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60周年活动暨学术交流会盛况纪实 姚学谋 公元2012年是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60周年的纪念之年。早在2011年4月,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在三门峡市举行第三次会议时就达成共识:2012年举办纪念姚崇诞辰1360周年活动。为此还多次邀请洛阳、三门峡的专家学者专题讨论举办活动的具体事项,并得到河南省伊川县政协李其超主席的赞同和支持,商定2012年5月在伊川县举行纪念大会。后委派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姚学谋到西安的陕西师范大学和中国唐史学会协商,得到中国唐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杜文玉先生的鼎力支持和参与,达成了由伊川县政协、中国唐史学会和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共同联办纪念活动的共识,明确筹备会议的具体分工,初步确定参会人员和研讨主题。 纪念活动的研讨主题是:1.姚崇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研究和探讨;姚崇对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影响和贡献的研究;2.河洛地区环境和文化对姚崇成长影响的研究;3.姚崇文化对河洛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4.对姚崇活动包括姚崇家族迁徙及遗迹等的考证和研究;5.陕郡姚姓与隋唐姚姓人物及家族文化研究。 预备会后,在三方共同努力下,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60周年筹备活动拉开了序幕。中国唐史学会负责通知、组织专家学者参会并布置安排论文的撰写。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负责给各位专家学者和领导、社会名流及姚姓宗亲参会下达正式的邀请书和联络具体事宜;收集编印专家学者的论文提要集;撰写纪念活动的有关文稿。为向本次纪念活动献礼,4月份,中国唐史学会会员、渑池人大姚学谋出版《姚崇研究辑存》和《姚崇的故事》,中国唐史学会会员、偃师市教育局柳金福出版《唐代姚崇家族碑志疏证》。会议之前,安排接待、转送在洛阳市下车的各地来宾。伊川县政协负责对会场布置及与会人员食宿作周到、细致的准备,以当地最高的档次、优美的环境、整洁的会场,迎接来自海峡两岸的各位宾朋。 八方会中州,伊川话贤相—— 纪念活动,盛况空前 5月7日~8日,姚崇青少年时期曾经生活和最后归宿之地——伊川县,山河熠熠生辉,绿野生机盎然。万安山下,姚崇墓园,修葺一新,松柏青青,飨殿巍巍。来自海峡两岸19所高校、研究机构的40余位唐史学者,云集伊川,群贤毕至;省内外领导、社会名流50余位,专程莅临,高朋满座;全国17个省200余名姚氏宗亲,远道而来,喜聚一堂――大家共同参加了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60周年纪念大会各项活动,可谓盛况空前! 7日上午8时,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60周年纪念大会活动开幕式,在伊川县金茂大酒店举行。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姚如学,甘肃省人大原副主任姚文仓,河南省信阳市人大主任姚铁璜,河南省科技厅原厅长姚聚川,河南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苏福功,文化部艺术局原副局长姚欣,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文玉,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教授冻国栋,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长孙继民,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潘民中,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法制网总编姚昌君,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翔南、石小生,伊川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等领导,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负责人,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台湾中兴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大学、洛阳师范学院、西安文理学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省社科院、陕西省社科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洛阳历史考古研究所、三门峡虢国博物馆、伊川县文化研究院、登封市文联等19个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全国17个省姚姓后裔共300多人出席大会。 开幕式由伊川县政协主席李其超主持。中共伊川县委书记郭宜品致欢迎词;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姚如学致开幕词;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文玉,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会长姚和文等分别致词;甘肃省人大原副主任姚文仓、信阳市人大主任姚铁璜等分别讲话。 姚如学在开幕词中说:“大唐贤相姚崇,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生于陕州硖石县(县治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青少年时曾在今伊川县境生活过,后又在今伊川县万安山之阳长眠。他一生历经唐高宗、武周朝、唐中宗、睿宗、玄宗时期,三朝为相,为稳定政局、改革弊政、开创盛世作出杰出贡献。特别是在开元初期,以 ‘十事要说’做为治国纲领而出任首辅宰相,进行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唐王朝在他及后继者宋璟等不懈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清明,社会安定、和谐,经济繁荣发达,疆域辽阔、巩固,对外包容并蓄的世界超级大唐帝国——‘开元盛世’。它不但是有唐一代的繁荣巅峰,也是古代中华数千年历史中最为辉煌昌盛的一个时代,成为一代代华夏人民心目中永远敬仰、永远追慕、永远自豪的一座高峰。” “然而,对于这样一位经天纬地、可歌可颂的历史人物,近代研究的学者和作品,却如凤毛麟角,为数不多。因此,举行一个以纪念、研究先贤姚崇为主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为主的会议,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鉴今资政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纪念大唐贤相姚崇,就是要学习他一生以天下为己任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为政以公’而‘耸廉勤之节’的吏治思想,与时俱进而‘善应变成务’改革思想,以人为本而实事求是的实干精神,继承贤相伟业,建设美好家园!” 大会开幕式之后,大家分乘12辆中巴、大巴前往大唐贤相姚崇长眠之地伊川县彭婆乡境内姚崇墓园。姚崇墓园前,红色的气球彩门上书写着“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60年公祭典礼”大字,门前摆放着绿树、鲜花,红地毯从门前一直铺到姚公祠。姚崇墓园附近的彭婆乡许营村的锣鼓队敲起大鼓,扭起秧歌迎接来自海峡两岸全国各地的来宾。 上午十时,公祭典礼由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会长姚和文主持宣布,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60年公祭典礼开始。 首先由中国唐史学会、河南省伊川县政协、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河南省伊川县文化研究院的代表向姚公祠敬献了花篮。 接着,分别由姚如学、姚文仓、姚铁璜、潘民中、姚欣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姚姓宗亲代表分别净手上香。 河南省科技厅原厅长姚聚川恭读祭文:维公元二零一一年,辛卯孟夏之吉日,惠风和畅,瑞霭氤氲。值此大唐贤相姚崇公诞辰一千三百六十周年之际,出席纪念活动之全体代表,肃立于万安山之阳姚公陵园,谨以香醴庶羞,敬祭于陵前曰: 念我文贞,舜帝为先,吴兴姚族,珪璋蝉联。宣业征东,奇功屡建,安仁刺史,为官清廉。祥为都尉,建勋函关,懿镇嶲州,功高日悬。崇公相业,光照人寰,经天纬地,指点江山。陕硖降诞,梁县成年,昂藏卓荦,其志弥坚。折节读书,文华初显,乃文乃武,屹立政坛。下笔成章,连续升迁,天下己任,亲民拳拳。宦海浮沉,视若等闲,三朝宰辅,十郡任官。十事要说,古今罕见,救时济世,直谏敢言。拨乱反正,任能举贤,励精图治,虑竭精殚。国力昭苏,成就开元。不以功居,不以位专,五诫镜鉴,世代美谈。泽被华夏,雨露均沾,遗训子孙,家教惟严。煌煌业绩,可点可圈,伟人评论,褒扬空前。拜谒陵园,竭我诚虔,追成绩猷,缅怀前贤。洵洵美德,堪为典范,德泽似海流長远源。资政鉴今,内涵不凡,承其美德,薪火相傳。继其精神,建我家园,上无忝于先贤,下不愧于后人,庶凭鸿贶,心意谆谆。 伏惟尚飨! 全体代表恭恭敬敬向唐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先贤姚崇公行三鞠躬礼。典礼结束,与会人员谒拜和瞻仰姚公祠和姚崇墓及碑廊。 会议期间还进行了宗亲联谊,共话姚姓事业,不亦乐乎?举办纪念贤相诞辰书画展,七十余位名家泼墨挥毫,130余幅精品,美轮美奂!各项纪念活动圆满成功,空前启后。社会赞同,族人欣欣!千百年来,如此活动,当属首举。假如姚崇公九原得知,定当含笑欣然! 与会者一致表示,今天纪念姚崇,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下承和发扬他的进步思想和崇高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加强民族的团结,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美好家园,构建和谐社会而贡献力量。 此次活动收获最大的是专家、学者为主进行的—— 学术交流,硕果累累 5月7日下午到5月8日上午,举行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60周年学术交流会。来自海峡两岸的19所高校、研究机构等30多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进行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活动先后由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历史系暨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教授冻国栋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文玉主持,著名学者姚大力、张剑光、李鸿宾、王双怀、拜根兴、薛平拴、郭绍林及台湾学者蔡宗宪等30余人在会上作了学术交流,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姚崇的历史功绩和思想精华以及有关姚崇家族的相关历史课题。 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杜文玉指出:姚崇是唐代的著名历史人物,是大唐帝国的杰出名相,其历史影响远远超出了有唐一代,因此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关于姚崇的贡献应该说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贡献还是促成了“开元盛世”的形成,从而绘就了中国历史上最为亮丽、最为辉煌的一页,这一点在学界应该是没有争议的。此次会议不少学者撰写论文,从各个时期、不同方面肯定姚崇的历史地位和突出出贡献: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双怀《姚崇与武则天》,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薛平拴《姚崇与开元天宝盛世》,三门峡虢国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王治国、副研究员刘社刚《大唐贤相姚崇对开元盛世的贡献》,河南省渑池县委党史方志办公室杜建成《试论姚崇》,湖北省仙桃市文博副研究员姚高才等《杰出宰相姚崇》等论文则以史为证,从各个角度充分论证,充分肯定了姚崇的杰出才干和聪明智慧及对唐代社会作出的卓越贡献。 在中国历史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伟大人物姚崇,过去对他研究很不够,研究的学者和作品也如凤毛麟角,特别是对他的生平履历及故里、家族等方面的研究尤为欠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宗俊《敦煌文书所见姚崇二职任及其官履沉浮发微》,台湾中兴大学历史学系学者蔡宗宪《唐代名相姚崇的生平探析》,河南省渑池县教育局刘凤婷与渑池县人大姚学谋合撰《两唐书传表中有关姚崇史料考证》,河南省偃师市教育局柳金福《大唐贤相姚崇家族新出土墓志考》,河南省登封市文联主席常松木《姚崇与嵩岳》,河南省伊川县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赞斌《姚崇与宋璟》等论文则发掘了不少新的史料,对姚崇的一生履历、任官、家世、故里、故宅、生卒年份、谥号及与人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以崭新的史料,写出了有分量的论文进行具体阐述。 两《唐书》在肯定姚崇才能和历史贡献的同时,也写到了姚崇嫉忌同僚大臣,并对他们进行了排挤和打击,致使姚崇的形象蒙上了不光彩的阴影。这次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剑光撰写的《唐玄宗初年姚崇嫉妒大臣辨析》,洛阳师范学院教授郭绍林撰写的《从姚崇的官员关系看他的政治品格和政治追求》,洛阳市学者姚智远撰写的《略论姚崇的用吏思想及用吏之道》等论文则从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际关系及姚崇的用人之道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还历史本来面目,纠正了历史上长期对姚崇在道德方面不公正的看法,同时也阐述了姚崇的一生为人和用人的观念。 唐朝是一个宗教活动比较活跃的朝代,无论是皇帝皇后、达官贵人,还是庶民百姓,崇信佛道者大有人在。然而在这样一个时代,姚崇却建议并实践沙汰僧尼,停建寺庙,并《遗令诫子孙文》,不可迷信佛道。有人说姚崇反佛,有人说姚崇对佛教有较深认识。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介永强《略论姚崇反佛》,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贾发义《姚崇与佛教关系探微》,陕西历史博物馆杨校俊《造像与反佛——浅谈姚崇儒家伦理道德和政治体系内的佛教立场》,河南省渑池县人大姚学谋《略论唐名相姚崇的唯物论思想》等论文,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阐明了不同的看法。尤其是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李军撰文《姚崇的灾害管理思想和实践》,则从灾害管理学角度,对姚崇灭蝗提出了独特和新的见解,可谓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姚崇家族成员的墓志出土不少,为研究姚崇及其家族提供了不少新史料。这次会议许多学者以此又撰写不少论文。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鸿宾《姚崇夫人刘氏墓志铭所反映的若干问题》,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振华《唐代姚闉及其子姚丕、姚侑墓志的学术价值》、《唐代姚奕撰常州刺史长史宗瑾墓志跋》,洛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毛阳光《洛阳新出土两方姚氏家族成员墓志考释》,陕西师范大学刘思怡《姚懿墓志铭反映的几个问题》等论文,则通过考释墓志,提出了对姚崇和其家族不少新的认识。 姚崇是姚氏家族的杰出代表,不少学者对姚崇的研究延伸到对姚崇出身的吴兴姚氏家族的研究,甚而对姚姓祖地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教授、中国唐史学会原副会长马驰撰文《简说唐代姚姓人——以两唐书中隐形数字举例》,陕西师范大学付婷与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杜文玉合撰的《吴兴姚姓家族研究拾遗》,洛阳历史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河洛春秋》副主编王化昆撰写的《隋唐姚氏族望考略》,三门峡市文物局原副局长、副研究员许永生撰写的《姚姓祖地探源》,三门峡市检察院卫思捍撰写的《姚合丛考补》及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谢宇荣《吴兴另类:唐代宦官姚存古墓志铭考释》等论文则拓宽了对姚崇及其家族甚而整个姚姓吴兴家族的研究面。 总而言之,这次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60周年学术交流,研究范围广、研究课题新,初步打破了对姚崇研究参与专家学者和文章为数不多的局面,而且层次高,北京、陕西、湖北、上海、河北、山西等省、市高校、研究机构的一些教授、博导、研究员亲自撰写文章,保证了论文的质量;洛阳、三门峡的本地学者和高校、研究机构共同努力探讨,使研究深入到姚崇生平、贡献、思想、家族等方方面面,取得了初步的喜人成绩。 除学术论文外,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姚大力在会上还发表了富有哲理的感言;洛阳姓氏文化工作者李发立、贾长定,陕西中华新韵学会副会长姚义,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公安文联副主席王作人,三门峡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编剧姚梦松,三门峡市煤炭局原副局长、诗人崔跃,中国水电部第四局工程师姚念文,洛阳市著名诗人姚友爱等在创作的歌颂姚崇诗歌中,讴歌了贤相伟业与道德。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主要原因是—— 领导重视,专家学者鼎力相助 这次纪念活动之所以举办的成功、结出丰硕成果,首先靠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姚如学,一以贯之支持开展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的各项活动和对先贤古迹的保护与修复;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姚文仓,千里迢迢,亲临中州,赋诗泼墨,发表演讲;河南省信阳市人大主任姚铁璜、河南省科技厅原厅长姚聚川、河南省政协港澳台委员会副主任苏福功、文化部艺术局原副局长姚欣、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法制网主任姚昌君、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潘民中、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翔南、石小生等莅临指导。这方面尤其是伊川县领导的大力支持。伊川县委书记郭宜品亲致欢迎词,县政协主席李其超主持大会,县政协投入资金,全力筹办会议,为活动成功举办提供了保障。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支持与参与,就不可能出现本次活动的规模和效果。 其次,中国唐史学会及各位专家、学者鼎力相助。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杜文玉,副会长、武汉大学教授冻国栋,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长,从组织专家学者准备论文,到学术交流主持、点评,可谓关爱备至。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姚大力、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鸿宾、上海师大教授张剑光、陕师大教授拜根兴、王双怀、介永强、薛平栓等教授、洛阳师范学院教授郭绍林、洛阳河洛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振华、台湾中兴大学学者蔡宗宪、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李久昌、洛阳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书记、副研究员吕九卿及研究员刘百灵、王化昆、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员杨超杰等在百忙中撰写论文并出席会议,伊川县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宋赞斌及当地学者全程协办。尤其是杜文玉先生帮助作用最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此次纪念活动每一步工作都离不了其关键性的支持!从对联办本次活动的协商,到对与会专家、学者的组织,又为本次会议论文集《姚崇研究文集》的审稿和写序,倾注了他的心血。 第三,为纪念本次活动许多书画家无私奉献。三门峡市人大副主任李宝鸿、河南省书协副主席、三门峡市文联主席张高山、三门峡市书协主席樊贵敏,率性创作书法精品并组织书画家参展;中国毛体研究院院长党荣华,著名的书法家甘肃姚占伟、任义祥,郑州姚伯军,陕西程旭昌、张葆荣,洛阳市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张森等创作了书画精品。黄河书画院三门峡活动中心主任赵海亮、三门峡市传统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雷从玉、渑池书协秦玉琴、李春林、姚万义等为书展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最后,许多姚氏宗亲为本次活动襄赞协助尽心尽力。研究会顾问、三门峡市政协副主席姚龙积极支持,并为活动开展排忧解难。研究会会长、伊川县政协原副主席姚和文从筹办会议到修葺姚崇墓园,亲临一线上,日夜操劳。研究会副会长、洛阳工商局副处级调研员姚宏兴,广泛联络与会专家学者和姚氏宗亲,组织、服务安排周详。全姚筹备会常委江苏省徐州市宗亲会秘书长姚永组织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宗亲参会。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会秘书长姚杰,协助策划会议,联络陕西、甘肃领导、学者和姚姓族人参会,组织陕甘书画家作品参展。让人感动是,原甘肃省崇信县公安局原政委、《姚姓氏族考》作者姚玉甫与其夫人以八十岁高龄携带多副书画作品及专著千里迢迢前来赴会,一家三代四口参会。会议期间,全国许多姚姓宗亲不忘祖恩,为修建先贤墓园慷慨捐助。 伊川会议虽然闭幕了,但2011年纪念贤相诞辰的活动却以此盛会为标志,高潮迭起:6月,纪念姚崇诞辰书画展览和笔会在渑池县群艺馆举办;7月,展览和笔会又在三门峡市群艺馆举办。中国教育台驻河南记者站与河南省教育厅在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的协助下,完成了60分钟《河南历史名人•姚崇》专题片的摄制工作。4月到6月,《洛阳电视报》上连续刊载了姚学谋撰写的《姚崇的故事》。三门峡作家苏醒世则在三门峡电视台专题《史说》栏目中,连续播讲了19集《谭思姚崇》,直到2011年底,本书收录的《残阳暮歌》则是其最后一讲。 在姚崇故里——河南省陕县张茅初级中学故里遗址处,由原陕县政协秘书长崔九龄和原陕县职高校长陈保禹先生倡议、筹办的姚崇故里纪念馆,于2012年3月10日正式开馆,前来仰慕先贤的参观者则络绎不绝…… 值此《姚崇研究文集》出版之际,我们谨向所有帮助纪念活动成功举办和《姚崇研究文集》出版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姚姓宗亲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2012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