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世、姚远(约1577-1646)
二世A版
(一)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野庄公(姚臣)长子姚连,字小桥,结婚成家,有女儿,但无儿子。故而,姚氏家谱中无详细文字记录,后人只知他生前娶一个沈氏女为妻,死后葬于乌镇祖茔。 次子姚远,字绍庄,号成斋,出生之年约为1577年。一个国学生,好读书,求知欲之强不亚于父亲野庄公年轻时那种刻苦精神,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姚远二十岁左右成家。与哥哥姚连一样,他也是娶一个姓沈的姑娘为妻。育子三个,分别名叫:姚文灿,字养淳;姚文焬,字养吾;姚文焕,字养心。 姚远平时为人禀性低调、与世无争,且好助人为乐,其名声远扬左右村庄。后人对他的评价是八个字:“乐善好施,名重乡邑。” 姚远去世前,脑子特清晰。他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头前,从枕下拿出一本看上去非常简薄的家谱,喃喃说道:“儿子啊!这是你们的爷爷让我交给你们的东西。爷爷对你们的嘱咐之语全记录在上面了。记住!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降临,你们一定要将家谱记录下去;传承下去;要替姚氏祖宗争光啊!” 说完这句话,姚远咽气了。 姚远去世时间约为1646年,享年70岁。三个儿子遵照父亲生前之嘱,将他葬于乌镇祖茔,与伯伯姚连之墓为邻。 1646年是清朝建立第三年(清朝于1644年建立),朝代的更换,三个儿子无法预测这是中国历史的进步还是中国历史的倒退,但知道这是中国历史的必然。 是的!明皇帝的倒台,寓意着明朝国家制度的崩溃。当清朝取而代之统治华夏大地时,那么对以汉人为统治地位的中华民族来说,这是凤凰涅磐还是历史沉沉屈辱的开始呢? 白昼之仆无法读懂夜幕之主被浓浓藩篱的那种苦涩。失去亲人是家庭中最伤心之事。三个儿子,先是失去贤惠母亲,母亲不足59岁便去世,现在又失去慈爱般的父亲。万分悲痛中,三人围坐在一张书桌前,任由长夜片片阉割,挑灯传阅手中这本简薄《姚氏家谱》,细读爷爷野庄公在《家谱》开首处所写的那篇谱序。哽咽之中,几度成泪人。 此时!我能理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腔忧国之泪,不知洒向何处?只能去演《丽人行》。 兄弟仨掩面长哭,哭父亲辞别人间而去;也哭这个哀伤时代的到来。这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朝代更换,而是华夏大地的汉人作为亡国奴蒙受耻辱的时代开启。 日本学者内藤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是的!历史不是在重蹈覆辙,而是以带血的一汪泪水在泣诉。 “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二) 野庄公在《姚氏家谱》中所撰《谱序》如下: 《谱序》 按吾宗始祖讳光者[],为周吴王相始封于吴兴郡,实统绪之由起,而支派之所由传也。后有讳察者为陈吏部尚书;至唐有讳思廉者,为宏文馆瀛洲学士,撰梁陈书;居相位迁雍州有讳崇者,开元时为相封梁国公,谥文献,后迁广信;至宋淳化时有讳铉者,为内阁学士;至明有讳夔者,迁桐庐;正统成化间,为吏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文敏。 此合溯历代族姓之隆,而要以吴兴之祖为通族共祖也明矣,但历世以来,各散处于嘉湖江苏之间,子姓蕃衍,宦居迁移,势难彚纪,是各为宗支。自相传接若,因流溯源,则修贯。珠联渊源一体,求之数十世而无悞也。因念吾世系肇自吴兴而一迁再迁。遭凶荒之害,移处双林,爱其地僻而俗犹檏耳。 然自播迁之后,资产殆尽,并家传谱系等书亦荡然无遗。所谓遵祖训而联族谊者,徙怆怳难凭而已。每有怀于重本原惇秩叙者,非有谱以示之,不可所惜。余生不辰,变迁靡定,仕路崎岖,年华已逼,谱事之修,有志未逮,爰述吴兴,肇始之由,与历世仕宦之盛,且以迁徙双溪之故。示我后人庶几,克凛厥训哉。 嗣孙臣敬书 (三) 野庄公在《姚氏家谱》中提及姚察、姚思廉父子、姚崇、姚铉、姚夔,我觉得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些人物: 姚察、姚思廉父子:姚察(533-606),字伯审,吴兴武康(湖州市德清县)人,南朝历史学家。身经梁、陈、隋三个朝代。父亲姚僧垣精通医术,为梁大医正。姚察6岁已诵书万余言,12岁能文。“侯景之乱”,随父亲回到乡里。年十三时,为萧纲器重。萧纲登基后,他被授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文侍郎。入陈朝时,为秘书监,领著作郎、吏部尚书等职。陈亡入隋,于隋朝授秘书丞、晋王侍读,袭封北绛郡公,授太子内舍人。隋文帝开皇九年,又奉诏撰梁史、陈史,未竟而卒。著述有:《说林》、《建康三钟》、《汉书训纂》、《西聘》等文集。临终前,嘱其子姚思廉继续完成撰史工作。 姚察之子姚思廉(557-637),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唐朝初期史学家。约生于梁末陈初,寿约80。世居吴兴。陈朝灭亡后,随父姚察到隋朝做官,迁至北方,完成《梁书》和《陈书》两部巨著。其中:《梁书》有本纪6卷,列传50卷,合56卷。记事起于公元502年梁武帝萧衍称帝,止于557年陈霸先灭梁。 姚崇(651-721),本名元崇,字元之。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文武双全,历经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五个皇帝,三次拜为宰相,并兼任兵部尚书。曾参与“神龙政变”,后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刺史。唐玄宗亲政后,被任命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拜中书令,封梁国公。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被称为“救时宰相”。姚崇执政三年,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去世时,被朝廷追为扬州大都督,赐谥“文献”。 姚铉,字宝之,科举进士,三次任殿中丞职。其文辞敏丽,善笔札。藏书多有异本。被贬谪居时,曾设专人为他写书、抄书。其藏书采集唐代文苑辞章,分门别类,纂为《文粹》百卷,为少有的、著名断代文总集代表。死后,其子以藏书献给朝廷,诏藏秘阁,并授官职。(不过,他是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 姚夔(1414-1473),字大章,原居吴兴县,后迁桐庐。正统七年(1442)获进士第一。迁吏科给事中。陈时政八事,立见施行。景泰初,擢南京刑部右侍郎,寻改礼部。后累官礼部尚书,知贡举,加太子少保有干能,朝议不定,每一言立决。死后谥“文敏”。著有《姚文敏集》(八卷)。 这里,我觉得野庄公还漏掉一个人,此人名叫:姚信,吴兴德清县人。公元250年前后在世,著有《周易注》及文集十卷,姚信也算是一个以读书为乐、研究周易的学者。
二世B版 (一)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 之前我有说过,野庄公落户双林时,镇上无一人家姓姚。由此,野庄公就成了双林的姚氏始祖。 约1643年,明代灭清代起的前一年,也即野庄公去世十一年之后,姚氏这个独姓被打破。由吴兴郡城迁来一户人家也姓姚,女主人姓潘,她的亡夫名叫姚德谟,字寒蕊,又名子含。 在潘氏女二十七岁时,丈夫病逝。此时,大儿子只有四岁,小儿子更小。日子要过下去,失去经济来源的她只能带着两个儿子来到双林投奔一个亲戚家,落住于双林镇婆慈街X号小宅。 大儿子名叫:姚君望,号乐隐,吴中诸生。少时,孤性少语,与邻居话语不多,但对母亲却特孝。如何尽孝道?我举个例子:一次,母亲生病,突然想起要吃橙橘。时逢五月,并非出橙橘季节,但姚君望天天晨起而祈祷。功夫不负有心人,居然得之。此事,“吴兴诗派”代表人物黄周星(号九烟)曾有诗记录:“朝行求橙橘,暮行求橙橘。五月非生橙橘时,亲病非此难医治……” 小儿子姚仲选,号毅庵,人称“河桥先生”。与哥哥一样,也是吴中诸生。《双林镇志》一书是这样记载:“姚毅庵,名仲选,世业儒,明末由郡城迁双林,以笃行称。构凤藻堂于沈家园,北有池东书斋,王箬林。” 姚仲选能文能商,对丝织业务尤为精通,可谓是“儒商”一个。他通过潜心研究,对双林绫绢生产技术加以改良,面料加重加阔,换上新面孔,由此赢得客户的青睐,进而获得市场不少份额。真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二) 在双林,文人墨客成群,高手林立,著作等身的学者与诗人可数出一长串。历朝历代,留其美名美誉者更是不少。比如: 南朝: 倪思(1147-1220),礼部尚书,1166年获进士,宋光宗年代,历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同修国史,兼侍讲,礼部侍郎兼吏部侍郎,出知绍兴府。后仕途不畅,受排挤,最终遭弹劾。晚年,倪思返回[],在双林东庄购地一块,建花园别墅一幢,取名:“东庄别业”。他一生著作丰盛,有:《易说》、《论语义证》二十卷、《孟子问答》二十卷、《掖垣词章》二十卷等。死后,被朝廷追谥为:“文节”。《宋史》对他的生平有记载。 元朝: 明本(1263-1323),僧人、禅师,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杭州人。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获赐号:“广慧禅师”,并被赐谥“普应国师”。他于1290年来到湖州,在双林水镜寺落脚,著有《中峰广录》三十卷。 顾德辉(1310-1369),既是富豪商贾之人,同时也是明代赫赫有名的文学家,人称:“玉山才子”。1356年,他因避海寇骚扰,举家来到东林村。 在昆山(现已由区升级为市)顾德辉挥金洒银地建了一座豪华庄园,取名:“玉山草堂”。这座庄园在当时名声非常响亮,人们称之谓:“饩馆声妓,盛甲天下。”[]在此喝酒谈诗的诗人,偶然会有“旗亭画壁”之类的故事发生。 顾德辉晚年,正是元末明起之交。乱世时代,无人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安心做好自己学问。顾德辉也一样,为鸣心中之不平,他改以“金粟道人”自称。 对于国破,顾德辉始终想不通。某日晚上,半瓶白酒下肚,上床后,孤灯挑尽未成眠。白日里缠于心头的烦事再次纷至沓来。 此时,顾德辉终于明白,“强把花枝冷笑看”,这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啊!他索性起床,换上干净衣服,手拿一本平日爱读的诗卷,屏息而坐。天亮后,家人起床,发现他身子已凉,灵魂去了天堂世界。 忧郁是忧郁者的通行证。如果说名义上是改朝换代,实质是亡国奴时代的开启,给情感细腻的文人带来的是无限迷惘,那么这位“玉山才子”便是身陷迷惘者之一。迷惘中,他以这种方式了结了生命。后人根据顾德辉书稿整理出《玉山璞稿》二卷、《玉山遗稿》四卷。 (三) 刚才说到“饩馆声妓,盛甲天下。”这“妓”,让我想起南宋一位民间诗人,此人名叫:尹焕[]。一次,他在游苕溪时,竟然看上当地一个名不经传的妓女。分手十年后再前往,打听到此女早已嫁人,且已生子,但其小名犹挂妓院名籍中。 尹焕很想知道这个女人现在日子过得好否?于是点其名。始久,曾经是风情万种的女人,一脸瘁赧始来。这女人虽然接客不少,来来往往,但没忘记尹焕。俩人默默相对,千情万感,终于若不胜情,一如风卷残云,神魂颠倒般绞粘在一起。 欢爱毕,尹焕灵感顿生,作《唐多令》一首词,与嫖资卷在一起交给对方。词如下: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 蘋末转清商,溪声供夕凉。缓传杯、催唤红妆。慢绾乌云新浴罢,裙拂地、水沉香。 歌短旧情长,重来惊鬓霜。怅绿阴、青子成双。说著前欢佯不采,飏莲子、打鸳鸯。 百年岁月如一缕青烟而过。或许,没有苕溪之妓出现,尹焕这首《唐多令》就不会留世至今。更或许,诗人总是需要浪漫;需要梦中情人来催燃激情,方能作出好诗词来。 (四) 言归正传,继续介绍双林名人: 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人,1333年获进士。一路官职至高安丞,累迁江浙儒学提举,后于1357年遭弹劾而卸任。 刘基与文坛大师沈梦麟是好友,他解甲后,未回青田老家,而是来到双林花溪村隐居,与沈梦麟为邻居。 刘基著有:《郁离子》(以寓言为主的散文集)、《诚意伯文集》、《天文秘略》等。后,受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邀,离开双林,从此仕途畅通,一路高升,最后成为明朝开国元勋之一。 刘基留给后人最为出名的一首诗叫:《烧饼歌》。 这里面有故事:一天早上,朱元璋在宫殿内吃烧饼,正咬了第一口,听到内监禀报刘基来了。朱元璋用碗将烧饼盖住,问刘基说:“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里是何物件?” 刘基掐指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 朱元璋惊叹之余,又问起自己后世之事。刘基当即作诗三首,以类似谶言偈语的语言道出百年后天下将要发生的大事。 其中,有这样一句偈语:“将军头上一堆草,反手关门定乾坤。”这句话后来被喜欢背诵古诗词的毛泽东借用。在1945年重庆国共谈判时,有记者问毛泽东:“如果和谈不成功,国共开仗,你觉得谁会赢呢?”毛泽东当即回答道:“蒋先生的‘蒋’字是草头将,而我‘毛’字是反手‘毛’。”毛泽东借古诗来寓意,若是内战拉开,共产党一定会打赢这仗,定乾坤。 赵孟頫(1254 -1322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吴兴人。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元朝二十三年(1286),赵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赞赏其才貌,颇为礼敬,授他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 赵孟頫晚年逐渐隐退,后借病乞归,寿69。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成就最高,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范应期,1535年中状元。明神宗年代,受器重而任国子监祭酒,后仕运不佳,遭弹劾,在双林镇西栅永丰桥东北处“范家汇”落住隐居。他身性胆小,晚年,因手下一农奴被衙门拘捕,他畏惧受其牵连,整日惶惶不安,不堪恐惧心理纠缠与折磨。终于有一天,他感觉自己如同豆腐板上下象棋——无路可走,选择自杀,了结一生。后人替他整理出版了《全拙堂集》,以示纪念。 历史总是以烟消云散的步伐前行。范应期老宅现在片瓦无存,只有这一小段文字留在《双林镇志》的尘埃中。 茅坤(1512-1601),字顺甫,1538年获进士。官至大名兵备使。然,运气不佳,遭弹劾。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茅坤一气之下走人,隐居于双林花林中。 茅坤平时酷爱藏书,为此特建一楼,取名为:“白华楼”。白华楼虽有十几间房,仍放不下他的藏书,可见他藏书之多。 许多年之后,“白华楼”被后人称为:“明代江南四大藏书楼”。而由他选编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对后代读者影响更是深远。 晚年,茅坤在塘北创建双林镇有史以来第一个农贸市场,意在“赛双林”。九十高龄不服老,亲自在市场里督管。呵呵!他忘记自己年龄了。幸福呵!幸福就是人生没有年龄限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乾隆年间,茅家巷房屋还完好保存着,但一百余年后,“太平天国”农民军打来,“白华楼”被烧成一片废墟。幸好茅坤生前撰写的大部分书稿留在小舅子姚翼那里,姚翼将他的书稿整理出版,取名:《白华楼藏稿》,茅坤的文字这才得以流传后世。 董份(1510-1595),字用均,一字体化,明朝乌程南浔镇人。古文、诗词、书法,样样精通。嘉靖十六年(1537)获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获进士。被授翰林院编修,参与纂修会典,转右春坊,右中元,管国子司业事。不想人到中年,仕途中断,因“豉阳”之事,命运由此转折,遭弹劾而削职为民,回归故里南浔。 当人生祸福不可测时,只能说明所生存的这个体制不稳定。 不得志中,董份没回老家南浔,而是在双林镇北一里处,从一位姓严的人家购得六、七顷土地,建成一座庄园,取名:“公余庄”,也称“归云庄”、或称“观音庄”。 羡慕呵!我若有大钱,定然也会作出这样的选择。这不单单是文人的浪漫,更是文人的一种境界之求。呀!我又在捏鼻子做大梦了!也不想想,现在地价是什么钱?董份购了六、七顷地,1顷=6.67公顷,1公顷=15亩,1亩=666.67平方米。换言之,董份这六、七顷地等于是43万之上平方米的面积。若按现在市价每平方3千元计算,也要3个亿元。唷!吓死我了。看来,过去的文人虽然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但还是很有钱的。现在文人,虽有知识产权保护,但是要靠稿费过日子,绝对会沦入寒酸地步,除非他(她)有“莫言”、“余秋雨”般的大名。 回到主题,继续说董份的“公余庄”。 此庄园宏伟气派,四周种植一排排绿荫幽幽荡荡的桑树柳树。中间是一汪涟漪盎然的池塘。可谓是:“芙蓉绕岸,菱芡浮渡,亭台楼阁,各安其所。” “公余庄”落成后,董份邀请亲朋好友以及镇上喜欢舞文弄墨的名流人士前来吟诗饮酒,交流创作心得。本地文人沈勋、冯诏是“公余庄”的常客,花林人茅坤以及顾竹堂、匏一间、沈方池等人也是常客。远在一百公里之外的松江人[]方应选也是本庄之友,往来甚密。真是:“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董份著有《史记评钞》四十卷、《汉书评钞》四十卷、《后汉书评钞》二十卷等。孙嗣董茂将董份的文稿取名《泌园集》出版。其中,凡诗七卷,文三十卷,计三十七卷。有想阅读此书者,可寻其“浙江孙仰曾家藏本”的复印本。 然而(我一说“然而”,大家懂的,就是“坏事的意思”),十分不幸的是:历经百年风雨“浩劫”,这座美丽庄园已荡然无存,其原址已成为普通民居和闲置之地。“公余庄”,这个梦幻般的庄园名称,作为沧桑岁月中的一段轶事,仅仅在《双林镇志》一书上有那么一小片文字记载,能佐证它曾经的流光溢彩。 沈祖孝,原名:沈果,第一章节里我有过介绍,他是沈之章之孙,明司寇沈演之侄子。沈祖孝青年时,以诗酒为乐,豪情壮志,浪漫云游四方。尽管家徒四壁,十分贫穷,但他的精神总是保持着亢奋与进取。或许,文痴总是靠精神信仰支撑着生活的每一天,如同一个热衷于买彩票者,区区二元钱就能支撑起他发大财的美梦。 明崇祯十七年(1644),也即明朝灭、清朝建立之年,沈祖孝携母逃至穆溪。在穆溪,他加入了当地“惊隐诗社”,日日借作诗抒发个人悲感。 当然,这种个人悲感与“爱国”无关,他人莫要对其评价说:“前有屈原,后有沈祖孝。沈祖孝是一个爱明朝之国的伟大诗人。” 康熙初年,“南浔庄氏《明史》事件”发生,“惊隐诗社”成员吴炎、潘柽章等人因此受连累而遭朝廷凌迟[],诗社因此停止活动,自动解散,部分社员还在秘密撰写含有反清之意的诗。比如《中秋对月寄怀同社诗》等诗作。 “惊隐诗社”活动被取缔,好作诗的沈祖孝灵感大受挫,日子过得比之前更穷困潦倒。为生存,他只能卖卜于乌镇道堂桥堍,以养老母,兼顾日子。他所作《移居乌戍遥别溪干旧游》一诗,能反映出他的落魄以及对乡土眷恋之情: 客身凭徒望乡关,旅舍何堪梦复还。 书卷丛残囊笈外,米盐摒挡瓮瓶间。 桃花失路遗秦种,明月终令以汉闲。 解得鸣琴长一色,青山历历水潺潺。 沈祖孝也曾自署联句,道:“于人只依孝悌,下帘乃事诗书。” 对此,后人的评价是:“不欲沉浮取容,人多怪之。” 沈祖孝弟弟沈调元,曾作诗怀念之哥。诗云: 早岁声名震雉坛,摧颓双鬓旧儒冠。 同枝兄弟他乡隔,半世飘零一面难。 好友沈澜在《双溪渔唱》中,也咏诗纪念沈祖孝之情,诗道: 琴曲南薰罢奏时,金舆徒恋海棠枝。 鸡窠局促钱蒙叟,忍泪还题行脚诗。 后代诗人姚文泰对沈祖孝推崇备至,在其《论诗杂赋》中咏云:名重词场沈雪樵,果然屈宋祖风骚。 石头又见降幡竖,晦迹何辞卖卜劳。 沈祖孝著有《雪樵诗集》、《易经注疏》等。真是:“曲生何乐,直死何悲?”一个了不起的吹响时代号角的诗人,终因生不逢时,就这样默默走了。 沈澜,字维涓,号泊村,第一章节我有过介绍。他生于康熙年间,是沈懋华的高足,世居双林镇菩提弄西(今“双林中学”后门处)。当年,沈宅建筑规模恢宏,取名:“双清草堂”,草堂内藏书万卷;草堂旁另筑一屋,供读书之用,取名:“餐霞书屋”。 书屋四周,修竹千挺,幽静一片,可谓是读书著书者的良室。只是,非常可惜,在他回双林前,书屋连同屋内书籍被一场烈火焚毁。这真是读书人的梦魇啊! 沈澜一生著作不少,有《泊村文抄》、《西江风雅》、《双清草堂诗集》、《襞幽集》等,尤以诗歌见长。好友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这样评述他:“湖州进士沈澜,诗近皮、陆,人多轻之,然典雅处不可磨。” 沈澜曾著有一本以回忆双林风景、故物、乡贤、师友的竹枝词集——《双溪渔唱》。这本诗集内容丰富、视野广阔,与同时期嘉兴诗人朱彝的《鸳鸯湖棹歌》在艺术价值和品味上不分上下。 这本对双林人来说具有非常浓烈人文价值的诗集,首刊于乾隆二十年(1755),那时沈澜正于江西瑞州任上。道光年间,双林文人金銮坡(翰楼)予以重刊。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历经多次铺天盖地而来的焚劫,此书现已不再存世,甚至连孤本也难寻觅,只有在其它《清诗选》书辑中偶尔能读到他的一些零星诗作。 沈澜死后,葬于双林盛林山史家桥。又是可惜,此墓今日同样不存。 黄周星(1611-1680),字景虞,号九烟,又号圃庵、而庵、笑仓道人等。江苏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幼时因失去双亲,在周氏家被抚养长大。二十三岁时,赴南京读书,寄宿于某寺庙内。 某个周日上午,寺庙里来了一位香客,那个随意与黄周星闲聊。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来人居然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并且,在聊天中才知自己姓黄,叫黄星,周星是随周氏家叫法。至于父亲是不是特地找上来的,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黄周星于1640年中进士,在授户部主事。此时,才将自己改名为:黄周星。明亡后,京都陷落,黄周星弃家南下,更名为:“黄人”,号略似,由浙江长兴县转辗流徙来到双林镇。定居后,与镇上文豪袁履村、沈祖孝相识了,成为无话不淡的知己。 黄周星在篆书、隶书方面有着极高天赋。他收学生以授课,兼鬻文以自给。呵呵!到底是一个中国式的读书人,布衣素冠,一件布袍常年穿上身,洗罢再穿,一年四季不分。 后,黄周星从双林迁居于南浔,仍以作诗饮酒为乐,过着卖文而自给的生活。值得一说的是:黄周星人缘好,有幸得南浔文人、富商们的资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令笔者想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石库门亭子间生活的那些鸳鸯蝴蝶派诗人,日子过得与其一样洒脱。 清康熙十九年(1680),黄周星因拒绝应博学鸿儒试,自作《解脱吟》十二章,并自撰墓志铭,为自己后事作准备。 某日,与妻孥诀,饮酒数斗,大醉后醒来,见自己没去阎王处报到,灵感顿生,立即赋写《绝命词》十章。 端午节那天,黄周星效仿屈原投河自尽。不料,因河道不深,身子一时没能沉下去,河水只到自己的脖子处,去阎王路上被人从河中拉起,诗人成了泥人一个,众人暗笑。 自杀计划失败,黄周星改为绝食,烟酒不沾,水也不喝一口。没几日,绝食居然成功,自亡而去。 黄周星为何要自杀呢?作为一个明末遗民,在他潜意识里只能忠于明朝君主,不能屈膝于新清主。加上他平时性情孤傲,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黄周星曾作自题诗云: 高山流水诗千轴,明月清风酒一船。 借问阿谁堪作伴,美人才子与神仙。 又,黄周星在七律《登雨花台》诗中云: 被发何时下大荒,河山举目共凄凉。 喜来古寺谈秋雨,天为高人放夕阳。 去国屈原终婞宜,无家李白只佯狂。 百年多少凭高泪,每到西风溅几行。 人生追求明了,这种意境非常人能理解。我能理解黄周星的痛与悲有多深。国破了,作为诗人,留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呢? 黄周星一生著作不少,现存的诗著有:《唐诗快》十六卷、《前身集》、《酒社刍言》、《繇词》各一卷。此外,他对戏曲也有研究,著有:《人天乐》、《惜花恨》、《试官述怀》等。在《人天乐》卷首,附有关于戏曲理论方面的长文:《制曲枝语》。 好友沈澜在《双溪渔唱》中咏云: 怀沙心事倩谁传,拍酒狂歌黄九烟。 结伴从夸诗格俊,美人才子与神仙。 这里,我想说:这是一个才识广博之人,可惜生不逢时,未遇伯乐。不!我说错了,在这个朝代替换的乱世时代,即便是具有慧眼的伯乐,恐怕也自身不乐,冷落不被重用。黄周星虽没去过俄国,但却有着俄罗斯贵族的文豪气度。大凡文豪们在不得志时,宁可选择自杀,也不向专制制度低头妥协。这叫:豆腐干煎腊肉——有言(盐)在先。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晚年时,人称:“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为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寓居江宁(今南京),筑林院于小仓山,取名:“随园”,自号:“仓山居士”。 袁枚诗作丰富,现存四千余首,大多为绝句,且以七绝见长。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食谱》等著作存世,说明袁枚不仅会作诗,还是一个美食家。 凌云,双林人,字凤超,曾在吴阊(今苏州)居住五年。期间,与苏州文人墨客往来密切。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凌云参加乡试未通过,于是放弃走科考改变人生命运之路,专心致力于写诗。 后,为谋生,去西江、维扬(归属扬州管辖),燕都,均不得志,也未寻得半个知音。再去金陵(南京)时,偶遇诗人袁枚,俩人话语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随同袁枚去“随园”。在那里,天天日夕唱酬.并以“莫逆之交”相称。古人说得好:“山河不足重,重在逢知己。” 凌云除与袁枚朝夕唱和外,还结识了当地不少诗人,遂然灵感大发,写成《芗坪诗草》一书。回双林后,在沈莪村家,替沈乔之子沈荣晋家教为业。 除了《芗坪诗草》,凌云著作还有:《吴门纪事诗》、《鹏息斋诗注》六卷、《雨窗随笔》、《雨窗续笔》、《雨窗三笔》等。 凌云中年英逝,去世时只有五十四岁。此时,遗孤仅四岁,幸好有学生资助,后成为南浔一户商业人家的上门女婿,漂泊的日子才算结束。凌云的遗著因无专人保管,且家里人根本不重视,认为废纸一堆。故而,这些文稿最终全部散失,甚为遗憾。 嗨!同样是诗人,在中唐诗坛“韩孟诗派”中有“诗鬼”之称的李贺(790-816),虽然只在人间转了二十几年便走了,但他的家人重视他的诗作,将其保存下来,后人才有机会欣赏到李贺的诗。 沈芝云,字肖堂,号仙圃。沈绮(梦庄)之子。少时聪颖,有神童之称,十六岁时补郡学生。作文跌宕起伏,有灵气而无俗气,简洁精峭的诗风赛过柳河东。[] 沈芝云平生最大爱好是嗜诗,兴之所至时,能够废寝忘食、披星戴月。其中,五言诗崇拜韦、盂(郊)。七言诗,专读放翁[]之诗,间学香山。诗风皆为抒发性灵而作,无掩饰或装门面之语。诗中苦吟绵绵,不逊于唐代诗人盂东野[]。 诗人的境界就是不一样,否则不叫“诗人”了。 后来,沈芝云因父母双亡,经济无着落,孑然一身,无可依靠。他耻予求人,时常于桑野田间,哭笑无常,竟日不归。与邻居熟人也不多语,渐成疯人一个。 某日,沈芝云因饥饿体力不支,在镇北“文昌祠”处一头倒地,带着“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的自语走了。 沈芝云生前著有诗稿六册,共四千二百首。然而,在他疯颠之时,皆被他亲手炽于炉火之中,最终一首诗都无留存,实为可惜也。 (五) 双林舞文弄墨人物介绍至此,现在我来介绍一下双林另一个望族——郑祖琛家族。 郑祖琛,儿子名叫郑遵佶,孙子名叫郑若屏,曾孙名叫郑尔谷。 郑遵佶,字礼耕,号柳门,义门郑氏二十二世孙。国学生,屡次科考均失败,不得已,遂游于江淮间,以武林为塾师。 晚年,回家乡,与柴友诚、徐淳本、沈荣晋、俞芝一五个人成立“五老会”。他擅长诗文,著有《听雨楼诗集》、《小谷口文集》、《得闲山馆全集》等(注,一说著有:《得闲山馆诗抄》、《诵芬录》、《湖州诗录》、《史阙》),寿80。 郑祖球(1782--1819),为郑遵佶仲子。字受之,号笏君。年少时便颖悟,十二岁时已通《十三经》。后致力于秦汉古文字的研究,博览群书,写得一手古今体诗。嘉庆癸酉年(1813)中举人,二赴礼闱未取,留北京法门寺讲课为职。年38岁时,在北京不幸病故。著有《红叶山房诗文集》、《经义卮言》、《读书管见》。 郑祖琛(1784—1851),为郑遵佶三子。字梦白。义门第二十三代孙。嘉庆甲子年(1804)中举人,嘉庆乙丑年(1805)中联捷成进士,授江西星子知县,迁入南昌知府、直隶天津道、福建布政使、两淮盐运使。鸦片战争爆发后,奉命赴镇海军营帮办军务和粮台事务。后任陕西布政使、广西巡抚等职。道光二十五年,任云南巡抚兼署云贵总督。翌年(1846),督兵助攻湖南新宁李元发起义,先后镇压湘黔边界的“天地会起义”和“苗民起义”。因立功,于道光三十年,被封加太子太傅衔。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起事,他被朝廷以“防范懈怠”之罪革职,并罚之流放边疆。 郑祖琛著有《小谷口诗钞》十二卷、《小谷口诗续钞》、《小谷口画引》一卷。 郑祖琛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郑贞华(1811—1860),字蕉卿,号澹若,著有《梦影缘》、《绿饮楼遗诗》(又名:《绿饮楼集》);郑贞华丈夫周锡诰,钱塘人,任杭州太守。 周颖芳,为郑贞华女儿,著有《精忠传弹词》。后代学者评价说:“《梦影缘》和《精忠传弹词》,均为清代女性弹词中的上乘之作。”(此事我会在后面章节细介。) 郑庆英,为郑祖琛小女儿,诗艺水平不差姐姐。 郑遵岳,为郑训逵叔祖,以侄孙郑训逵官赠贵州开州知州。他著有《晓园吟稿》。 明清两代,郑氏家族共出:进士2人、举人4人、贡生无、诸生3人。其中,关键人物郑遵佶。代表人物郑祖琛,官至巡抚,加太子少傅,双林郑氏家族由此达到全盛期。 郑遵跃著《草堂诗稿》、郑祖泽著《栗园诗稿》,这两个双林人,我没有找到他们家史出处。 (六) 刚才有谈到郑氏家族郑祖琛其人,现在我来谈谈他与双林“打子桥”的故事: 郑祖琛家在双林蒋家弄斡弄底,即现在的西栅庆同小学分部内。校内竖有一块石碑,这石碑便是林则徐[]为郑祖琛所题写。 在北京法门寺授课为业的郑祖琛父亲郑遵佶,38岁时病故,家中只能靠母亲替人做小工赚些钱来支撑。故而,在郑祖琛童年记忆里,家里常是缺钱断食,靠借粮度日。 当时蒋家弄口有一家面食店,生意还算不错,郑祖琛偶尔来吃面,但每回都是赊账。有一次吃面,又想赊账。面食店老板终于忍不住开口道:“我们是做小本生意的,你老是这样赊欠怎么可以?” 郑祖琛一脸尴尬.只能空着肚子回家。 郑祖琛长大后,成了朝廷里一个重量级人物,他想把老娘接走,但老娘不依,还是愿意继续住在双林老家。 一次,郑祖琛回老家给母亲做寿,他来到弄口这家面食店,预订了不少切面,言明明天早上来取。面食店老板为此第二天天不亮就起床,将面条赶制出来。没想到郑祖琛玩了面食店老板,没来取切面,而是跑到其他面店购切面了。 那天正好是大热天,面店老板准备好的切面因无法及时销售而全部酸掉,损失不小。 此事传到郑祖琛母亲耳里,母亲当即训斥儿子道:“你现在是官人了,还在为少年时的区区小事记恨在心,叫我这个做娘的在乡邻面前如何做人?如果你知道自己错了,就替我造一座桥,造这桥的目的就是要让千人踏,万人跨。” 这就是双林“打子桥”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