四海这个川中地区多水源组合引水方案,彰显出了不容置疑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姚四海兴奋了,他找到了解决多水源组合引灌的 “金钥匙”! 于是,姚四海决定上访。他要将自己的这一构想和方案,上报政府,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使之变为现实。 1954年,姚四海被选为乐至县人民代表。在遂宁专区劳动模范大会上,他就口头提出兴修脊梁干山水渠的建议。随后,他一直保持执着,数十次地向县、地(市)、省,直至中央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不厌其烦地陈述自己构想的引水工程方案。 追溯起来,姚四海关于沱、涪江分水岭引水方案,早在民国时期就已提出。民国政府官员虽然叹服不已,结果也只能无奈摇头。 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主,自己作为共和国合法公民,为自己家乡,为父老乡亲,向自己的人民政府提建议提方案,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姚四海在数次造访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过程中,专家学者总是笑意盈盈地接待这位风尘仆仆的老农民,也热情地收下了他送来资料和图表,肯定他,赞扬他,他感觉无比欣慰。偶遇“内行”官员,也有激烈争辩,他又感到一片茫然。 一月两月过去了,甚至半年都过去了,泥牛入海,杳无信音…… 姚四海不死心。县里不行还有专署,省里不行还有中央。于是,他把上报资料和有关图表重新装进背包,再次出门了。这一次,他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他知道,华国锋、邓小平都住在北京。 执着上访,这是姚四海的性格使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执着上访,大都有其执着上访的理由。 不少人坚持经年累月的“执着上访”,或为政治待遇、或为个人名誉,或为专业职称,或为工资补发……然而,姚四海却没有这类似的诸般要求或困扰。那他,究竟又图个啥? 千百年来,乐至安岳遭遇天干的凄惨景象,旱区民众对水的渴望期盼,无不时刻在姚四海脑子里翻腾,他寝食不安。为了旱区民众,再苦再累再难,豁出命我也要把这个“提案”报上去! 几十年的建言献策,从始至终600多份、数十万字的开渠引水方案及相关图表,一篇篇、一页页,字里行间姚四海没有半点自家功利,更没有丝毫利己私心。他那么执着,那么不厌其烦,同其他类型的“执着上访”者相比,那又岂止一个“执着上访”了得? 功夫不负有心人。 姚四海耿怀于胸的美好梦想,终于露出了希望的曙光。 1973年2月,四川省水利局收到姚四海《关于兴修脊梁山水渠的建议》后作了回复,“你的建议很好,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线索……你能花费很大精力到实地察看,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我们表示感谢。”接着又来信表示:“我们将以你这个建议为重点,研究川中地区的水利规划。” 1973年5月,《四川广播电视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以《当代李冰姚四海》为题,分别报道了姚四海找水寻源、探索水利的事迹。姚四海倍受鼓舞,再接再厉,进一步完善建言献策提案,1979年7月报送省水利局,随即又收到了省水利局的回函。 1981年,姚四海《大渡河引水组合青岷水源的建议》被《四川水利.水利规划》专刊采用,编者按语写到:“姚四海同志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文化水平不高,经济上也不富裕,却以找水寻源为己任,刻苦钻研,数十年奋斗不息,企图改变我省腹地的干旱面貌,这种精神十分可贵。他的引水规划设想,与本刊发表的一些文章不谋而合,也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1987年3月22日,四川省毗河引水工程学术论证会召开。来自省、市44个单位的110多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姚四海作为唯一的 “农民专家”特邀出席。他没有西装革履,没有领带皮包,而是头戴草帽,脚穿布鞋,一身整洁得体的中山装。他端端正正地坐在会场,很是引人注目。接下来,姚四海落落大方地走上主席台,信心百倍、中气十足地宣讲《关于川中地区多水源组合引灌的建议》,并展示了相关图表。他的方案,构想科学、理据翔实,论证雄辩而毋庸置疑。他那特有的真知灼见与典型农民形象的强烈反差,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与会专家学者交口称赞,震动性的效果更是引人注目。同时,姚四海的文稿被《四川省毗河引水工程论文专刊》刊用。 1988年5月,姚四海的《跨流域多水源组合引水建议》在四川省《水电科技简报》发表。 1991年12月和1992年3月,省委机关刊物《四川党的建设》杂志先后发表《一个普通农民的奉献》和《一个农民的追求》两篇文章,赞颂姚四海几十年忘我探索水利,无私奉献民众的献身精神,赞颂姚四海一生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的执着精神 随后,《资阳时报》、《资阳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资阳电视台、《资阳人》和央视网、新浪网、腾讯大众网等各类媒体以及四川省毗河供水工程开工建设动员会,相继组织大量文章,报道宣扬姚四海60余年如一日,找水寻源的感人事迹、执着精神和高尚情怀。《乐至县志》和《回澜镇志》也将姚四海的事迹记载入史。 姚四海终其一生的执着追求,姚四海感人至深的故事,早已传遍十里八乡…… 五台山村小学沸腾了,回澜镇中心小学沸腾了,乐至县红星中学沸腾了……学校操场上,同学们排列着整齐的队伍。“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校长大步上前,紧紧握住姚四海老人的手,感谢他的到来;教师代表送上花束,向姚四海老人表示敬意;少先队员代表跑步上台,给姚四海爷爷系上鲜艳的红领巾……姚四海爷爷的眼眶湿润了。 几十年长途跋涉的艰辛,几十年执着上访的苦衷,几十年外出找寻水源而遭受的冷嘲热讽,甚至打击……多少辛酸多少磨难,多少委屈多少困惑,一桩桩一件件,往事萦怀,百感交集……但当他看到操场上孩子们洋溢着幸福的一张张笑脸,为了孩子们明天的幸福,姚四海感到满足感觉欣慰:这一切又算得了什么? 整个学校的大操场,鸦雀无声,高音喇叭里送出的,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农村老人抑扬顿挫、铿锵落板的宏亮声音——为解救家乡长年干旱,坚持几十年找水寻源,不顾艰辛的执着精神,更透出他立志改变家乡落后面貌,造福民众的赤子情怀。 饱含热泪,师生们聆听着姚四海爷爷的“专题报告”——一堂朴实真切又形象生动的人生课。酸甜苦辣调和出来的“故事”娓娓道来,艰辛曲折的“情节”环环紧扣,早在师生们心中激起了一阵阵涟漪,滚击着一阵阵震动……接下来,各中小学校的黑板报、墙报、学习园地,到处都贴满了学习和赞颂姚四海爷爷的各类文章:诗歌、散文、感想、心得……数千篇文章铺天盖地,一个共识异口同声:姚四海爷爷不愧是真正的“龙的传人”,“龙的精华”!
姚四海的开渠引水图
姚四海建言献图在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