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接班人,都是有文化、有素养的,政治觉悟各方面都不错的。而且一定要学好党史,一切事情都跟着国家大政方针走。”
这段话,是一名退休老公安对新时期公安干警的评价和期望,这份期望朴实无华却充满力量。这名老公安就是原水城特区公安局副局长姚启富。
姚启富老人出生于1931年,今年已经九十高龄。1956年,姚启富从队伍转业到贵州省轻工业厅贵阳造纸厂从事公安保卫工作,从此就一直在公安工作上,一干就是几十年。
1965年,筹建水城特区政府和特区公安局,姚启富服从组织安排,义无反顾的来到当时还一穷二白的水城,参加特区政法筹备组,成为第一代水城公安人。

年轻时的姚启富
“没得,啥都没得,那种苦法你不晓得,我们来特区的时候,房子没得住的,都是现修房子,现打地板。那时候天天下雨,我们把房子地板修好后,就烧一拢火,就搬进去住。天天搞案子,又没有好好休息。我1971年的时候搬家,垫的棉絮一提起来就往下滴水,所以我们那群人里面,得风湿的很多。”
除了物资方面的匮乏,最大的困难就是人员的缺乏,虽然从其他地方抽调了许多精干力量,但是绝大多数干部都没有公安工作经验,这也是当时水城公安工作最大的困难。
“那个时候我们案子很多,但我们从毕节调的四十多个干部,多数都是没搞过公安工作的,确实很辛苦。”
特区公安局组建以后,成立了六盘水市历史上第一个派出所---黄土坡派出所,姚启富担任黄土坡派出所指导员兼任所长,他带着新成立的派出所民警走遍了当时辖区的每一寸土地。
“一样都没得,单车都没得一个。我们收来的一百多辆单车,都全部交给了供销社。所以出去办案子,基本靠走。”
虽然条件艰苦,人员缺乏,但是姚启富和当时其他的公安干警克服了种种困难,勇于承担起守护一方平安的重任。
提起这么多年的办案经历,姚启富老人对当年的艰苦依然记忆犹新。
“我办的案子很多,抢劫、盗窃,去纳雍,半夜三更带起人去抓人,破案、抓赃物,坐在拉煤的车顶上。腊月三十,就是过年那一天,我们把犯人抓来以后,别人都在过年,我们还在派出所里面,五分钱买个汤、买两个馒头就叫过年了。”

姚启富
今年是建党百年,已经在党68年的姚启富老人也获得一枚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这令老人非常高兴。
老兵依然不老,新人后继有人,相信在老一辈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影响下,年轻一代公安人在各个工作岗位上,继承发扬老一辈的精神,沿着他们的足迹,定能承担好保护水城一方平安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