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39|回复: 0

“刀轿”绝技 快乐“锄头” 泉州新春民俗欢乐多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2-17 13: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刀轿”绝技 快乐“锄头” 泉州新春民俗欢乐多
    来源: 泉州晚报 2016-02-14 08:39:11

        春节是民俗活动的集中展示期,连日来,我市城乡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轮番上阵,充分诠释了“文都”泉州多元、包容的文化底蕴。
      德化三班镇——“刀轿”展绝技
      民俗欢乐多 2月11日,在德化县三班镇民间一年一度的迎春祈福民俗文化游行上,一位壮汉坐在座位插满锋利刀刃的八抬大轿上,表演“坐刀轿”。这一传说已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民间绝技,成为民俗活动中吸引观众的“亮点”。 (徐艺星 摄)
      永春下洋曲斗村——快乐“锄头舞”
      民俗欢乐多 2月11日—12日,永春县下洋镇曲斗村内坑角落康氏祖厝供奉的陈公祖师、郑公祖师前往坑仔口镇丘峰岩请香。请香队伍途经坑仔口镇、下洋镇,队伍中舞狮、腰鼓、农舞、礼炮等把热闹的氛围推向高潮。村民自创的锄头舞最有特色,一位老农挥舞着锄头,模仿刨地、垒田等农耕动作,小孩子围在他身边学起来,边跳边“锄”,逗得大家乐开怀。据悉,锄头舞是当地农民田间劳作演变的动作,结合传统鼓乐节奏而成,是农村农民祈福庆丰收的一种方式。(康志荣 许永华 文/图)
      南安向阳乡郭田村——“割香”传千年
      昨日,南安向阳乡郭田村热闹非凡,全村老少聚在一起参加“割香”、“取火植福”仪式。据悉,该仪式传承至今已千年。
      下午1点,喜庆的锣鼓声响起,郭田村的村民开始在家门口放起鞭炮。据村民介绍,当天上午,他们从位于五台山的朱元帅化身处取来圣火后,便分放于郭田村四周的山头、路口,这称为“镇格”。而后,进香埔,请神像进祖厝。一路上,成百上千串鞭炮先后燃放,一时间整个村庄鞭炮声齐鸣。在姚氏祖厝,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们,将祖厝内外包围得水泄不通。祖厝里的庭落供桌上,摆放着人们早早准备好的三牲、干货等贡品。村民各自取圣火、割香,分到各家各户。“祈求一家老少平安、长寿健康,祈求学业有成、事业发达……”71岁的村民姚木林告诉记者,根据口口相传的述说,从有青龙宫以来,他们村每年都会举办这样的仪式。
      “‘割香’与我们当地传承千年的信仰有关。”当地的退休教师姚成业介绍,郭田村的青龙宫又名昭惠庙,远近闻名。古时,郭田属南安八都,古称“青塘宫”。传说,唐末朝政失规,天下混乱,在朝为官的福宁人(今宁德)朱观繗辞官归田,与雷海清、陈振泽、杨仙君同行入闽,寻高山修行学道。朱观繗到乐山修炼,垦荒造田,参与筑建海潮庵,后“蜕化”。宋太宗丙子(公元976年),朱公由乐山东飞炉直抵八都郭田青塘宫,香炉高悬于大枫树上,芳香七日,香飘四里,村里老辈人顺着香味发现了这块适合居住的宝地。公元1001年,“青塘宫”落成。历史上,“青塘宫”多次遭难重建。目前存有的庙宇于1988年重建。去年,当地百姓筹措资金建起古色古香的副殿。
      千余年来,郭田村的姓氏变成目前以姚、蔡、黄为主,但他们对青龙宫(昭惠庙)朱元帅的信仰至今未变。目前,青龙宫的分炉遍布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台湾、泉州各地,有68处之多。
      据了解,早年有郭田村村民漂洋出海,现在,则有许多村民居住城市,但是大家不会忘却这个千年习俗。即便有的村民在城里过年,每年的“割香”仪式都会尽量赶回老家参加,“这不仅仅是习俗,也是每个从小山村走出去的人永远的情愫和记忆。”(记者 廖培煌 黄少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3 19:02 , Processed in 0.1346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