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7|回复: 1

姚雪垠创作年谱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02
  • 签到天数: 311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4-3-13 13: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雪垠创作年谱

    吴永平

    原载:新文学史料《姚雪垠专辑》


    一、本年谱收录之作品按写作或发表时间先后编次。专集、选集根据出版时间分别排列在当年单篇作品后,并在书名前加▲号。
    二、传主1929年开始创作时所用的主要笔名为“姚雪痕”和“雪痕”;1935年4月后,改用笔名“姚雪垠”和“雪垠”。鉴于少有例外,皆不作标注。


    一九一O年
    10月10日(农历庚戌年九月初八)生于河南省邓县西乡姚营寨。取名姚冠三;入小学后又由国文教师起字汉英。


    一九一九年九岁
    秋,家中房屋和所有东西,都被土匪烧光。随父母逃到邓县城中居住。冬,父亲教识字。


    一九二〇年十岁
    春,入私塾读书。


    一九二一年十一岁
    秋,考人教会办的鸿文高等小学。


    一九二四年十四岁
    夏,小学毕业。
    秋,由洛阳去信阳,插班进入教会办的信义中学(初中)二年级。
    冬,学校提前放假。回乡途中,与二哥被李水沫的土匪队伍绑票,拘禁时间约一百天。


    一九二五年十五岁
    春,土匪被军队打败。由义父派人送回邓县,失学在家。
    秋,到樊城入教会办的鸿文书院,仍读二年级。未满一学期,被父亲写信叫回,从此失学数年。期间又曾两次进私塾,两次跑出去当兵,共约三个多月。


    一九二九年十九岁
    春,抵开封,准备考学。
    秋,以“姚雪痕”名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雪痕”取意于苏轼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9月,以笔名“雪痕”发表小说处女作《两个孤坟》。
    本年主要作品:
    《两个孤坟》(短篇小说),载9月9日至10日《河南民报·民报副刊》
    《强儿》(短篇小说),载9月20日《河南民报·民报副刊》
    《通讯——致灵涛信》,载9月23日《河南民报·民报副刊》
    《秋季的郊原》(诗),载10月31日《河南民报·民报副刊》


    一九三〇年二十岁
    夏,因参加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被捕,后交保释放。


    一九三一年二十一岁
    5月,与王梅彩结婚。
    暑假,被学校以“思想错误,言行荒谬”罪名挂牌开除。当天下午,只身逃往北平。
    抵北平后,经常去北平图书馆读书。希望通过自学,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家或文学史家。后因经济问题无法解决,不得不靠投稿维持生活,走上了创作道路。
    冬,回到河南。


    一九三二年二十二岁
    春,到豫北淇县楚旺中学教书,研究中国文学通史,读元曲。
    秋,到信阳义光女子中学教书。
    本年主要作品:
    《土戏中的滑稽趣味》,载2月20日《河南民国日报》副刊《民众乐园》
    《东西文化之搀和》,载2月21日《河南民国日报》副刊《民众乐园》
    《唠子腔》,载3月3日《河南民国日报》副刊《民众乐园》
    《小喜子赶嫁妆》,载3月5日、6日《河南民国日报》副刊《民众乐园》
    《女子变物的故事》,载3月14日《河南民国日报》副刊《民众乐园》
    《老妻少夫》,载3月16日《河南民国日报》副刊《民众乐园》
    《征途——死后之什一》,载6月3日《河南民国日报·平沙》


    一九三三年二十三岁
    年初,返回开封。在河南省立图书馆读到李光壁的《守汴日志》和周在浚的《大梁守城记》。
    5月,与谢孟刚、王公仪主编《河南民报》副刊《寒笳》。
    6月,主编《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7月,编辑《梧桐雨杂剧》(《读曲丛书》第一种),交北平某书店出版。
    11月,与王国权、苗化铭等编辑出版《大陆文艺》,仅出一期便被查禁。
    冬,岳父王庚先(辛亥老人、同盟会会员)被宛西军阀别廷芳杀害。
    本年主要作品:
    《我要复活》(散文),载2月9日《河南民报》
    《元剧录》,连载2月至3月《河南民报》副刊《艺术周刊》
    《生命的寻找》,载3月2日《河南民报》
    《土戏中之滑稽趣味》,载3月16日《河南民报》副刊《茉莉》
    《论元剧底扮演》,载3月25日《河南民报》副刊《茉莉》
    《寄》(诗),载3月27日《河南民报》副刊
    《词以后清歌文学底解放》,连载4月至5月《河南民国日报》《新圃周刊》
    《大诗人曹子建》,连载4月至5月《河南民报》副刊《艺术周刊》
    《百姓》(独幕剧),载5月28日《河南民报》副刊《艺术周刊》
    《寡妇及其儿子》(独幕剧),载5月21日《河南民报》副刊《寒笳周刊》
    《读陶诗》上,载5月23日、28日《河南民报》《黄河》不定期刊
    《洛滨梦》,载6月18日、25日,7月27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迷惘之曲》诗(署名姚作华),载6月18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各自不同的三个画展》,载6月25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血衣》(短篇小说),载6月《茉莉》月刊创刊号
    《一封旧信》(诗)(署名姚作华),载7月27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登禹山》(诗)(署名姚作华),载8月27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从吃菜说到张友仁的画》,载8月13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到处老鸦一般黑》,载9月24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最后的一面》(诗),载8月至9月《河南民报》副刊《茉莉》
    《沧桑曲》,载12月1日《大陆文艺》创刊号
    《风马随笔》(随笔二则),载12月1日《大陆文艺》创刊号
    《埋怨》诗,载10月1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无题》(诗)(署名小雪),载10月22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赋得神通广大》,载10月22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登禹山》(诗),载8月27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一九三四年二十四岁
    2月,编辑《今日》杂志。第二期出版后遭追捕,与王国权、苗化铭一起逃至巩县康店。
    春,举家迁回邓县。只身去北平,从事专业写作。
    冬,因患肺结核返乡。中途曾去河南杞县大同中学暂住,由好友梁雷提供食宿。
    本年主要作品:
    《这一天》(散文),载1月14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畜生》(杂文),载2月16日《今日》创刊号
    《羿射十日》,载3月24日,4月8日、11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论小品文》,载4月15日、22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大团圆之后》,载5月1日、9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草虫章——〈诗经〉今译之一》,载5月20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最后的一面》剧本,载5月24日、6月6日、9月27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屈原集》(书评)(署名王梅彩),载7月5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天地开辟,毁灭及重建》,载8月3日、10日,9月3日、9日《河南民报》副刊《平野》
    《文人与装鳖》(杂文),载9月《论语》第52期
    《教育四征》(杂文),载11月《论语》第61期


    一九三五年二十五岁
    春,去北平,从事写作。
    夏,第二次患吐血病。
    8月初,回到开封,即随梁雷去杞县大同中学养病。开始学习世界语。
    冬初,返回邓县,开始搜集地方口语。次年夏,辑成《中原语汇》。
    在《我们对于文化运动的意见》上签名(同署者王鲁彦、艾思奇、老舍、沈起予、胡绳等一百四十八人),载生活书店《读书与出版》第2号。
    本年主要作品:
    《群绅》(独幕剧),载1月开封《文艺月刊》第5、6期合刊
    《咒——年头小景之一》,载1月10日开封《文化批判》第2卷第2、3期合刊
    《经验,观察,与认识》,载1月5日《华北日报》《每日文艺》
    《写实主义文学与科学》,载1月17日《华北日报》《每日文艺》
    《洛川之滨》,载1月23日、24日《华北日报》《每日文艺》
    《英雄非典型》,载2月6日《华北日报》《每日文艺》
    《梦归》(诗),载3月开封《青春诗刊》创刊号
    《诗人的天禀与运命》(诗),载3月开封《青春诗刊》创刊号
    《出家人之歌》(诗),载3月开封《青春诗刊》创刊号
    《天地开辟,毁灭及重建》,连载4月15日、16日、17日《华北日报》《每日文艺》
    《鸟文人》(杂文),载4月《芒种》第3期
    《老马识途》(杂文),载4月《芒种》第5期
    《日子倒走》(杂文),载5月《芒种》第6期
    《京派与魔道》(杂文),载7月《芒种》第8期
    《苍蝇主义》(杂文),载8月《芒种》第9、10期合刊
    《阴影里》(小说),载7月1日北平《晨报》
    《野祭》(小说),载《新小说》2卷1期(7月)
    《论潇洒》(杂文),载7月1日上海《申报》
    《中国产日月的女神》,载7月12日上海《申报》
    《嫦娥补考》,载7月25日上海《申报》
    《渡船上》(散文),载9月29日天津《大公报》
    《山上》(小说),载12月《文学季刊》2卷4期


    一九三六年二十六岁
    秋,去杞县大同中学养病。协助大同中学师生编辑《群鸥》月刊。
    冬,西安事变爆发后不久,为大同中学地下党员、诗人赵伊坪饯行。
    本年主要作品:
    《小罗汉》(小说),载2月17日《国闻周报》13卷6期
    《大众的话和文学》,载3月6日《河南民国日报》
    《碉堡风波·乡间国难曲之一》(小说),载11月25日《光明》1卷12期
    《捉肉头》(小说),载12月《群鸥》创刊号


    一九三七年二十七岁
    春末,离开大同中学,与妻王梅彩同赴北平,创作长篇小说《五月的鲜花》。
    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送妻子南归;只身留下,准备参加北平保卫战。
    7月中旬,与友人刘兴唐(字尧庭)一起住到辅仁大学学生麦某处,侍机逃离北平。
    8月8日,乘车抵天津。搭乘直东轮船公司客轮出大沽口南下,经山东返开封。
    9月,与嵇文甫、范文澜等创办《风雨》周刊,为主编之一。
    本年主要作品:
    《查夜》(小说),载1月6日上海《大公报》
    《春天里》(译文),载1月10日上海《大公报》
    《一九三七年是我们的》,载1月《群鸥》1卷2期
    《文字宣传到乡间》,载2月2日《河南民国日报》
    《酒》,载2月23日《立报·言林》
    《夜行曲第一章——红灯日记序》,载2月《群鸥》1卷3期
    《汉奸变种》(杂文),载2月《群鸥》1卷3期
    《一部伟大作品的提议》,载2月《光明》2卷5号
    《援兵》(小说),载3月《光明》2卷7号
    《M站》(小说),载4月《光明》2卷9号
    《生死路》(小说),载6月《光明》3卷1号
    《七月的夜》,载《文季月刊》?期
    《选举志》(小说),载7月《光明》3卷3号
    《编者的话》,载9月11日《风雨》创刊号
    《通俗文艺论·主题论之一》,载9月19日《风雨》第2期
    《兴奋的日子开始了·主题论之二》,载9月26日《风雨》第3期
    《怎样写汉奸·主题论之三》,载10月3日《风雨》第4期
    《是否还要反帝反封建·主题论之四》,载10月31日《风雨》第8期
    《不动(杂感之一)》,载11月7日《风雨》第9期
    《从汉奸谈起(杂感之二)》,载11月7日《风雨》第9期
    《应该特别强调的两口号,主题论之五》,载11月14日《风雨》第10期
    《论大众文学的风格(中)》,载12月21日《风雨》第14期
    《忽然想到》,载11月28日《风雨》第12期
    《杂感》,载12月5日《风雨》第13期
    《论大众文学的风格(上)》,载11月21日《风雨》第11期


    一九三八年二十八岁
    1月,以《风雨》周刊主编和全民通讯社特约记者名义赴徐州前线采访,4月在武汉写成《战地书简》。
    3月初,持河南地下省委介绍信抵武汉。
    同月,奉长江局指派,化名“姚雪冰”,参加“全国学联第二次代表大会”预备会议,与蒋南翔、黄华等9人任大会秘书。大会于3月25日开幕,3月27日闭幕。
    5月初,离开武汉去河南竹沟,旋返邓县。
    7月底,去舞阳县出席河南青年救亡协会成立大会。
    冬,应钱俊瑞函邀赴湖北襄樊第五战区司令部,参加文化工作委员会。
    本年主要作品:
    《故乡杂感》,载重庆《新民报》副刊《血潮》
    《烈士》,载重庆《新民报》副刊《血潮》
    《捕奸故事——事出西华县》,载重庆《新民报》副刊《血潮》
    《奠定保卫河南的胜利基础》,载1月26日《风雨》第16期
    《对于保卫河南的几项紧急建议》,载2月1日《风雨》第17期
    《淮北战地巡礼》,载2月2日开封《河南民国日报》
    《蚌埠沦陷后》,载3月开封《行动》半月刊
    《为保卫黄河供献一点愚见》,载3月2日开封《河南民国日报》
    《通俗文艺短论》,载《抗战文艺》1卷5期
    《差半车麦秸》(小说),载5月《文艺阵地》(香港)1卷3期
    《白龙港》(小说),载5月《自由中国》(汉口)1卷2号
    《论现阶段的文学主题》,载5月7日《抗战文艺》1卷2期
    《母子篇》,载6月18日汉口《大公报》
    《悼烈士梁雷》,载8月15日、16日汉口《大公报》
    《离散》(随笔),载《抗战文艺》2卷5期
    ▲《战地书简》,汉口上海杂志公司1938年6月初版


    一九三九年二十九岁
    春,蒋介石下令撤销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仍留五战区,在长官司令部挂秘书名义。
    5月,随枣战役开始,去前线桂系八十四军一七四师采访。
    夏,与臧克家等徒步去大别山,经周口、阜阳等地到安徽立煌(金寨)。
    秋,返回老河口,创作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次年连载于胡绳主编的《读书月报》。
    冬,去前线枣阳等地采访。
    本年主要作品:
    《随县前方的农民运动》(通讯),载《群众周刊》3卷2期
    《红灯笼的故事》(小说),载《文艺新闻》10月号
    《界首集》(通讯),载《全民抗战》第94期
    《红灯笼故事(一部长篇小说中的片断)》,载《抗战文艺》4卷2期
    《雁门关外的雷声》(散文),载《抗战文艺》5卷1期
    ▲《四月交响曲》,桂林前线出版社1939年10月初版(收入《四月交响曲》、《界首集》、《血的蒙城》、《鄂北战场的神秘武装》、《随县前方的农民运动》等篇)。


    一九四〇年三十岁
    元月,在钟祥前线采访。
    2月,创作中篇小说《牛全德与红萝卜》。
    本年主要作品:
    《春到前线》(散文),载1月《淮流》第7期
    《战地春讯》,元月作于钟祥前线
    《鄂北战场上的神秘武装》(通讯),载2月13日《全民抗战》第109期
    《归来感》,载2月22日老河口《阵中日报》
    《文人眼中看军纪》,载2月25日《阵中日报》
    《论典型的创造》,连载3月17日、21日《阵中日报》
    《〈春雷集〉题记》,载3月27日《阵中日报》
    《神兵》,载《战地画刊》第6期
    《感情和理智》,载7月22日《阵中日报》
    《家的故事》,载7月27日《阵中日报》
    《论南洋风云——对于太平洋大战的预测》,载8月《阵中日报》
    《谈论争》,载8月15日《阵中日报》
    《战术补例》,载9月5日《阵中日报》
    《〈雷雨〉碎话》,载10月12日《阵中日报》
    《文学上的两种风格》,连载于12月1日、28日、29日《阵中日报》
    《病中杂感》,载12月9日《阵中日报》
    《春暖花开的时候》(长篇小说),连载于《读书月报》2卷1期至2卷10期
    《〈春雷集〉题记》,载《读书月报》2卷3期
    《敌人几次冲过来》,载桂林《自由中国》新1卷1期
    ▲《红灯笼故事》(短篇小说集,收《红灯笼故事》、《选举志》、《差半车麦秸》、《碉堡风波》四篇),大地图书公司1940年5月初版。


    一九四一年三十一岁
    1月,完成《牛全德与红萝卜》,投寄重庆《抗战文艺》。原稿在印刷厂遭日本飞机轰炸时受损,以残稿发表。
    本年,皖南事变发生后,被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驱逐。5月,由邓县去安徽立煌(金寨),接手主编《中原副刊》(月刊)。10月,主编《中原文化》(半月刊)。
    本年主要作品:
    《略论辞赋的发展道路》,连载于1月22日、23日《阵中日报》
    《文艺反映论》,载5月《文艺丛刊》2卷2期
    《大别山文艺巡礼》,载5月《中原副刊》1卷2期
    《五四与中国新文艺》,载5月《中原副刊》1卷2期
    《日本行动方向之迷》(署名冰天),载6月《中原》第4卷第1期
    《希特拉的最后一张牌》(署名冰天),载7月《中原副刊》第4期
    《苏联前线三元帅》(译文)(署名沉思),载8月《中原副刊》第5期
    《封存日本资金与上海贸易》(译文)(署名沉思),载《中原》第4卷2、3期合刊
    《戎马恋》,连载于《中原副刊》第3期至第6期
    《关于〈戎马恋〉》,载9月《中原副刊》第6期
    《怎样写人物个性》,载9月30日《文艺丛刊》第2卷第5、6合刊
    《罗斯福是否会牺牲中国》(译文)(署名沉思),载10月15日《中原文化》第1卷第1期
    《我怎样学习文学语言》,载10月15日《中原文化》第1卷第1期
    《文艺与宣传》,载10月《抗战半月刊》
    《欧战现势与远东》(署名冰天),载11月《抗战半月刊》
    《牛全德与红萝卜》(中篇小说),载11月《抗战文艺》第7卷4、5期
    《论创作的学习过程》连载于11月、12月《中原文化》第1卷第2、3期
    《关于写小说》,载12月《学生界》创刊号
    《中国不会败》(译文),连载于12月16日至20日《阵中日报》
    《文艺反映论》,载《文学月报》第3卷第6期
    《德苏开战后的世界新局势》(署名冰天),载《编译月报》2卷6期
    《急风骤雨的太平洋》(署名冰),载12月《中原》第4卷第6期


    一九四二年三十二岁
    7月至9月,主持《中原文化》“文艺信箱”,为文艺青年解难答疑。
    10月,大别山中政治形势逆转,离开立煌,途经邓县去重庆。
    本年主要作品:
    《一九四二年国际局势展望》(署名姚冬白),载1月《抗战半月刊》第6期
    《扩大的世界战争》(署名姚冬白),载1月《中原》第5卷第1期
    《反侵略统一作战的明确化》(署名冰),载1月《中原》第5卷第1期
    《太平洋战局》(署名冬),载2月《中原》第5卷第2期
    《新加坡沦陷后的远东情势》(署名姚冬白),载2月《抗战半月刊》第9期
    《抗战文学的语言问题》,载2月《中原文化》第1卷第5期
    《长沙三捷》(署名白),载2月《中原》第5卷第2期
    《印度问题》(署名冰),载3月《中原》第5卷第3期
    《母子篇》,载3月《学生界》第4期
    《土耳其的危机》(署名白),载4月《中原》第5卷第4期
    《创作漫谈》,载4月《中原文化》第2卷第1期
    《孩子的故事》,载5月《大地文丛》创刊号
    《启事》,载5月《大地文丛》创刊号
    《江边》(《戎马恋》之一章),载5月《中原文化》第2卷第2期
    《诗人,正义的象征》,载6月18日《皖报》
    《屈原诗的产生问题》,载7月《中原文化》第2卷第3、4期合刊
    《〈创作论初集〉后记》,载8月《中原文化》第2卷第5期
    《研究屈原诗方法问题》,载8月《学生界》2卷1期
    《关于〈差半车麦秸〉及其它》,载8月《中原文化》第2卷第5期
    《小说是怎样写成的》,载9月《中原文化》2卷6期
    《屈原的文学遗产》,载11月《文艺生活》(桂林)第3卷第2期
    ▲《M站》(短篇小说集),桂林文学编译社1942年6月初版。
    ▲《春到前线》(散文集),桂林文学编译社1942年10月出版。
    ▲《红灯笼故事》(短篇小说集),桂林文学编译社1942年出版。
    ▲《牛全德与红萝卜》(中篇小说),重庆文座出版社1942年10月初版。
    ▲《戎马恋》(中篇小说),重庆大东书局1942年3月初版。
    ▲《M站》(英汉对照文艺丛书),桂林远方书店1942年出版。


    一九四三年三十三岁
    2月抵重庆,住张家花园文艺界抗敌协会内:
    4月1日,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创作研究部副部长。
    12月30日夜,参加文协总会和中国文艺社联合举行的陪都文艺界辞年恳谈会。
    本年主要作品:
    《创作漫谈》,载1月《文艺杂志》(桂林)2卷2期
    《需要批评!》,载2月12日重庆《新华日报》副刊
    《大别山中文艺孤军》,载3月27日《抗战文艺》“文协成立五周年纪念特刊”
    《出山》,载4月1日《文化先锋》2卷2期
    《略论士大夫的文学趣味》,载5月《大公报》副刊《战线》
    《中国作风与叙事诗》,作于6月初
    《我的学校》(一、初学记),载6月27日《国民公报》
    《重逢》(中篇小说),连载于2月至4月《文艺先锋》2卷2、3、4期
    《出山》,载《文化先锋》2卷2期
    《论深刻》,载8月2日《新华日报》
    《少女与小孩(〈新生颂〉之二章)》,载《文学修养》2卷1期
    《风雨时代的插曲》,载5月《抗战文艺》8卷4期
    ▲《小说是怎样写成的》,商务印书馆1943年6月初版,为“大时代文艺丛书”之二。
    ▲《重逢》(中篇小说),重庆东方书社1943年7月出版,为“东方文艺丛书”之五。
    ▲《差半车麦秸》(短篇小说集),桂林远方书店1943年9月出版。
    ▲《差半车麦秸》(英汉对照文艺丛书),桂林远方书店1943年10月出版。
    ▲《崇高的爱》(《新苗》第一部),现代出版社1943年11月初版。


    一九四四年三十四岁
    8月,与田仲济(蓝海)、陈纪滢合办文学期刊《微波》
    本年主要作品:
    《小说结构原理》,载1月《文艺先锋》4卷1期
    《夏光明》(《新生颂》中部分章节),载2月1日《抗战文艺》9卷1、2期合刊
    《春夜》,载2月《当代文艺》1卷2期
    《写长篇与写短篇——小说写作经验谈》,载2月15日《文学修养》2卷3期
    《论目前小说底创作》,载3月《半月文萃》3卷1期
    《现代田园诗》,载5月、6月《当代文艺》1卷5、6期
    《三年间》,载8月《微波》创刊号《伴侣》,载8月《微波》创刊号
    《北方生活与北方语言》,载10月3日《新华日报》
    《硬骨头》,载11月1日《高原》创刊号
    《读史随笔》,载12月6日《前锋报》副刊《燧火》
    《历史的悲哀》,载12月16日《前锋报》副刊《燧火》
    ▲《春暖花开的时候》(共三分册),重庆现代出版社1944年4月至9月出版。
    ▲《母爱》(《新苗》第一部),现代出版社1944年11月出版。为《崇高的爱》易名再版本。


    一九四五年三十五岁
    2月,在郭沫若起草的《文化界时局进言》上签名。
    2月底,受聘为国立东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该校位于四川三台。
    4月底,与陆侃如、冯沅君、董每戡等一百五十人参加文协三台分会文艺晚会。
    7月中旬,赴成都,参加成都文协为大中学生及社会青年举办的文艺讲座,与叶圣陶、吴作人、朱自清、陈白尘等为主讲者。此事曾被国民党内部通报为异党活动。
    8月5日,出席文协成都分会主办的暑期文艺讲座会结束典礼。
    9月,上青城山创作《长夜》。
    同月,在《成都文化界对时局的呼吁》上签名。
    本年主要作品:
    《生活·思想·语言》,载2月《诗文学丛刊》第一辑《诗人与诗》
    《自省小记》,载11月3日河南《前锋报》副刊《燧火》


    一九四六年三十六岁
    春,赴成都,准备出川。
    5月,出四川,回到邓县。继续创作《长夜》。
    8月,赴开封。
    本年主要作品:
    《我的老祖母》(散文),载1946年1月成都《华西晚报》
    《外祖母的命运》,2月26日作,载1946年2月《华西晚报》
    《我抗议》,载2月14日《华西晚报》
    《夏光明》(长篇《新生颂》之一部分),载2月《抗战文艺》9卷1、2期
    《大嫂》(散文),载4月《华西晚报》
    《用什么话写小说》,5月29日在开封女师演讲
    《三年写作计划》,载1946年7月5日、6日《河南民报》副刊
    《老祖母》,载开封《春潮》创刊号
    《长夜》,7月至9月连载于《河南民报》副刊《民众乐园》
    ▲《金千里》(《戎马恋》修订本),上海东方书社1946年3月出版。


    一九四七年三十七岁
    1月,由故乡邓县抵上海。
    2月,住沪西亿定盘路(今江苏路)怀正文化社,编辑“雪垠创作集”。
    本年主要作品:
    《希特勒的猴子》(寓言),载1月16·日《文汇报》
    《面具和手套》(寓言),载1月29日上海《联合晚报》
    《中国新文化的源流》,载2月开封《山河》文学半月刊第3期
    《等待》(中篇小说),载5月1日《文潮月刊》第3卷5期
    《论胡风的宗派主义》,载5月1日北平雪风社《雪风》半月刊第3期
    《人性的恢复》,载张白怀主编的“文艺丛刊”第1期《人性的恢复》
    《一个被压杀的天才——记独轨火车发明家卢镕轩先生》,连载于《人物》杂志第3至8期
    ▲《差半车麦秸》(短篇小说集),上海怀正文化社1947年5月出版,为“雪垠创作集第一种”。
    ▲《长夜》(长篇小说),上海怀正文化社1947年5月出版,为“雪垠创作集第二种”。
    ▲《牛全德与红萝卜》(中篇小说),上海怀正文化社1947年5月出版,为“雪垠创作集第三种”。
    ▲《记卢镕轩》(传记文学),上海怀正文化社1947年8月出版,为“雪垠创作集第四种”。


    一九四八年三十八岁
    2月,受聘为上海高行农业学校兼任教员,任期至当年7月。
    本年主要作品:
    《杜甫与李白的友谊》(未完),载5月《文艺工作》第1号
    《万里哀鸿》(电影剧本),连载于南京《剧影春秋》1卷第1、2、3号
    《崇祯皇帝传》(未完),连载于上海《幸福》月刊第23至26号
    《明初的锦衣卫》(未完),连载于上海《中国建设》杂志第7卷第6期


    一九四九年三十九岁
    上海解放后,曾下申新一厂体验生活。8月,受聘为私立大夏大学文学院中
    国文学系兼任教授。
    本年主要作品:
    《因为我也是工人》(小说),载12月《小说月刊》3卷3期
    ▲《母爱》,现代出版社1949年4月再版。


    一九五O年四十岁
    8月,受聘为私立大夏大学文学院专任教授。
    10月,受聘兼任大夏大学文学院院长。
    本年主要作品:
    《刚摸着工人生活的边》(署名冬白),载8月20日《河南文艺》1卷4期
    《论所谓〈纯文艺〉》(署名冬白),载8月20日《河南文艺》1卷4期
    ▲《一封信》(剧本),上海劳动出版社1950年6月出版。


    一九五一年四十一岁
    2月,受聘为大夏大学副教务长。
    春,随上海大学教师土改队去浙东。因不懂当地话,对该地的风土人物、历史背景、语言特色均不能充分了解,遂萌离沪返豫之念。·
    8月1日,离大夏大学,任河南省文联专业作家。
    本年主要作品:
    《庆祝苏联十月革命三十四周年》,载11月《翻身文艺》7卷5期
    《突围记》,载12月南京市文联《文艺月刊》第2卷第6期
    ▲《突围记》,河南省文联1951年编印,河南文艺丛书之一。


    一九五二年四十二岁
    回河南后,住郑州,从事创作。曾计划完成“农村三部曲”(《黄昏》、《长夜》、《黎明》),但未实现。
    又计划以河南镇平的彭锡田和内乡的别廷芳为原型创作长篇小说《小独裁者》,写了十万字上下,自己不满意,遂烧毁。
    本年主要作品:




    《改造的初步》,载7月16日《河南日报》
    《再读鲁迅的〈论第三种人〉》,载10月19日《河南日报》


    一九五三年四十三岁
    7月,调中南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本年主要作品:
    《端午节与屈原》,载6月《翻身文艺》第12本
    《携手》(小说),载《长江文艺》10月号


    一九五四年四十四岁
    7月,中南作家协会改名为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仍为专业作家。
    本年,以河南新乡通丰面粉厂为“生活基地”,创作长篇小说《白杨树》,已写成二十余万字,后因受阻挠,愤而烧毁。
    本年主要作品:
    《试论〈儒林外史〉的思想性》,载《长江文艺》第4期
    《牛全福和百泉发电厂》,载《新观察》第7期
    《读〈太阳出来的时候〉》,载《河南文艺》第14本
    《广播员》(小说),载《河南文艺》第20本


    一九五五年四十五岁
    冬,将《携手》改写为长篇小说《捕虎记》,寄作家出版社。
    本年主要作品:
    《论俞平伯底美学思想底腐朽性及其根源》,载《长江文艺》第1期
    《胡适和白适运动》,载《长江文艺》第3期
    《回到祖国的岗位上》(小说),载《长江文艺》第5期
    《正告胡风反党集团》,载《长江文艺》第6期
    《为征服黄河的事业欢呼》,载《长江文艺》第10期


    一九五六年四十六岁
    3月,应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邀请,讲授现代文学。
    5月,回开封家中休养。开始创作中篇小说《青春》。
    6月,应武汉大学中文系邀请讲评赵树理《三里湾》。
    7月,按作家出版社意见,开始修改长篇小说《捕虎记》。
    秋,去江苏无锡太湖疗养院休养。
    本年主要作品:
    《从几个村子看高潮》,载《长江文艺》第1期
    《谈打破清规戒律》,载《长江文艺》第8期
    《现实主义问题讨论中的一点质疑》,载《文艺报》第21期
    《读〈带经堂诗话〉有感》,载12月21日《文汇报》
    《读〈带经堂诗话〉有感之二》,载11月25日《文汇报》


    一九五七年四十七岁
    春,抵北京,修改《捕虎记》,拟交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因反右派斗争开始而未果。
    在京期间,应《旅行家》主编彭子冈之约,为该刊写《北京散记》。原构思写五、六篇,写了两篇后,反右开始,彭子冈挨批斗,遂停笔。
    秋,回武汉,被作为极右分子,受到猛烈批判和斗争。




    基层定案后,在等候上级批示的日子里,开始动笔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本年主要作品:
    《创作问题杂谈》,载1月10日《文汇报》
    《惠泉吃茶记》,载《新观察》第2期
    《实习的第一课——长篇小说〈青春〉中的片断》,载《奔流》第5期
    《乐观与信心》,载5月16日《文汇报》
    《登景山——北京散记之一》,载《旅行家》第5期
    《卢沟桥礼赞——北京散记之二》,载《旅行家》第6期
    《朴素、豪迈、富于生活色彩的艺术——看安阳市豫剧团演出随笔》,载《文艺报》第6期
    《打开窗户说亮话》,载《文艺报》第7期
    《要广开言路》,载《文艺报》第8期
    《田野上的鲜花》,载《戏剧报》第8期


    一九五八年四十八岁
    春、夏,在被孤立的状态中,完成《李自成》第一卷的详细提纲和第二卷的一部分,共约四十万字。
    8月,经湖北省委批示,正式划为右派分子,下放武汉郊区东西湖农场劳动。在日记本中偷记有关历史问题的思考和小说的艺术构思;被发现,受到批判。


    一九五九年四十九岁
    继续在东西湖劳动。
    秋,两腿患急性关节炎,回武汉市内治疗。在病休期间中,将部分小说草稿(约数万字)整理成较完整的初稿。


    一九六〇年五十岁
    继续在东西湖劳动。
    春,曾去参观汉口某人民公社。夏,又随武汉市政协组织的参观团去郑州、洛阳等地参观。
    国庆节前夕,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离开农场,被分配到武汉市文联。
    不久,将《李自成》第一卷的部分初稿送交市文联主席程云,程向市委文教书记宋一平汇报,获得支持。


    一九六一年五十一岁
    住璇宫饭店。先与龚啸岚合作编写汉剧《王昭君》,后继续创作《李自成》。
    夏,第一卷整理完毕。10月中旬,寄交中国作家协会。
    10月底,接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来信,要求出版《李自成》。
    12月将家从开封迁到武汉,妻子王梅彩辞去工厂教职到武汉照料家务。


    一九六二年五十二岁
    1月上旬,《李自成》第一卷初稿由中国作家协会转给中国青年出版社。
    2月上旬,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江晓天抵汉,商定此书由该社出版。
    7月下旬,与程云同赴庐山,合写歌剧《闯王旗》。曾应《文汇报》之约,写《铁船峰游记》一篇,已印清样,终未发表,文革中烧毁。
    8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将《李自成》第一卷初稿印成征求意见本。
    9月底,由庐山返武汉。
    10月初,宋一平主持为《李自成》召开的小型座谈会。旋赴北京。
    10月上旬,在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陪同下,先后拜访阿英、李文治、吴晗等专家学者,征求对小说的意见,均获支持。




    冬,住中国青年出版社内改稿。本年主要作品:
    《为〈借妻困城〉抱不平》,载2月17日《武汉晚报》
    《草堂春秋》(小说),载《长江文艺》第10期


    一九六三年五十三岁
    春节前夕,由京返汉。
    3月,湖北省委宣传部负责人在京与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面谈,对《李自成》出版提出三条限制:一、不宣传(包括不在报上登“新书介绍”);二,控制印数;三、低稿酬。
    继续创作《李自成》第二卷。
    本年主要作品:
    《重阳登高漫记》(散文),载《长江文艺》第12期
    ▲《李自成》第一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7月第一版,上下册。


    一九六四年五十四岁
    继续创作《李自成》第二卷。
    《草堂春秋》受到点名批判。
    本年主要作品:
    《我所理解的李自成》,载1964年3月12日《羊城晚报》


    一九六五年五十五岁
    继续创作《李自成》第二卷。
    冬,曾写论文《谈诸葛亮的出山》,“文革”中烧毁。


    一九六六年五十六岁
    8月,毛泽东主席在武汉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对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说:你告诉武汉市委,对姚雪垠要予以保护。他写的《李自成》写得不错,让他继续写下去。次日,王任重将此指示打电话告知中共武汉市委第一书记宋侃夫。
    不久,家中被抄,但书籍、资料、笔记、稿件、卡片等均未动。
    秋,因恐受《海瑞罢官》株连,将《李自成》第二卷中的一章(刘宗周写奏本)原稿烧毁。另有一份誉稿曾寄《羊城晚报》,未获刊出。
    《李自成》在大字报、漫画和各种会上受到批判;在铅印小册子《毒草一百种》中,被列为第五十三种。






    一九六七年五十七岁
    继续受到批斗。


    一九六八年五十八岁
    秋,随市委直属机关人员去武昌县金口参加所谓斗批改。一面放牛、喂猪,一面接受审查和批斗。


    一九六九年五十九岁
    夏,长江涨水,金口受到威胁,随斗批改大队回到武汉。


    一九七O年六十岁
    3月,去设在蒲圻县的市五七干校,管理仓库、放牛。


    一九七一年六十一岁
    仍在干校。曾写旧体诗数首,后陆续发表。


    一九七二年六十二岁
    春,获知《李自成》第一卷已被列人开放书目,遂乘休假之便,去见市革委会有关负责人辛甫,要求继续写作《李自成》,获




    得同意。
    夏,在干校一面劳动,一面写作《李自成》第二卷。


    一九七三年六十三岁
    春,回到武汉,继续写作。
    6、7月间,参加“繁荣武汉市文艺创作座谈会”,曾作简短发言,对所谓“三突出”创作原则提出异议。


    一九七四年六十四岁
    继续写作。
    夏,开始与茅盾进行长达一年多的通信,探讨《李自成》创作中的各种问题,获得帮助。
    8月,写成八万字的《〈李自成〉》全书内容概要》。
    10月27日,湖北省文化局曾派刘岱去兴山县茅庐山一带作实地调查,返汉后偕参与调查的县中学历史教员信老师来访,提出七个问题要求解释。采访笔录整理为《关于李来享问题答问》。


    一九七五年六十五岁
    《李自成》的写作受到基层领导的干扰,进展缓慢。
    9月28日,接江晓天函,建议给毛主席写信。
    10月7日,给茅盾先生信,征求上书毛主席的意见。
    10月19日,上书毛泽东主席,请求对创作给予支持。
    11月2日,毛主席在胡乔木信上批示:“印发政治局各同志,我同意他写《李自成》二卷、三卷至五卷。”
    12月21日,抵达北京,住中国青年出版社幸福一村宿舍。


    一九七六年六十六岁
    7月3日,与臧克家登门祝贺茅盾先生八十大寿。
    本年,《李自成》第二卷完稿;开始写作第三卷的个别单元。
    本年主要作品:
    ▲《李自成》第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76年12月第一版。


    一九七七年六十七岁
    继续创作《李自成》第三卷。
    1月19日,致函郭沫若,征询对《〈李自成〉第一卷再版前言》的意见。1月22日,获郭沫若复书。
    春,《羊城晚报》编辑吴其琅将私下保存多年的“刘宗周写奏本”稿寄回,遂于第二卷重印时增补进去,成为第三十三章。
    7月,接受武汉师范学院和湖北省文联等同志采访,谈话记录后由湖北大学整理成文发表,题为《谈〈李自成〉的若干创作思想(上下)》,载《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第1、2期。
    夏,赴沈阳、锦州、秦皇岛等地,参观,考察清故宫和松山战役、山海关大战的遗址,为《李自成》后三卷的创作搜集资料。
    本年主要作品:
    《高夫人东征小记》,载《上海文艺》1977年第2期
    《谈〈李自成〉的创作》,载《人民文学》1977年第4期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探索前进》,载1977年9月24日《光明日报》
    ▲《李自成》第一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7月第二版。


    一九七八年六十八岁
    继续创作《李自成》第三卷。
    2月中旬,抵武汉参加湖北省第四次文代会,当选为湖北省文联主席。旋返京。
    2月下旬,出席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列席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本年主要作品:
    《〈李自成〉创作余墨》,载《红旗》第1期
    《言志篇》(七律六首),载《诗刊》第1期
    《张献忠破襄阳》,载《解放军文艺》、《湖北文艺》第1至2期
    《给〈李自成〉讨论会的一封信》,载《武汉师范学院学报》第2至3期
    《三雄聚会》,载《辽宁文艺》第3期
    《致文学青年的一封信》,载《武汉文艺》第3期
    《给武汉师院中文系的一封信》,载《中学语文》第3期
    《〈红楼梦〉故事图题诗》,载《社会科学战线》第3期
    《关于〈李自成〉的书简》,载《文学评论》第4期
    《向武汉的同志们致意》(书信),载4月2日《长江日报》
    《咏史五首——奉寄茅盾同志》,载《长江文艺》第5期
    《李自成自何处入豫》,载《历史研究》第5期
    《燕辽纪事》,载《人民文学》第6期
    《律诗两首》(1.奉寄叶老圣陶;2.祝茅公八十一岁高寿),载6月1日《文汇报》
    《〈李自成〉人物图咏》,载《诗刊》第6期
    《题册子》,载《上海文艺》第7期
    《乾清宫的空前巨震》,载《长江文艺》第8至9期
    《我的感激与决心》,载《文教资料简报》第9期
    《辽海崩溃》,载《鸭绿江》第9至10期
    《五七干校诗二首》,载《雨花》第10期
    《讽事》(诗),载10月5日《解放日报》
    《值夜》(诗二首),载10月22日《文汇报》
    《〈北京十六景〉序》,见《北京十六景》,科普出版社11月版
    《对徐迟同志〈关于诗歌的意见〉的意见》,载《诗刊》第12期


    一九七九年六十九岁
    继续创作《李自成》第三卷。
    2月,错划为“右派分子”的问题获得改正。
    5月,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
    冬,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
    本年,中国当代文学会筹备成立,被推举为会长。
    本年主要作品:
    《给故乡的文学青年》,载1月1日《河南日报》
    《春节感怀》,载1月28日《河南日报》
    《关于〈忆向阳〉诗集的意见给臧克家同志的一封信》,载《上海文艺》第1期
    《李自成为什么失败?——兼论〈李自成〉的主题思想》,载《武汉师院学报》第1期
    《咏〈红楼梦〉七律一首》,载《红楼梦学刊》第1期
    《漫谈历史的经验》,载2月《文艺报》
    《感怀二首——五七干校杂诗(附跋)》,载3月25日《北京日报》
    《题〈李自成〉第一卷原稿》,载《花城》第1辑
    《一封谈创作规划的信》,载《广州文艺》第4期
    《已未杂诗》,载4月29日《解放日报》
    《袁时中叛变》,载《长江文艺》丛刊第2期
    《关于典型问题的一封信》,载《北京文艺》第5期
    《春节唱和》(姚雪垠《春节感怀》;茅盾与荒芜和诗),载《滇池》第5期
    《给江晓天同志》,载《文艺论丛》第6辑
    《关于繁荣文学创作的若干意见》,载《读书》第7期
    《吊张志新烈士》,载7月7日《中国青年报》
    《步韵和沈老祝文艺之春》,载10月1日《中国青年报》
    《谈〈有感〉诗的写作》,载《西湖》第10、11期
    《慧梅出嫁》,载《收获》第4期
    《天涯若比邻》,载《当代》第4期


    一九八O年七十岁
    修改、完成《李自成》第三卷。
    开始写回忆录《学习追求五十年》,并在《新文学史料》上逐期连载。
    夏,赴广州主持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第一次年会,作关于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报告。
    本年主要作品:
    《祝贺《艺丛〉创刊》,载《艺丛》创刊号
    《为重印〈长夜〉致读者的一封信》,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辑
    《论〈园园曲〉——〈李自成〉创作余墨》,载《文学遗产》第1期
    《怀念崔嵬同志》,载《电影创作》第2期
    《项城战役》,载《芳草》第2期
    《风雨(七律三首)》,载《艺丛》第2期
    《关于创作〈李自成〉的艺术追求和探索》,载《华南师院学报》第3期
    《李自成箭射天安门》,载《旅游》第3期《朱仙镇》,载《长江》第2期
    《无止境斋书简抄》(一),载《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另一种编写方法》,载《文教资料简报》第4期
    《第二次开封战役》,载6月7日《解放军报》
    《致全国〈红楼梦〉学术讨论会的贺信》,载《北方论丛》第7期
    《七十述略》,载《芳草》第7、8、9期
    《一部值得重视的古典长篇小说——〈歧路灯〉》,载《长江文艺》第7期
    《〈姚雪垠著作小集〉序》,载8月21日《河南日报》
    《历史生活的画卷〈绿窗随笔〉之一》,载9月24日《羊城晚报》
    《请勿溢美〈绿窗随笔〉之二》,载9月30日《羊城晚报》
    《不因誉存,不以毁亡——〈绿窗随笔〉之三》,载10月3日《羊城晚报》
    《洪水滔滔》,载《长江》第4期
    《我的心仍在武汉》,载11月8日《长江日报》
    《〈歧路灯〉序》,见于中州书画社1980年出版的《歧路灯》
    《学习追求五十年》[一][二],载《新文学史料》第3、4期


    一九八一年七十一岁
    3月13日,在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和《文献》丛刊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报告会上演讲,录音整理稿载次年《当代文学研究参考资料》第22期,题为《关于崇祯形象的塑造》。
    3月11日,与江西作协来京同志谈《李自成》及诗歌创作。谈话记录整理为《姚雪垠同志谈诗及其他》,中国作协江西分会《星火》月刊整理打印,作为江西省诗歌座谈会参考资料。
    5月,去河南开封、郑州、洛阳等地讲学,被聘为河南师范大学顾问、郑州大学名誉教授。将部分讲稿整理为《李自成大悲剧》。
    6月,赴庐山主持召开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第二次年会。
    秋,住武汉东湖黄鹂湾,构思并开始创作《李自成》第五卷。
    12月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本年主要作品:
    《评〈甲申三百年祭〉》,载《文汇月刊》第1—3期
    《谈小说创作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载《当代文学》第1期
    《无止境斋书简抄》(二),载《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大嫂》(散文),载《芳草》第1期
    《景物与情思》,载《旅行家》第2期
    《我对学习中国文学史的一点意见》,载《郑州大学学报》第2期
    《大地春光上笔端》,载2月5日《光明日报》
    《我的粗浅经验》,载2月17日《浙江日报》
    《如何在生活中经受考验》,载《八小时以外》第3期
    《略谈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载《中国通俗文艺》第3期
    《在困难的条件下努力前进——给故乡青年的一封信》,载《河南青年》第3期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欣赏丛书〉序》,见该丛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初.版
    《读旧信追怀哲人》,载4月19日《解放日报》
    《一代大师,安息吧!——悼茅盾同志》,载4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姚雪垠同志谈〈李自成〉》,载江西作协编《创作通讯》第4期
    《慧梅之死》,载《中国通俗文艺》第4期
    《老将殊勋青史在——浅谈茅盾同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载《新港》第5期
    《洛阳鸿爪》,载《牡丹》第5期
    《给青年作者的一封信》,载《南苑》第5期
    《党,我的精神母亲》,载《长江文艺》第7期
    《和青年们谈治学》,载《黑龙江青年》第7期
    《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另一种编写方法》,载《语文教学通讯》第8期
    《谈古代诗歌的教学》,原载《中学语文》第9期
    《我对三峡的向往》,载《文汇月刊》第10期
    《人物与细节》,载《星火》第10、11期
    《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第二次年会闭幕词》,载《当代文学》冬季号
    《学习追求五十年》[三][四][五][六],载《新文学史料》第1—4期
    ▲《长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月出版。
    ▲《牛全德与红萝卜》,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出版,为“姚雪垠著作小集之一”。




    ▲《李自成》(第三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出版。


    一九八二年七十二岁
    继续创作《李自成》第五卷。
    2月,为《姜东舒小楷永州八记》作序。
    春,《李自成》被全国中学生评为“我所喜爱的十本书”之一。
    6月,去湖南衡山主持召开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第三次年会。
    7月下旬,去沈阳、大连等地讲学,8月下旬返京。
    12月,《李自成》第二卷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同月,为南京师院《文教资料简报》出版十周年题词。
    本年主要作品:
    《回顾、思索、期望》,载《昆仑》第1期
    《〈《李自成》人物谈〉序》,载《当代文学》第2期
    《同中学生谈〈李自成〉》,载《语言教学通讯》第4期
    《我走过的学习道路》,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作家要重视理论学习》,载哈尔滨《学理论》第5期
    《关于崇祯形象的塑造》,载《当代文学研究参考资料》第7期
    《〈大嫂〉序》,载9月19日《河南日报》
    《〈李自成〉大悲剧》,载《文献》第10辑
    《关于现实主义的若干问题》,载《芙蓉》第6期
    《学习追求五十年》[七][八][九][十],载《新文学史料》第1—4期
    ▲《大嫂》,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出版,为“姚雪垠著作小集之二”。
    ▲《叛旗》(《李自成》第一卷),陈舜臣、陈谦臣合译,日本讲谈社1982年10月出版。


    一九八三年七十三岁
    继续创作《李自成》第五卷。
    2月7日,中国青年出版社召开支部会议通过姚预备党员转正。次日党委批准为中共正式党员,党龄从1981年12月5日起。
    5月21日,去湖北大学演讲《我在历史小说创作中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的追求》。
    5月下旬,去湖北九宫山实地考察李自成殉难遗址。
    6月,出席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列席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0月,与陕西电视台谈《李自成》的改编问题。
    同月,为《新编大学语文》作序《青年应当重视祖国语文的学习》。
    本年主要作品:
    《关于当代长篇小说的一些认识》,载《十月》创刊号
    《无止境斋书简抄》,载《芙蓉》第1期
    《〈一百零三天〉重印序》,载2月17日《文学报》
    《〈82年农村题材优秀小说选〉序》,载《文艺》第2期
    《纸壁斋集》序,载3月20日香港《文汇报》
    ]无止境斋书信抄〉初集序》,载4月17日香港《文汇报》
    《我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的感想》,载《辽宁大学学报》第4期
    《与荒芜谈旧体诗》,载5月8日《光明日报》




    《谈〈李自成〉第五卷》,载5月11日《文汇报》
    《陶行知的儿童诗》,载7月26日《人民日报》
    《九宫山麓吊李自成墓》,载《文汇月刊》第10、11期
    《〈姜东舒学生魏碑字帖〉序》,载《中学生语文报》11月21日
    《毛泽东同志给我的巨大支持》,载12月28日《人民政协报》


    一九八四年七十四岁
    春,美国芝加哥大学艾恺教授要求翻译《李自成》。
    3月底,应第三届金鹰奖授奖大会的邀请,偕妻王梅彩赴杭州。
    4月初,姜东舒陪同赴绍兴参观鲁迅故居。
    5月,出席政协大会。
    7月上旬,应共青团中央邀请,赴哈尔滨全国青年读书夏令营讲学。
    7月中旬,赴西安,出席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四届年会。
    7月22日,接受中国文学艺术研究院资料馆曾芸、吴芳庭采访,谈话录音整理为《关于对〈李自成〉的评价问题》,未公开发表。
    10月26日到11月9日,以著名作家身份应邀前往法国参加马赛玫瑰节世界名作家会议和名作家卖书签名仪式活动,被授予马赛市纪念勋章。
    同月,为《于右任诗歌萃编》作序《略论于右任的诗歌成就》,该书1986年出版。
    11月底,写作《访法情况汇报》(打印稿)。
    本年主要作品:
    《谈〈李自成〉的若干创作思想(上下)》,载《文艺理论研究》第1、2期
    《姚雪垠与松本清张漫谈历史小说创作》(梅瑞华整理),载《当代文艺思潮》第3期
    《关于散文的语言美》(为王维洲《千佛洞夜话》所作序),载《文汇月刊》第6期
    《我与早晨》,载4月9日《北京晚报》
    ▲《长夜》(法文版),李治华、雅克琳阿雷依思合译,法国弗拉马利翁出版社1984年1月出版。


    一九八五年七十五岁
    1月3日至10日,应邀以中国大陆作家个人身份参加新加坡《南华早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华文文艺营和金狮文学奖颁奖大会。同月10日至17日在香港访问一周。
    2月,担任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作协湖北分会名誉主席。
    3月13日写成《请允许我用具体史料作回答》,答复李蕤《对姚雪垠同志〈学习追求五十年)中的一章的声明》(载《新文学史料》1984年第4期),未获公开发表。
    5月,赴通山,出席《光明日报》理论部、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社科联、湖北大学、通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纪念李自成殉难350周年学术研讨会”。
    秋,回故乡邓县。
    11月,赴通山,出席“湖北省首届李自成归宿问题学术研讨会”。
    本年,被选为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武汉分会副理事长。
    本年主要作品:
    《巨星陨落》,载《中国作家》第1期
    《著名作家姚雪垠向南阳地区史志工作者作学术报告》,载《南阳志通讯》第3期
    《三毛其人及其作品》,连载于7月20日至21日《文艺报》
    《李自成的归宿问题》,收入《李自成殉




    难于湖北通山史证》,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


    一九八六年七十六岁
    4月,在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发言,题为《希望中央从速制定思想文化战线的战略方针》。后改题为《应当重视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建设》,载《调查和研究》第21期。
    同月,创作《当代中国历史小说的若干理论问题》。
    5月10日,赴湖北黄冈,出席中国作协举办的“历史小说创作座谈会”。
    5月,出席湖北省为姚雪垠、徐迟、碧野举行创作五十周年纪念活动。
    6月6日,根据访谈录音整理出《关于通俗文学和通俗文学期刊》。
    6月至国庆前,住湖北通山凤池山庄创作《李自成》第五卷。
    夏,在青岛主持召开中国当代文学学会,被聘为青岛大学名誉教授。
    12月15日,作《为〈李信与红娘子〉剧问题给陕西省委书记与宣传部长两位同志的信》。
    本年主要作品:
    《崇祯皇帝之死》,载中国青年出版社《小说》第1期
    《李自成评传略》,载《史志文萃》第1期
    《李自成的归宿问题》,载《湖北大学学报》第2期
    《我的座右铭》,载5月15日《武汉晚报》
    《创作实践与创作理论——与刘再复商榷》,载《红旗》第21期


    一九八七年七十七岁
    修订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并为再版写了序。
    2月18日,《红旗》杂志文艺组以内部材料印了《创作实践与创作理论——与刘再复商榷》发表前后的有关信件,发至中央各部门供参阅。
    3月下旬,出席全国政协六届五次会议,在4月3日的闭幕会上作题为《端正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方向》的发言。
    4月中旬,出席文艺理论界举办的河北涿州会议。
    夏天,去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主持当代文学学会年会,
    9月1日,致信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谈通山李自成墓应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事。
    10月,为全国政协文化组撰写《我是怎样走上文学道路的》。
    本年主要作品:
    《历史与传说——关于如何处理历史题材的若干问题之一》,载《湖北作家论丛》第1辑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方向刍议》,载4月30日《人民日报》
    《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学史的光辉传统——再与刘再复同志商榷》,连载《红旗》第8、9期
    《请澄清史实》,载《新文学史料》第4期
    ▲《创作实践与创作理论》(论文集),红旗出版社10月出版。(收《创作实践与创作理论——与刘再复同志商榷》、《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学史的光辉传统——再与刘再复同志商榷》、《论当前的通俗文学》、《应当重视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建设》、《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方向刍议》等篇。)


    一九八八年七十八岁
    修改《李自成》第五卷。
    修订《春暖花开的时候》。
    3月6日,被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3月13日,致信《武汉晚报》编辑部,告知通山李自成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月24日,出席第七届全国政协会议。
    3月26日,列席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月,致信《文汇月刊》编辑部,发表时题为《〈刘再复谈文学研究与文学论争〉一文读后》,载《文汇月刊》第6期。
    10月8日,为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学术委员会等六单位联合举办的文艺漫谈会作《深入而健康地发展文艺界的百家争鸣》。
    11月,第五次全国文代会召开,任湖北代表团团长,但未出席会议。
    12月6日,湖北省第五次文代会,以文联主席身份主持会议。


    一九八九年七十九岁
    继续创作《李自成》第五卷。


    一九九O年八十岁
    6月2日,“姚雪垠向南阳档案馆捐赠手稿仪式”在京举行,邓力群、袁宝华、宋一平、王国权、白介夫、林默涵、韩作黎、江晓天等有关领导和文艺界人士参加了捐赠仪式。
    秋,考察山海关古战场。
    本年主要作品:
    《创作体会漫笔——〈李自成〉第五卷创作情况汇报》,载《文艺理论与批评》第1、2期
    《当代中国文学的光辉道路——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八周年》,载5月24日《人民日报》
    《重读七律〈长征〉》,载6月23日《文艺报》


    一九九一年八十一岁
    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
    被台湾中国作家艺术家联盟聘为顾问,会长尹雪曼发出聘书,“作联曼人字第009号”。


    一九九二年八十二岁
    本年主要作品:
    《从历史研究到历史小说创作》,载《文学评论》第7期
    《谈革命浪漫主义诗歌》,载《中流》第6期


    一九九三年八十三岁
    本年主要作品:
    《我创作〈李自成)的艰难历程与毛泽东的及时保护和帮助》,载《新文化史料》第5—6期


    一九九四年八十四岁
    11月初,赴河南南阳主持当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并出席“姚雪垠文学馆”奠基仪式。


    一九九五年八十五岁
    年初,与陈英茨谈《甲申三百年祭》。陈作《甲申三百年祭疑议——老作家姚雪垠访谈录》,载《炎黄春秋》1995年第1期。
    8月,获中国作家协会为参加抗战的老作家颁发的“以笔为枪,投身抗战”纪念牌。
    9月,作《李自成第五卷创作情况汇报之一》(打印稿)。


    一九九六年八十六岁
    在六届作代会上选为名誉副主席。
    本年辞去中国文联委员,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纪念牌(1988—1996)。




    12月19日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名誉副主席。
    本年主要作品:
    《〈姚雪垠回忆录〉自序》,载1月31日《北京晚报》
    《李自成究竟魂归何处》(访谈录),载8月16日《长江周末》
    《袈裟难易闯王旗》(访谈录),载9月13日《长江周末》
    《回忆茅盾》,载7月4日《北京晚报》
    《陈圆圆归吴三桂的插曲》,载11月29日天津《今晚报》


    一九九七年八十七岁
    1月至2月,撰写《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回忆胡乔木同志》,因中风辍笔。


    一九九八年八十八岁
    卧病。
    ▲《姚雪垠代表作》,易泳枚编选,华夏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一九九九年八十九岁
    4月29日上午7时30分,病逝于北京复兴医院。
    ▲《姚雪垠诗抄》,俞汝捷编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李自成》第四、五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姚雪垠书系》(前十卷,即《李自成》全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姚雪垠书系》(全二十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02
  • 签到天数: 311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13: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1 08:07 , Processed in 0.1634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