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96|回复: 0

姚姓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31 11:24
  • 签到天数: 204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7-28 08: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文长 于 2015-7-28 09:06 编辑

    姚姓考

    2012.3.10
      据全球华人公祭舜帝大会上的最新统计,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60个之多,如陈、王、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如果把姚姓后裔改姓以后的姓氏族人包括在内,姚姓就是百家姓中最为大的姓氏之一。表面上姚姓人数排名在六十位,实际上再包括把姚姓后裔改姓以后的姚氏族人的。这个群体,有研究的必要。
      另外,为姚姓族人寻根问祖,也有研究有必要。
    一、“姚”字图腾解说
      姚姓因其桃图腾而得姓。者为,相传夸父以桃木为权杖,以阳平为桃都(即姚墟,今河南省范县南),以大桃木为日晷(rì guǐ)(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天竿,在桃林塞(今河南西部灵宝)追赶太阳,这就是夸父逐日的故事。
      古时,日晷的日影运行作“S”形,即,四季各有天地交午,记作“X”符,与合文作旁则表示源自夸父氏女系祖先。合而为
      因此,汉语言文字拆开来讲,应为其本意,女旁则是母系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痕迹。古时占卜时以火灼龟甲,观察龟甲产生裂痕的形态以占吉凶,成为卜兆或占兆,引申为预兆,有未卜先知之意。
         据说虞舜就出生在姚墟(今河南省范县南),即夸父追赶太阳的那一带,而且十分擅长占卜,于是就以姚为姓,其族称姚人。《说文解字》解释“姚”:“虞舜居姚墟,因以为姓。……妖娆也。”舜部落姚人在迁移中,留在平原和山地的多称带桃字的地名,近水的地方就带洮字。这就是古时姚字往往与桃、洮相通的原因。
      据说,因为虞舜的居住地姚墟盛产桃,因而桃树成为姚人的神树和社树。姚人在门户上插桃树枝、举桃树枝扫帚引路,以辟鬼驱邪。后来,用桃树木制作的物品演变成为巫师、道士等职业的工具。
      由于姚人将桃树视为神灵,久而久之,桃树就成为了姚部落的原始图腾。姚姓的姓氏图腾,即是由桃树形状演变而来。
      可见,姚姓的姓氏图腾源自桃树,与占卜有关。在古代,占卜之术是一种神秘的知识和特殊的智慧。这似乎预示着,姚人将成为一个睿智聪明的族群。
    二、姚姓来源考
      虽说天下无二姚,但姚姓来源众多。
      1、来自虞舜
      即姚姓是五帝之一舜的后裔。五帝之一的舜本姬姓,黄帝八代孙,因生于姚墟(今河南濮阳范县),便以姚为姓,其后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南宋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记载: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于姚墟,故因生以为姓。这支是姚姓的主流。
      2、出自帝俊
      《大荒南经》中说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
      《山海经海外西经》:三身国在夏后启北,一首而三身。
      三身国应在今日西南地域,即四川、贵州一带。系炎帝所属。三身国应为金乌族与华胥族中兽族联姻产生的后裔。使四鸟,即能使唤熊等兽类,这是炎帝族具有的特征。根据这些记载,帝俊比帝舜的历史更早。
      以《山海经》中的图腾而论,姚之甲骨文,十分类似三个人并立在一起,可能是三身国的来由。姓图腾可能发展为后来的一首三身形象。无疑这是一个母系氏族。
      3、出自妫姓
      据史学家郑樵说舜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可推断居沩水姓妫人多,因舜改姚姓的也多,因此部分姚姓出自妫姓。
      4、出自姚国
      据历史记载,春秋时有姚国,为商族的后代,他的子孙便以国为氏,称为姚氏。
      5、出自羌族
      西晋末年,羌族首领姚弋仲在乱世中崛起,自称虞舜之后,合族改为姚姓。《晋书》中记载:姚弋仲南安(治所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赤亭(在陇西县西)羌人也。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其后烧当雄于洮罕之间。可见,姚弋仲本是汉代西羌烧当氏的后人,由于他出自南安郡,故由他而兴的这支姚姓被称为南安姚。后来,他的儿子姚苌建立后秦政权,羌族姚姓迅速繁衍,姚氏也因为有了这支来自甘肃陇西一带姚姓的加入而壮大起来。
      6、源于满族
      出自金国时期女真岳佳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耀佳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岳佳部,满语为Yaogiya Hala,世居叶赫,后多冠汉姓为姚氏。
      7、源于蒙古族
      出自元、明时期蒙古族禹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禹尔氏,世居阿鲁科尔沁。后有满足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u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姚氏。
      另外,蒙古族努克楚德氏,在明朝时期即改为汉姓姚氏。
      明朝时期,有蒙古族人饶五十,因有功于朝廷,被赐予汉姓姚氏,改称姚名智,其厚意子孙世代称姚氏至今。
      8、源于德昂族
      出自明朝时期德昂族拉耐氏族,属于汉化为氏。
      在德昂族中,有一大族拉耐氏族,有名无姓。在明朝万历年间中央政府大力推行改土归流运动时,被归入为云南副总兵邓子龙所辖姚营兵,驻扎在姚安,因此取汉姓为姚氏,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农历6月,曾参与著名的姚营兵变
      9、源于其他少数民族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苗族、水族、羌族、拉祜族、彝族、土家族、壮族、白族、俄罗斯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姚氏族人分布。多为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中南、西南、西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被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予的汉姓,亦有汉族兵员驻守边疆时与各民族联姻后带入的汉姓。
    三、舜帝姚姓的衍变
      姚姓诞生后,主要在河南发展,相当长时间内很兴旺。最初,因舜帝居姚地,有子孙以姚为姓,舜帝登帝位后,仁德荣耀,有子孙以帝名舜为姓,禹封皇舜长子商均于虞,至坚祖四十三世孙妫满封于陈,官拜陶正,谥胡公,其子孙或以国号陈称姓,或以官号号改称陶唐氏,或以谥号胡称姓,或以尊讳满称姓,演变至汉朝,姚氏衍生出:妫、舜、虞、陈、胡、田、袁、王、孙、陆、车等六十种,繁姓同根,异氏同源,是一家亲。
      武王灭商时,舜裔姚姓已传至妫满。武王为笼络天下,特封妫满为诸侯,并把大女儿太姬嫁给他,封国于帝舜的故地——陈,称为胡公。妫满的子孙有以国为姓的,即成为陈姓的始祖。
      妫满传十世至公子完公,因国中内讧,完公为避祸奔于齐国,遂改姓田,名完,成为田氏的始祖。田氏代齐称王,直至秦并六国。秦末,项羽立田安为北齐王,汉初为韩信所灭。族人田横遂拥兵东海岛屿,自立为齐王,拒不降汉。汉高帝八年,为了防范和控制故旧诸侯贵族,宣诏齐楚等大家族徙迁关中长陵。原齐国王室中的部分人,由于惧怕田横事件牵连,便归并入另一支由姚姓衍生而来的王姓,易姓王。至景帝时,王姓女王成为汉景帝妃,后因生武帝刘彻而成为皇后,家族从而再次显贵。武帝刘彻即位,恩加王氏,特许舅氏男丁复旧姓田氏。传至田渊,因父田延年坐罪,逃匿至今浙江湖州(吴兴),再复为旧姓妫。至冀州刺史妫平,再复姚姓,为江南姚姓的起家之祖。新莽代汉,搜求舜裔姚氏,征姚平之子姚丰为睦侯,封国于代。王莽败亡,姚丰复回吴兴。此后,姚姓基本稳固下来。
    四、姚氏的播迁
      先秦时期,姚姓姓氏的衍变发展比较剧烈,如妫、舜、虞、陈、胡、田、袁、王、孙、陆、车等姓氏,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
      直到西汉中后期,虞舜的第六十六世孙田延年作为田氏齐国的后代,在汉昭帝时任大司农。因奸臣诬陷他贪污,羞于坐牢,自刎而死。其子田渊恐受株连,逃至吴兴郡。吴兴有归安县,因同音,而远祖虞舜本为妫姓,于是便改姓妫。其孙妫平,西汉末年任谏议大夫、京房易博士,后来官至冀州刺史。自他开始,恢复古老的姚姓,自称姚平,吴兴姚姓因他而兴盛起来。
      新莽代汉,搜求舜裔姚氏,以续虞舜的香火。结果征姚平之子、七十世姚丰为睦侯,封国于代。王莽败亡后,姚丰复回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此后,姚姓在吴兴基本稳固下来,并代代相传,繁衍生息,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姚姓最著名的一支。
      到北魏时期,吴兴姚氏逐渐壮大开来,并反向中原内地回流。至唐代初期,流播遍及浙江、江苏、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广东、四川、安徽、湖北等地,逐渐演化出陕州姚(河南三门峡)、桐城姚(安徽桐城)等分支。
      陕州姚出自吴兴,北魏时期,吴兴姚的姚纲仕魏,举家徙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成为陕州姚姓的起家之祖。自姚纲至唐代中叶,陕州姚累世出显宦,到唐代姚崇时,显耀盛极一时。其间,姚崇父姚懿移居洛阳,成为洛阳姚氏的肇始。
      桐城姚也源出吴兴,明清时期因代出文才大儒而名扬天下。特别是到了姚鼐这一代,更是将桐城姚推向了吴兴第一名门的地位。
      除了陕州姚、桐城姚,还有一支比较重要的姚姓福建姚也源出吴兴。姚姓进入福建大约在唐初。据史书记载,陈元光入闽开漳州时,就有姚氏相佐,其后,又有姚氏从福建迁入广东、海南等地。
      在北方兴盛起来的另一支姚姓,则是羌族姚姓南安姚
      西晋末年,羌族首领姚弋仲在乱世中崛起,自称虞舜之后,合族改为姚姓。《晋书》中记载:姚弋仲南安(治所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赤亭(在陇西县西)羌人也。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其后烧当雄于洮罕之间。可见,姚弋仲本是汉代西羌烧当氏的后人,由于他出自南安郡,故由他而兴的这支姚姓被成为南安姚。后来,他的儿子姚苌建立后秦政权,羌族姚姓迅速繁衍,姚氏也因为有了这支来自甘肃陇西一带姚姓的加入而壮大起来。
      后秦政权消亡后,据《晋书》记载,刘裕将姚姓余宗迁于江南。因此,江南的姚姓人中也有不少是这支姚姓的后裔。还有一部分沿着西南方向播迁,逐步发展到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其中以云南最为繁盛。
      当今中国之姚姓大多来自吴兴姚和南安姚,这两支姚姓在唐代以前,就已成为今浙江吴兴和甘肃陇西一带望族。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光州固始人、任府兵队正的姚廉洁随之入闽。此后姚姓的繁衍的速度更快,播迁的范围更广,又相继有姚姓前往辽宁,并有陕、甘、豫之姚姓人入迁云南、四川。其中云南的姚安、大姚等县的姚姓最多,故唐武德四年(621年),因此地多姚姓而专门设置了姚州。
      两宋时,姚姓已分布于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四川、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辽宁等地。明初,姚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河北、东北等地。江西籍姚姓中的一支,由姚克明、姚克澄跟随明军进入云南后入籍蒙化(现巍山县)。明末张献忠屠川后,有大批姚姓人从湖广(两湖两广,即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填四川。此时姚姓已广布大江南北,尤以江苏、浙江为最集中。清初,有姚姓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至此,姚姓已遍及大江南北,成为中华大姓。
      根据2007年公安部最新统计显示,当今姚姓人口大约420万,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五十一位。姚姓人口主要集中于安徽、广东、江苏三省,大约占全国汉族姚姓人口的25%,其中安徽占8.6%,为姚姓人口第一大省。其次分布于四川、浙江、河南、河北、湖北、湖南六省,又集中了33%的姚姓人口。从全国范围看,姚姓分布很广,但很不均衡,形成了以皖苏浙、粤湘为中心的两个姚姓高聚集区域。从明朝至今600年期间,姚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北的迂回十分强劲,大于由北向南的转移。
    五、姚姓郡望、堂号及堂联
      姚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主要郡望:吴兴郡和南安郡,一南一北,当今姚姓大多来自这两支。
      姚姓的著名堂号除了以郡望吴兴南安作为他们的总堂号外,其它主要堂号大多都与得姓始祖虞舜有关,以此标榜姚氏之本源。如圣仁堂,歌颂舜帝是至仁圣明的帝王,历山堂耕历堂则是纪念圣祖舜帝长耕历山这段历史。
      可见,姚姓的堂号非常注重利用先贤的品德、功业来训导激励后人,众多姚姓宗祠的堂联更是如此。尤其是姚姓公认的得姓始祖虞舜,因被后人尊为道德文化的鼻祖,尤为姚姓族人引以自豪。名相姚崇、文学家姚鼐的道德功业也为姚姓后人津津乐道。
         姚姓堂联众多,略举一二:
       如父子成双史 兄弟号二姚,上联说的是隋朝散骑常侍姚察,受命修撰《陈》、《梁》两部史书,直到去世时还没有完成,他的儿子姚思廉继承父志,修完二史;下联指宋代都指挥使姚麟,字君瑞,节度建雄定武军,用兵沉毅多奇策。有功不自夸,治军严明,下属兵将都乐意为他效命。其胞兄姚兕(sì)也是宋朝名将,屡建战功,官拜通州团练使。兄弟二人并有威名,世称关中二姚
      又如“爵封梁国 文重桐城”,上联说的是唐朝著名政治家姚崇,为政清廉,深得众望,乃盛唐名相,开元初年被封梁国;下联指清代散文家姚鼐,乾隆年间进士,曾参与《四库全书》的修纂,主持江宁、扬州等地书院长达四十年。他多才多艺,尤工古文,集“桐城派”散文之大成。
      还有“历山事迹光万载,妫水名声振千秋”,“重华共印文明帝,复姓先传代穆侯(代穆侯指田丰)”,“唐朝宰相贻谋远,汉代将军燕翼长”,“学士尚书世第,帝王将相名家”,“学闳两汉,书撰梁陈”,“四俊(指姚勉。姚勉,号学波,为文顷刻立就,与胡仲雪、刘元高、黄梦炎合称锦江“四俊”)名高光百代,三不(指姚文灏,宋朝人,官拜礼部尚书。自谓人生有三不:1毁誉不入,2请托不行,3贿赂不通。)世誉振千秋”等。
          为了传承先贤的功德,姚姓族群比较重视家训族风的培育和宗族子弟的教导,留下了很多家训格言。特别是明朝姚儒编著的《家政要略》,是中国最有影响的传统家教书籍之一。这本书宣称,一个人最大的快乐是读书,最大的责任是教子。崇信尚俭,重道、重节,强调君子处世贵能有益于物,以成圣贤为贵,以蓄道德为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3 13:34 , Processed in 0.1021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