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9-11-13 08:45 编辑
省防灾减灾教育馆邀请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姚令侃解析“一带一路”跨境铁路建设自然灾害风险 四川民政厅网站
“提到‘一带一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是铁路的互联互通,那你想知道‘一带一路’铁路建设沿途有哪些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又有哪些自然灾害值得我们重点防控?”……10月13日上午10点,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主办的“减灾兴川文化大讲堂”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姚令侃教授一开讲,就把台下百余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听众吸引住了。
姚令侃先生长期从事铁路公路工程灾害防治及安全技术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荣获过获詹天佑成就奖、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做出突出贡献的四川省博士学位获得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防灾减灾工程学科带头人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讲座上,姚教授以“‘一带一路’跨境铁路建设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为主题,简单地介绍了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交通现状和欧亚铁路、中亚铁路、泛亚铁路面临的灾害问题和减灾对策,讲述了喜马拉雅山的地貌特征、山系构成、地质特点、形成历史,系统地分析了喜马拉雅造山带跨境铁路廊道特点,并以中巴铁路、中尼铁路、日喀则——亚东口岸铁路廊道为例,着重分析3条铁路廊道自然灾害类型与分布、重大环境地质灾害类型及致灾特点,跨境铁路修建的风险调控与减灾策略,以及穿越喜马拉雅造山带跨境铁路需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姚教授的讲座幽默风趣,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他将难懂的专业知识用一张张图表、一幅幅照片、一句句朴实的话表达出来,现场的听众不时点头称赞。用他自己的话讲“我的课,上到小朋友,下到80岁老翁,都听得懂。”省减灾馆事业发展部部长俞爽是带着比较好动的儿子来听讲座的,不料却听得特别入神,她感叹说:“原以为这样专业性的讲座,小朋友肯定坐不住,但姚教授深入浅出,融入工程学、历史沿革、军事战略、风土人情、自然灾害、地质变动等等,专业性很强的工程学讲座被姚教授稀释、呈现出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课堂,咱们家的臭小子坐第一排正中间,听得津津有味,很让我惊讶!”
姚教授为了证实喜马拉雅山以前大海、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下,发生了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的喜马拉雅运动,特意拿出从喜马拉雅山捡回的石头让现场听众观看。讲座结束后,不少听众涌上讲台,主动与姚教授交流和观看桌上姚教授收藏的来自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的珍贵石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