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花韵系列(一) 从木渎起飞 2002年,木渎镇向姚建萍发出了邀请。木渎幽静典雅,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已有2500多年历史。 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施用“美人计” ,献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地为她在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 “三年聚材,五年乃成” ,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 “木塞于渎” ,故名木渎。 明清时期,木渎涌现了许多文化名人, “绣圣”沈寿是其中之一。在整理和发掘旅游文化资源的时候,木渎镇把沈寿故居修葺一新。沈寿故居修复后,木渎人碰到了一个新难题。既然是“绣圣”的故居,终须摆上些苏绣精品。但由于历史原因,木渎现已难寻绣娘身影,更找不到刺绣艺术大师。 这时,姚建萍的名字跳入了时任木渎镇党委书记蒋根源脑中。此前,木渎镇修复严家花园后,曾专门辟出一厅展出姚建萍屡次获奖的作品。蒋根源陪同客人参观严家花园时发现,客人们在姚建萍作品前停留的脚步最久。经过一番深入的考量,木渎镇决定斥资给姚建萍建一座园林式艺术馆,馆址与沈寿故居一桥相连,象征着苏绣的传统在这里一脉相承。 2002年11月23日,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在木渎古镇奠基。奠基仪式之后,姚建萍回到镇湖老街,心无杂念继续她的刺绣生活。几个月后,“非典”的影响波及镇湖,镇湖的绣庄暂时陷入无生意可做的状态。但不管作品是否销得出去,姚建萍还是继续带着学生工作,把别人用来搓麻将的时间全用在了刺绣上,所以第二年艺术馆开馆的时候,才会有那么多作品。尺幅达59 cm×990 cm的《百鸽图》就是那时候创作出来的,这件作品2004年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金奖。 2004年3月28日,姚建萍刺绣艺术馆正式开馆。艺术馆位于山塘街古松园内,是木渎景区的一部分。这让姚建萍的才艺有了展示的平台,但也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回报这份知遇之恩,姚建萍运作了艺术馆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作品—— 《我爱中华》 。 为了赶上2004年9月搭载我国第20颗返回式科学卫星发射升空,整个七八月份她吃住都在艺术馆。照顾两个女儿的责任就让侄女代劳了,包括接送、开家长会、辅导作业。女儿说,她恨苏绣。她觉得是苏绣把她妈妈的爱全都夺走了。 2004年4月,姚建萍提供了《我爱中华》的刺绣作品图稿,航天专家为此设计了80多张图纸,经反复实验论证,最后同意把这幅绣品带上卫星,刺绣画及包装重量不能超过500克,高度不能超过45厘米。这意味着绣品必须按照1 ∶ 9的比例缩小原画。画面上人物众多,有56个民族112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是主角,穿不同的衣服,摆不同的姿势,这是姚建萍以往作品中从来没有过的。姚建萍带领刺绣艺术馆的18位绣娘,用精微绣手法,把丝线分成64份来绣。人物脸部面积太小,只要一针之差就能导致脸部变形,即便是技艺精湛的绣娘,这也是非常大的挑战。 2004年9月27日,大型苏绣《我爱中华》带着姚建萍和绣娘们的美好祝愿,搭载我国第20颗返回式科学卫星顺利升空,在太空轨道飞行18天,环绕地球286圈,于10月15日顺利返回地面。 作品成功了,绣娘们也倒下了。 一位年龄稍大的绣娘绣到最后双眼严重充血,为此花去数千元医疗费不说,让姚建萍现在仍感到歉疚的是,医生说她的眼睛从此不能再绣精细的作品了。
吹箫引凤 与偶像为邻 位于姚建萍刺绣艺术馆西侧的虹饮山房,就是“绣圣”沈寿当年学绣成才的地方。 姚建萍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沈寿是我永远的偶像。 ”推开艺术馆的西门,跨过一条小桥,迎面就是沈寿故居。 在刺绣的间隙,姚建萍会去沈寿故居看一看,徜徉在那四间老屋里。这已经成为姚建萍的一个精神寄托。 她经常给学生讲沈寿的故事,也买书给她们看,让她们知晓那个时代女人多么伟大。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之际,沈寿这位传统的闺中女性,以刺绣为契机,创下了令举国上下瞩目的业绩,而且泽被当代: 赴日考察回国之后,沈寿发明了仿真绣,并绣制出第一幅仿真绣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使原本不太讲究立体感的刺绣有了明暗阴影的表现; 在民族实业发展的背景下,沈寿突破了传统手艺人的局限,完成了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文明的首次结合; 沈寿还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1907年在农工商部附设的女子绣工科担任总教习, 1914年在张謇策划创办的南通女红传习所担任所长,做到了解放女红; 她是女性解放运动的实践者,通过刺绣技艺的传授,使一般平民女性获得相当的社会地位,使女红成为女性可以从事的工作和谋生的手段,为女性自觉意识的觉醒打下基础; 沈寿在病中回顾四十年刺绣经验,由张謇代笔记录《雪宧绣谱》,出版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第一部刺绣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专门著作。 进入苏绣行业七八年后,姚建萍对苏绣有了感觉,就开始追“根” ,一追就追到了沈寿。 沈寿故于1921年,彼时的中国仍然是一片混乱。五四新文化运动刚刚开始,社会之变革正在缓慢进行中。沈寿以其天纵之才,发明仿真绣,让中国刺绣的面目一新。但刺绣作为一项传统工艺,作为张謇近代实业的补充,在那个时代依然是脆弱的。 相比之下,姚建萍们是幸运的,她们的创作旺盛期正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这是处于没落王朝的清末刺绣大师沈寿的命运所无法比拟的。 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环境下,她常常自问:我们这代人为什么不能像沈寿大师那样呢?
三猫图 艺开新境 石涛说: “笔墨当随时代。 ”对刺绣来说也是如此。 从传统的平针绣,到一百年前的仿真绣、乱针绣,无数大师与绣娘的努力,让苏绣呈现出蓬勃生机。 从2000年到现在,姚建萍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从随意的“拿来主义” ,大量的临摹,到有意向地去寻求画家的合作进行二度创作,再到组织团队进行策划创意和稿件设计,姚建萍一直在探索苏绣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题材,寻找和确定苏绣的本真面貌。 2006年,姚建萍在中国美术馆看到罗中立《父亲》原作。这个形象再一次打动了她。而且,这幅作品的表现手段和自己想拓宽的苏绣语言,是相吻合的。她决定以《父亲》为绣稿,在题材和针法上进行一些新的尝试。 在着手准备再创作这幅作品之际,姚建萍去北京参加文代会,碰到了同样出席文代会的罗中立。在交谈中,姚建萍把自己想用一套独特针法来再创作《父亲》的意图告诉了他,当即得到了他的首肯,随后办理了相关法律手续,授权由姚建萍在刺绣领域进行再创作,并且建议她大胆按1: 1原尺幅绣制。 为了表现《父亲》的沧桑和斑驳,姚建萍融入了多种针法,与传统苏绣面貌迥然不同,但也不同于乱针绣的大刀阔斧。刺绣《父亲》达到了浑厚庄重粗糙的效果,但从针法上看是非常精致的,把握住了精髓,这个精髓就是:精、细、雅、洁。 姚建萍的苏绣《父亲》大获成功,得到了原作者罗中立先生的赞美与肯定,一家资产权威评估机构也给出了1058万元的估价。2007年,这幅作品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金奖。 值得一提的是,在线条的处理上,姚建萍打破以往一根线细分为32甚至64丝的传统做法,反其道而行之,直接用3根丝线打底,然后再逐渐变细,体现出苏绣有力量的一面。 也许这也与姚建萍的性格有关。她一直想开创一种有力量的苏绣风格。在这之前,她还绣制了一幅钢花四溅的《炼钢车间》,这是传统苏绣题材从来没有过的,也从来没有人去挖掘过。这幅作品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她成功了。 如今, “拿来主义”的绣稿对姚建萍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近年来,姚建萍陆续推出《丝绸之路》 《春早江南》 《海纳百川》以及《生命》系列、 《中国梦——花韵》系列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苏绣作品,针对性地探索刺绣区别于绘画、摄影和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在构图、色彩以及最后的技术处理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长期困扰刺绣界的这个痼疾对她来说已经不是问题:懂管理,不一定懂刺绣,懂刺绣的,不一定懂管理;懂理论,不懂实践,实践的人,不懂理论;设计画稿的人,看得出问题,但是无法修改,因为不会操针,而操针的人,甚至连画稿有没有问题都看不出。 绘画讲究墨韵的千变万化,其实针法也是这样。她常常教导学设计的女儿要多拿针多动手: “工艺的东西,真不能小看它,够你们学一辈子。 ” 新的起点 2015年12月1日至12月10日, “针融百家艺开新境”姚建萍刺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从绣乡镇湖,到国家最高美术殿堂,姚建萍走了不寻常的三十年。 展览的主题之作是《丝绸之路》系列,包括《西出长安》和《满载而归》两幅,两幅作品均为长3米、纵2米,以银针丝线表现群体动态人物,呈现苍茫雄壮的厚重感,带领观众回溯丝绸之路的起源。她用自己的创作表明,苏绣不仅善于表现江南雅致生活的小情小调,也可以突破尺度的限制表现家国天下。 这是一个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开放、蓬勃向上的心态激发了姚建萍的创作灵感。镇湖烟波、木渎水乡、石桥弧影、粉墙黛瓦,随风荡漾的涟漪,生机盎然的烂漫山花,皆成姚建萍朴素的表现对象;祖国华诞、伟人风采、奥运盛事, “一带一路”的华彩篇章,两岸同胞的血浓于水,无不启迪着姚建萍新的灵思。有学者评价说,她的创作不只是艺术的创新,更是文化理想与时代精神的体现。 2010年3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说,希望把元代画家黄公望分藏于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合成一体,还说“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姚建萍马上想到可以先用丝线让这幅图合二为一。他们整个创作团队到富春江去体验生活,全面了解黄公望其人其画,最后用刺绣再现了这幅传世名作。2011年,大年初三早上,姚建萍接到总理办公室打来的电话,代表总理对苏绣《富春山居图》的封针表示祝贺。 在过去两年里,姚建萍的艺术作品,先后数次作为中国领导人出访和出席重要外交活动中的“国礼” ,让外国元首与政要惊喜不已,为之倾倒。2014年,姚建萍两度创作国礼作品《木槿花开》 《墨西哥总统夫妇肖像》 ,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赠送给韩国总统朴槿惠和墨西哥总统培尼亚。2015年她的苏绣作品《岁月如歌》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白金汉宫赠送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吴为山这样评价姚建萍: 她不是科班出身,但是苏绣传统的真正继承者, 2009年姚建萍成为继顾文霞、李娥瑛之后的第三位苏绣国家级传承人; 她不计个人得失,是苏绣德艺双馨的典范, 2015年被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表彰为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 她谦虚好学,并且善于通过手和艺来体现她的思想和情感,创立姚派“融针绣” ; 她很懂做老师,又善于爱护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教授和培养中国新一代“能绣懂画” 、 “能画懂绣”的双向性刺绣专业人员; 她带领团队把苏绣产业化,引领社会对苏绣的审美导向,突破传统苏绣大小、规格的限制,让中国刺绣艺术走进现代环境、公共空间。 展览结束之后,记者在苏州再次见到这位婉约灵动的江南女子,她回顾了30余年的刺绣艺术生涯,说刺绣人生的上半场已经走完,已经无憾,但希望未来能继续为苏绣的传承再尽一份力。自小拿上那根神奇的银针后再也停不下来了,用它创造美,创造梦想。 结语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刺绣的创作周期很长,艺术家的创作生涯很短。看到她们整天低着头拿着针插下穿上,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以为那该有多么枯燥无聊。面对“你为什么爱刺绣”的问题,姚建萍这样回答: “当你真正钻进去,体会到艺术无止境的空间时,脑子其实是在高度运行的。 ” 姚建萍说: “刺绣,是一种修行。心凝聚在针尖上的时候,人的呼吸也均匀了,眼睛是越用越亮。在绣发际眼眉这些细微的地方,一根丝线要分成128丝,这需要以128分之一的线那么细的观察力去观察。就像把1分钟化成了128分钟,时间都为你放慢了。优雅、淡定、坦然、安静,是刺绣给女人的丰富馈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