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8|回复: 0

手握技术不惧失败 区阳村民姚从伟中蜂养殖故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8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5-27 10: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6-5-27 10:47 编辑

    手握技术不惧失败 区阳村民姚从伟中蜂养殖故事


    2016-05-26 10:54:52


    太原镇区阳村当地蜜源植被丰富,村里有好几个养殖中蜂的农户,他们规模大小不一,养殖时间也有长有短,其中年纪最大、养殖时间最长的当属2组的姚从伟。
    姚从伟今年62岁,他是村里最早的养蜂人。还是在大集体生产的时候,姚从伟就开始学着养蜂,土地承包到户后,他便把中蜂养殖作为一项产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家里从不缺蜂蜜。
    “其实,我一直有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但想到养殖技术不是很专业、资金又紧缺,便作了罢。2010年,政府鼓励我们大力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当时还组织了县里的畜牧师到乡、村搞技术培训,很荣幸,我也参加了。通过到镇上、县里的学习,中蜂养殖技术又学到了不少。”姚从伟说,学到更扎实的技术之后,又恰逢各项惠民政策的出台,自家的中蜂养殖规模日益扩大。
    2010年的时候姚从伟的农场只有30来群中蜂,到了2015年,养殖规模已经达到了120群,并且带动了周边好几户村民也发展中锋养殖,帮助他们实现了增收。去年,姚从伟收获了蜂蜜600多斤。
    这些年来姚从伟的中蜂养殖路顺风顺水,哪晓得去年越冬前,因气温、疾病等原因,一下子就损失近百群中蜂。对一个养殖户来说,这样一个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无疑是毁灭性的,何况姚从伟已经60多岁,早已过了年轻人爱拼爱闯的年纪,这次重大损失让他丧气了不少时日。
    “去年越冬期间损失严重的养殖户不在少数,为此我好久都吃不香睡不着,一度以为自己不会也不能再养殖中蜂了。后来,在家人的开导下,我慢慢地找回了自信。”姚从伟说,在哪里摔倒就应该在哪里爬起,只要有技术和经验,从头再来不是难事。在谈话中,记者能感受到姚从伟的乐观、坚定、不惧,活脱脱一个“老顽童”。
    正如姚从伟自己说的那样,经历重大损失之后,他首先做的是想办法尽快壮实蜂群。春季是蜂群繁殖的关键季节,只要再买些蜂群且管理得当,在秋天也一定会有个好收成。
    姚从伟先是到价格便宜的成都去购买蜂群,而且选择4匹以上的强群购买。考虑到养殖成本,最终姚从伟购买了50群中蜂回家。
    “买回来之后我考虑最多的是繁殖的问题,那段时间我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注意饲喂让它们顺利越冬,二是要做好分蜂的工作。分蜂有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两种,我选择了风险和损失更小的自然分蜂。”姚从伟说,他自己还研究了一个新方法方便分蜂:提前准备一个尼龙大口袋放在蜂箱旁,蜂王将要分出来的时候,它带着臣民自然跑到袋子里面去,等到蜂群稳定之后再移到蜂箱里面去,这比人工赶蜂好得多。
    “这种方法就是一定要把握好时机,我养了这么多年自然也摸索出了中蜂习性,今年我的中蜂繁殖是搞得最好的。”姚从伟颇感自信地说。
    姚从伟说,养蜂一定要注意管理,遇到失败不要害怕,只要自己手里掌握有技术和经验,心里就有底。因为管理得好,姚从伟买回的50群中蜂又发展到了150群。
    “今年天气好,各种花开得茂盛,不用追花都能采到蜜,到秋天应该能收1000斤糖。”姚从伟高兴地说。


    来源:彭水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6-16 17:23 , Processed in 0.0996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