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5|回复: 0

方寸之间寄深情——记平遥国际摄影大奖获得者姚良保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39
  • 签到天数: 313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10-28 17: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方寸之间寄深情——记平遥国际摄影大奖获得者姚良保

    六安新闻网


     
      2016年一个秋雨蒙蒙的早上,姚良保老师来到笔者家的小区,从怀里掏出二本他的摄影集《父老乡亲》相赠。这本由中国图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摄影集,收入了他百余幅黑白纪实作品,著名摄影评论家林路作序言。
    《父老乡亲》摄影集
      翻开这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摄影集,品读一张张凝聚作者多年心血的老照片,不禁让我感慨万千。二三十年前,繁忙的工作之余,迷上摄影的姚良保,怀着对大别山红土地的热爱,对身边父老乡亲的关注,以平实而独特的视觉,用600多个胶卷,拍摄记录下了那个年代一个个普通的生活场景和许多人物风貌。2015年9月,姚良保带着其中的20幅《父老乡亲》黑白组照,出现在了全世界瞩目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现场,引来无数国内外摄影人驻足观看,这些以大别山区为背景创作,以逆光、特写、人物为特点的黑白纪实照片,向世人展现了八、九十年代中国大别山区普通百姓的生活片段,情景交融,勾起了人们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引起强烈共鸣。随后,在一千多名中外摄影师、数万幅作品参加的角逐中,姚良保凭借《父老乡亲》,获得第十五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大奖,成为安徽唯一获此殊荣的摄影家。
      今年元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上海摄影》杂志,以6个版面的篇幅刊发了姚良保《父老乡亲》部分作品,上海师大教授、著名摄影评论家在推荐文章中写道:“这是一组带着胶片划痕的黑白画面,时光流转已经有二三十年,但依旧三分钟迷人的光晕,深深浅浅地印证了一个时代的岁月沧桑;起关注当下指向未来的良苦用心,依旧以其黑白的冲击力,为一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摄影实践,添加了值得怀恋的篇章。”
      手捧这本《父老乡亲》,听着窗外淅沥的雨声,一个个难忘的画面从脑海中浮现。20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在烈士陵园的桥上,遇到骑着一辆重庆雅马哈的姚良保,他兴奋地对我说:“我在博物馆搞影展了,快去看看。”随后,给了我一张名片,上面好像印着“皖西黑白摄影第一人”等字样。那时候的姚老师,可谓英姿勃发,风流倜傥,我很仰望。五、六年前,我们一起去金寨山区看望留守儿童,他带头献爱心,并用一台精致的莱卡认真拍摄记录,他说:“我拍不好风光,只拍人文,因为只有人文题材才能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
    姚良保先生在金寨山区创作
      近几年,从市政协委员、供电所长退下来的姚老师和大家来往逐渐频繁起来,曾经的气宇轩昂、风度翩翩的大帅哥,已经是华发丛生的老者,言谈举止少了点慷慨激昂,多了些和蔼可亲,让我唏嘘感慨岁月的无情。如今,身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光环的老姚,除了每天接送孙子,和老伴喝点红酒享受天伦之乐外,仍然坚持用小相机、手机进行人文纪实摄影创作,并担任了六安老年大学摄影班的老师,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许多学员的作品在全省全国获奖,不少还加入了省市摄协。
      最美不过夕阳红,人间正道是沧桑。姚良保先生把青春热血奉献给了老区的供电事业,取得了骄人的工作业绩,又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了一个时代父老乡亲的音容笑貌,为历史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影像记忆,现又不遗余力,发挥余热,将数十年积累的影艺传授给摄影爱好者,赢得了社会肯定,堪称六安摄影人的榜样。(郑金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5 02:03 , Processed in 0.1294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