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绣手”姚建萍:一根银针绣出时代旋律 交汇点讯 12月1日,由中国文联、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等联合主办的“针融百家,艺开新境——姚建萍刺绣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是中国美术馆首次举办工艺美术类作品的个人展览。
本次展览展出了姚建萍20多年艺术生涯中的30多幅代表作品,包括绣于1995年的《周恩来·沉思》,以及已被南京博物院收藏的长12米、宽1.56米的《江山如此多娇》等各时期精品苏绣。其中,主题作品《丝绸之路》系列是首次在国内展出。  《周恩来·沉思》 著名苏绣艺术家姚建萍,是国家级苏绣非遗传承人,曾4夺“山花奖”,今年还被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她的作品不仅传承了传统苏绣细腻优雅的艺术特点,还同时融入了现代特色与时尚美感。2014年,她的作品《木槿花开》《墨西哥总统夫妇肖像》被分别赠送给韩国总统朴槿惠和墨西哥总统培尼亚;2015年,她的作品《岁月如歌》被赠送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姚建萍本人也被冠以“国绣手”的美誉。 姚建萍在传承创新的苏绣生涯中,突破了传统苏绣题材与尺寸的限制,用小小银针绣出时代旋律。近年来她先后创作出《和谐·百年奥运中华圆梦》《海纳百川》《春早江南》等巨幅苏绣,均为大格调主旋律作品,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荷露娇欲语》 交汇点记者在展览中看到,《丝绸之路》系列一组两幅颇为亮眼。这是姚建萍团队深刻领会“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命题后主创的苏绣巨作。作品借鉴了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丝绸之路的历史继承与当代思考。两作品通过不同年代、不同主体颜色、不同文化背景,共同展现出丝绸之路两千余年的传承与延伸,同时蕴含着对“新丝绸之路”的憧憬与赞颂。 其中,《丝绸之路——西出长安》以大汉盛世为基准点,通过张骞西出长安的场景,回顾了令人震撼的丝绸之路历史起源。作品用针线展现出苍茫雄壮的厚重之势,带领我们回溯到丝绸之路的起源,回味那段荣耀又恢弘的历史画卷。《丝绸之路——满载而归》以大唐盛世为基准点,着力表现胡商驼队在长安采购完毕,满载货物,翻越帕米尔高原的情景,体现了当时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场景;显示了一路旅程的风霜,也显示出这一条中外贸易之路的伟大。
 《丝绸之路·满载而归》 对于姚建萍刺绣艺术,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一个艺术家的灵魂,一定是植根于传统的创新;苏绣适逢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博采众长很好地沟通了东方与西方、遥接了古代与当代;姚建萍正是在这种中国精神感召下形成了独特的“融针绣”,这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文化理想、创新理念的体现,是苏绣发展中的又一里程碑。 据悉,此次姚建萍刺绣艺术展将免费展出至12月10日,参观者可近距离领略中国民族瑰宝——江南苏绣艺术的独特魅力。 交汇点记者 孟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