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新民晚报·新民网】几天前,89岁的姚文英致信松江区教育局,感谢一位素昧平生名叫陈赣的中年教师对她的帮助,并在她住院期间还送去2000元慰问金。而透过字里行间的叙述,则是一个让人动容的“辗转交党费”事故。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被姚文英表扬的陈赣,是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教研员。他说,事情发生在两年前的一个冬日,那天他去松江城区的一个邮局办事,排在前面的是一位衣物破旧、拄着拐杖的老阿婆,只听她颇为胆怯地问:“我不知道这个地址是哪个区,能寄得到吗?”窗口里飘出生硬的三个字:“不知道。”正当阿婆手足无措时,陈老师走上前去对老人说:“我帮你查一查好吗?”通过手机上网搜索,陈老师发现那是普陀区的某个街道,就拿起笔帮她填写了地址,但又发现邮寄的180元钱没有具体的收款人,就对老人说很可能收不到啊。不料,老人一听就急了:“那我该怎么办?这是我要交的党费啊,我已经一年没有交党费了。”
“党费?我的心猛一怔,也触发了我对眼前这位老人的好奇。”陈老师说,那一刻的老阿婆显得特别焦急,喃喃地说:“我1956年入的党,原来工厂有党支部,退休后工厂也关门了。现在我和老伴暂时住在松江,我一直患糖尿病,腿也摔坏了,出门很不方便。前几年我的党费都是委托一位老朋友交给街道党工委的,但她今年去世了,没人帮我交了,这事已经拖了快一年了啊。”说罢,老阿婆又用颤抖的手掏出一张写有街道办事处电话号码的纸条,陈老师拨通了电话,对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不写收款人也不要紧,只要在备注栏里注明是党费就行。”陈赣回忆说,寄完党费后他送阿婆回家,老人的家十分简陋,沙发已经很破旧了,他的老伴也显得十分苍老和瘦弱……
“虽说这事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但我一直惦记着这位老人。上个月,我再想去见见姚阿婆,但却怎么也想不起她家的确切门牌号,只得去街道的党员服务中心寻求帮助,最近,我和姚阿婆又见上了面。”陈老师感慨地说,这次见面让他对这位老人更为敬佩了,老人的一句话更是深深地铭刻在了他的心底,她说,每个党员交纳的党费,是党的事业和党的活动经费的重要来源,交党费也是党员应尽的义务。“姚阿婆还对我说,现在暂时不用再麻烦别人了,去年,她感觉自己的生命很可能就要走到终点了,就急着把2015年和2016年的党费都一次性寄给了党组织。想想自己也是一名党员,对照姚阿婆对党组织的忠诚、对党的事业的高度信念,这何尝不是我一生要学习的榜样啊。”陈赣老师说。(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