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姚家的老房子是明恕堂五进带院子的石库门老宅。姚家的祖宅房屋为硬山式清代早期建筑。
03年6月我回常州老家探望老母亲,听说北门青山路老家已开始拆迁了。心中一阵莫名的震颤。我慌忙借了一架傻瓜相机,将几乎拆尽的外婆家的老房子记录下来。这不全的记录不能不说是种遗憾,但又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毕竟记录到一些正在拆除中的残存,这是百年老宅化为尘土前的挣扎和呻吟。。。。。。
在这座老宅里,我们兄妹5人均生于此,长于此。连我老母亲都是生在这老宅中。我们的童年和少年都在这里度过,每一座天井,楼上楼下都留下了我们奔跑淘气的印记。后面的大院更是我们小孩的天地,男孩在这里打弹子,女孩在这里“造房子”跳皮筋。我们或者逮个蚂蚱之类的去喂蚂蚁。看着蚂蚁把它抬到树洞里去。表兄认定哪个黑头大蚂蚁一定是大将是三国英雄张飞转世的,要不它怎么会带着长长的队伍呢?对这一点小伙伴们坚信不移。夏日的傍晚,大人们从井里打几桶水洒在院子中央,躺在藤躺椅上,小孩们把大人团团围在中间听大人讲“山海经”。要么仰着头数着永远也数不清的满天星斗,
想着牛郎和织女七月七能跨上喜鹊搭的桥。老亲娘(常州方言奶奶)讲要在茄子树底下才能见到天河上的鹊桥相会。茄子没长成大树,牛郎和织女仍在天河两边挂着。跟舅舅去捉蛐蛐更是乐不可及的事。由于舅舅在年龄比我们大不了多少,也没了长辈之尊。更像是一群小伙伴。常常为哪个蛐蛐头大哪个蛐蛐色老,哪个更狠些争论不休。而后放到盆中决斗一番,一个个伸长了小脖子把蛐蛐盆上空堵得严严实实,胜者神气输者丧气。
太公百岁诞辰在明恕堂(三进大厅)挂着太公婆的画像,太公穿清朝官服,太婆戴霞冠听外婆讲画得极象真人。外公请来开饭店的张锡元父子带个伙计来做饭。我们小孩拜完祖宗看着张家父子忙乎,鼓风机吹得炉火旺旺,锅中热气腾腾,炒菜油锅吱吱作响。。。。。。好不喜欢。吃完寿宴,我们好几十口到银都照相馆照相路人见了羡慕不已!
三年困难时期的一天堂兄志清营养不良晕倒在第二进天棚下外公喂他糖水吃的事恍若昨天。
文革动乱的一个夜里,外祖父在烧着线装书和古画祖宗神像边流泪得样子如在眼前,在这座老宅中有儿时的欢乐,有痛失亲人的悲伤,有文革的动荡,有下放农村忧伤。老家要拆了真有点舍不得,这种割舍不断的情丝,刻骨铭心的亲情和那厚厚的老家亲情恩怨说不清理还乱的锁事。。。。。
第三进明恕堂大厅为柱梁结构,水磨砖地面。
外婆家老房子的平面图。老房子是座徽派建筑。
文档5754【江苏】毘陵姚氏宗谱
江苏毘陵姚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清)姚师傅等重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明恕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 注:该族散居武进、江阴、宜兴等地。
原存二进阁楼上带字的硬柴,是不是宗谱木刻版就不得而知。反正已烧火做饭吃了。
明恕堂堂匾题写是李正华(1855—1919) 近代书法家。字静之,号君恕,中年后自号醉余生。堂匾被二舅拆了做家具。
明恕堂建筑柱础图案研究已是别人的论文
李正华(1855——1919)书法作品
第四进天中的石井
第五进和院子已荡然无存。
外婆家姚家的姚仁泰石库门
宝葫芦亮子大于一般徽派建筑的亮子图案设计流畅极有神韵。
屋沿
第四和第五进楼房。
第三进到第四进的残存楼梯。
第四进残楼。
姚家的外孙刘纶生于此并长到科考。现老宅是刘纶用三年俸禄所建。
常州文物局档案记载:1106
|其中刘纶旧居原位于青山路80-90号,为刘纶娘家姚宅,刘纶出生于此。房屋为硬山式清代早期建筑,共三进,头进为门厅,二进为楠木厅,东向大门为砖雕门楼,有鲤鱼跃龙门图案,第三进为清末重建,原建筑于太平天国年间被志王陈志书拆建至南大街志王府。后为花园,临河有牌坊、码头等残迹。该旧居于2004年建造青山湾小区被开发商拆除。
姚家老人讲:太平天国时姚家多人被杀。
鲤鱼跳龙门砖雕原是整方墙砖雕后毁损。
我与姚家长辈在一起。
石雕
舔犊之情羊跪食母乳石刻图寓意为报母恩。姚家的外孙刘纶在此生,并养至科考。
楠木厅的屋顶
姚家的外孙了得姚家的外孙 : 刘纶常州状元,除通过四级科考试为皇帝点中的以外,还有两名“恩科”状元。一名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诏征贤良方正,萧立被点为状元。另一位是清乾隆元年(1736)诏试荐举博学鸿祠,刘纶列第一,被点为状元。
乾隆元年博学鸿词特科刘纶的试卷
刘纶(1711-1773),少俊颖,六岁,能缀文,长工为古文辞。乾隆元年,以廪生举博学鸿词,试第一,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迁侍讲,进太常寺少卿。四迁,擢内阁学士。十二年,扈跸木兰,奏秋郊大猎、哨鹿二赋,称旨。十四年,直南书房,授礼部侍郎,调工部。十五年,命军机处行走。十六年,土默特贝子哈木噶巴雅斯朗图不按原议年限驱种地流民,命纶偕侍读学士麒麟保往勘。六月,疏言:“出口民价典旗地,应遵原议三年、五年限外撤还原主。其领地耕种为佃户,受雇力作为佣工,皆浮寄谋生,初无占地意,应许力耕糊口。至领地垦荒,积累辛勤,始得成熟,不同价典,年满先还原主。所需自种地有赢,仍给种以偿前劳。木头城、三座塔居人稠密,许照常居住。设三座塔巡检一,资弹压。”诏从其议。父忧归。服阕,十八年,除户部侍郎。十九年,兼顺天府尹。
履历
顺天府公牍,治中、通判不署名。纶请以钱谷属治中,狱讼属通判,先署牍呈尹可否之。大军西征准噶尔,师行,役车供偫,壹切办治无误。二十年,准噶尔平,予奖叙。浙江按察使富勒浑劾巡抚鄂乐舜授意布政使同德勒派商银,命纶如浙江偕两江总督尹继善等会讯。二十一年,覆奏鄂乐舜受银属实,拟绞候;同德未知情;富勒浑诬劾,拟杖流。上以富勒浑参款已实,不应议罪,责纶等失当。部议夺官,有旨从宽留任,罢直军机处。二十二年,命仍入直。二十四年六月,奏蓟州、宝坻等县蝻子萌动,州县官事繁,督捕未能周遍,饬千总、外委同佐杂分捕,参将偕监司巡察勤惰,报可。进左都御史。二十五年,偕侍郎伊禄顺赴西安勘将军嵩阿礼克兵粮、勒馈送等款,得实,论如律。二十六年,进兵部尚书。二十八年,调户部,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三十年,母忧归。甫除丧,诏起吏部尚书,仍协办大学士。三十六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三十八年,卒,命皇子临其丧,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谥文定。
生平
纶性至孝,亲丧三年不御酒肉。直军机处十年,与大学士刘统勋同辅政,有“南刘东刘”之称。器度端凝,不见有喜愠色。出入殿门,进止有恒处。自工部侍郎归,买宅数楹。后服官二十年,未尝益一椽半甓。衣履垢敝不改作,朝必盛服,曰:“不敢亵朝章也!”侍郎王昶充军机处章京,尝严冬有急奏具草,夜半诣纶,纶起燃烛,操笔点定。寒甚,呼家人具酒脯,而厨传已空,仅得白枣十数枚侑酒。其清俭类此。校士尤矜慎,尝曰:“衡文始难在取,继难在去。文佳劣相近,一去取间於我甚易,独不为士子计乎?”较量分寸,辄至夜分不伴奏倦。文法六朝,根柢汉、魏;於诗喜明高启,谓能入唐人门阈。
参考资料:东方文苑http://news.eastday.com/epublish ... 0001/hwz370242.htm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881983.html
为什么刘纶会一直生活在外婆家?为此我查阅武进(常州)西营刘氏家谱
刘演康熙32年(1693年)举人刘演生子刘机(郡庠生。)刘机生子刘纶。
在清史中提到刘纶母姚氏官宦人家知书达礼。那么说;刘纶从小
受教育都是在姚家。所以刘纶出息后要为姚家建房,建码头。为母建牌坊也就顺理成章。姚家人的说法:刘机(郡庠生:秀才)在姚家学馆(教书)看来刘家当时家境不如姚家。在那里演绎了教书先生和富家小姐的爱情故事。
姚家小姐嫁穷郎的爱情故事一直演绎到我的父辈二姨嫁给我二伯。我妈与我爸。姚家把房子租给了我爷爷奶奶住,最后还倒了贴二姨和我妈。
刘家后人在中国历史上小有名气
艾尔曼在《中国文化史的新方向:一些有待讨论的意见 》的一些说法
刘纶之子刘召扬在1784年乾隆皇帝南巡时诏办的特别省试,获得第一名,而且年迈的皇帝很高兴逝去已久的重臣之子表现优异。刘召扬之兄刘跃云在这之前则以卓越成绩考取进士,并且在进入翰林院后又任大学士。但是刘召扬从未到北京参加进士考试。反之,他跟妻子庄氏、儿子刘逢禄留在常州,满足于教学研究的生活,
刘召扬在通过1784年的特别考试后,决定留在常州执教,此事具有象征上的重要性。1784年以后,和珅的权力高涨到他的对手不得不考虑如何在他的淫威下存活的地步。在这种情势里,刘召扬决定不跟随杰出的父亲刘纶和岳父庄存与的脚步,不仅代表他自己的立场,也是庄刘两家的立场,因为他们如果直接反对和珅及其同党,将会遭受极大损失。在查阅王喜荀的《且住庵文集》中关于庄述祖生平的讨论时,和珅事件对庄刘两家的影响就更为明白了。例如在1780年的殿试,庄述祖的考卷原本名列前茅,因此可以像他的父亲庄培因、伯父庄存与一样直接进入翰林院。但是和珅同党恐怕阿桂在掌权的翰林院多一位同盟者,于是在呈给皇上前将试卷次序弄乱(皇帝通常只亲阅前三名试卷)。庄述祖的试卷被放在二甲之中,因此失去了进入翰林院的机会。庄述祖从政坛退隐,部分乃是对这种宫廷政治腐败的反应。
在混乱腐败的年代里,有目的的退隐是由来已久的儒家传统,庄存与在他的春秋研究里重新发现这一点,庄刘两家在他们的宗族里延续这种传统,直到和珅死去。
从史学家研究中国的角度,一向难以预料。例如现代中国的思想史家很快便得知,到了1898年,今文经学已是激进儒家如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最后阵地。在现代中国思想史的叙事性解释里,早期的今文经学者如魏源和龚自珍,被描写为晚清改革家的先驱。晚清学术圈关于今文经学的争议,导致对于孕育与发展这个运动的历史环境的错误呈现。直线发展的解释将历史叙事安排成清楚的阶段,从康有为一直回溯到魏源和龚自珍。
魏源和龚自珍代表19世纪中国的改革精神之说法的史学家笔下,刘逢禄通常会在注脚里被提上一笔。谁是刘逢禄?在历史叙述里,他通常只是魏源和龚自珍的老师 。
魏源和龚自珍在庄家学馆里读书刘逢禄是教书先生。
反和珅的领导人之一是翰林反和珅的领导人之一是翰林洪亮吉,他在1799年上递嘉庆皇帝的有名谏疏几乎要了他的命。洪亮吉是常州人,幼时曾在庄家私塾学习。此外,洪亮吉的妻子也是庄家人。因此,洪亮吉在嘉庆初年(乾隆皇帝当时退位为太上皇)参加阿桂的反和珅联盟,其后的背景有著常州的“关连”。洪亮吉于和珅被迫自杀之后写给皇帝的著名上书里,有好几处提到乾隆皇帝的早期顾问对于和珅建立起贪渎帝国时的乾隆晚年统治感到震惊失望。正是在洪亮吉写这封信的同时,嘉庆皇帝的教师和洪亮吉的朋友朱桂,替庄存与的《春秋正辞》作了篇序言。,他在1799年上递嘉庆皇帝的有名谏疏几乎要了他的命。洪亮吉是常州人,幼时曾在庄家私塾学习。此外,洪亮吉的妻子也是庄家人。因此,洪亮吉在嘉庆初年(乾隆皇帝当时退位为太上皇)参加阿桂的反和珅联盟,其后的背景有著常州的“关连”。洪亮吉于和珅被迫自杀之后写给皇帝的著名上书里,有好几处提到乾隆皇帝的早期顾问对于和珅建立起贪渎帝国时的乾隆晚年统治感到震惊失望。正是在洪亮吉写这封信的同时,嘉庆皇帝的教师和洪亮吉的朋友朱桂,替庄存与的《春秋正辞》作了篇序言。
刘家后来还出了刘海粟
1. 到2005年底,常州全市27个文物控保单位被拆除11个,分别是
1、明八角井
2、青果巷八桂堂(新建假古董)
3、清庄氏塾馆及星聚堂明式轿厅
4、庄氏济美堂
5、清先贤卜子祠
6、清太平天国志王府(新建假古董)
7、清费氏庭院
8、清恽氏庭院
9、民国民元里民宅
10、民国玉佩弄民宅
11、民国“天友来”店旧址;
●被拆除的,没有列入文物等级,具有文物历史保护价值的名人故居和古建筑:
1、中国著名摄影家吴中行故居(清)
2、中国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故居(清)
3、刘纶外祖家青山路姚家楠木厅(清初)
4、十子街19号恽家花园(清末)
…这些老房子变为尘埃后中央电视台曽为它一声叹息…。。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现代诗人说:哭着闹着的来,一声叹息地走,整一整衣衫留下一捧尘埃。
刘纶主要著作:
《绳庵内外集》二十四卷(刘绳庵内集十六卷;外集八卷)
刘逢禄主要著作
著有《尚书今古文集解》三○卷、《书序述闻》一卷、《左氏春秋考证》二卷、《公羊春秋何氏解诂笺》一卷、《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一○卷《后录》六卷、《谷梁废疾申何》二卷、《论语述何》二卷、《四书是训》一五卷、《箴膏肓评》一卷、《发墨守评》、《诗声衍》无卷数、《刘礼部集》一二卷,俱行于世。又有《易虞氏变动表》、《六爻发挥旁通表》、《卦象阴阳大义》、《虞氏易言补》各一卷、《庚申大礼记注长编》一二卷、《春闱杂录》一卷、《东陵勘地图说》一卷、《石渠礼论》一卷。又取《史记·天官书》及甘石《星经》为之疏证,成书数卷。著《说文衍声记》以举分韵之要。仿《经典释文》之例,存异文古训,为《五经考异》,已就两经而未成。辑选《八代文苑》四○卷、《唐诗选》四○卷、《绝妙好辞》二○卷、《词雅》四卷。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二《儒林》三本传、《清史列传》卷六九《儒林传》下二本传、李兆洛《礼部刘君传》、戴望《故礼部仪制司主事刘先生行状》、《清诗纪事》嘉庆朝卷等。
坊间传说
乾隆皇帝下江南。乾隆皇帝下江南,先后六次来到常州。有一次,他一路微服私访、打扮成一个珠宝商,悄悄地进了常州城,第三天才摸到博学鸿词刘纶家里,把个刘纶吓了一跳。乾隆连忙叫刘纶勿要声张,也同他一样换了便衣、手摇折扇,无拘无束地一同上街白相。他俩走到武进县和阳小朋友县交界的甘棠桥上,看到南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店家、生意兴隆。又见一群小佬手舞足蹈地高唱:“甘棠桥头对鼓楼,木梳篦箕摆首头;源源客船运河来,都在花市靠码头。……”
乾隆皇帝听勿清他们唱的是啥东西,
便问刘纶:“这些小孩唱的是什么?”
刘纶说:“他们在唱山歌。意思是说常州的篦箕木梳很出名,运河中来往的客船,都慕名在花市街停靠,上岸购买梳篦呐!”
“哦!”乾隆皇帝说:“花市街在什么地方?一定也很热闹罗!”
刘纶答道:“花市街在老西门外大运河旁,是西门的水陆交通要道、闹热透佬。如果皇上高兴,我明天同你到那里去白相好吗?”
乾隆皇帝笑咪咪地连连点头说:“好!好!”
乾隆皇帝明朝要去花市街,
这个消息勿晓得哪会当天夜头就传到了阳湖县县宫的耳朵里。这位县官老爷认为拍马屁的机会来了,第二天天勿亮,就点齐了县里大小官吏,带了衙役、捕快、跟班和吹鼓手等等好几百人,浩浩荡荡开到西门,在花市街上一大路摆开阵势,准备大张旗鼓接驾。给他这么一来,把整个西门外头的空气都弄得紧张起来。
吃过早饭,乾隆皇帝和刘纶俩个人仍和昨天一样穿着便服,雇了一条小船,从城里内河划出大水关,来到了大运河之中,只见来往大小船信扬帆摇橹、川流不息,果然非常热闹。船过新桥,一眼就看到了花市街上,许多衙役差人穿灯走马、地保团丁吆五喝六,弄得行人熙熙嚷嚷、百姓诚惶诚恐……这是啥格原因啊?乾隆皇帝一看心里就明白了,便对刘纶说:“唉!这肯定是阳湖县搞的名堂,真讨厌!我们还是寻个僻静点的地方登岸吧,免得他们来罗唣。”
刘纶连忙吩咐撑船佬在街头上的一处不引人注意的小码头靠了岸,把乾隆皇帝搀到岸上。乾隆皇帝一眼望去,花市街的店铺一家连一家,差不多都是梳篦店。走进店里面看看,店中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宫梳名篦”,有圆背的、有直样的,有彩绘的,有雕花的,有竹木的、也有象牙的。品种则更加繁多,有“麻姑献寿”、“福禄寿三星”、“嫦娥奔月”,还有“四大美人”……正当看得高兴,忽然听到前面街上大吵大闹,官腔夹杂着辱骂呵斥声压倒了噪杂的人声。仔细一看,原来是公差和地保站在那里不准行人走过去,以至许多挑夫挑着一担担木梳,担子翘啊翘、跳啊跳的,被拦在那里勿得走过去。
乾隆皇帝问刘纶:“这些人是做什么的?”
刘纶说:“他们是南门木梳街上的做木梳佬,
是替梳篦店送木梳来的。因为花市街上的梳篦店实则是篦箕店,一向只做篦箕,木梳都是从木梳街上批来的。”
乾隆皇帝听了觉得很有趣,一时高兴、信口说道:“哦!南门木梳街上专做木梳,西门花市街上专做篦箕。好啊!那么,这里就不应该叫花市街,应该叫做篦箕巷。”
“对!对!”刘纶连忙附和说:“南门木梳街,西门篦箕巷。万岁真正才学高超,出口成对啊!……”
刘纶谈得起劲,不觉已说漏了嘴,:“万岁”二字一出口,就被旁边的便衣捕快听去了。捕快倒也吃了一惊,仔细一看:“这个说话的人不是大名鼎鼎的博学鸿词刘纶吗?那个留着胡子的珠宝商人可一定是乾隆皇帝了。”于是,三步并作两步,急急忙忙推开人群,往怀德桥方向的接官亭跑去。
再说阳湖县县官老爷带着随从立在接官亭前,左等右等不见皇帝的影踪,正等得有点心焦,听了捕快的报告,猛吃一惊,这一吓直吓得屁滚尿流,连忙高喊:“快走!快去!”领着众人吹吹打打齐奔小码头而来。
可是,已经迟了。等到县官老爷领着众人打着旗号,敲锣打鼓从西街头赶到东街头时,乾隆皇帝和刘纶早已登上小船开往城里去了。县官老爷眼巴巴直挺挺地站在岸上,眼看小船驶过新桥,进入了大水关,转眼就不见了,懊恼地叹了一口大气。突然,他灵机一动,脑子里想道:“勿要紧,还是有办法讨皇上的欢喜的。刚才捕快不是听皇帝说花市街应该叫篦箕巷吗?有了……”便立即下了一道命令,贴出一张告示:“奉圣谕,即日起花市街更名为篦箕巷。”
这位县官老爷后来怎样?据说并没有因此取行乾隆皇帝的欢心,更没有得到啥格好结果。过了几个月,吏部来了一道公文,也勿曾说明为啥格原因,就悄悄地把他的官职革了。从此以后,篦箕巷的名称却一直沿用。
常州状元,除通过四级科考为皇帝点中的以外,还有两名“恩科”状元。一名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诏征贤良方正,萧立被点为状元。另一位是清乾隆元年(1736)诏试荐举博学鸿词,刘纶列第一,被点为状元。
萧立系齐梁萧氏后代。齐梁萧氏,国破而家不衰,世代兴达。特别是昭明太子这一支,以文化传家、清廉传家,一门9宰相,荣耀隋唐数百年。
刘氏系清代常州望族,时有“刘半城庄一角”之谓。意思是说刘家的房产几乎占了半个常州城。刘纶,乾隆元年被点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负责撰写皇帝的起居录《世宗皇帝实录》。刘纶长期陪侍乾隆身边,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工部尚书、军机大臣。“伴君如伴虎”,长期在皇帝身边,刘纶养成了凡事小心谨慎,多想一想的习惯和素质。刘纶随侍乾隆下江南,到了苏州。
一天,乾隆微服上街,刘纶跟着。过闹市、穿小巷来到一家竹器店门口。江南到处长竹子,就地取材,编制竹器,几乎是人人都会的手艺,遍及城乡。这对于生在江南,长在江南的刘纶来说是熟悉不过的。乾隆看到一个竹匠手执竹刀在劈篾,指着篾青问刘纶:“你说说看,这叫啥?”刘纶面对皇上的突然提问,差点脱口而出,略一思索,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因为“篾青”与“灭清”谐音。他想起这位皇帝会随心所欲,莫名其妙地制造文字狱整人,比他的父亲雍正,祖父康熙还厉害。有个书生写了一首诗,其中有“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之句,被告为攻击清朝当权者没文化而砍了头。如果自己随口说“篾青”两字,还吃不准这位皇帝会如何整治自己呢!既然想到了这个问题,“答案”是难不倒刘纶的了。他灵机一动,答道:“这是竹皮“。乾隆听了哈哈大笑,极为赏识刘纶谨慎及才思敏捷的应变能力。又指着篾黄问道:“这又是什么?”“篾黄”与“灭皇”谐音,刘纶不假思索,笑着答道:“有皮就有肉,这叫竹肉。”刘纶以机智的妙语逃过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杀身之祸。
刘纶是反和珅的,几十年在乾隆身边能得以善终?熏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练就了谨慎从事、一丝不苟的素质;另一方面,是由于乾隆虽然宠信和珅但还不算是昏庸的暴君,他能容忍、能驾驭反和珅的势力而不加害他们。
老师捎信要刘纶赴京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因时间紧迫,刘纶决定走陆路。
一路上晓行夜宿,紧赶慢赶,这一日到了河北地界,只见黑云阵阵,下起雨来,刚巧前面有座破庙。刘纶紧走几步,进入破庙躲雨,顺便歇歇脚,休息一下,也拜一拜庙内菩萨,求得神灵保佑,让他这次考试获得成功。刘纶跪拜完毕,抬起头来,看见烛台上香炉底下放着一本书。刘纶好奇,走上前去看看是什么书。一看书已破旧,字迹尚清。刘纶翻阅了一番,似懂非懂。在学习上,刘纶自小有股倔劲,越是看不懂的越是要看懂它。看看庙内没有别人,他便把书揣在怀中。自此,走在路上歇息时候,刘纶便拿出来读。到了客栈,刘纶起早带晚研究那本破书。读了一遍再读一遍,终于把那本书读懂了,里面讲的内容,觉得还满有意思,渐渐地刘纶喜欢起那本书了。
到了京城,刘纶住在老师家里。这位老师,原是常州府学的教师,因教学有方,任满后调为京官,也算是高升了。刘纶是常州府学的高材生,这位老师很欢喜他。刘纶来了,老师满心欢喜,他对这位学生是满怀信心的。当下就正儿八经地帮助刘纶复习功课,准备迎接考试,他还责怪刘纶半路上不该花那么多时间读杂书。
博学鸿词科在清朝267年中,仅举行过两次,一次是康熙年间,再就是这一次了,这是乾隆元年(1736),是乾隆为了显示自己的圣明,向爷爷学习而下旨开设的。乾隆下旨要朝廷中的官员保举各地宿儒贤良前来应试。刘纶的老师原是府学教师,当然推荐自己喜爱的学生了,也是显示自己当年做教师的成绩吧!
“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内容非常庞杂,包括三教九流。医、卜、星、相等各种冷僻的杂家学说,非常难考,当然也是机会难得,多一次考试就多一次机会,这是谁也不肯放弃的。
考试时,乾隆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便处心积虑地想好了一道十分怪僻的题目,叫“五六天地之中合赋”。他自负地估计这道题没人能解答得出来。
考场设在金銮殿,这是殿试,考中的赐给进士出身,考第一名的也点为状元。与通过“四级考试”中式的进士和状元享受同等待遇。
因为题目是皇帝亲自出的,所以考试的时候,乾隆也早早来到考场,他要看看考生们的考试情况。正如他所估计的,他出的那道难题,考场上的宿儒、名流个个汗流浃背,抓耳摇头,都被卡住了答不出来,只有一个人挥毫如飞,从从容容,不多一会就交卷了。主考官张文和看了不相信,以为自己看花眼了,急忙将刘纶的卷子去了封皮,拆了开来,直接呈送皇上过目。
乾隆看了刘纶的卷子,也大吃一惊,其答卷简直与自己从杂记上抄下来的标准答案一模一样,乾隆连呼“怪事!怪事!”再查看刘纶其他各场考试,答案也十分优秀。当即下旨召见刘纶,问了他的家世、籍贯。也问了不少其他方面的问题,刘纶一一作答。加上刘纶一表人材,乾隆十分喜爱。最后,乾隆问他这道题目,“别人都被难住了,你怎么答得出来,是从哪里学来的。”刘纶为人老实本分,他就把破庙躲雨得书,一路上手不释卷研读该书终于读通的经过情况详细作了汇报。
乾隆听了刘纶的这段经历,高兴地说:“天意!天意!这次状元非你莫属。”随即钦赐刘纶为“博学鸿词科”一等第一名。
刘纶这是乾隆亲临殿试考场录取的,是“天子门生”。不仅在场考官齐声叫好,朝中文武百官听说了也齐声称道,刘纶点为状元轰动了北京城,而且,关于刘纶得状元是“天意”的传说也越传越神。
笑谈“豆炙饼”与“趁热” |
|
常州人对吃历来十分讲究,追求食品色香味的完美。讲究吃不是坏事,先贤有云:“民以食为天。”常州人把此古训的精髓吃得透,可谓深谙个中滋味。 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着物质基础、地域及环境的影响,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并决定着一方人的生活方式。常州地处江南水乡,物产丰富,农作物、水产品充足。东西多了,物质富裕了,自然就可以变着法子吃,吃出些花样,吃出点名堂,都在情理之中了。从清朝中期始,常州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各地客商云集本埠,京菜、川菜、粤菜都开始进入常州这座江南古城。常州人在以我为主的同时,吸收外来菜之精华,形成了数十种脍炙人口、符合大众口味又独具地方特色的常州名菜名点及小吃。它们长期以来一直为常州人所喜爱,人们只要一提起它,都会津津乐道,啧啧回味。 说到常州名菜,常被人津津乐道作为笑谈的,当首推“豆炙饼”与“趁热”了。 传说清乾隆巡游江南,有一次在文渊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的刘纶陪驾下,来到常州东门外的东坡读书处游览。不知不觉已值中午,刘纶遂陪同乾隆来到附近一干净酒家吃饭。刘纶是常州人,又知道乾隆在宫中吃的尽是山珍海味,就吩咐店家烧几个有常州地方风味的菜让乾隆品尝。在品尝了几个常州人经常吃的菜后,店家端上一盘装有二、三十枚似铜钱般大小的白中带黄的圆饼。刘纶一见,知是“豆炙饼塞肉”,便习惯性地用常州话对乾隆连说:“趁热,趁热。”乾隆一尝,只觉味道香酥松软,又见里面还塞着鲜嫩的肉馅,连声说好。乾隆回京后,想起鲜美可口的豆炙饼之味,命御膳房做“趁热”一菜,御厨不知“趁热”为何物。后从大学士刘纶处才打听到是乾隆误把常州的“豆炙饼”称“趁热”了。因皇上金口既出,只好将错就错,说“趁热”而不叫豆炙饼,从此京中便多了一道御膳食品“趁热”。 豆炙饼是常州著名的土特产,原为民间祭祀用品,有大小两种,大者又称“金钱饼”,小的称为“豆炙饼”。它是用豆类浸透磨成汁浆,在锅内抹少许油,用匙舀入,文火烘热。其状如铜钱,色如乳酪,香酥松软,老少皆宜,至今常州人早餐喜爱吃的豆腐汤中必不可少地放有豆炙饼。豆炙饼不仅常州人爱吃,周边城市的一些市民来常后也会捎上几斤带回品尝。 金钱饼也已有170年的历史了,它由原常州西瀛里的西园菜馆的厨师首创。在大的豆炙饼中嵌进用虾仁、肉茸等剁制的馅心,经油炸后作盆菜,因形若金钱而取名,其特点:色呈金黄,香脆松软,馅心鲜嫩,用甜酱、蕃茄酱佐食,更为美味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