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鄢陵城西,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姚家花园。这座花园早在东周时期为鄢国的皇宫御花园。花园北隅紧傍古运河,河水清澈见底,纯净甘冽,故此御花园毗邻便是皇家酒坊。
到东汉末年,花园依然万紫千红,酒坊仍旧蒸蒸日上,当时酒坊里常年贮有大量美酒,专供皇家享用,其名为“青梅酒”。有名的历史典故“青梅煮酒论英雄”,即发生在此地。为什么取名叫青梅洒呢?这里边有个生离死别的故事。
东汉末年,姚家村东头有个姚老汉,他有两手绝技,一是养花,二是酿酒。姚老汉膝下二子一女,女儿小梅长得如花似玉,清秀可爱,不幸被皇宫选去当了宫女,一度杳无音信。姚老汉两口思女心切,百般打听,始终得不到女儿的消息。万般无奈,姚老汉便将祖传乎艺传授给两个儿子,老大姚黄学养花,老二姚青学酿酒,想让两个儿子手艺学成,利用卖花、卖酒的机会,到京城打听女儿的下落。
可惜天不随人意,姚老汉费尽苦心设法寻找女儿,终未能实现自己的夙愿。小梅的未婚夫名叫樊竹,因孝母闻名四乡,被举为孝廉。这年进京赶考,特意到姚家拜别,姚老汉一见樊竹到来不禁潸然泪下,樊竹问老人为何伤心落泪,老汉情知隐瞒不过,就详述了女儿的遭遇。当初他怕女婿伤心,所以一直未露这厄运。既然将话挑明,姚老汉便直言相告,希望樊竹早日另订亲事,不要再等小梅了。樊竹强忍悲痛,反过来安慰岳父,说他趁进京应试,打听小梅的谁况,万一没有音信,今生不再另娶。说罢,喝下岳父斟满的一大碗酒,忧心忡忡地上了路。
樊竹进京殿试被录用后,因事务继身,到底也未能找到小梅的踪影,放外任时间紧迫,只好郁郁不乐地离开了京城。樊竹对仕途本来就淡薄,未打听到小梅的情况,心中十分苦闷悲怆,未去上任又专程到姚家村看望岳父、岳母。姚老汉见女婿高中,又喜又悲,一面向樊竹表示祝贺,一面劝樊竹不要为小梅灰心丧气,怠误前程。这时,因思念女儿,姚老汉已将二儿姚青酿的酒取名为“青梅酒”。樊竹闻之,更是百感交加,悲叹不已。临别,姚老汉特意送给樊竹两坛上乘青梅酒。樊竹赴任后,设宴招待同僚好友,众人喝过青梅酒,交口称赞,纷纷赋诗颂扬,使青梅酒一时名噪天下。
汉王得知后,命人专程到姚家村采办数坛青梅酒,经过品尝,果然名不虚传,当即钦封为贡酒。当地官府奉旨将姚家酒坊扩大数倍,招募许多酒工,让姚家父子当洒师,父子俩一心听命,盼望有朝一日能趁进宫送酒时,见上小梅一面。谁知日月荏苒,贡酒一车车送往宫廷,到底未能见到小梅。姚老汉悲愤至极,得病身亡。樊竹前来吊啥,知道岳父为小梅而死万分悲痛,从此辞去官职遁八空门。姚青也不想再与官府打交道,想辞去酒坊伙计,帮哥哥姚黄种花糊口。但老母亲再三劝说:“你父亲的遗愿,你兄弟二人应好好继承,才是大孝。”儿子不敢违抗母命,就这样姚黄悉心培植名贵牡丹;姚青致志酿造青梅酒。
这时姚青的酿酒玻术已超过了父亲,本来青梅酒独得古运河地下泉水之灵气;又将芳香的腊梅瓣儿碾成细泥,融人了清纯浓酽的琼浆之中,使洒别具异香,令人闻之生津。
有一年端阳节,姚青领酒工们抬着酒往四乡施舍,不少人跟在后面凑热闹。当路经古运河的柏梁桥时,一个年轻酒工不小心脚下一绊,将酒瓮摔烂,满瓮香酒流入河内。姚青惋惜得直跺脚,几个馋嘴小青年跑到桥下,捧起河水一喝,嘿!河水变成了酒。姚青下桥捧水一尝,惊叹不已:“这是上天显灵,乡亲们有口福啊!”。从此,姚青醉造的青梅酒更加醇香有名;姚黄培育的牲丹也成了名贵的花卉,他嫁接的蜡梅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花”。
东汉末年,曹操迎帝都许后,常常用青梅酒宴请宾客和奖赏军士,所以流传下曹操四请贡酒的佳话。特别是“青梅煮酒论英雄”这样脍炙人口的故事。 魏晋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是鄢陵人。他经常感叹世道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把它作为终身之志。他听说青梅酒醇馥异常,常派人前来沽酒。并为此还创作了《酒狂》曲,成为我国古代音乐中的珍品。他时常借酒抨击当时朝政,言明个人洁身之道。在《酒狂》这部曲子中,阮籍刻画出饮酒者醉意朦胧、步履蹒跚的神态。表达他借酒浇愁的绝望与痛苦。从而更为青梅酒增添了知名度。
后人为了不忘姚家父子酿酒的艰辛,便将青梅酒易名为“姚花春”。现在座落在鄢陵县城西柏梁的姚花春酒厂,采用得天独厚的古运河道地下水优质软水,融“皇家贡酒”和“五浪液’工艺为一体,精工酿造出浓香型曲酒,远近扬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