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99|回复: 0

上洞村“天官里”细诉明代重臣姚钿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2-13 20: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乡下教书人到吏部尚书——上洞村“天官里”细诉明代重臣姚钿

    2013/12/19 11:47:33 企石镇宣传办

    姚惠枝老人介绍“天官里”楼牌 刘兰兰/摄
        在企石镇上洞村委会旁,有一个刻有“天官里”的小小围门,牌匾虽小,但它的来头却很大,因为它的主人是明代吏部天官姚钿(公元1570—1643)。姚钿曾任太子(即崇祯皇帝)太师,牌匾属明朝遗迹,至今保存完好。
      据《岭南姚氏族谱》和《惠州府志》等资料记载,姚钿的人生轨迹颇为坎坷,47岁之前的姚钿,不过是一名普通的乡下教书人,明万历47年(公元1619年),时年49岁的姚钿参加殿试,一举成名中进士。57岁时,任稽勋司郎中却告老还乡。9年后复出,并被崇祯皇帝任命为吏部天官、光禄寺正卿。明天启七年(公元1641年),姚钿任顺天府府丞、大理寺卿,面对明末乱世,自知难挽狂澜,便又告老还乡。还乡的第二年,姚钿逝世,终年73岁。
      从乡下教书人到太子太师
      “天官里”离上洞村委会办公室约50米,由极其普通的青灰色砖砌成,屋脊微微翘起,围门上方正中一块朱红色牌匾,刻有正楷字“天官里”三个大字。门上面还有用木板搭成的小阁楼,这座小小围门楼,仅容两人通过。
      姚惠枝,今年83岁,上洞村人。据他介绍,这块牌匾正是崇祯皇帝任命姚钿为吏部天官时候赐予他的。按理来说,吏部的最高长官即为吏部尚书,而吏部天官究竟是什么职位呢?“‘天官’就是老师,姚钿曾经当过太子太师(即崇祯皇帝的老师),因此,吏部尚书也就被称之为吏部天官。”姚惠枝老人解释说。
      经由“天官里”进去,一条小小的古巷道映入眼帘,迂回曲折,窄小悠长,青砖石板已经布满青苔杂草,沿路两旁的一排排泥砖瓦屋也坍塌不少,更显落寞和孤寂。老人告诉笔者,姚钿的故居已经难觅踪影,村里人也只是大致知道遗址所在方位。他在大约100米远的路边停了下来,指着一栋已经坍塌一半的房屋说道:“大约就是在这个地方。”
      一路上,老人为我们细细讲起姚钿的故事。姚钿从小失去双亲,伯父伯母却不仅把他当亲生儿子,还送他进私塾念书。“他小时候无人管束,伯母为了管教好他,把一筒红豆和绿豆混在一起,让他从中挑拣出来,以此锻炼耐心。”姚惠枝老人说,这个“拣豆”的故事至今仍然为人们津津乐道。
      学有所成后的姚钿,在桥头、大洲等乡下地方教书。教鞭所至,门生称颂。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能执教崇祯皇帝的缘故吧。
      中年中进士扶摇直上
      教书先生姚钿一直淡泊功名,不谙科举。据说,在他47岁那年,见村中有位老生连续多年考试,终于中了举人衣锦还乡。他从举人口中得知试题内容,不禁笑道:“如此简单,我也能中。”
      翌年,姚钿参加科举考试,果然高中。明万历47年(公元1619年),49岁的姚钿参加殿试,成为第三甲223名进士。当时与他一同考上的,还有离上洞不远的石碣人袁崇焕。而教书先生中年步入仕途,更是声名远播。
      关于姚钿的族谱和资料,由于历史原因,在上洞村已经难以考证。但据姚惠枝老人回忆,曾在惠州博罗石湾姚屋村的《岭南姚氏族谱》中见过姚钿的相关资料。此时,步入官场的姚钿一路扶摇直上,曾任浙江嘉庆府推官(相当于现在地方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兼统计局长,正七品)、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正六品)、吏部稽勋司郎中(正五品),上任期间平反了不少冤假错案,一时被称为“姚青天”。
      两次告老还乡 改造高第门
      正当其政声大起时,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时任稽勋司郎中的姚钿,却突然向明熹宗告老还乡。或是在朝中志不同道不合,或是思念家中老伯母,姚钿第一次告老还乡的具体原因无从知晓。据说,明熹宗当时极力挽留,姚钿便在袖口捂一块臭肉,令不少同朝大臣捂鼻避走,无奈之下唯有让其返乡安度晚年。
      不过,九年后,即丁丑年(公元1637年),姚钿又被召回北京,恢复官职。翌年,被崇祯皇帝任命为吏部天官(即吏部尚书,从一品)、光禄寺正卿(从三品)。直到辛已年(公元1641年),还被任顺天府府丞(正四品)、大理寺卿(正三品),那时的大明江山已经日益衰微,姚钿自知难挽狂澜,便又告老还乡,并于癸未年(公元1643年)逝世。
      姚惠枝老人说,第一次告老还乡的姚钿还受到了伯母的嫌弃,“说他‘没用’,当官这么多年回来依然是个穷光蛋。”赋闲在家的姚钿,不仅耕耘笔墨,著述颇丰,还在家乡修复围门,保护风水古迹,上洞村的“高第门”就是其中之一。
      78岁的姚金湖家住在高第门旁边,他介绍说,高第门属于上洞村风水北门,立村之时建造。在人民公社时期被拆掉大半,如今仅剩一片朱红色大门,依稀可见“高第门”三个大字,说到此处姚金湖老人甚感可惜。
      姚金湖站在残垣旁边,详细地比划着他记忆中完整的样子。据说,高第门原本只有一扇门,后经由姚钿改造,形成五个面朝不同方向的单门,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一直成为上洞村风水宝“门”。“改革开放初期,那些逃港的村民必定要在这里转两圈,以示好兆头。”姚金湖老人如是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3 13:06 , Processed in 0.0981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