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6|回复: 0

阎锡山二太太徐兰森的故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8
  • 签到天数: 29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8-17 19: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阎锡山二太太徐兰森的故事
    2015-06-11 16:21:05        来源:三晋道
    徐兰森
    徐兰森与三个儿子及儿媳合影
      少年乖巧,被选入阎府
      阎锡山于15岁时与徐竹青成婚,婚后两小无猜,感情融洽,阎对徐竹青十分敬重。辛亥革命后,阎锡山被推举为山西都督,忙于公务,顾不上回河边老家,虽结婚十多年,妻子徐竹青也没有生养,为了延续阎家香火,阎在父母多次催促下,找来时任副官长的李德懋,托他承办此事,阎交待说:“我把此事交给你,你只要给我找一个身体健康,能生育的姑娘就行,其他不必考虑。”李德懋是大同人,为大同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辛亥革命前,曾在大同、绥远、包头一带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11月底,被推为大同军政府都督,后投靠阎锡山,成为阎锡山的得力干将之一。  
      李德懋接受阎的嘱托后,考虑还是大同女孩既秀气又贤淑,于是便请假回到大同,广为采访,暗中请人物色、比较,最后选中一名14岁的健康貌美的许姓姑娘。征得姑娘父母同意后,李将这位姑娘带到河边村。许姑娘青春年少,英姿勃勃,乖巧大方,一会面就得到阎锡山和全家人的好感和认可。遂择日于1913年12月27日与阎完婚,成为阎的姨太太。婚后,按照当地的习俗,阎让她坐上马拉轿车,带着侍从,从河边村到大建安后茶窑徐竹青的娘家认亲。徐家张灯结彩,热烈欢迎她。她向徐竹青父亲徐一敬夫妇行了跪拜大礼,认徐一敬夫妇为父母,认徐士珏(竹青兄)夫妇为兄嫂,认徐竹青为姐姐,认徐唤青为三姐。还向“一”字辈的伯叔行了跪拜礼。徐家的晚辈也按辈份向她行礼认亲。她改许姓为徐,徐一敬给她取名为徐兰森。许家摆了几桌酒席,招待阖族上下,一时间道喜、祝贺的你来我往异常热闹,徐兰森生性开朗豁达,有说有笑,颇讨人喜欢。兰森成婚时,五妹子(阎的堂妹阎慧卿)才五岁,每天围着兰嫂转,人们问她“五妹子你为什么不住眼地看着兰嫂?”慧卿天真地说,“她长得好看呗!”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徐兰森知书达礼,过门后对公婆特别孝敬,早晚必请安问好。她对本家亲戚甚至下人都非常随和,人人都喜欢她。她对阎锡山百依百顺,服侍周到,既热情又不失礼仪,颇得阎的欢心,和阎关系密切。她对徐竹青也异常敬重,像小妹对待姐姐一样,事事向徐竹青请教,两人无话不说,常常逗得徐竹青哧哧地笑,竹青也从不在她面前摆架子。竹青与兰森都住在将军府,也经常去太原小住,凡对外活动,都由竹青出面。兰森接连生了五个儿子,阎与兰森的关系日增。
      阎、竹失和,兰森地位提高
      中原大战后,阎锡山、冯玉祥以失败告终。阎回到河边村,后被蒋介石逼迫,出逃大连。徐兰森携奶妈和两个孩子,在专人的护送下,到了天津又转往大连。8个月后,即1931年8月5日,阎乘飞机飞到大同,第二天乘汽车回到老家河边村。兰森和孩子随后也回到河边村。当时正逢“九·一八”事变前夕,国民党山西省党部掀起驱阎运动,《民国日报》整版登载声讨阎锡山的文章。阎在家乡仍每天出门散步,撰写《阎氏家族自治章程》,对族人进行修身处世教育,在河边逍遥自在,满不在乎。其时徐竹青因四猫、五猫(兰森的四儿子、五儿子)叫兰森妈妈,违了规定,于是大闹一场,盛怒之下,还打了几块玻璃。按阎家在兰森结婚时规定,兰森所生孩子叫竹青妈妈,称兰森为姨妈。后兰森随阎到天津、大连后,两个孩子就改叫妈妈,回河边后,一时改不过口,便滋生此事。从此竹青与阎反目,回娘家住了一些时候,就回了太原,自此与阎分居,一直至死。  
      随着徐兰森的地位逐日提高,她以“阎夫人”的身份,逐渐参与重要人物的寿诞、喜宴及家族、社会团体的一些活动,阎让她抛头露面,发表谈话,甚至代表他视察工作。兰森从此成为阎锡山的贤内助,连本族人也不再称之为“姨太太”,而称“二太太”了。她一直在阎的身边,衣食生活、社会活动均由她打理。1940年还出任山西战时儿童保育委员会总干事,并在二战区控制的10多个县里,建立妇女会,动员知识妇女为战时服务,并举办250人的训练班。  
      抗日战争期间,阎把继母、竹青、二儿、二儿媳及孙子们都送到大后方四川,先后住在成都和灌县。阎住在陕西宜川县秋林镇,身边只有兰森和两个小儿子。1939年12月,阎把兰森和孩子也送到后方。1941年兰森又带着孩子到吉县克难坡与阎相聚。1945年8月30日,阎锡山从平遥乘火车回到太原。其时兰森身体不适,无力照料阎的生活,遂由五妹子阎慧卿精心打理,五妹子成了阎的管家。
      中年殒命
      1948年2月9日,徐兰森突然病故,这一天正是农历腊月三十。第二天一早,人们前来阎府拜年,看到阎府东花园内白纸素花悬挂着一块讣告牌,上面书“生慈阎门徐太夫人,讳兰森,痛于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2月9日寅时,寿终太原寓次。距生于民国元前十一年(1901)夏历九月十五日戌时,享年四十有八岁。不孝等随侍在侧,亲视含殓,即日遵礼成服。谨择本月十四日开吊,十五日出引……”许多拜年者,看了讣告后,不知所云。接着太原各报相继刊登消息,称徐兰森因肠胃痉挛及脑溢血病逝。  
      兰森死后,阎府上下十分悲痛,大家都怀念兰森的和蔼可亲、亲切待人、礼贤下人、乐于助人的点点滴滴,涌成泪水,更加怀念。阎锡山亲书挽联:  
      上有老,下有小,责任未尽身先逝
      左无从,右无和,余缘未尽影空留  
      兰森遗体停放在新民北正街东花园阎公馆。出殡那天,亲朋故旧、机关干部都胸佩白素花送葬,鼓乐队、晋北八音会,呜呜哇哇地在前面吹奏开道,直吹得孝子孝孙放声大哭,大街上路祭者接二连三。其时河边村已属解放区,灵柩暂存放在享堂土窑洞里。
      作者简介:姚斌,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审。大同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政协文史委员,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地名委员会专家委员。主编有《大同市志》《大同年鉴》《大同地方志》期刊等。著有《大同历史沿革》《大同长城史话》《大同民俗》《大同土特产》《名人与大同》等。发表论文50余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6-27 00:42 , Processed in 0.0996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