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1|回复: 0

遂宁花甲老党员姚永林的“创业路”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8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6-18 09: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遂宁花甲老党员姚永林的“创业路”

    新闻来源:遂宁日报  更新时间:2016-6-18 8:11:53


      青山环绕,果树成林。花甲老党员姚永林的创业梦便安放在船山区仁里镇罗家桥村这样的山坳里。

      一辈子扎根农村,年逾65岁的姚永林在果树种植上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2008年,57岁的姚永林在村支书刘祖家的为民情怀感召下,申请并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5年,在镇村干部的鼓励和带动下,姚永林创办了了永林种植家庭农场,在花甲之年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旅途。

      花甲老人踏上创业之旅

      6月15日清晨,几声清脆的喇叭声打破了姚永林家的宁静。

      “老姚,我们来收李子了。”来人是与姚永林合作多年的水果批发商。每到水果成熟的季节,他就会主动上门采摘收购。

      此时,在姚永林家的后山上,成熟的李子已经压弯了枝头。

      姚永林卖水果有一个规矩,那就是不仅要收购商自己上门采摘,价格也比其他地方贵。即便这样,收购商仍然趋之若鹜,生怕来晚了便没货了。要做到这一点,水果的品质变得尤为重要。

      30多年前,姚永林开始种植果树。樱桃、枇杷、柚子、桃子……为了种好果树,姚永林几乎天天待在果林里。初中毕业的他最大的爱好便是看书,从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到伟人著作《毛选》,再到农机科普书籍,姚永林从书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在种植樱桃上,姚永林就经历了三砍三栽,为的是种出高品质的樱桃。通过实践加理论学习,姚永林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提高。无论桃子还是柚子,他种出来的水果总比别人的大、甜。

      起初,姚永林和别人一样挑着担子到市场上售卖。但很快,因为他的水果品质好,一些水果店主动与他合作。他的水果不仅摆在了水果店内,还走进了超市。“姚水果”的名字也在水果市场上被叫响。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姚永林的水果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2015年,姚永林第一次听说了“家庭农场”的概念。作为仁里镇的贫困村,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在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时号召村民开办家庭农场。

      虽然不是贫困户,但姚永林却对“家庭农场”记忆深刻。他一边咨询,一边查询资料,对“家庭农场”有了更深的认识。“刘书记,我也要开一个家庭农场。”当姚永林提出要开办家庭农场时,他的子女和亲戚几乎都不理解。

      “这么大年纪了还折腾啥?”“儿子在城里,不去城里享福为啥要待在农村种地?”……

      但姚永林没有动摇。“种了30多年水果,我对这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党和政府都在鼓励创新创业,我这个年纪也可以通过做自己擅长的事来创业啊!”

      姚永林的决定得到了村两委的大力支持。2015年6月3日,姚永林的家庭农场正式开办了起来。

      荒地上“种”出希望

      随着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罗家桥村的撂荒地也多了起来。姚永林将这些荒地承包起来,将过去10多亩的果树林扩大到了50余亩。

      规模扩大了,但管理并没有难倒姚永林。这得益于他2014年一次短暂的打工经历。

      2014年,姚永林被人介绍到永河现代农业园百绿盛三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更加先进的种植技术,还学到了管理经验。

      期间,园区一位果树种植博士邱教授还亲自来到姚永林的果园参观。“邱教授认为我的枇杷树太多枝桠,不利于水果的成长,需要修剪并进行压枝。”在邱教授的指导下,姚永林将一些枝桠砍掉。2015年冬季,遂宁遭受了大面积冻害,导致今年枇杷几乎“全军覆没”。而姚永林的枇杷却如期上市了。他笑着说:“多亏了邱教授的指导,虽然产量有所降低,但仍然卖了5000多元。”

      在农业园仅仅干了一年,姚永林便辞职回家了。他迫不及待地想把学到的技术用到自己的果园里。

      虽然是家庭农场,但到了蔬果的季节和农忙的时候,姚永林就会请村民来帮忙。一天100元钱的工资让村民十分乐意帮他“打工”。邻组的贫困户马安贵今年已经帮他打了十几个工,收入了1000多元。

      去年,姚永林的家庭农场纯收入4万多元。他说:“随着更多的果树进入挂果期,挣到的钱也会逐渐增多。”

      老党员成脱贫带头人

      距离姚永林家不远的田地里,魔芋郁郁葱葱长势良好。这是村民刘建全的土地。

      为了帮助村民脱贫,村里给贫困户送来了魔芋。但如何种却难倒了不少贫困户。为此,村两委特地从党员中选拔了一批帮扶带头人帮助村民,姚永林便是其中一个。在他的悉心帮助下,刘建全的魔芋苗已经长到了20厘米。

      一人富,不算富。作为一名党员,姚永林一直想帮助村里的困难群众。在家庭农场进入正轨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仅凭一己之力是不够的,必须让村民自己行动起来。”在姚永林看来,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村里出现许多撂荒地和贫困户都是因为道路不畅。为此,他正在筹备修两条通往山上的道路。“路通了,撂荒的地自然有人种。”姚永林指着家门口的一块空地告诉记者,下半年他打算在空地上搭上彩钢棚,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业。

      从单打独斗到致富带头人,从青葱少年到花甲老人,姚永林的身上一直有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脚下的土地,因为有了他的执着付出焕发出新的生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6-16 20:51 , Processed in 0.1004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