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劝诫满朝文武兼对子孙晚辈,姚崇以一个卓越政治家的远见、襟怀、智慧和文化风骨,写了《执秤诫》《弹琴诫》《执镜诫》《辞金诫》《冰壶诫》等予以警示。
三门峡市作协原副主席 苏醒世:
姚崇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典范,他口能言、笔能书、身能行,抑制贪腐、抑制奢靡,他所提倡的这些东西,在他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法者,天下公器;官者,庶人之师。其身既正,不令而行。在下无怨,唯上之平。
——摘自《执秤诫》
心苟至公,人将大同;心能执一,政乃无失。
——摘自《执秤诫》
《执秤诫》强调为政以公,做人做事,不能高高低低,要不偏不倚、不骄不谄。秤好比法则,为天下公器,当官好比执秤,要为人师表。
琴音能调,天下以治。异而相应,以和为美,和而不同,如彼君子。
——摘自《弹琴诫》
《弹琴诫》注重教化,为人为官,以德为先,以和为美。
如镜之明,断可以平;如镜之洁,断可以决。
——摘自《执镜诫》
《执镜诫》倡导勤政,自洁自省。
子罕辞玉,以不贪为宝;杨震辞金,以四知为慎。
——摘自《辞金诫》
《辞金诫》取其廉慎,文中讲述了子罕辞玉、杨震辞金的故事。姚崇以此为例,谆谆教导后辈,行事要有敬畏之念,万不可越雷池半步。
玉本无瑕,冰亦至洁。方圆相映,表里皆澈。喻彼贞廉,能守其节。
——摘自《冰壶诫》
《冰壶诫》告诫子孙持廉守节,冰清玉洁。
此外还有,《扑满赋》“巨蚌之全,满而则剖”“谦以自守,虚而能受”,告诫子孙为人处世,满招损、谦受益。《口箴》“君子欲讷,吉人寡辞。利口作戒,长舌为诗”,告诫子孙要少说空话,多办实事,谨言慎行。
位愈高而益惧,恩弥厚而增忧。勿拘鄙俗,正法在心。
——摘自《遗令诫子孙文》
《遗令诫子孙文》是姚崇去世前给儿孙们留的遗嘱,但也是他根据当时追求富贵、奢侈厚葬、迷信佛道、荒废农桑的社会风气,针砭时弊而留下的最终遗言。
他深感“位愈高而益惧,恩弥厚而增忧”,告诫子孙:勿图富贵,知足知止,厚德修身,方可长久;他交代要节俭办后事,不能奢侈厚葬,“汝等身没之后,亦教子孙,依吾此法”。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
《遗令诫子孙文》里面,他说,我过世之后,埋我的时候,我平时穿的衣服,给我穿上就行了;我平时用的这些东西,锅碗瓢盆,你给我陪葬点就行了。千万不要给我去抄经、念经、开石窟,搞这些事去。
“藩篱”石匾,由陕州谷水村(今属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姚姓祠堂保存至今,被族人视为圭臬。因为“藩篱”二字,是姚崇一生做人、做事、做官的准则,是他一生恪守的座右铭。他把他长期实践中体悟出来的道理,凝聚成这两个字,作为家族的“藩篱”,心灵的屏障,给后世定了规矩、立了准绳,要后世晚辈随时警惕,世代遵守,懂规范、守规矩,勿逾越。
大唐贤相姚崇生平展 讲解员:
姚崇在临终前写下了《遗令诫子孙文》,对后世子孙的影响非常大。姚崇的儿子姚弈,谨遵父训,官至礼部侍郎,改革科举,成为朝廷的重臣。姚崇的侄孙姚訚,为平“安史之乱”坚守睢阳,直至尽忠。姚崇的玄孙姚勖,官至常州刺史,不畏权贵,忠直任事。后世如元代铁面御史姚天福,惩治贪官污吏。清代福建总督姚启圣,捐出全部家产,以助军需,低调做人,一生清白,在他去世时,他的儿子四处借钱为他安葬。
姚崇手书“藩篱”
世易时移,今天,三门峡陕州区渑池一带的姚崇后裔已传到40多代。在一千多年的道德实践中,姚氏族人沿姚崇精神血脉,把姚崇的“藩篱”作为传家宝,以忠事国,以孝持家,严以律己,遵纪守法,清清白白,保持了一个家族的良好的品格和崇高的名声。
【学生诵读《辞金诫》】
尔以金玉为宝,吾以廉慎为师;尔以夜昏可纳,吾将暗室不欺。若尔有赠,吾今取之,尔则丧宝,吾则怀非。故曰:欲人不知,莫若无为;欲无悔吝,不若守慎。
【童声朗读,悠远而终】
“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万物莫不有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